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墩顶顺桥向水平力的分析与研究_第1页
连续梁桥墩顶顺桥向水平力的分析与研究_第2页
连续梁桥墩顶顺桥向水平力的分析与研究_第3页
连续梁桥墩顶顺桥向水平力的分析与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续梁桥墩顶顺桥向水平力的分析与研究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在实际设计中采用了传统的绿色连续桥梁和简单的悬索桥。为了美化桥梁的形状,减小桥的横向力,桥墩通常设计为柔性码头。在桥墩的设计过程中,墩顶顺桥向水平力往往是设计的控制因素。墩顶所受的水平力一般分为:汽车制动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作用力、外部作用力(如风荷载、土侧压力、船撞力)三部分。通常情况下,桥梁一联长度在100~200m之间,其中一个桥墩设置固定支座,其余桥墩设置活动支座,计算时需按桥墩和支座的组合刚度和桥跨长度进行水平力分配。假设连续梁桥的一联有n孔,这样就有(n+1)个墩台,在其中某一个桥墩(暂称为a桥墩)设置固定支座,其余桥墩设置活动支座。第i个桥墩的刚度为Ki(i=0,1,2,…,n+1),支座受到梁部的竖向荷载为Ni(i=0,1,2,…,n+1),活动支座的摩擦因数为μ,一联总的制动力为T,由于温度影响使第i个墩的位移为Δi(i=0,1,2,…,n+1)。1计算平台抗推挤刚性1.1结构模型的计算方法墩台的抗推刚度是指墩台顶在1kN的水平力作用下,墩台顶产生水平位移的倒数,单位为1/m。当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或者U形桥台,很难产生变形或者滑动,其刚度可认为无穷大。当桥台为其他形式的桩柱式桥台时,则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计算:Δ台=x0−φ0(h2+h1)+Δ0K台=1/Δ台Δ台=x0-φ0(h2+h1)+Δ0Κ台=1/Δ台式中各符号的意义见《规范》。当桥墩的基础为天然基础或者带承台的群桩基础时,基础的刚度很大,在外力的作用下,基础的变形非常小,可视为桥墩和基础固结。这样的桥墩的抗推刚度按照结构力学的图乘法求得:Δ墩=(1/3)×P×L3/(EI)K墩=3EI/L3Δ墩=(1/3)×Ρ×L3/(EΙ)Κ墩=3EΙ/L3式中:P=1kN;E为墩柱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为墩柱的顺桥向的惯性矩;L为墩柱高度。当桥墩的形式为桩柱式时,则按照《规范》计算:Δ墩=x0−φ0(h2+h1)+Δ0K墩=1/Δ墩Δ墩=x0-φ0(h2+h1)+Δ0Κ墩=1/Δ墩式中各符号的意义见《规范》。1.2支柱的几何要求板式橡胶支座的支座刚度为:K支=nAG/tΚ支=nAG/t式中:n为一排支座个数;A为支座的平面面积;G为橡胶的剪切模量,一般取1.1MPa;T为支座的橡胶层总厚,可参阅支座产品规格或标准,一般可近似取0.71~0.78倍支座总厚。对于盆式橡胶支座,因为橡胶片固定在钢盆中,位移很小,支座刚度可视为无穷大。1.3组合可靠性由于总位移为Δi=Δ墩+Δ支=1/K墩+1/K支(见图1).所以总的组合推刚度:Ki=1/Δi=K墩×K支/(K墩+K支)2联桥墩台组合抗推刚度的计算桥梁一联总的制动力T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进行计算。计算每个桥墩的制动力按以下步骤进行:(1)假设每个桥墩支座和主梁没有滑动,按照组合刚度来进算分配制动力T,这就有Ti≤Ni×μ(i≠a)每个桥墩分得的制动力为Ti=T×(Ki/∑K)式中:∑K为联桥墩台组合抗推刚度的总和;μ为活动支座的摩擦因数。(2)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墩(台)制动力如果不能满足Ti≤Ni×μ的话,那就证明支座滑动,假设就不成立。即然某个桥墩的支座发生了滑动,它就不能用Ti=T×(Ki/∑K)分配制动力,这个墩(台)的制动力=支座摩阻力。用总的制动力T减去所有支座滑动墩台的支座的摩阻力∑Ni×μ得到需要重新分配的制动力T新。同时一联桥墩台组合抗推刚度的总和∑K也要减去所有支座滑动墩的抗推刚度∑K滑得到需要重新分配墩台组合抗推刚度的总和∑K新。(3)根据T新和∑K新,重复进行步骤(1)和(2),直到计算至桥墩支座和主梁没有滑动为止。3水平温度力的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下降(上升)均属于同一种性质,可将两者加起来折算成温降(升)进行计算。当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梁会伸长或者缩短,桥墩也会随之产生墩顶位移,其值大小与各墩台的水平抗推刚度Ki及各孔跨径有关。要求各墩台温度产生的水平力,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要找到温度变化时梁中不动点的位置,其距离端点的位置以X0表示:式中:α为线膨胀系数;Δt为升(降)温差;Li为i号墩距左端点的距离。(2)找到不动点的位置X0后,假设所有支座和梁体没有滑动,则某个墩分得水平温度力Fi=ΔLi(桥墩i到不动点的距离)×Ki(墩台抗推刚度)×α×Δt。(3)如果某个墩分得水平温度力Fi>支座摩阻力Ni×μ,则表示支座发出、发生滑动,此时的某个墩分得水平温度力Fi=支座摩阻力Ni×μ。(4)这时原计算的X0就不正确了,需按照(1)重新计算X0,值得注意的是∑Ki×Li和∑Ni×μ都是支去掉滑动过的桥墩后的值,重复(2)~(3)计算,直到计算至桥墩支座和主梁没有滑动为止。4要采用群桩基基础组合推刚度计算方法某单跨跨径为30m的连续梁桥(如图1),其中某一联为5跨150m,桥面宽26m,双向6车道。3号墩采用固定的盆式支座,其余各墩采用活动盆式支座,活动盆式支座的摩擦因数μ=0.03。中跨支点竖向力为21600kN,边跨支点竖向力为8500kN,桥墩采用双柱C30混凝土墩,每柱为1.7m×2m的矩形截面。基础为群桩基础,桩基为6根直径1.4m钻孔桩,上设8m×9.2m×2m承台。该地最大降温为25℃,混凝土收缩按降温10℃考虑。墩台高:⓪号墩3m;①号墩8m;②号墩8m;③号墩7m;④号墩7m;⑤号墩8m。见图2所示。温度变化取25+10=35℃,线膨胀系数取α=0.00001℃-1。(1)计算各墩台的组合推刚度由于采用群桩基础,基础刚度非常大,墩台推刚度K墩=3EI/L3计算,支座为盆式支座,刚度很大,所以Ki=K墩。(2)计算总的制动力。一个车道的汽车荷载为:10.5×150+(30-5)/(50-5)×180+180=760kN。按10%计制动力为76kN<165kN,所以一个车道取165kN的制动力。制动力3车道,T=165×3×0.78=386.1kN。(3)进行第一次计算制动力分配,0号墩的制动力大于支座摩阻力,支座滑动,T0=241.5kN(支座摩阻力)。(4)总组合推刚度减去0号墩的组合推刚度为新的总组合推刚度∑K新,总的制动力减去0号墩分得的制动力得T新,再进行一次制动力分配。(5)由于本桥为对称结构,不动点X0在跨中处,各墩距不动点X0的距离就可以得到了,按照刚度和距离进行分配温度力。(6)结果每个桥墩的温度力均大于其支座摩阻力,每个桥墩支座都发生滑动,全部取滑动摩阻力为温度力。(7)桥墩顺桥向水平力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