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语相关词的音义对应_第1页
汉泰语相关词的音义对应_第2页
汉泰语相关词的音义对应_第3页
汉泰语相关词的音义对应_第4页
汉泰语相关词的音义对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泰语相关词的音义对应

汉泰语关系是许多泰泰学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主题之一。这项研究包括汉泰语词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汉泰语之间存在起源关系。目前除了早期的欧洲著名语言学家如A.Conrady、K.Wulff吴克德、L.Sagart(沙加尔)、B.Karlgren(高本汉)之外,汉泰语关系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可能是因为两种语言被归入不同语族,学习者就认为这两种语言没有什么关系。A.Conrady(参见S.Egerod,1976)、K.Wulff(1934)无疑是汉泰语关系研究公认的奠基人。他最大的贡献是揭示出了汉泰声调对应的基本规则。另外,他用了200多个汉语词同泰语或其他语言比较,有百余个相关词。[p.5]P.Manomaivibool(1975)的博士论文《AStudyofSino-ThaiLexicalCorespondence》发表在Universityof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她以汉泰相关词或对应词及其反映的音系为研究目标,根据600多个词条以中古汉语位纲进行的音系比较,是这个领域的首次体系性的重要研究。她所采用的泰语及上古汉语构拟是李方桂的系统,中古汉语采用B.Karlgren(1975)的构拟。她的相关词不但在数量上较前人有较大增加,大多数是相当可信的。李方桂认为汉语同泰语的关系与汉语和藏语的关系一样,也是亲属关系,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汇集了一百多个“同源词”证明汉语和泰语同源,这已成了汉泰同源说的经典论据。龚群虎[p.5]2002年发表《汉泰关系词的时间层次》认为:(1)汉语跟泰语的祖语在远古可能同源;(2)汉语跟泰语大约两千年来一直有接触关系。他利用相关词的语音对应和古汉语有时代特征的音变为参照点,为泰语中的汉语相关词划分了三个大的层次:上古相关词层、中古借词层、近代方言借词层。给汉泰语研究带来了新的内容。根据龚群虎的汉泰语相关词词表发现,汉泰语相关词最多、最常见的是“称谓语”类。据观察,汉泰称谓语相关词可分为两类:一是上古和中古相关词的称谓语;二是近代方言借词称谓语。本文将在上古和中古汉语与泰语的社会称谓语的语义,以及语用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泰语有一部分的称谓语,一般泰国学者都认为是泰语原有的词语,并记载在泰语大词典上,为泰族语言,或者是长期以来从柬埔寨语借来使用的皇语,而不是汉语借词。因为它早就出现在泰国的古代文物比如《兰甘亨王碑铭》中。1但是,据龚群虎的研究结果证明这些称谓语与汉语的上古和中古音相似甚至相同,按照时间来看比《兰甘亨王碑铭》早得多。以下将把汉泰语相关词中的社会称谓语,以音、义进行比较探讨:一、上古音o/上古音2疑模平1合五乎/部:魚/中古音:Чo/上古音:Чaa/。泰语语音相近的有两个词[kha:342]3和[ku:33]两者都用于第一人称代词。(一)保持等级的距离关系Чaa相近,有两个义项:(1)古人作为上级对下级的自称,表示疏远或保持等级的距离关系;(2)现代人对同学、同辈的人用于自称,表示同等、亲密的关系。俗称法。(二)[ku:33]的称谓Чo相近,有两个义项:(1)古人普遍使用的自称称谓,如泰国最早的文字资料,素可泰王朝的《兰甘亨王碑铭》记载,兰甘亨王用[ku:33]称呼自己曰:[phɔ:342ku:33chш:342ba:n33mшaЧ33]“吾父名叫Banmuang”;(2)[ku:33]现代泰语的自称,意义已变质,即上级对下级表示蔑称,对平辈使用表示关系密切,是不文明及鄙俚的称法。以上泰语的义项与汉语“吾”的义项相同,即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如《左传·隐公十一年》:4“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二、上古音:“ga/”3合強魚/部:魚/中古音:giɔ/上古音:ga/。泰语有两词语音相近[khaw214]和[khшa214],两者都用于第三人称代词。(一)女性或用理工者、女性(1)第一人称代词(自称),说话者是女性,用于同学、同辈或长辈;(2)第三人称代词(他称),他、她、人家、他人、别,与汉语“渠”的第2个义项相同。(二)压指高校朋友(1)第二人称代词(对称),君、汝、卿;(2)诗赋里使用指朋友。以上泰语的义项与汉语“渠”的义项相同,即“他”,如《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公孙滕]如期往,至乃阳求所书,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cha:j33》“男”和[sa:w214]1开那含/部:談3/中古音:nem/上古音:noom/泰语音:[num21]。泰语里[num21]只有一个义项表示“男子”:长辈用于称呼年少男子。泰语的[num21]与汉语上古音noom相同,意义相近,如《易·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但现代泰语只用于对称。表示男性并不是[num21]这个词,而是[cha:j33]“男”,与[jiЧ214]“女”相对。泰语有[cha:j33]为“男”之义,[jiЧ214]为“女”之义,用于书面语。同时也有[num21]表示“男”、[sa:w214]表示“女”的意思,用于俗称。对此,从相关词的角度来看,上古汉语的noom与泰语的[num21]都表示“男”的意思。而泰语里还用另外一个词表示“少女”。[sa:w214]跟汉语的shàonǚ(少女)有关系,泰语长期独立使用“女”字[sa:w214]表示“少女”之义,所以泰语的[num21]和[sa:w214]是汉泰语相关词。[sa:w214]“少(女)”跟[na:Ч33]“娘”复合,即[na:Ч33sa:w214]“少娘”,冠在名字前面用于正式语言表示未婚女子,而[num21]仍用于民间俗称。总的来说,因泰语词有一部分是泰族泰语,一部分是汉泰语相关词,故泰语有两套不同的词表示同样的意义。泰语表示男女之义也是如此,可作为一个比较可信的证据,男女的复合词有两个不同的语言层次:[cha:j33jiЧ214]“男女”用于书面语,[num21sa:w214]“男女”是口语俗称,含少年人之义。四、“伴”为含义上的义项1合薄半/部:元1/中古音:bwαn/上古音:baans/泰语音:[phшan342]。泰语[phшan342]“伴”有3个义项:(1)朋友、友人,用于对称和背称;(2)同伴、同事,用于背称;(3)伴随、陪同。“伴”与汉语中古音bwαn相近,意义有联系,汉语用于表示同伴,伴侣。如晋代刘琨《答卢谌诗》:“亭亭孤干,独生无伴。”泰语除了用于称呼人之外,意义扩展为动词,即伴随、陪同的意思。五、金艺术和工匠3開疾亮/部:陽/中古音:dziuf8f5?偡eЧ/上古音:sbaЧs/泰语音:[chaЧ342]。泰语[chaЧ342]“匠”有两个义项:(1)泛指工匠,有专门技术的工人,如:[chaЧ342maj:35]“木匠”、[chaЧ342thɔ:Ч33]“金匠”、[chaЧ342phom214]“理发师”,与汉语相同,即第一,专指木工,如《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第二,泛指工匠,如《史记·孝文本记》:“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2)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的人,如李一氓《<阿英文集>序》:“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除了巨匠,还要有千百万的群众。”六、此君及其夫人的形象3合舉雲/部:文2/中古音:kiuf8f5?偡un/上古音:klun/泰语音:[khun214]。古代泰语[khun214]是一种谥号、封号,表示王、皇、首领。表示谥号、封号只有古代使用,意为“第五等爵位”。与汉语“君”的意义相比具有相关联系,即:(1)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如《仪礼·丧服》:“君,至尊也。”郑玄笺:“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2)称天子诸侯之妻。如《礼记·宝藻》:“君命屈狄。”孔颖达疏:“君谓女君,自男之妻也。”(3)称先祖、父母、夫,意为一家之主。如《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称也。”(4)对对方的敬称犹言“您”。亦指第三者或用于人姓名之后表示尊敬。如《三国志·蜀志·先帝传》:“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5)古代的一种谥号、封号。如《逸周书·谥法》:“赏庆形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七、效果[3]2開苦格/部:鐸/中古音:khшak/上古音:khraak/泰语音:[khɛ:k]。泰语[khε:k]“客”有3个义项:(1)同汉语“客”,如:客人、客厅、旅客、顾客;如《易·需》:“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表示游子,游客,如《楚辞·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表示顾客,如郑友梅《烟壶》:“九爷先付了一百只羊的茶钱,合二百个客座的收入。”(2)泛指阿拉伯人、马来人、土耳其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印度尼西亚人、美洲黑人;(3)指村里的农民共同出力种田。如:[loЧ33(下)khε:k]“村里的农民共同出力种田”。泰语的[khε:k]“客”跟汉语上古、中古音非常相近,义也相同。因泰语表示“客”和表示“阿拉伯人”是同音词,泰国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称呼客人为[khε:k],客人并不是阿拉伯人。对于这个问题,因无法解释词的来源,有些笑话就说:以前来家里做客是阿拉伯人,后来就用[khε:k]泛称“客人”。汉语用“客”称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客卿,如《南史·朱异传》:“鄱阳王遂不许国家有一客!”泰语没有把“客”用于称呼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只用于外国人(阿拉伯人)的泛称,而表示“客”也是与汉语的其他义项相近。此外现代泰语还有第(3)个义项[loЧ33khε:k]表示村里的农民共同出力种田,跟第(1)“客”、(2)“阿拉伯人”的义项没有任何关联,并且这个复合词里的[khε:k]“客”只能跟[loЧ33]“下”这个词复合才有“田地”的意义,单独使用并不表示“田地”之义。如果把[loЧ33khε:k]的[khε:k]解释为来帮助种田的“客人”是不对的。古代汉语“客”用于称佃户,如:汉代应劭的《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伐木血初以为怪者》:“[张辽]加居买田,田中有人树十余围,扶疏盖数亩地播不生谷,遣客伐之,六七血出,客惊怖。”显然,泰语的[khε:k]与汉语这一义项有所相连,可以推断它是汉泰相关词留下来的义项。八医生/全民所提[m:3g”的词类、巫,中古音类:微虞平3合武夫/部:魚/中古音:miuf8f5?偡o/上古音:ma/泰语音:[mɔ∶214]。泰语的[mɔ∶214]“巫”有4个义项:(1)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相信和崇拜神仙、巫师,与汉语相同,如《周礼·春官·神仕》:“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贾公修疏:“此神仕是巫。”“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者,男子阳,有两称,名巫名觋;女子阴,不变,真名巫,巫觋称。”[mɔ∶214]“巫”泰语用于对称和他称;(2)医生、医师,古代汉语医师也称巫,如《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俞樾平议:“巫、医,古得通称……医,即午夜亦巫也。”现代泰语用[mɔ∶214]“巫”作为医生的自称、对称、他称。泰语还有另一个词表示医生,叫做[phε:t342],这个词是通过佛教吸收进来的梵文,用于正式语言,同汉语的相关词[mɔ:214]一样也表示医生的意思,但只用于口语;(3)用于第二、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厌恶、可恶、恶棍、恶贯满盈的人。这个义项是从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相信、崇拜神仙、巫师的义项演变而来的,如:[?aj342mɔ:214ni:342]“这个家伙”;(4)称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的人,如:[mɔ:214du:33]“相士,算命先生”、[mɔ:214lam33]“传统歌唱家”。泰语的[mɔ:214]跟汉语的“巫”无论是语音,还是语义都是相同的。泰语的[mɔ:214]除了拥有和汉语相同的义项之外,还有两个引申义:一是从医师的意义引申为“对某一方面造诣很深”;二是从巫师、装神弄鬼的人引申为恶贯满盈的人,用于第二、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厌恶、可恶、恶棍、恶贯满盈的人。泰语的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由古泰族泰语一直延伸到与历史有关联的语言,一般以从皇室用语吸收的柬埔寨语、从佛教吸收的梵语和巴利语、从泰人起源于孟人观点的孟语以及侗台语族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很少以汉语为出发点。泰国是佛教之国,由于受佛教、皇室语言的影响,从古到今泰国学汉语的人比学柬埔寨语、梵语、巴利语、孟语的要少得多,因此以汉语为对象,研究泰语相关词和词源,一直都被人们忽视。以上所述的是一些汉泰语相关词。可见有的相关词语音既相近甚至相同,义项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是还有些词,语音并非相近,因此以语音为对象研究相关词,有时并不能确定彼此相关词是否有关联。以词义探究相关词,不仅能进一步明确回答这个观点,泰语的一些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