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肥胖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和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达到2亿和6000多万。与1992年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由于人口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人数会有较大增长。为了应用中医体质分类理论指导肥胖的防治,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中医体质与肥胖的相关性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对体质分类的认识不同、体质类型的诊断标准掌握的尺度不一等,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且缺乏大规模的横断面调查。我们课题组开发了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并将其应用于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进行的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为研究中医体质因素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旨在利用这些数据,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发挥中医特点和优势,从调整体质偏颇角度制定肥胖防控策略提供依据。1数据和方法1.1数据来源1.1.1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以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进行的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为样本数据库。本研究纳入18岁以上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18805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1.1.2个体的体质类型中医体质诊断: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的计分方法计算各亚量表的得分,采用判别分析法(基于中医体质专家诊断的542例典型体质的数据)对每个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超重、肥胖的诊断:根据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为体重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1.1.3标准物质的包含18周岁以上的中国国民;符合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1.1.4排除标准18周岁以下的人群;依据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诊断为体重过轻者。1.2学习方法1.2.1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调查时间为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1)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差异较大,该调查按照我国各省东、中、西部的划分,随机抽取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9省市作为调查区域。(2)各省市以方便抽样方法确定作为抽样单位的社区、体检中心和学校。(3)各社区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住户,再每户随机抽取1人入户调查;体检中心和学校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填写是在具有中医本科以上教育背景的调查员的协助下,由调查对象采用自填法(由于文化程度等原因无法自填者,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填写)。对所有调查对象均取得书面知情同意。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调查进行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即统一制定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规定调查员有中医大学本科以上教育背景,调查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统一进行培训,调查中统一标准、统一方法,以减少调查过程中的偏倚;组织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设立调查监督组,监督、核查调查数据质量;调查问卷回收后逐项核查,剔除不合格(性别、年龄等主要项目缺失或缺失条目较多或有逻辑错误)的问卷;合格问卷采用EpiData3.02双录入法录入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调查获得合格数据共21948份,本研究样本来自该项调查。1.2.2中医体质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中医体质调查、健康状况调查。本研究纳入一般情况调查中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和身高、体重等内容,以及中医体质调查的内容。中医体质调查采用心理测量学评价性能良好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该量表是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的60个条目的自我评价量表,各亚量表转化分数为0~100分。1.3中医体质类型与关键因素的关系以社会人口学变量分组,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BMI构成的差异性;采用判别分析法进行个体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该样本的判错率为4.0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医体质因素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查对象及专业技术情况本研究18805例对象中,男性9248人,占49.18%,女性9557人,占50.82%;平均年龄为(36.43±14.66)岁,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92岁;大多数调查对象为已婚(11568人),占61.52%,未婚6682人,占35.53%,其他555人,占2.9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0250人,占54.51%,其余8555人,占45.49%;专业技术人员最多,5827人,占30.99%,学生、单位负责人及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农民、军人、无职业者等其他人员占69.01%。体重正常者13839例,占73.59%,超重4074例,占21.66%,肥胖892例,占4.74%。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对性别分布的分析超重和肥胖与体重正常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情况如表2所示。超重和肥胖者痰湿质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0.11%和18.72%,远远高于体重正常者的5.01%,这一特点在男性、女性均呈现相同趋势;其次,肥胖者气虚质的比例较高,这一点在女性更加明显;虽然男性气虚质超重者比例比体重正常者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超重和肥胖者比例较低。2.3中医体质类型与措施重、肥、险的关系为了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我们以是否超重或者肥胖(均以正常体重为参照)为因变量,以是否为8种偏颇体质为自变量(均以平和质为参照),建立第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为了排除人口统计学对结果的影响,我们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体质分类一起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第二个模型。Logistic回归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第一个模型显示,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者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度均显著增高,分别是OR2.0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79-2.35和OR4.34,95%CI3.52-5.36;气虚质者肥胖危险度显著增高,OR1.60,95%CI1.30-1.98;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度显著降低。为了排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影响建立的第二个模型的结果显示,以平和质作参照,痰湿质者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度分别是OR1.93,95%CI1.67-2.34和OR3.97,95%CI3.17-4.97;气虚质者肥胖危险度显著增高,OR1.54,95%CI1.23-1.91,与第一个模型的结果相似。见表4。3痰湿质与基肥质及病机应变的认识中医体质学认为,中医体质与疾病具有相关性,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体质基础,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以及发病的倾向性。本研究第一个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发生超重的危险性增加105%,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增加304%;气虚质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增加60%。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因素后的第二个模型与第一个模型的结果相似: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发生超重的危险性增加93%,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增加297%;气虚质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增加54%。这个结果提示痰湿质和气虚质是与超重和肥胖关联较强的体质类型。痰湿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具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身重不爽,汗出黏腻,目巢微浮,痰多,胸闷,舌苔厚腻等表现。元代朱丹溪首次提出“肥白人多痰湿”的观点,清代《张聿青医案》更是明确指出“形体丰者多湿多痰”。现代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了痰湿质与肥胖的相关性。本研究显示,痰湿质与肥胖的关联程度最高,符合中医对肥胖的认识,也与以往的研究相符。它提示我们,通过调整痰湿体质偏颇,可防治肥胖。同时,从体质角度探索肥胖的发病机制,是对肥胖病因病机学研究的补充。气虚质是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具有语声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等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脾胃、肾等脏腑功能低下,是气虚体质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若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或长期不行体力活动,均可致中气虚损、气虚阳微,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失常,津液凝聚为痰,湿痰滋漫周身腠理而致肥胖。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曰:“夫尊贵人骨弱肌肤盛。”指出肌肤肥盛之人有虚弱的表现。金元刘河间指出肥胖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丹溪心法》曰:“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张景岳《景岳全书》曰:“何以肥人反多气虚?盖人之形体,骨为君,肉为臣也。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也。且肉以血成,总属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认为:“人之肥者气必虚。”说明沉困怠惰,气虚阳微,可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失常,津液停聚为痰,湿痰滋漫周身腠理,湿痰停滞而致肥胖。清代《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运行,故痰生之。”强调肥胖人痰湿的形成与气虚的关系。现代研究中,牛宝玉通过对879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进行研究发现,气虚质是最基本的虚弱体质。赵莉娟等认为肥胖的病理主要在于多痰和少气两个方面,发病根本原因在于气虚,病位在脾。因此,对于气虚体质超重和肥胖者,可以通过采用饮食调养、药物治疗、针灸按摩导引辅助治疗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方法改善气虚体质状态,以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