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铜山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1页
2022年江苏铜山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2页
2022年江苏铜山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3页
2022年江苏铜山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4页
2022年江苏铜山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A,8是半径为1的。。上两点,且。点尸从点A出发,在上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

运动,回到点A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上(单位:s),弦5尸的长为y,那么下列图象中可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

是()

A.①B.③C.②或④D.①或③

2.某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要求每名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随机抽取一科参加测试,小华和小

强都抽到物理学科的概率是()

3.“赶陀螺”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个陀螺的立体结构图.已知底面圆的直径AB=8cm,圆柱的

高BC=6cm,圆锥的高CD=3cm,则这个陀螺的表面积是(

A.68ncm2B.74"cm?C.84JTcm2

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V9aB.C.dQ2

5.已知。。的半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5,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

A.30°B.60°C.30°或150°D.60。或120。

6.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的一动点(不与A、B重合),CD_LAB于D,NOCD的平分线交。O于P,

则当C在。O上运动时,点P的位置()

A.随点C的运动而变化

B.不变

C.在使PA=OA的劣弧上

D.无法确定

7.如果t>0,那么a+t与a的大小关系是()

A.a+t>aB.a+t<aC.a+t>aD.不能确定

8.已知二次函数y=oyi+bx+c+l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1,0),下列结论:①a〃c>0;②〃-4ac=0;(3)a>l;

@ax'+bx+c=-1的根为xi=xi=-1;⑤若点8(-—,与)、C(-,以)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山>山.其中

正确的个数是()

A.1B.3C.4D.5

9.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他们第一次用120元买了若干本相同的画册,第二次用240元在同一家商店买与上一次相

同的画册,这次商家每本优惠4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20本.求第一次买了多少本画册?设第一次买了x本画册,列

方程正确的是()

120240,240120,

A.----------=4B.----------=4

x尤+20x+20x

120240)240120

C.----------=4

xx-20x-20x

10.已知实数a、b满足a>b,贝U()

A.a>2bB.2a>bC.a—2>b—2D.2-a<l—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确定图1中所在圆的圆心.

已知:CD-

求作:C。所在圆的圆心。.

瞳瞳的作法如下:如图2,

(1)在CO上任意取一点M,分别连接CM,DM;

(2)分别作弦CM,DM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点。.点。就是co所在圆的圆心.

老师说:“瞳瞳的作法正确.”

请你回答:瞳瞳的作图依据是

12.如图,已知点A(2,2)在双曲线上,将线段。4沿x轴正方向平移,若平移后的线段0/'与双曲线的交点。恰

为。的中点,则平移距离。0'长为一.

13.方程组〈.。一仆的解一定是方程与的公共解.

14.若a、b为实数,且b="二।+'l:L+4,贝!ja+b=.

«+7

15.钓鱼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0000平方千米,17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6.如图,从直径为4c,"的圆形纸片中,剪出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且点。、A、5在圆周上,把它围成一

个圆锥,则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cm.

x

17.函数y=三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2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观察下列算式:

①1x3-22="3"-4=4

②2x4-32="8"-9=-1

(3)3x5-42="15""16=-1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

(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3)你认为(2)中所写出的式子一定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19.(5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0)的图象交于点P(n,2),与x轴交于点A(—4,

0),与y轴交于点C,PBJ_x轴于点B,点A与点B关于y轴对称.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证:点C为线段AP的中点;

(3)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如果存在,说明理由并求出点D的坐标;如果不存

在,说明理由.

20.(8分)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1上有A、B两个码头,A在B的正东方向,一艘小船从A码头沿它的北偏西60。

的方向行驶了20海里到达点P处,此时从B码头测得小船在它的北偏东45。的方向.求此时小船到B码头的距离(即

BP的长)和A、B两个码头间的距离(结果都保留根号).

,39

21.(10分)已知,如图1,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点B在x轴上,点B的横坐标为一,

44

抛物线经过A、B、C三点.点D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P为线段AC上一点,且SAPCD=2SAPAD,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连接OD,过点A、C分别作AMJ_OD,CN±OD,垂足分别为M、N.当AM+CN的值最大时,求点

22.(10分)某校对学生就“食品安全知识”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人选填一类),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不完整)。

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食品安全知识”调1弋扇形统计图

“食品安全知识"调查条形统计图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基本了解

D不太了解

(1)根据图中数据,求出扇形统计图中〃,的值,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该校共有学生900人,估计该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数.

23.(12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标号分别为1、2、3的完全相同的小球,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再

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两次摸出小球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求摸出的两个小球号码之和等于

4的概率.

24.(14分)“六一”儿童节前夕,某县教育局准备给留守儿童赠送一批学习用品,先对红星小学的留守儿童人数进行

抽样统计,发现各班留守儿童人数分别为6名,7名,8名,10名,12名这五种情形,并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

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fi种情况备守儿童申噩睡残守儿童

人数班级数扇形编十图班级数内蝮形统计图

(1)该校有个班级,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该校各班留守儿童人数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

(3)若该镇所有小学共有60个教学班,请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镇小学生中,共有多少名留守儿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D

【解析】

分两种情形讨论当点尸顺时针旋转时,图象是③,当点尸逆时针旋转时,图象是①,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尸顺时针旋转时,BP的长从血增加到2,再降到0,再增加到0,图象③符合;

②当点P逆时针旋转时,BP的长从0降到0,再增加到2,再降到、历,图象①符合.

故答案为①或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函数图象、圆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

考题型.

2、A

【解析】

作出树状图即可解题.

【详解】

解:如下图所示

小华物生

/i\/i\/i\

小强物化生物化生物化生

一共有9中可能,符合题意的有1种,故小华和小强都抽到物理学科的概率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树状图求概率,属于简单题,会画树状图是解题关键.

3、C

【解析】

试题分析:•.•底面圆的直径为8cm,高为3cm,.,.母线长为5cm,.,.其表面积=取4工5+42汗+8kx6=84?tcm2,故选C.

考点:圆锥的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

4,C

【解析】

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

【详解】

A.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A不符合题意,

B.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B不符合题意,

C.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符合题意,

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

数或因式.

5、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OA=10,OD=1.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NAOB的度数,再根据圆周定理求出NC的度数,

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NE的度数即可.

【详解】由图可知,OA=10,OD=L

在RtAOAD中,

VOA=10,OD=1,AD=7<M2-(?r>2=5>/3.

A。/—

.♦.tanNl=-----=,3,Nl=60°,

OD

同理可得N2=60。,

,ZAOB=Z1+Z2=60°+60°=120°,

.*.NC=60°,

.,.ZE=180o-60o=120°,

即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60。或12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正确画出图形,熟练应用相关

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

因为CP是NOCD的平分线,所以NDCP=NOCP,所以NDCP=NOPC,则CD〃OP,所以弧AP等于弧BP,所以

PA=PB.从而可得出答案.

【详解】

••,CP是NOCD的平分线,

.,.ZDCP=ZOCP,

XVOC=OP,

.,.ZOCP=ZOPC,

.*.ZDCP=ZOPC,

,CD〃OP,

XVCD±AB,

.*.OP±AB,

AAP=BP'

.♦.PA=PB.

...点P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和圆的交点,

.•.当C在。O上运动时,点P不动.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对等弦.

7、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Vt>0,

;.a+t>a,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8、D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h

解:①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0,

2a

•♦cib>0,

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知:c+2>2,

...c>0,

abc>0,故①正确;

②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AA=0,

b2-4ac=0,故②正确;

③令x=—1,

:.y=a-b+c+2=0,

v-A=.i,

2a

:.h=2a9

:・ci—2a+c+2=0,

,a=c+2,

Vc+2>2,

工。>2,故③正确;

④由图象可知:令y=0,

即0=ar2+〃x+c+2的解为%==-1,

,or?+Z?x+c=-2的根为X=々=-1,故④正确;

@7-1

24

故⑤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9、A

【解析】

分析:由设第一次买了x本资料,则设第二次买了(x+20)本资料,由等量关系:第二次比第一次每本优惠4元,即

可得到方程.

详解:设他上月买了x本笔记本,则这次买了(x+20)本,

蛇卬由美3120240,

根据题意得:----------=4.

xx+2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

可.

10、C

【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

解:A、a>b,但a>2b不一定成立,例如:1>」,l=2x,故本选项错误;

22

B、a>b,但2a>b不一定成立,例如:—1>—2,—1x2=—2,故本选项错误;

C、a>b时,a-2>b-2成立,故本选项正确;

D、a>b时,-a<-b成立,贝!l2-a<l-b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要认真弄清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特别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数时,不仅要考虑这个数不等于0,而且必须先确定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必须

改变.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解析】

(1)在上任意取一点“,分别连接CM,DM;

(2)分别作弦CM,DM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点。.点。就是co所在圆的圆心.

【详解】

解: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知:OC=OM=OD,

所以点。是CO所在圆的圆心。(理由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

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故答案为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

考题型.

12、1.

【解析】

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D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点42,2)在双曲线上,

"=4,

•平移后的线段0/,与双曲线的交点D恰为。'”的中点,

•••O点纵坐标为:1,

:.DE=1,O'E=1,

,,4

二。点横坐标为:x=—=4,

:.OO'=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性质,正确得出D点坐标是解题关键.

13>5x-3y=83x+8y=9

【解析】

5x—3y=8

方程组c-c的解一定是方程5x-3y=8与3x+8y=9的公共解.

3x+8y=9

故答案为5x-3y=8;3x+8y=9.

14、5或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a的值,8的值,根据有理数的

加法,可得答案.

【详解】

由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

a2-l>0

解得a=L或a=-l,b=4,

当a=l时,a+方=1+4=5,

当a=-1时,a+b=-1+4=1,

故答案为5或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

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5、1.7xl05

【解析】

解:将17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7x1.故答案为1.7x1.

](3、---

2

【解析】

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由于乙4。3=90。得到A3为圆形纸片的直径,贝U08=注=20皿,根据弧长公式

2

计算出扇形。48的弧A8的长,然后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进行计算.

【详解】

解: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连结AB,如图,

,••扇形。48的圆心角为90。,

/.乙408=90。,

・・・A5为圆形纸片的直径,

.\AB=4c/n,

:.OB=^—AB=2V2cm,

2

扇形0A5的弧AB的长=:,万.二=旧,

180

/-2nr=近n,

•-^2(、

..r-......^cm).

2

故答案为

2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

长.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

17、XH2

【解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2;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2,解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得x-#2,

解得:X#];

故答案为:xRL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自变量得取值范围的知识点,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2.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4x6-5:=24-25=T;

(2)答案不唯一.如二(匚+2)-(□+厅=-J;

⑶二(二+2)-(二+/);=二:+2二-(二;+2二+1)

=口:+2口-n3-2U-1

=.I.

【解析】

(1)根据①②③的算式中,变与不变的部分,找出规律,写出新的算式;

(2)将(1)中,发现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得出结论;

(3)一定成立.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加以证明.

19、(1)j=1x+l.(2)点C为线段A尸的中点.⑶存在点。,使四边形为菱形,点O(8,1)即为所

求.

【解析】

试题分析:(D由点A与点B关于y轴对称,可得AO=BO,再由A的坐标求得B点的坐标,从而求得点P的坐标,

将P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m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将A与P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k与b

的值,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由AO=BO,PB//CO,即可证得结论;(3)假设存在这样的D点,使四边形BCPD

为菱形,过点C作CD平行于x轴,交PB于点E,交反比例函数丫=-暂的图象于点D,分别连结PD、BD,如图所

示,即可得点D(8,1),BP±CD,易证PB与CD互相垂直平分,即可得四边形BCPD为菱形,从而得点D的坐

标.

试题解析:

(1),••点A与点5关于y轴对称,

:.AO=BOf

VA(-4,0),

工以4,0),

・・・P(4,2),

把P(4,2)代入y==得机=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把4(一4,0),P(4,2)代入y=Ax+b

得:{。、=丁:三解得:{二=2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l.

(2)丁点A与点B关于y轴对称,

:.OA=OB

•・・P3_Lx轴于点3,

,NPBA=90。,

VNCQ4=90。,

J.PB//CO,

二点C为线段AP的中点.

(3)存在点。,使四边形8CPD为菱形

••,点C为线段A尸的中点,

:.BC上二二=二二,

.•.8C和PC是菱形的两条边

由y=%+l,可得点C(0,1)>

过点C作CO平行于x轴,交PB于点E,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

分别连结尸。、BD,

:.PE=BE=1,

:.CE=DE=4,

.•.08与以互相垂直平分,

四边形BCPD为菱形.

1点D(8,1)即为所求.

20、小船到8码头的距离是10血海里,A、8两个码头间的距离是(10+1073)海里

【解析】

试题分析:过P作PMJ_AB于M,求出NPBM=45。,NPAM=30。,求出PM,即可求出BM、AM、BP.

试题解析:如图:过P作PM_LAB于M,则NPMB=NPMA=90。,VZPBM=90°-45°=45°,ZPAM=90°-60°=30°,

AP=20,,PM=;AP=10,AM=V3PM=10>/3.AZBPM=ZPBM=45°,,PM=BM=10,AB=AM+MB=10+10^>

.\BP=^^7=1072.即小船到B码头的距离是10我海里,A、B两个码头间的距离是(10+10G)海里.

sin45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21、(1)y=--x2-^-x+3;(2)点P的坐标为(-2,1);(3)当AM+CN的值最大时,点D的坐标为(吃豆亘

31238

-3+773、

2

【解析】

(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C的坐标,由点B所在的位置结合点B的横坐标可得出点B的

坐标,根据点A、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过点P作PELx轴,垂足为点E,贝!JAAPEs/\ACO,由APCD、△PAD有相同的高且SAPCD=2SAPAD,可得

出CP=2AP,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E、PE的长度,进而可得出点P的坐标;

(3)连接AC交OD于点F,由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找出当ACJLOD时AM+CN取最大值,过点D作DQ_Lx轴,

垂足为点Q,则4DQOS^AO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设点D的坐标为(-3t,4t),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

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负值即可得出t值,再将其代入点D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3

(1)•••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

4

...点A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0,3).

9

•点B在x轴上,点B的横坐标为一,

4

9

...点B的坐标为(-,0),

4

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x+c(a#)),

9

将A(-4,0)、B(-,0)、C(0,3)代入y=ax?+bx+c,得:

4

1

a=—

16a-4/7+c=03

819

解得:,b」

16412

c=3c=3

17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x+3;

(2)如图1,过点P作PE_Lx轴,垂足为点E,

•••△PCD、APAD有相同的高,且SAPCD=2SAPAD,

.\CP=2AP,

:PE_Lx轴,COJ_x轴,

.".△APE-^AACO,

.AEPE_AP

••布一而一花一针

141

.,.AE=-AO=-,PE=-CO=1,

333

Q

AOE=OA-AE=-,

3

Q

...点p的坐标为(-],1);

(3)如图2,连接AC交OD于点F,

VAM1OD,CN±OD,

.*.AF>AM,CF2CN,

当点M、N、F重合时,AM+CN取最大值,

过点D作DQ_Lx轴,垂足为点Q,则ADQOs^AOC,

.OQCO3

,,加—茄;

二设点D的坐标为(-3t,4t).

17

点D在抛物线y=--x2-—x+3上,

312

,7

:.4t=-3t?4—1+3

49

解得:ti=_3+/(不合题意,舍去),t2=-3+用

88

A点D的坐标为(A屈,-3+V73),

82

故当AM+CN的值最大时,点D的坐标为(州3岳,-3*斥).

8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相似三角形的

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A、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找出AE、PE的长;(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设点D的坐标为(-3t,4t).

22、(1)加=35,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该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数为135人。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统计图中的信息可知,B组学生有32人,占总数的40%,由此可得被抽查学生总人数为:32。40%=80(人),

结合C组学生有28人可得:m%=28v80x100%=35%,由此可得m=35;由80-32-28-8=12(人)可知A组由12人,

由此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了;

(2)由(1)中计算可知,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