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汕尾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本试题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沉郁”是对杜诗内容层面上的有效归类,“顿挫”则是对杜诗形式层面上的有效归类。最初,“沉郁顿挫”是杜甫对辞赋创作的自评,这个评价术语并没有沉没在故纸堆中,而是时常出现在后代文人回望杜诗的历史视野中。以后人的视角来看,从宋至清,代代文人在前人阐发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了“沉郁顿挫”的具体内涵,从而使得当下的诗歌创作与杜诗产生了新的联系。在对“沉郁顿挫”的阐释与接受过程中,杜诗的主体风格逐渐得到确立,“沉郁顿挫”作为杜诗的主体风格而被论者把握。但杜诗的其他艺术风格是否仍能有效地统摄于“沉郁顿挫”的概念中呢?对于唐代诗歌史而言,杜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偏离了“盛唐气象”,还是于“盛唐气象”中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艺术的可能性呢?我们不妨将“沉郁顿挫”作为看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进一步分析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中的位置。兴象玲珑、神采飘逸、自然脱俗堪为“盛唐气象”的代表,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也因此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但这种背离是继承中的发展。从继承的方面来看,盛唐诗的“清新”风格在杜诗中有所体现。清新的诗歌风格,最早在南朝五言诗成熟的过程中便已逐渐形成,“清新”与“绮靡”相对,与“吟咏情性”相联系。初唐诗人便以南朝“清新”的诗风作为诗坛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克服绮靡、纤弱的诗风,形成了具有兴象之动势、风骨之清爽与神思之飘逸的艺术品格。这种艺术品格后来便成了“盛唐气象”的基础。朱熹认为李白与杜甫都学“选诗”而自成一家,“选诗”的特点之一便是“清新”,这也证明了六朝诗歌中“清新”的艺术风格与“盛唐气象”之间的继承关系。杜甫早期的格律诗表现出“清新”的特点,如《夜宴左氏庄》中的“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巳上人茅斋》中的“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等诗句都堪为这方面的代表。从发展的方面来看,杜甫的许多诗体都可视为是对初盛唐正宗诗体的发展,杜诗也在主流的“清新”诗风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沉郁顿挫”的臻境。“清”指诗歌情感的自然流露,“新”指诗歌技艺的创新,故“清”在内容上与“沉郁”相对,“新”则在形式上与“顿挫”相对。只不过在艺术表现上,“沉郁顿挫”相比“清新”更显忧郁回转、抑扬顿挫与广博深沉,这是杜甫在脱离盛唐主流诗风之后的创造,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连绵不绝的影响。(摘编自陈思琪《“沉郁顿挫”——杜甫诗新探》)材料二: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例如,《梦李白二首》就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的憔悴颜色。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除“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的风格。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说的就是杜诗风格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出一份闲适愉悦的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在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摘编自袁行霈《杜诗的艺术风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既有对前人诗歌风格的继承,又有所发展与创新,并且影响深远。B.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对杜甫诗歌的其他风格却有不同的阐述。C.材料二认为悲慨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感情基调,这与他的思想个性、个人际遇及时代因素有关。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进行了概念阐释,都认为“沉郁”是形式层面的分类。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论证杜甫“萧散自然”诗歌风格的一项是()A.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提封》)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绝句漫兴九首》(其六)]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在论证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与“盛唐气象”的关系时,采用层进式结构,由“继承”到“发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条理清晰。B.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第二段就列举了相关诗句以论证杜甫早期诗歌表现出来的“清新”诗风。C.材料二的语言富有特色,如第一段“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尾段“往往”“多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性。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第二段引用胡震亨对杜诗的评价是为了论证杜甫诗歌风格的多样性。4.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围绕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分析概括。5.学习过《登高》之后,王同学对于《登高》“沉郁顿挫”的风格不是很理解。请运用上述材料的观点,结合具体诗句为王同学解惑。【答案】1.D2.C3.B4.①材料一侧重将盛唐的“清新”诗风与杜甫的“沉郁顿挫”进行对比,考察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中的位置。②材料二侧重论述杜甫“沉郁顿挫”和“萧散自然”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5.示例一:①“沉郁顿挫”在内容上广博深沉,在形式上讲究对仗平仄、抑扬顿挫;②沉郁:《登高》中“艰难苦恨”四字,既有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痛苦不幸的情况,又包含着自己万里作客、容年多病的身世遭遇,诗人把爱国优民的情感和羁旅愁思融入其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③顿挫:在形式上,《登高》全诗八句皆对,且对仗工整,在平仄上,“艰难苦恨”四字恰为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示例二:①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②沉郁:《登高》叙述自己远离故乡、常年漂泊,而至暮年,体弱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虽是写自己,但愁绪满怀,感情悲慨、壮大、深厚;③顿挫:《登高》前两联由“天高”写起,突出登高远望的空间壮阔,再到颔联“无边”“不尽”时空的境界大开,再到颈联“万里”“百年”回到自己的满怀愁绪上,又到“艰难苦恨”时局,最后落在“潦倒”的自己,境界回环反复,情感节奏曲折变化,给人一种顿挫之感。【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沉郁’是形式层面的分类”错。材料一认为“‘顿挫’则是对杜诗形式层面上的有效归类”;材料二认为“‘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表现期望和平、忧国忧民的思想。B.批判社会的不平等,为底层百姓忧虑。C.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在苍苔盖地的静林中自饮浊酒,面对碧水,感受春风拂面,直到黄昏。诗意闲静从容,闲适愉悦,体现了杜甫“萧散自然”的诗歌风格。D.表达孤独漂泊思乡之情。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的能力。B.“论证杜甫早期诗歌表现出来的‘清新’诗风”表述错误,原文为“杜甫早期的格律诗表现出‘清新’的特点”。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材料一,“不妨将‘沉郁顿挫’作为看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进一步分析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中的位置”“盛唐诗的‘清新’风格在杜诗中有所体现”“杜甫早期的格律诗表现出“清新”的特点”“杜诗也在主流的‘清新’诗风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沉郁顿挫’的臻境”“在艺术表现上,‘沉郁顿挫’相比‘清新’更显忧郁回转、抑扬顿挫与广博深沉,这是杜甫在脱离盛唐主流诗风之后的创造,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连绵不绝的影响”,侧重将盛唐的“清新”诗风与杜甫的“沉郁顿挫”进行对比,考察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中的位置;②材料二,“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侧重论述杜甫“沉郁顿挫”和“萧散自然”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示例一。①原文有“‘沉郁顿挫’……更显忧郁回转、抑扬顿挫与广博深沉”,可知“沉郁顿挫”在内容上广博深沉,在形式上讲究对仗平仄、抑扬顿挫;②沉郁:《登高》中“艰难苦恨”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把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痛苦不幸与自己万里作客、老年多病的身世遭遇融合在一起,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③顿挫:在形式上,《登高》全诗八句皆对,且对仗工整,比如首联不但上下联相对,单句内部“风急”和“天高”对掌,“渚清”和“沙白”对仗。在平仄上,各联后句都押韵,“艰难苦恨”四字恰为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示例二。①原文有:“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②沉郁:《登高》中,“万里”“悲秋”“作客”“多病”“独登台”等词句,叙述自己远离故乡、常年漂泊,而至暮年,体弱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虽是写自己,但愁绪满怀,想到自己和国家都“艰难”,感情悲慨、壮大、深厚;③顿挫:《登高》前两联由“天高”写起,由高到低写阔大萧瑟的秋景,突出登高远望的空间壮阔;颔联“无边”“不尽”,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时空的境界大开;颈联“万里”“百年”回到自己的满怀愁绪上,写自己的常年漂泊、老病孤愁,又到“艰难苦恨”时局,最后落在“潦倒”的自己,境界回环反复,情感节奏曲折变化,给人一种顿挫之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哀伤[俄]契诃夫镟匠[注]格里高里·彼德洛夫在加尔庆斯柯伊乡一带是早已出名的优秀工匠,同时也是早已出名的最没出息的农民。他正在把他那生病的老太婆送到地方医院去。刀割一样的冷风迎面吹来,雪花的云雾在打转儿,有气无力的、又弱又小的马勉强地往前爬着。他在前面车夫座上不定心地把身子耸上耸下,不断地拿鞭子抽马背。“玛特辽娜,你别哭了……”他喃喃地说,“稍微忍一忍吧。求老天保佑,咱们总会赶到医院的……巴维尔·伊兄内奇会给你一点药水,或者拿点酒精什么的给你擦一阵——那就会……把你那点病从腰里赶出去了。巴维尔·伊凡内奇会尽力的……他是个好老爷,心善……”镟匠拿鞭子抽马,没有看老太婆一眼,只顾自己唠叨下去:“等我们一到那儿,他肯定马上就会从房间里蹿出来,把我数落一顿。‘您老人家!说老实话,我起誓,天刚一亮,我就动身了。既是老天发了脾气,降下这么一场大风雪,我怎么来得及赶到呢?您也看得出来,哪怕头一流的好马也到不了,我这匹马呢,算不得好马!’但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把眉头一皱,嚷道:‘格里高里!你这个家伙!老是没理找理!你一路上至少进了五家酒馆吧!’我就对他说:‘您老人家!难道我是那样的混蛋?我的老太婆快死了,我还有心从这个酒馆跑到那个酒馆!只要我的玛特辽娜大好起来,我就用有密纹的白桦木给您做个烟盒,镟顶洋式的九柱戏用的柱子……’我呀,老太婆,会应付那些老爷。①只求老天保佑咱们别走出了大路才好。风好大!满眼睛都是雪了。”镟匠没完没了地唠叨下去,为的是哪怕能稍稍减轻一点他那沉重的心情也好。哀伤出其不意地、神不知鬼不觉地、不请自来地钻进镟匠的心里,现在他没法摆脱它,没法恢复常态,没法定下心想一想了。在这以前,他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好像在醉醺醺的半睡半醒中生活着,既不知道什么叫作哀伤,也不知道什么叫作快乐,现在心里却忽然感到了剧烈的痛苦。这个逍遥自在的懒汉和酒徒突然发现自己没来由地成了忙人,满腔忧虑,心慌意乱。“你啊,玛特辽娜,记住……”镟匠嘟哝着说,“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你我打不打你,你就说‘根本没打过!’我呢,从此再也不打你了。我对不起你。好大的雪!只求老天保佑我们别走出大路才好……怎么样,腰还痛吗?玛特辽娜,你怎么不说话呀?我问你哪,腰痛吗?”他觉着离奇:老太婆脸上的雪没有融化。镟匠哭了。他的难过还及不上他的懊恼。他想:这世界上一切事情发生得多么快啊!他的哀伤刚刚开头,就完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跟他的老太婆好好生活,也没有来得及向她表明心迹,怜惜她,她就死了……他跟她一块儿过了四十年,可是那四十年如同在雾里一样地过去了。尽是醺醉啦、打架啦、贫穷啦,根本没有觉着是在生活。事情多么不巧,正在他觉着可怜这个老太婆,觉着没有她自己就活不下去,觉着对她十分抱歉的时候,她偏偏死了。“可不是,我常让她沿街讨饭!”他回想,“她应当再活十年……老天,我这是在把车子赶到哪儿去啊?现在用不着去看病,却要下葬了。往回走!”镟匠拨转马头,拿起鞭子用尽力气抽马。一个钟头连着一个钟头过去,路越来越难走。凡是眼睛看得见的地方,都变成白茫茫的一片。②“再从头生活一回才好……”镟匠想。他想起四十年前的玛特辽娜年轻、漂亮、快活,出身于一个富裕人家。他们把她嫁给他,是因为看中了他的手艺。他的婚礼,他还记得,可是结婚以后怎样过日子,除还记得喝醉酒,躺着,打架以外,别的事就是打死他也想不起来了。四十年就这样白白过去了。白雪的云雾渐渐变成灰色。天黑下来了。空中越来越黑,风越刮越冷,也越刺骨……“再从头生活一回才好,”镟匠想,“那我就要添买新工具,承揽定货……把钱交给我的老太婆……对了!”随后,缰绳滑出了他的手。③他想捡起来,可是不行;他的手不听使唤了……“那也没关系……”他想,“反正马认得路。我现在睡一小觉也好……在下葬之前,养一养神总是好的。”镟匠闭上眼,昏昏睡去。过一会儿,他听见马站住了。他睁开眼睛,可是他觉着浑身发懒,仿佛与其动弹,还不如挨冻……他就平静地睡熟了。他一醒,就看见自己在一个大房间里。镟匠看见面前有些人,他头一件事就是想表明他自己是个明白事理的规矩人。“诸位老兄,应当给老太婆安排下葬!……”“哦,行,行!躺下吧!”一个声音打断他。“哎呀!巴维尔·伊凡内奇!”镟匠看见医师站在面前,惊奇地叫起来,“您老人家!恩人!”他要跳起来,在医师面前跪下去,可是觉得胳膊和腿不听话了。“您老人家,我的腿上哪儿去啦?我的胳膊上哪儿去啦?”“跟你的胳膊和腿告别吧……它们冻僵啦!得了,得了!……你哭什么?你已经活了一辈子,就感谢老天吧!我看你已经活了六十年吧——那你也足够了!”“我伤心!……您老人家,我真伤心!求您开恩饶了我!让我能再活五六年也好……”④“为什么呢?”“那匹马是人家的,我得还给人家……我得给我的老太婆下葬……这世界上一切事情发生得多么快呀!您老人家!巴维尔·伊凡内奇!好的、有密纹的白桦木烟盒!我给您镟几个球……”医生摆了摆手,走出了病室。镟匠——完了![注]镟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伤”作为小说的标题,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是全文的情感线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B.格里高里的妻子病得很重,他着急地送妻子到地方医院治病,并在路上安慰妻子,遗憾的是,妻子没到医院就死了。C.小说主要叙述了格里高里的自言自语和想象,包括他浑浑噩噩的生活,对自己糟糕一生的回忆,还有一些不可能的假设。D.格里高里整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直到他的妻子病重的时候,哀伤忧虑才袭上心头,他才突然感到内疚,然后懊恼。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既写格里高里担心迷路而耽误给妻子看病,也从侧面表现了风雪之大、道路难行。B.句子②是格里高里从内心发出的愿望,说明他终于有了对过去糟糕生活的一些清醒认识。C.句子③用细节描写写出格里高里在寒风暴雪中受冻的情形,也为下文他的死亡作了铺垫。D.句子④说明在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看来,格里高里已经活了六十年了,死而无憾了。8.为什么说格里高里“早已出名的优秀”,但又“最没出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有研究者说,契诃夫是一个忧郁的观察者和探索者,契诃夫艺术世界的根本魅力就来自对这种忧郁的艺术表达。请结合文本,从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结局三方面,简要分析契诃夫文章忧郁的风格。【答案】6.D7.D8.①说他“早已出名的优秀”,是因为他作为镟匠手艺好,会做烟盒等工具,且因为手艺好而娶了富裕人家的女儿做老婆;②说他“最没出息”,是因为他不仅贫穷,而且酗酒、打架(殴打妻子),他的一生庸碌无为,几乎是空白的。9.①所处的环境:小说把格里高里设置在风雪交加的路上,在叙述过程中不断突出暴风雪的严酷,给人以压抑的感觉,以此来营造忧郁的环境背景;②人物形象:作为底层小人物的格里高里一生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是“最没出息的”,玛特辽娜可怜、悲惨,婚后几乎没有过过好日子,两个人物形象给人以忧郁之感;③故事结局:玛特辽娜在风雪中死去,格里高里失去双手双腿后死亡,这样的结局令人忧郁,让人深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他才突然感到内疚,然后懊恼”错,根据“镟匠哭了。他的难过还及不上他的懊恼”,可知“懊恼”是在他发现妻子死后产生的。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D.“死而无憾了”错,根据“你已经活了一辈子,就感谢老天吧!我看你已经活了六十年吧——那你也足够了”,可知在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看来,格里高里既没有出息,脾气又坏,已经活了六十年了,早就该死了。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①由“格里高里·彼德洛夫在加尔庆斯柯伊乡一带是早已出名的优秀工匠”“我就用有密纹的白桦木给您做个烟盒,镟顶洋式的九柱戏用的柱子”“四十年前的玛特辽娜年轻、漂亮、快活,出身于一个富裕人家。他们把她嫁给他,是因为看中了他的手艺”等内容,可知“早已出名的优秀”是指格里高里作为镟匠手艺好,会做烟盒等工具,且因为手艺好而娶了富裕人家的女儿做老婆。②由“你就说‘根本没打过!’我呢,从此再也不打你了”“可是那四十年如同在雾里一样地过去了。尽是醺醉啦、打架啦、贫穷啦”等内容,可知“最没出息”,是指格里高里不仅贫穷,而且酗酒、打架(殴打妻子),他的一生庸碌无为,几乎是空白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①所处的环境:由“刀割一样的冷风迎面吹来,雪花的云雾在打转儿”“既是老天发了脾气,降下这么一场大风雪”“风好大!满眼睛都是雪了”“老太婆脸上的雪没有融化”“凡是眼睛看得见的地方,都变成白茫茫的一片”“空中越来越黑,风越刮越冷,也越刺骨……”等内容,可知小说主人公格里高里处于风雪交加、暴风雪不断的环境,严寒冷酷,给人以压抑的感觉,营造出忧郁的环境背景。②人物形象:小说主人公格里高里“是早已出名的优秀工匠,同时也是早已出名的最没出息的农民”,他“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好像在醉醺醺的半睡半醒中生活着,既不知道什么叫作哀伤,也不知道什么叫作快乐”,是一个“逍遥自在的懒汉和酒徒”,娶了“年轻、漂亮、快活,出身于一个富裕人家”的妻子,一辈子只是“喝醉酒,躺着,打架”,“可是结婚以后怎样过日子,除还记得喝醉酒,躺着,打架以外,别的事就是打死他也想不起来了”,两个人物形象给人以忧郁之感;③故事结局:由“老太婆脸上的雪没有融化”“觉着对她十分抱歉的时候,她偏偏死了”“现在用不着去看病,却要下葬了”等内容,明确交代玛特辽娜在风雪中死去;而主人公格里高里,先是“跟你的胳膊和腿告别吧……它们冻僵啦”,失去双手双腿,而后“医生摆了摆手,走出了病室。镟匠——完了”,也明确交代其死亡,两个人物这样的结局令人忧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节选自苏轼《六国论》)材料二: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视秦无异也。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节选自李桢《六国论》)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以凡民之秀杰者A多以客养之B不失职也其力C耕以奉D上皆椎鲁E无能为者虽欲怨F叛而莫为之先G此其所以少H安而不即亡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尽,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则王以为孰胜?”的“胜”意思不相同。B.类,大都,与《促织》中“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的“类”意思不相同。C.克,能够,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克”意思不相同。D.遂,成功,与《鸿门宴》中“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的“遂”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各种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士人被优待,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物,住着上等的馆舍,以致国家和人民难以承受。B.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与苏洵《六国论》一样灵活多样,以对比论证为主,兼顾引证法、类比论证、举例论证,使文章的观点有力而形象,更具有说服力。C.李桢认为后世痛恨秦国,是因为秦国残暴的统治;同时,他也认为秦国之所以得天下,既有地利因素,也有天时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天命论思想。D.句式上,材料二和苏洵的《六国论》使用四言、五言、六言等多种句式,富于变换。修辞上,前者设问、反问,发人深省;后者对比、对偶,句式工整。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2)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视秦无异也。14.这两则材料和苏洵的《六国论》论述的对象都是六国的兴亡,但三者的观点各异,请简要概括。【答案】10.ABG11.C12.B13.(1)(如果)把他们全部铲除,这样是没有道理的。(2)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14.①苏洵《六国论》认为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国力,导致国家灭亡;②材料一强调士的作用,认为六国争相养士是六国久存的原因;③材料二认为六国与秦国一样,都实行暴虐的统治,上天爱民,使秦强大而灭六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是因为百姓中优异杰出的人,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以凡民之秀杰者”,“中心语+之+定语+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做句子主语,故A处断开。“多以客养之”,“之”作“养”的宾语,故B处断开。“其力耕以奉上”中,“力耕”偏正短语,“奉上”是动宾短语,中间都不能断开;“皆椎鲁无能为者”是一个判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怨叛”是同义连用,不能断开;“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也是一个判断句,其前G处断开。故选AB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尽;/胜利。句意:不可以数清。/大王认为谁会获胜?B.正确。大都;/像。句意:(他们)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看到蹲踞着的石头,一片片像鱼鳞一样,俨然像画中的景象。C.错误,都是“能够”。句意: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D.正确。成功;/于是。句意:而只有秦国做了而且成功了。/樊哙于是进去,分开(或掀开)帷幕向西站着。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兼顾引证法”错,材料一没有使用引证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去”,铲除、除掉;“是”,这样;“道”,道理。(2)“溺”,沉溺、沉迷;“诈虞”,欺骗、尔虞我诈;“视”,比照、与……相比。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①回顾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等内容,可知苏洵认为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国力,导致国家灭亡。②根据材料一“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等内容,可知苏轼强调士的作用,认为六国争相养士是六国久存的原因。③根据材料二“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等内容,可知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一样,都实行暴虐的统治,上天爱民,使秦强大而灭六国。参考译文材料一: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各国的诸侯及卿相,都争相收养人才为自己打算。那些谋士、说客,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辞的,辩论“坚白”“同异”之类的(能言善辩的),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以及鸡鸣狗盗之辈,(诸侯卿相)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对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像玉石一样珍贵的食物,被招待在上等官舍里的人,不可以数清。这些都是役使他人来养活自己的人,百姓怎么吃得消而国家又怎么受得了呢?苏子说:这是古代贤明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各安本位,这样是可以的;(如果)把他们全部铲除,这样是没有道理的。我考察过世代的兴废,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就在这里,不可以不引起注意。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秀杰出之士,(他们)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而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享。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和泰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优异杰出的人,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材料二:后代人之所以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只是怪罪秦国。在那个时候,山东诸侯立国时,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假如有一个国家拥有像秦国一样有利的地理形势,并且能够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未必不会再出现一个与秦国一样的国家。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是因为(六国)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做的事,而只有秦国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严重;到了战国时期,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言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怎么能使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民之上,每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暴露尸骸于野外,而最终被虐杀呢?它一定不会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那么快招致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杜甫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②,欻③见骐驎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④同生亦同死。[注]①本诗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时杜甫居成都。②骅骝(huáliú):赤色的良马,下句中的“骐驎”亦指良马。③欻(xū):忽然。④人:本处指救国于危难的仁人志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与《峨眉山月歌》《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钱塘湖春行》都是古体诗。B.本诗先叙写画马的缘由,再描述画马的经过,接着描写画作的内容,最后抒发感慨。C.本诗通过正面、侧面描写表现韦偃画马技艺的高超,如第三、四句即是正面描写。D.诗歌描写画中两匹马不同的情态:一匹在吃草,一匹在嘶鸣,惟妙惟肖,形神兼备。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韦偃“知我”,诗人“怜君”,两心相知,友情真挚,抒发了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②通过“画无敌”及对韦偃画马时用笔和动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韦偃画马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③由画上的两匹马,想到“同生同死”,抒发了诗人希望与救国志士共生死、同患难之情(在动乱年代对匡时济世抱负和作为的向往之情);④诗人以良马喻仁人志士,希望他们能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钱塘湖春行》……是古体诗”错,《钱塘湖春行》属于近体诗。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首联“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友人韦偃即将离去,他知道诗人对他的画作有着极高的评价,韦偃“知我”,诗人“怜君”,二人之间的这种知音之情,让诗人倍感珍惜,抒发了诗人和韦偃之间友情真挚,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②第二句“知我怜君画无敌”中的“画无敌”,直接对韦偃画技给予极高的评价;颔联“戏拈秃笔扫骅骝,数见骐出东壁”,则具体、形象地描绘了韦偃作画的情景:他轻松自如地拿起秃笔,在壁上挥洒自如,不一会儿,一匹匹骏马便跃然壁上,表达了诗人对韦偃画马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③尾联“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诗人感叹于时局的艰难,期盼有如韦偃笔下之骏马般英勇的战士,能够与他并肩作战,共赴国难,这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更是对英勇精神的呼唤。④颈联“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介绍韦偃所画骏马各异的形态,或低头吃草,或仰头嘶鸣。并由这些骏马联想到“同生同死”,赋予骏马象征意义,象征“救国于危难的仁人志士”,希望他们能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3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3个,按所答的前3个小题)(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不同于子路的急遽,公西华表现得很谦虚,他说:“______,______。”(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两句将新法从制定到推行的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以此来辩驳“侵官”的罪名。(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作为潇湘胜景之一,洞庭湖的阔大浩渺景象常被唐宋文人墨客用精妙的诗句描绘而出,如“______,______”。【答案】①.非曰能之②.愿学焉③.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④.以授之于有司⑤.族秦者秦也⑥.非天下也⑦.吴楚东南坼⑧.乾坤日夜浮(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授”“族”“坼”“鉴”“顷”“扁”“涵”“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广州今年最大的花市设在太平路。花市的花棚有点儿像马戏的看棚,一层一层衔接而上。那里旗帜飘扬,卖花的汉子们笑着高声报价。灯色花光,一片锦绣。①我约略计算了一下花的种类,今年大约在一百种上下。②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散发着香气、轻轻颤动和舒展着叶芽和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③你会禁不住赞叹,人们布置和选择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那像繁星似的金橘、四季橘、吉庆果之类的盆果,更是人们所欢迎的。但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发生了联系。鱼摊上的金鱼,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蓝、钧红、天青、粉彩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规范,不得改变原意。20.锤炼语言可以使文章更有表现力,请分析文段的语言特点。【答案】18.匠心独运(独具匠心/别出心裁)19.①句,删去“大约”或删去“上下”③句,“布置和选择”改为“选择和布置”20.①在修辞上,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表现看花人(作者)对花及花市的喜爱之情;②在句式上,多用短句(整散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使得语句节奏明快、生动活泼,极力表现看花人(作者)的陶醉之感;③在语言风格上,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形象鲜活,使文段充满生活气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根据前文“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结合后文“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等内容,可知此处形容广州今年花市的设计巧妙独特,有创造性,可填“匠心独运”(或“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独具匠心: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句,重复赘余,“大约”和“上下”重复,应删去“大约”或删去“上下”③句,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布置和选择”语序错误,应改为“选择和布置”。【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语句(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修辞方面,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花市的花棚有点儿像马戏的看棚”“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浅笑低语”“使人想起了……使人想起了……又使人想起……”“春来了!春来了”等内容,分别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极力表现看花人对花及花市的喜爱之情。②句式方面,整散句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如“那里旗帜飘扬,卖花的汉子们笑着高声报价。灯色花光,一片锦绣”“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等,使得文段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表现看花人的陶醉之感。③语言风格方面,富有生活韵味,如“花市的花棚有点儿像马戏的看棚,一层一层衔接而上”“鱼摊上的金鱼”“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等内容,形象通俗、生动鲜明,使文段充满生活气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一部讲述两岸关系题材的话剧《过海》在闽南大戏院上演。一波三折的故事,①,表达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话剧《过海》根据中篇小说《台北来信》改编,故事以20世纪50年代为背景,讲述以走船为生的船老大吴天桂为了帮助曾经的救命恩人林阿伟回到台湾,冒险带着妻子与阿伟一同过海,两个家庭阴差阳错地开始了一段长达三十多年的错位人生。《过海》的舞台呈现充满了地域特色和巧思,激光投影、高清LED屏、电脑灯等技术手段的大量运用,营造出了各种逼真场景,并配合具有闽南风格的原创音乐,②。《过海》还运用创造性的舞美制景,完美体现了村寨、屋舍、街巷、田间、山路、滩头、海港等多种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善美中学近期准备举办话剧汇演活动,请根据宣传推广方案,完善下面表格的相关内容。善美中学校园话剧汇演宣传推广方案活动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外话剧文化活动主题走进话剧,致敬经典目标受众①____________宣传媒介(至少三种)②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4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国旗下讲话演
- 户外帐篷合作合同范例
- 出售商品公司合同范例
- epc项目销售合同范例
- 当铺简易合同范例
- 心理咨询科心理健康筛查项目
- 平方个人租房合同范例
- 二手农村房合同范例
- 加装电梯改造合同范例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全面解读
- 教学查房-胃癌
- 幼儿园大班《种植》教案分享带动画
- 2023超星尔雅-大学生创新基础-冯林全部答案
- 赵珍珠《商业银行-金融企业会计》第二版课后参考答案 (第二到十一章)
- 大班科学《红薯现形记》课件
- GB/T 43336-2023舵轮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JGJT294-2013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
-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某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扬州某校2023-202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课堂练习及答案
- 高级职称竞聘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