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中的艺术与公众_第1页
网络文化中的艺术与公众_第2页
网络文化中的艺术与公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文化中的艺术与公众

体验的平等性和交互性是网络文化的指挥作用。“公众参与”不等于他者的被动参与(比如不知情、不理解甚至被愚弄)。艺术家与公众的这种“新型”关系依然以人为本,它不再仅仅是量的变化(比如今年三下乡,明年四下乡),而是“质”的飞跃,其革命性在于:并非只有艺术家说这是艺术它才艺术。文学界发生着的“作家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型就是把一部分话语权力“转让”给大众。文化生态的多元并存与百家争鸣实际上是全社会的进步。有些人在实验并获成功,比如陈少峰。他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面对面》,因为他与对方(农民)扯平了,不仅面对面、手握手,而且心连心。这里并非要让人人去画农民、让农民去画人人,而是说这是应当提倡的人生态度与艺术态度。真正的后现代主义者继承发扬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高贵的方式去创造,以平等的态度去普及,因此他们既走在社会的前列,又不脱离人民。我们用艺术贴近生活这种眼光来看待艺术的“民主化”,就有希望理解后现代主义。它努力把人们原有观念中圈定的艺术边界加以扩大从而使艺术与非艺术界限消融,让艺术走向平凡生活走向普通大众。“以艺术为生命”、“为艺术而献身”这类浪漫情怀应当被现实地表述为“去艺术地生活”、“艺术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今天正在完成着从对立走向对话、从分歧走向整合、从提高走向普及的转变。我们的艺术同生活本身一样,只有社会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才能使艺术走向更高雅的境界。这就是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尽管对实验艺术评价不一,但人们得出的共识则是,对于西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一定要从纷杂的总体表象中蒸馏出它的本质,并用作解放精神生产力的积极动因。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这类实验中,人们谋求建立起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新型关系。这种平等互动关系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征相一致,因此是当下关于人际交往的一种合情合理的方式。而我们有些实验艺术家恰恰在这一点上没有把握住,总以为对立与反讽、挑衅人类道德底线、实施生理恐怖主义、故意激怒广大受众才是他们真正要干的事情。这部分艺术家主要关注和倾听的恐怕依然是西方话语权力的声音,在晚到的现代主义航班和早到的后现代主义航班上抢占座位(匆忙中也弄不清自己究竟上的是哪趟航班)。历史的错综、风格的扭曲以及个人修养的不足是导致失常的重要原因。但愿实验艺术也能够在完成自我批判之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与上述论题相关,本次研讨会激烈交锋的另一个热点依然是“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本身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西方强势文化与相对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的关系。正如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指出的那样,今天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劣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没有自觉的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就有可能丧失自我创造能力、更新能力和生存竞争力,从而淹没在文化趋同的大潮中。在这种“被动”中出现的两种倾向,一是不加批判的拿来主义即简单挪用和肤浅模仿,二是以退守底线的心态应对全球化。我们已对前者的“简单拿来主义”进行了初步批判,但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上依然纠缠不清。现在出现了一个新词汇“Glocali—zation”,它是由“Globalization”(全球化)与“Localization”(本土化)两词合并而成,可以用中文表述为“全球一本土化”。这个合成词意味着对全球化与本土化两个概念的整合与交融,二者互为参照,不可偏颇。新词汇在防止文化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在避免着地域保守主义。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词汇的出现有助于完成“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二元对立、各执一端的辩论,人们可以从无休止的争论中解脱出来继续前进了。回到行动中来。上述问题的一个非常出色的解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设计。几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白领设计师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先进的设计手段和无往不胜的团队协作,用这个图案设计把中国(以及北京)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当代世界的审美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中华民族自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而又光彩夺目与众不同。创作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全世界高度一致的评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用中国的语言讲世界的故事。2008年奥运会徽的成功设计正是这种“全球一本土化”理念的体现。我们感到骄傲,我们感到惭愧。从研讨会一开始就有人发问:什么是现代性?什么是当代性?切入点在哪里?敢问路在何方?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绿。七步之内必有芳草,悟性就在自己脚下——关注我们自身的现实生活,变“以人为本”为“以众为本”,由多元并存进入百花齐放,实现从对立走向对话的整合,完成“全球一本土化”的自身定位……,这些课题或许就是我们所追寻的“当代性”或“现代性”。“众里寻她千百度”,来者可能就是我们正等待着的戈多。□“社会转型与美术演进——纪念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7月23日至25日在装修一新的中国美术馆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者有来自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画院、北京大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馆的专家,也有来自上海、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四川、重庆、深圳等地的美术理论家与美术馆长。提交此次研讨会的论文近五十篇,内容按照“美术馆事业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与评价”、“当代中国美术的环境与问题”等专题分类,用5个单元时间进行发言并讨论。研讨会按照国际惯例,限时间发言、主持人评议、主讲人答辩,论题密切联系实际。整个研讨会显现出高效率与快节奏,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与独辟蹊径的理论阐述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开幕式当天下午,文化官员、美术馆长、美术家以及美术理论家济济一堂,以美术馆事业的现状和展望为题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涉及:美术博物馆的国际标准以及与国家特色的关系、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与体制建设、公立和私立的比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思考、办馆方针与藏品的关系、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国际国内的交流、收藏与展出与研究的关系、人员素质的培养等等。与会代表强调指出,这些观点和建议不仅来自美术馆系统,而且来自全国美术界,因此可为国家制定相应文化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建议尽快归纳整理并上报主管部门。在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与评价”专题发言中,有主讲人对中国美术及美术教育的百年历程进行总体回顾,也有主讲人用大量史料与幻灯片详细介绍了百年中国社会演变过程中的女性美术,还有主讲人从中国画史研究的风格梳理与馆藏之间的关系谈美术博物馆发展方针。许多文章还分别论述了人物画、工笔画、写意画、漫画以及传统水墨的时代变革。有趣而巧合的是,仅从参加本专题讨论的论文来看,许多文章都在题目上使用“时代”、“演变”、“转型”、“变革”、“当代”、“清理”、“变迁”、“实验”、“开放与延伸”等字眼,仅以此可知在“笔墨当随时代”的大潮涌动下史论研究领域显现出的新气象。第三天的专题由于更贴近现实,气氛也更趋活跃。研讨会热点之一是艺术家与公众建立“新型关系”的问题,它不仅属于世界性的后现代课题,也是当代实验艺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发言者重新审视1988年第一次人体艺术大展期间所发生的模特儿风波。平心而论,艺术家可以为艺术而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