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二)年月真题
1149520137
1、【单选题】“在天者莫明於日月”中的“莫是一个书店
人称代词
否定副词
A:
无定代词
B:
指示代词
C:
答D:案:C
2、【单选题】“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中的“然”是一个
形容词
连词
A:
指示代词
B:
副词
C:
答D:案:C
3、【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曳:拉,拖]
不可,直不百步耳。[直:直接]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树木]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莩:莩草]
C:
答D:案:A
4、【单选题】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个句子中,“情”的意思是
感情
情趣
A:
情况
B:
本性
C:
答D:案:C
解析:“物之情”可以理解为“物的状态或情况”。整个句子的意思是:物品之所以不平
等,是因为它们的状态或情况不同。在古代汉语中,“情”一词有多种含义,除了“本
性”外,还可以表示“情况、状态、情形、情感”等不同的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具体
理解。
5、【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寒暑未薄而疾。[薄:薄弱]
繁启蕃长於春夏。[启:繁殖、生长]
A: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队:队列]
B:
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美[分:分别]
C:
答D:案:B
6、【单选题】下列词中属于辅助性代词的是
所者
相见
A:
或莫
B:
之其
C:
答D:案:A
解析:“所”在汉语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语,它可以作为代词、副词、介词等。在某些情
况下,“所”可以作为辅助性代词,用来代替前面的名词或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或人。
例如,“所见即所得”中的“所”就是辅助性代词,代替了前面的“见”。又如,“所谓
爱情”中的“所”也是辅助性代词,代替了前面的“爱情”。需要注意的是,“所”作为
辅助性代词时,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使用较少。
7、【单选题】在“请略陈固陋”这句话中,“略”属于
时间副词
范围副词
A:
程度副词
B:
情态副词
C:
答D:案:C
解析:在“请略陈固陋”这句话中,“略”属于副词,但不是程度副词。这里的“略”是
一个副词,表示“稍微、简略地”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请简略地陈述你的固执和
狭隘之处”。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中的副词种类繁多,除了程度副词,还有时间副词、地
点副词、方式副词、疑问副词等等。
8、【单选题】下列句中的“以”字属于介词的是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宫之奇以其族行。
A: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
D:
答案:B
解析:"以"在这里是介词,表示手段、方式、条件等。
9、【单选题】下列语气词中用在句尾表示强烈感叹语气的是
软
耶
A:
哉
B:
乎
C:
答D:案:C
解析:"哉"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句末,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哦"等语气词。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其中的“乐乎”和“说乎”就是用"哉"字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在古代文学作品
中,"哉"字也常用于诗歌的韵脚,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
去,萋萋满别情。”中的“情哉”就是用于诗歌的韵脚。
10、【单选题】下列句中的“之”字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之二虫又何知?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
答D:案:A
解析:“之”字用作指示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二虫”,表示“这两只虫子又怎么知道
呢?”的意思。
11、【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而后乃今培风。[培:培养]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决断,决定]
A:
此小大之辩也。[辩:有口才]
B: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鼓励,奋勉]
C:
答D:案:D
12、【单选题】在“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这个句子中,“卒”的意思是
士兵
A:
通“萃”,聚集
死亡
B:
终究,终于
C:
答D:案:B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卒”字的意思是“兵士”,表示人口的数量。整个句子的意思
是:人口分布在九州之中,粮食产生的地方,可以通过船只和车辆进行运输。其中,
“卒”字的用法比较特殊,它本来是一个单独的字,后来被用来表示“兵士”的意思,而
“萃”字则表示聚集、集合的意思。
13、【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作:起来,兴起]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法:法律]
A:
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臭:臭味]
B:
股无胈,胫不生毛。[股:臀部]
C:
答D:案:A
14、【单选题】在“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个句子中,“去留”所用的修辞方式是
互文见义
复合偏义
A:
共用
B:
分承
C:
答D:案:B
解析:在“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个句子中,“去留”所用的修辞方式是复合词。
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合而成的新词,具有新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在这个
句子中,“去留”是由“去”和“留”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表示“离开和留下”的意
思。这种复合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简练、生动,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15、【单选题】“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方式是
共用
分承
A:
复合偏义
B:
互文见义
C:
答D:案:D
解析:它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鳏寡茕独的孤独和贫困。具体来说,它将犬
豕和牛马作为代表,暗示了鳏寡茕独的生活状态与这些动物的生活状态相比,是极其贫困
和孤独的。这种对比的方式,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鳏寡茕独的悲惨处境。
16、【单选题】在《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的注疏包括有四家的注解,其中称为《毛诗
正义》(又叫“疏”)的注是
西汉毛亨的注
东汉郑玄的注
A:
唐孔颖达的注
B:
唐陆德明的注
C:
答D:案:C
解析:唐代孔颖达所著的《毛诗正义》(又称《诗经注疏》)是《诗经》的四家注疏之
一,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家。这部注疏对《诗经》的注释非常详尽,对于诗歌的意境、
文化背景、语言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被誉为是《诗经》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其中,孔颖达的注解尤其精深,对于《诗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
释。
17、【单选题】下列古书注解术语中用作声训,以探求事物命茗之义战同源饲的是
曰
为
A:
之貌
B:
之言
C:
答D:案:D
18、【单选题】《汉书·贾谊传》:“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颜师古注:“倍,
读曰背。”其中“读曰”的作用是
用于注音
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用近义词作注
B:
用常用字来释非常用字
C:
答D:案:B
解析:倍”是一个假借字,实际上应该读作“背”。颜师古在注释中使用“读曰”这个表
达方式,是为了用本字来说明这个假借字的正确读音。这种方式在古代注释中比较常见,
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19、【单选题】在“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这个句子中,“称”的意思是
相当,相等
A:
权衡,比较
名称,称号
B:
称赞,称颂
C:
答D:案:A
解析:“称”字的意思是“相当”,表示两个物品或者价值相等。这里的“倍称之息”是
指将亡者的财产卖出去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给亡者的家属。其中的“倍称”表示返
还的金额是亡者财产的两倍,即相当于亡者财产的价值。因此,“倍称之息”可以理解为
“相当于亡者财产价值的两倍的利息”。
20、【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望:希望]
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点:评论]
A: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尤:责备,怪罪]
B:
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恨:仇恨]
C:
答D:案:C
21、【单选题】下列古国名或古地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龟兹Quīzī
大宛Dàwǎn
A:
月氏Yuèzhī
B:
康居Kāngjū
C:
答D:案:C
22、【单选题】下列联绵词中两个音节具有叠韵关系的是
荒忽
仓庚
A:
萧瑟
B:
栗烈
C:
答D:案:B
解析:仓庚两个音节具有叠韵关系。叠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韵母相同,而声母不
一定相同。在古代汉语中,叠韵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
感。在现代汉语中,叠韵仍然被广泛使用,例如“风雨同舟”、“千锤百炼”等等。
23、【单选题】下列各组通假字中,属于音近通假的一组是
错~措
A:
矢~屎
无~母
B:
阙~掘
C:
答D:案:D
24、【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行:道路]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阳:山的南面]
A:
穹室熏鼠,塞向墐户。[向:面对,朝着]
B: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称:称赞,颂扬]
C:
答D:案:A
25、【单选题】在“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个句子中,“骤”的意思是
屡次,多次
匆忙
A:
突然
B:
急速
C:
答D:案:A
解析:骤得:数得,屡得。
26、【单选题】近体诗在押韵时可以跟邻韵通押的一句是
末句
第二句
A:
首句
B:
第四句
C:
答D:案:C
解析:近体诗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
下。这叫做借邻韵发端。
27、【单选题】“明月松间照”的平仄是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A:
仄仄仄平平
B:
平仄平平仄
C:
D:
答案:D
解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28、【单选题】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可用“对”和“粘”的规则来掌握,“粘”是指
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头二字的平仄相反
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头二字的平仄相同
A:
同一联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
B:
同一联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
C:
答D:案:B
解析:粘: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的出句平仄类型相同。
29、【单选题】谦敬副词可分为表敬的和表谦的两类,下列副词中属于表谦的是
蒙
幸
A:
谨
B:
伏
C:
答D:案:D
解析:表谦:窃、伏、伏惟。不译或活译。
30、【单选题】下列句子标点有误,造成标点错误的原因属于*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
夏太后死。
词汇方面
语法方面
A:
音韵方面
B:
古代文化常识方面
C:
答D:案:D
31、【多选题】下列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其
孰
A:
何
B:
安
C:
焉
D:
答E:案:BCDE
32、【多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作介词的有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
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
C:
宫之奇以其族行。
D:
答E:案:BE
33、【多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作连词的有
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A: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B:
日月食而救之。
C: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D:
答E:案:ABE
34、【多选题】下列注解术语中属于声训,以探求事物命名之义的有
当为
读如
A:
读若
B:
读曰
C:
之貌
D:
答E:案:BC
35、【多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通假字的有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辨)牛马。
井鼃(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A:
自以比(庇)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B:
人卒(萃)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C: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D:
答E:案:ACDE
36、【问答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榖不
【登】,禽兽偪人。(2)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3)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4)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5)【朋】酒斯
飨,曰杀羔羊。
答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庄稼成熟,有收成。(2)兴盛,这里用作使
动。(3)指寿命。(4)指天子或朝廷。(5)本指两串贝,引申为“两”,“双”。
37、【问答题】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
用。(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2)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
人。(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4)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
【容】。(5)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答案: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
连词,把“民”和“多于邻国”变成一个偏正词组。(2)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3)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轻。(4)名词用作动词,打扮容貌。(5)名词用作动
词,修理农具。
38、【问答题】古音通假的前提是什么?古音通假现象中借字和本字在语音上有哪几种情
况?
答案:古音通假的前提是借字读音与本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所谓读音指先秦古音。
借字和本字在语音上的关系可以分为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音近通假又可分为双声通
假、叠韵通假、声韵相邻通假。
39、【问答题】标出下列诗歌的平仄格式,并找出它的韵脚字。李商隐《晚晴》深居府
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过,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
後,归飞体更轻。
答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脚字:城,清,晴,明,轻。
40、【问答题】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
世絮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夫
山居而谷级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
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
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
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
事。(1)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2)夫山居而谷汲者,腹腊而相遗以水。(3)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饟。(4)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5)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
事。
答案:(1)因此人们在让位的这件事上,可以轻易辞去古代天子的地位。(2)在山上居住
须到山谷打水的人,把水作为节日礼物相互赠送。(3)所以荒年的春天,即使年幼的弟
弟也不能供给食物。(4)看重争夺做官和依附投靠,不是品格卑下,而是权势很大。
(5)所以情况是随着时代而变,而措施也要适应于现实情况。
41、【问答题】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
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
有钱粟有所谍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
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
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日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
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人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
相去远矣
答案: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
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
渫。夫能人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
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
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
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
大用,政之本务。令民人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
矣。
42、【问答题】阅读下面的古文,解答文段后面提出的问题。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
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子产品进口代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采购合同汇编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浆砌石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空调行业人才培训与就业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货物贸易风险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 生物识别技术对移动终端的升级作用
- 2025年度生物肥料采购与专业物流配送合同
- 2025年度化工产品运输合同(含司机培训)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运营合同(含担保及赛事安全保障)
- 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与运营优化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中央2025年中国文联所属单位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学生作文稿纸(A4打印)
- 2024美团共享出行加盟合同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单元测评与答案
- 永州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国学智慧与健康幸福人生(课件)
- 【渞法】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2025-2030年中国融雪剂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