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的文化解读_第1页
乔家大院的文化解读_第2页
乔家大院的文化解读_第3页
乔家大院的文化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乔家大院的文化解读

一些人说,丽江现在是一家大型销售店,而山西祁县的乔家大器,一定是一座“明星”的庭院。这“明星”当然是说它现在在古民居中名头最响,但最主要的是说,它是靠《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影视剧以及一些当红“明星”给包装炒作起来的。今年春节,本人再度探访乔家大院,同时还看了灵石的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庄园等。由于本人是单溜,没有大队人马相随和导游的时间制约,得以潜心观赏和仔细品味。几处一比较才发现,乔家大院除了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和九龙灯之外,整个建筑的文化含量是最少的。它只是展示了一个突然暴富起来的商人,对基本生存需要的刻意经营和炫耀,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尚无暇顾及。虽然它同其他大院的格局基本一致,也有照壁,也有图案,也有门阙,也有雕刻,但往往粗陋,只是用一些符号单纯地进行说教。虽然乔致庸的后人露出了某种文化追求,想在后院建学堂,在建筑风格中融进了西方建筑元素,在檐画中画上了火车,带来了西方现代文明之风,但由于时代的迅速转换,家道的迅速衰落,这些努力只是昙花一现,来不及将这些苗头细细与文化融会、与建筑融会,便趋湮没,让后人扼腕叹息。相反,另几处大院的文化含量则要厚重得多。它们同时告诉后人,文化的含量来自于积累。构建人物造型的文化体验王家大院在600多年间先后建起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人称“三巷四堡五祠堂”的庞大建筑群,历经战乱毁弃,现仅剩两处大院,即东堡院高家崖建筑群,西堡院红石堡建筑群,但仍占地4.5万平方米。规制的庞大并不代表有文化,相反,越是庞大的东西,如果缺乏神韵的统领和理性的规划,可能只是构件的空间无序铺展和杂乱堆积,不仅没有生命,而且只能令人生厌。王家大院虽大,但并不如此。首先,它选址十分科学,占据该地惟一居高临下的北山坡,依山势高低排列,一则背阴抱阳,二则坡间有一条天然的南北向排水沟,无水患缺水之虞,三则宅前宅后一派自然风光,夏日层峦叠嶂,冬日银装素裹,凭高远眺,川中万物尽收眼底。两处大院以沟为界,中以石桥相通。西堡院修建较早,以中间主干道为轴心,贯穿三条横巷,形成一个巨大的“王”字,如果与主体建筑南门巍峨的门楼相连,则又似一条昂首盘旋的巨龙。全部院落的大门均在东南角,即按风水要求的巽位,只有先通过横巷,再转入主干道才能出去,主干道中间略低,铺以各色鹅卵石,还担负着排洪的职能。一切都经过了合理严密的思考,显现着匠心独运。而使这一切焕发着生机的,便是所有的细节都采用了精雕细琢。因此,同皖南古民居一样,这里目光所及,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充溢着精美的三雕。仅以柱础石为例,就分为灯笼形、圆鼓形、六角形、宝瓶形,而且在不大的体积内往往分层镂空雕刻。即使在晋商同等级的大宅,台阶石往往是不被重视的,在这里,它被雕刻得同其他部件一样精细,赋予了同样的伦理含义,即全部雕刻成书案形状,既节省石料,又摆脱了一般台阶石的粗笨,而伦理教诲更让人折服,只有腹盈真才实学,才能干好每一行,才能步步高。正缘于此,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称它为:“国宝、人类之宝,无价宝”,“它的物境与情境甚至可以升华到同自然或历史文化的亲合、渗透,进而产生意境,引人遐想”,“仔细思辨就可能领悟到它在物境与情境之外的意境”。常家私立学校和名人文化氛围上的营造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来自于文化自觉之后的漫长追求与积累。王家大院历经600多年修建而成。这一时间跨度为王家的文化蕴含提供了充分从容的时间保证。同时这一时间跨度还让人产生另一联想。在封建专制时代,言行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不测之祸,特别到了明朝,朱元璋发明了诛灭十族(即在原来九族之外加上师友一族),大臣们的称颂之辞也能让朱皇帝生疑从而大开杀戒。清朝的文字狱同样让后人闻而生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晋商要把大宅修在偏僻乡下。当然,修建在乡下有空间广阔的的经济基础,掌控它的经济命脉,与它形成政治抗衡。还有一层深忧,就是与政治的过分粘滞,你以为找到了靠山,政治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现象都不具有自主性,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流动或者倒台都可能让你的靠山坍塌,让你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除了空间上要保持一定距离,心理上精神上也要保持一定距离,那就需要文化上的涵养。王家能够历600年不败,非有整体上深厚的文化涵养是不能做到的。发而为外在的建筑上的表现,这便是王家大院浓厚文化氛围的主体来源。当然,这种文化氛围与文化蕴含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即优势,另一个就是要与政治、与政治中心、与皇权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似乎又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明清之际,经济中心不在北京,不在南京,甚至不在一省的行政中心。北方在平遥、介休、祁县、灵石一带;南方却是徽商——表面上在苏杭,根却在皖南的大山深处。在集权笼罩下的经济,既不能与政治相脱离,但绝不能粘连得太紧,它在需要你的时候,可以给你恩荣,可以给你提供发大财的机遇;同时,你的发展,会让皇权觉得你在动摇它王家大院学堂如西堡院与东堡院相比,由于西堡院修建较早,虽然整体格局上思虑周详,但细节上独守晋作,大气的同时比较粗糙,而东堡院时间稍晚,随着行商范围的扩大,家族中人通过科举或其他方式走入仕途,开始四海为官,这便使建筑有了宏阔的视野,使其他地区优秀的建筑风格得以引进融会。入社时间及目王家越到后来越重视教育,大院建筑雕刻和牌匾都包含着极强的伦理教诲,它们随时随地告诫或纠正着你的言行。王家还重视正规的文化教育。即如东堡院,各家自有书房、私塾以及小姐闺阁绣楼与诗书有关的房间,同时又特设夹院,作为整个家族儿童上学的书塾;更在西边即靠近两院沟通桥梁的地方,辟出好几座院落,作为整个家族读书讲学,养性修身的书院和花院。有人作了统计,在东堡院,用于家庭文化教育的院落占了整个院落的四分之一。用这样大的地方,以及分层设置的方法来对待教育,这在所有“大院”中恐怕绝无仅有。常家也是如此,虽然它的大规模建设是在常万达时期,但它的建设从明末清初即已开始,横跨了整个有清一代。由于是外贸世家,它更需要树人为本,坚持学而优则贾;更需要恪守礼信忠义的传统。明末清初,常家就有了自己的私塾,到家业大隆时,家族私塾开办到17个,实行全族公有,族中共同承担聘师的各项开支,族中子弟就近入学,从教师的聘选到学校的管理,慎重严格,精心到位。所以,常氏家族的求学氛围一直非常浓厚,以至出现了家族史中很是罕见的诗社“华诗社”。诗社1887年发起,延续13年,入社先后有30人;年龄最长23岁,最小14岁;其作品汇集成四大卷。诗社名为研诗,后来所探讨的内容却大大超越了诗的范围,实际上变成了一个文史学术社团,并且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原只在家中贵和堂,后来干脆搬到太原新南街的黑瓦关帝庙,其他人也可以参加。由于有这样尊师重教的传统,也是在这个诗社的带动下,1903年,常氏兴办起山西第一所农村民办改良新学堂“笃初小学”;1904年,开三晋民办女子学堂的先声,创办了“知耻女子学堂”;1905年,当科举制瓦解时,常氏又创办了山西惟一的私立复合式学校“私立中学”(兼高初两等小学堂)。这样教育的结果,不仅使家族各类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也形成了常家庄园不同别家的高雅的文化品位。常家应该是中国外贸的先行者。早在18世纪中叶,常家的常万达即走上了这条更有风险、更具挑战的经商之路。他在武夷山购得茶山,采摘加工后,经过陆运、水运、骆驼运,行程七千余里到达当时中国与俄国的惟一贸易市场恰克图进行交易,后来又深入到俄国腹地莫斯科,并到达欧洲。仅加工茶叶的人员,兴盛时就达千余人。在当时中俄贸易中,茶叶占对俄贸易输出的94%,常家的份额高达40%。正是这样,常家积累了财富,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最后形成了占地60万平方米,房屋4000余间,楼房50座,园林13处的宏大格局,居晋商之首。同样是历经战乱毁弃,如今修复的仅是它原有的四分之一。但即使这样,仍让人们叹为观止。它的文化优势更多体现在园林和无处不在的法帖上。如今15万平方米的庄园,园林就占了8万平方米,为中华民间最大的私家园林。它无江南园林的局促,有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阔大与牧歌情调。西北角垒起了观稼山,山上高耸着观稼阁,全是用木隼巧构而成。法帖最著名的有八帖:宋代二亭双绝帖、杏林清代名人名联帖、可园唐诗笔意帖、雍和堂恽寿平画跋帖、听雨楼法帖、石芸轩法帖、常氏遗墨帖、四十四帝后御笔帖。庄园的正门“敦艮吉”如同城门楼一般壮观。两侧城墙八字形,分别整面刻着欧阳修所写苏轼所书的《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震撼人心。四十四帝后即四十二位帝王和武则天、慈禧。除了夏禹的不可信之外,其余帝后之书法各具特色,难得一见,让人流连忘返。另一类法帖在常家庄园更为常见,即散见于各大宅院的对联与匾额,也全是名家大家所书。有状元翁同、陆润庠、石韫玉、张之和、刘春霖,有著名书法家刘墉、邓石如、纪晓岚、包世臣、邓传密(邓石如之子)、何绍基、王文治等,还有清廷重臣左宗棠。在常家庄园,你可以用自然化的园林来放松自己的精神,也可以随意伫足片刻,让这些书法作品来陶冶自己的灵魂。文化需要积累,它的过程往往是,当具备了雄厚的生存基础后,一个人也好,一个家庭或家族乃至一个社会也好,开始附庸风雅。这样说虽然带有贬义,但它至少说明这个人,这个家庭、家族或社会某种文化意识的觉醒,甚至是追求。在不具有文化意识的人、家庭、社会那里,是固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