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的11个员数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_第1页
交通事故中的11个员数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_第2页
交通事故中的11个员数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_第3页
交通事故中的11个员数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事故中的11个员数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

0道路交通事故中驾驶因素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人口伤亡的主要原因,其经济损失也是经济发展的障碍。我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运输保障,同时,也引发了大量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从宏观角度说明一定区域内道路交通事故状况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常采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4大指标进行描述。这4大指标直观且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环境这4个因素中,人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驾驶员因素又是人因素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从驾驶员因素角度出发,定量分析道路交通事故4大指标,找出对交通事故影响较大的具体驾驶员因素,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驾驶员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刘强等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多道路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错误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王洪明等研究发现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远大于非机动车驾驶员与行人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对于酒后驾驶,TerjeAssum针对挪威法规对酒后驾驶行为规范更为严格的情况,研究了驾驶法规对驾驶员酒后驾驶的影响,发现严苛的驾驶法规实施后,酒后驾驶的驾驶员数量较之前降低了9%;欧居尚等利用模拟驾驶技术研究了酒后驾驶行为,发现饮酒对驾驶员的操作行为有显著影响;吴超仲等分析了驾驶员愤怒情绪产生的情景、驾驶员愤怒时的表现或行为以及汽车驾驶员愤怒情绪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等问题;雷虎等通过对456名驾驶员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包含21个项目的驾驶愤怒表现量表;孔令铮分析了交通事故致因中的人为因素,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处理交通事件的能力与驾驶员在驾驶时采取的冒险行为。然而,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关于具体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的定量分析较少。因此,笔者将考虑与驾驶员自身直接相关的具体因素,并在统计中国2001—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多个具体驾驶员因素与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定量关系,重点研究不同驾龄对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以期发现对交通事故影响最大的驾驶员因素,进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1司机违法数量将趋于稳定我国2001—2011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见表1。可以看出,事故起数逐年下降,而且下降趋势明显,2011年的事故起数仅为2001年的27.8%。事故死亡人数先增后降,在2004年达到了最高峰,随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08—2011年趋于稳定。受伤人数下降趋势也较为明显,最少的年份数量为最多年份的43.4%。直接经济损失变化有起伏,但是总体也呈现下降趋势。对于驾驶员违法数量从2002年一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11年的驾驶员违法数量为2002年的27.9%。这和2004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加大了对驾驶员违章行为、超载超限行为、酒后驾驶行为等的处罚力度等措施有直接关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仍然很庞大,损失依然很严重。2影响因素分析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与损失程度的前提是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和具体关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多个,其中,人的因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在我国,人的因素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占90%左右,见表2。而驾驶员在人的因素中又占主导地位和主要成分,因此,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要从驾驶员这个关键因素出发,研究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影响。驾驶员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因素,具体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有很多与驾驶员相关的具体因素。笔者结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中的数据分类,将驾驶员因素细分为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逆向行驶、违章超车、违章会车、违章倒车、违章掉头、违章变车道、不按规定让车和违章占道等11个具体驾驶员因素。在我国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各具体因素导致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不同,为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将上述11个驾驶员因素对4大指标的影响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1)驾驶员因素与道路交通事故起数的关系。根据2005—2011年度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得具体驾驶员因素造成的事故起数分布(图1)。表明不按规定让车与超速行驶造成的事故起数明显多于其他驾驶员因素。2)驾驶员因素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关系。根据2005—2011年度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得具体驾驶员影响因素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分布(图2)。表明超速行驶与不按规定让车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其他驾驶员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多。3)驾驶员因素与受伤人数的关系。根据2005—2011年度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得具体驾驶员影响因素造成的事故受伤人数分布(图3)。表明不按规定与超速行驶让车造成的受伤人数明显比其他驾驶员因素造成的受伤人数多。4)驾驶员因素与经济损失的关系。根据2005—2011年度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可得具体驾驶员影响因素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图4)。表明超速行驶与不按规定让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多于其他驾驶员因素。由图1—图4可知,超速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车这2个驾驶员因素对4大指标影响最大,需要特别重视。为了深入研究这11个驾驶员因素对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影响程度,根据我国2005—2011年度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即这11个因素每年造成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运用SPSS软件,对交通事故的4大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在分析得到的44个相关系数中,除了逆向行驶、违章会车、违章掉头和违章变道这4个具体因素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的死亡人数相关性不大外(仍然为正相关),其他40个因素均为高度相关(显著水平为1%~5%)。其中,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这3个具体驾驶员因素在99%的置信水平上与4大指标数值的相关性非常高,其相关性的最小值为0.950。不按规定让车在100%的置信水平上与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指标数值的相关性均大于等于0.969。表明这4个具体驾驶员因素对交通事故的4大指标数值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治理交通事故时,从这些因素方面采取措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3司机影响事故死亡的比例驾龄是驾驶员的重要属性,不同驾龄的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不同。对2005—2011年度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中的每年不同驾龄的驾驶员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驾龄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驾龄≤5a的驾驶员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明显多于驾龄为6~10a的驾驶员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而后者又明显比11~15a驾龄的驾驶员引发的死亡人数多。驾龄为16~20a驾龄的驾驶员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虽然多于驾龄大于20a的驾驶员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但已经相差不多。图5中的曲线趋势表明随着驾龄的增长,由驾驶员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会大大降低。同时可为主管部门治理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提供方向。例如,严抓驾驶培训,增加驾驶员的驾驶经验与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对减少事故的伤亡程度会有很大作用。驾龄≤5a的驾驶员对事故死亡人数影响很大。为了进一步研究驾龄大小与事故死亡人数的关系,分别对2005—2011年驾龄小于1,2,3,4和5a的驾驶员引发的事故死亡人数与每年总的事故死亡人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驾龄小于1,2和3a的驾驶员所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与事故总死亡人数相关性很大(最小值为0.920),表明驾龄≤3a的驾驶员对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很大。因此,主管部门在治理交通事故时,应该重点加强管理3a以内驾龄较小的驾驶员。同时也表明了目前已经采取措施的正确性,例如,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公安部令第123号文《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规定驾龄小于1a的驾驶员不能单独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要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应当由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3a以上的驾驶员陪同。4司机驾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