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H4H2CO B.CH4COH2C.COCH4H2 D.H2CH4CO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操作不当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误差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取固体时,左盘放祛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D.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试剂瓶时,有一些液体流到瓶外3.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刚石用于刻玻璃﹣金刚石的硬度最大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氧化碳具有可燃性D.石墨可用作电极材料﹣石墨能导电4.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B.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5.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蜡烛燃烧D.干冰升华6.“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7.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向污染宣战”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严禁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C.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D.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8.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9.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变化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烟花燃放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其中正确的是A.量取5.5mL液体B.称量10.05g固体C.滴加试剂D.倾倒液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欲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0g不饱和溶液,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4.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5.4

a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____CO2+_____H2O+_____CO。14.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①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离子)。②试写出图1中实现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观察图4中微粒的变化,实际与Fe反应的粒子是____,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如下),下面是某同学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填写的部分实验报告,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步骤有关问题⑴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_____。⑵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___的高度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旋钮。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实验步骤有关问题⑶加热试管,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____。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③收集满瓶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_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⑷气体收集完毕后,操作B操作B是先____,再_____⑸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⑹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的理由是____。⑺)加热3.16g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⑻林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O2,实验结束时,林同学发现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错误。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固体质量____(填“减轻”或“增重”),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林同学提出:不用测定质量也能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林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可能是____。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K2MnO4分解的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分别取K2MnO4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K2O,一支试管中不加K2O。②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③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______。16.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_______含有铵根离子(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没有_______存在(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有存在[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题分析】

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有氢元素组成,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y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y为甲烷,z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x、y、z分别是CO、CH4、H1.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对于可燃性的气体往往是通过检验其燃烧产物对它们进行鉴别.2、D【解题分析】

A、量取水仰视,会导致量取的水变多,溶液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减小,A选项会导致该误差,不合题意;B、在称量时“左码右物”,再用到游码时会导致溶质质量减小,则质量分数减小,B选项可能会导致该误差,不合题意;C、烧杯中原来留有水会导致量取的水变多,溶液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减小,C选项会导致该误差,不合题意;D、配制好的溶液其质量分数已经固定,且溶液时均一且稳定的,故溅出少量溶液不会影响质量分数,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C【解题分析】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因为金刚石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可用于工业中切割玻璃的工具,A选项正确;活性炭作除臭剂,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B选项正确。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选项错误;石墨可用作电极材料是因为石墨能导电,D选项正确。故选C。4、C【解题分析】

A、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5、C【解题分析】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6、C【解题分析】

A、根据化学式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B、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故不符合题意;C、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故符合题意;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题分析】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严禁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将废电池应该分类回收处理;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题分析】A、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故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正确;B、金属R能够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金属R比铜活泼,故B正确;C、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可能生成AlCl2,故R不可能是铝,故错误;D、反应前R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R以化合态存在,化合价不为0,故化合价一定改变了,故正确。故选C。9、C【解题分析】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烟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瓷器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D【解题分析】

A、选用量筒时,应选取量程与量取体积相近的,这样误差较小,故量取5.5mL液体,可选用1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取物体,应“左物右码”,且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l3+和Fe2+小Fe十2AgNO3=Fe(NO3)2+2Ag【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Ag,铁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Cu(NO3)2、AgNO3,而是含有生成的Fe(NO3)2;由于Al(NO3)3不与Fe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Al(NO3)3;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十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解题分析】

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为:40g﹣20g=20g,NaOH+HCl═NaCl+H2O,4036.5x20g×7.3%x=1.6g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48g(2)①1.4②6122【解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23gC2H6O完全燃烧需氧气4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反应后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参加反应的乙醇分子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数目比为∶=2∶3,所以②的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6,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2。(1)解:设氧气质量XC2H6O+3O22CO2+3H2O469623gX46:96=23g:XX=48g答:氧气质量48g14、氧元素分子2H2O2H2↑+O2↑Cl2+H2O=HCl+HClO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r2+H2O=HBr+HBrOH+Fe【解题分析】

(1)①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图1中实现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为氯气和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氯气和水的反应方程式可推知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2O=HBr+HBrO;(4)观察图4中微粒的变化,实际与Fe反应的粒子是氢离子,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铁原子。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酒精灯B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2KMnO4K2MnO4+MnO2+O2↑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BD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0.32g33.8%Ⅰ减轻将带火星木条伸进试管口,根据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产生了氧气高锰酸钾固体的质量和加热的温度【解题分析】

(1)该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故填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判断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填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2)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调节试管的高度,故填酒精灯;③由图可知,A旋钮用来调节试管的高度,B旋钮用来调节试管的倾斜度,C试管用来调节铁夹夹取试管的长度,故填B;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故填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3)①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避免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故填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K2MnO4+MnO2+O2↑;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故填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4)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停止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遇水骤冷发生炸裂,故填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被棉花过滤不会进入集气瓶中,选项错误;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瓶中含有空气,降低了氧气的纯度,选项正确;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只是减小了瓶中氧气的体积,但不影响氧气的纯度,选项错误;D刚出气就收集气体,刚冒出的气泡主要是原瓶中的空气,降低了氧气的纯度,选项正确,故填BD。(6)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的优点是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故填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7)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100%×=0.32,故填0.32g;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16g××100%×=0.96g,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