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劳动工具问题研究的再思考_第1页
技术与劳动工具问题研究的再思考_第2页
技术与劳动工具问题研究的再思考_第3页
技术与劳动工具问题研究的再思考_第4页
技术与劳动工具问题研究的再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与劳动工具问题研究的再思考

新的科技革命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场革命改变着我们时代的生活。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治家以及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们,都在关注着它。把握这场革命的实质,了解它的基本内容,认识它的社会历史后果,从而为制定迎接这场革命的基本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不打算把视野仅仅局限在眼前的这场革命上面,也不过多地陷入名词或术语方面的讨论,而打算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题目本身。这样做也许能够把笔者对当前这场革命的观点表达得更清楚一些。一、马克思把劳动工具转化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器官”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而劳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都曾经思考过工具在人的劳动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所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这些名言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的活动同工具的关系的朴素认识。16-17世纪,英国的弗·培根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他把印刷机、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看成是比政治、武功、宗教、哲学等更能改变世界面貌的力量3;18-19世纪德国的黑格尔则深刻地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工具的本质,把它看成人的理性在自身和自然之间插入的客体,即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认为人对工具的利用体现了理性的机巧和威力。4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培根看到了工具的力量和作用,却没有看到它发挥力量和作用的机理,黑格尔仅仅把他思想的触角伸展在纯思辨的王国。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站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第一个以实践的观点看待劳动工具,把劳动工具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活动的发展,以及作为劳动活动主体的劳动者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阐明了劳动工具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1857—1858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马克思写道:“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5,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6与一般政治经济学或哲学辞典中用“物件”来表述劳动工具不同,马克思在这里用“器官”来表述劳动工具。因为器官是有生命的机体中的一个部分,它的运动同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它的功能是机体整体功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有相近的表达。尤其是在研究“机器的发展”7时,他受达尔文研究方法的启发,把劳动工具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同动植物生活中“生产器官”进化和机体进化的关系做了类比,把劳动工具直接称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器官”,并且主张以这个观点来研究整个工艺史。他写道:“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8这样,马克思就超过了培根和黑格尔,把劳动工具看成了活生生的、动态的参与人类社会机体生命活动(生产劳动)的器官,从而把作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器官的发展同人的社会生活的发展看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历史过程。马克思对劳动工具本质的这种深刻认识,是他揭示劳动工具发展的社会历史作用的出发点,是他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首先发现:人类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既得力量——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但被下一代人所改变,而且它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因而是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9,其中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的人的生产器官一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物质指示器,也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指示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因而,劳动工具是人类历史现实基础中的重要成份。马克思批评以往的历史学家们忽略了历史的现实基础,仅仅从宗教、政治、哲学等方面去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造成了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根本对立,因而不能理解历史发展的动因和规律性。10对以往历史观的这一批判促使马克思去钻研劳动工具和技术、工艺发展的历史,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发现了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统一的秘密,为他的历史观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他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最集中地体现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第一卷的若干章节中。11二、劳动历史作用说,它通过解决人类劳动活动显然,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有机统一的具体的、历史的形式就是人类社会的劳动活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把人类社会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劳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12。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劳动工具作为人类劳动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作为社会生命运动不可缺少的器官,对于它在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统一中的作用,对于它的发展的社会历史作用,归根到底只能从它对人类劳动活动的影响方面去考察。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考察它影响人类劳动活动的内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劳动工具发展的社会历史意义,理解作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器官同作为社会劳动主体的劳动者的统一发展。我们注意到,在劳动工具发展史研究方面有这样一种方法:把对劳动工具发展的考察仅仅限定在劳动工具本身的范围内,而不把它与劳动者劳动活动的发展联系起来。这种方法在不少工具史和技术史研究者中甚至成了一般方法。不可否认,在占有足够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这种方法可以对劳动工具和技术发展的实际内容和主要特征进行详细、精确的描述。但它的理论上的缺陷却是显而易见的——离开劳动的发展考察劳动工具的发展,以及离开劳动的发展研究技术的发展,就象离开某一生物的机体而孤立地考察该机体的某个器官的演化一样,尽管可以对这个器官的演化过程作出清楚细致的描述,但却不可能从根本上科学地理解这一演化过程的实质。相反,马克思在他的研究中确立了一条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联系劳动活动的发展来考察劳动工具的发展,把改变人类劳动方式看成劳动工具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这个方法论原则集中体现在他解决以下两个重要理论问题上:1.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使我国的工具和机器在本质上不是工具19世纪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过两种典型的意见。一种是数学家查理·赫顿的意见;另一种是德国政论家威廉·舒尔茨的意见。持这两种看法的人,目光都没有超出劳动工具自身的范围。前者仅仅着眼于劳动工具结构的简单与复杂程度的差别,后者仅仅着眼于劳动工具动力源改变的侧面。二者都无法弄清工具和机器的区别。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使他超出了这两个人的狭隘眼界,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看到:工具是人手握持的,但在机器中“它们已经不是人的工具,而是一个机构的工具或机械工具了”13。“在真正的工具从人那里转移到机构上以后,机器就代替了单纯的工具。即使人本身仍然是原动力,机器与工具之间的区别也是一目了然的。”14可见,马克思注意的是人手握持工具的职能在机器中被机构所取代,人的劳动职能发生了变化,劳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样他就抓住了劳动工具由手工工具发展为机器所具有的最深刻的本质。2.劳动能力的转变这是技术史、工业史和社会经济史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使他本人清晰地看到了问题的来龙去脉。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对产业革命过程的决定性的推动,有人往往把蒸汽机看作产业革命的主角,甚至看成起点。马克思则特别强调了这场革命发生的历史转折点,也就是它的起点——工作机(工具机)革命的意义:正是由于“同一工作机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一开始就摆脱了工人的手工工具所受的器官的限制”15,才使大规模地应用自然力的蒸汽机革命成为需要。他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工业革命,正是起源于同加工的材料直接接触的那一部分工具的改革。16如果不重视这种情况,而仅仅着眼于动力,那就会恰恰忽视在历史上曾经是转折点的东西。17马克思的见解是精辟的。手的解放是导火线,正是由于劳动工具进步对人手的解放,才导致了对人体力的解放。自从人类从其他动物群中走出以来,人的手就是最重要的劳动器官,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也只能从手的劳动职能的改变开始,工业革命不可能超越对人手的劳动职能的改变而发生。生。总之,研究劳动工具的发展需要有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观点。劳动工具的革命必然要引起人类劳动方式的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劳动工具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劳动方式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变革,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正如考察社会经济变革和劳动方式变革要把劳动工具革命当做基础和前提一样,研究劳动工具的发展也同样应该联系人类劳动方式的变化。如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劳动工具本身的结构和功能上,就不可能全面、深刻地洞察到劳动工具发展的本质和意义。客观事物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着的,事物的本质寓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只有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马克思把劳动工具的发展同人的劳动方式的改变联系起来的方法论原则和他把劳动工具视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器官”、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的观点是统一的,而且正是他运用这种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这里渗透着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工具发展问题上观点和方法相一致的精神。马克思在研究他那个时代劳动工具发展时所确立的这条方法论原则,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技术、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整个劳动工具发展,进而扩大到研究整个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尤其对于研究当前这场由新型劳动工具应用而引起的变革,更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三、劳动方式范畴的转变:私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的过渡上节把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概括为联系劳动方式的改变来考察劳动工具的发展。可见劳动方式是本文涉及的一个重要范畴,这里不能不给它的内涵以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不少研究新技术革命的文章中已出现了劳动方式变革的提法,托夫勒则在他的著作中谈到了许多新的劳动方式。18但是,这些论者对劳动方式范畴的内涵没有给予明确规定。本文拟在人们对该范畴一般理解的基础上,参考马克思对同等程度的一些范畴(如生产方式)的运用,对劳动方式范畴的内涵给出四条明确规定,并把这些规定作为考察劳动方式变革的“参数”,从而对劳动工具革命所引起的劳动活动的发展作系统的理论考察。191.劳动者运用具有什么样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劳动工具从事劳动?2.劳动者同劳动工具的关系如何?3.劳动者在什么样的劳动技术组织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分工和相互协作?4.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里第1、3两个方面是从劳动者方面来看的劳动活动的技术组织特征;2、4两个方面是从劳动活动的技术组织方面来看的劳动者-劳动工具的相对关系。这样规定的劳动方式范畴,既包含了生产力中的两个最关键的要素: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又包括了和生产关系有关的若干内容: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的分工协作关系、劳动职能等)。因而它在一定意义上处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范畴的结合部,只是不包括生产关系的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已。这种意义上的“劳动方式”范畴,是从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抽象出来而反映其物质技术基础的一个基本范畴正是这个基本范畴所反映的共同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了当代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体系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某些共同要求。那么,什么是劳动方式的变革呢?所谓劳动方式的变革,实质上就是劳动工具、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关系、劳动的技术组织形式、以及劳动者的劳动职能诸方面所发生的综合性的根本变化。它实际上是着重从主体活动方面来看的生产劳动技术组织特征的质变。在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引起劳动工具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变革,也必然伴随着劳动技术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劳动者劳动职能的变化。所以,劳动方式的变革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生,也必然包含着以不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的生产关系的改变。也就是说,“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2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方式的变革则不仅仅包含着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而且也包含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向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过渡是在这种不断发展完善的程中实现的。当然,劳动工具的局部变革和生产工艺的部分改进是社会生产中不断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技术革新;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局部调整也是在相对确定的劳动工具条件下不断进行的。技术革新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局部调整是社会生产活动时时刻刻跳动的脉搏。但是,只有在劳动工具发展中其功能出现根本性的、大尺度的跳跃提高时,劳动方式的变革才能发生。劳动方式的变革包含着人-自然关系的全面升华,涉及到了劳动活动本质的深刻变化。这是一般的技术革新、生产改革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四、计算机取代工具,是人智能的一次解放。根据描述,有以下意见关于技术革命对人类劳动活动的影响问题,我国理论界已形成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机器代替手工工具,取代了人手、臂、体力等劳动职能,是人肢体的一次解放,电子计算机取代了人一部分脑力职能,是人智能的一次解放。这种意见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这两次解放就意味着劳动方式的两次变革。1.在工厂中的分工和职工协作第一次劳动方式的变革是指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发生的手工劳动向机器劳动的历史性转变。它的基本内容包括:(1)劳动工具由手工工具转变为机器。手工工具的运动方式是无规则的、断续的;机器的运动则是确定的机械运动,消除了随意性。(2)劳动者同劳动工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手工劳动者可以随意改变工具的运动状况,可以随意中断劳动过程,人的活动决定着工具的运动。所以,工匠和手工工具的联系是柔性的。但当机器按照力学和物理的规律连续不断地运动起来之后,工人的动作必须适应它的节奏。在机器和人之间本质上形成了一种由机械、物理规律决定的刚性联系。(3)劳动的组织形式由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转变为工厂。手工劳动者个人有可能完成一件产品从头到尾的加工;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协作只是把不同的加工工序分配给具有专门技艺的人,分工的前提是工匠的技艺;在机器生产中,机器间的协作成为工人间分工的前提,担负不同工艺职能的机器间的联合方式和规模决定着不同工种和不同数量的工人在各生产工段上的分配,人的技艺仅仅是为了配合机器、实现机器的工艺职能。21(4)劳动者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主导地位。“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22这次劳动方式变革成果的最集中的体现是福特工厂所造的流水线生产,它是这次劳动方式变革中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人与人运动节奏和动作之间协作配合的最佳化的技术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把福特流水线的诞生看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工程师泰罗所制定的企业管理的原则则是机器生产所要求的劳动工具运动同工人动作之间、工人与劳动的组织形式之间最佳协作关系的理论体现。泰罗管理中有三条基本原则:1.把工业劳动减轻为简单劳动,2.给每个工人一个固定的任务,3.把制定计划和质量管理的工作从车间移到中心办公室。这三条原则的中心思想是分工细化和管理集中化,其目的在于提高机器生产的效率。第一次劳动方式变革,使人类更有效地控制并利用自然力来为自己服务,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被人类所控制和利用的自然力反过来成了支配劳动者活动的客观力量,劳动者不得不按机械、物理规律的要求服从被人所利用的自然力。从整体上看,人类在自然力面前获得了更大的主人的权力。但对每一个劳动者来说,却在很大的程度上变为自然力的奴隶。这就是这次劳动方式变革所展示的人一自然关系的主要特征。2.人工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和用户体验第二次劳动方式的变革正在发达国家某些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中发生,在我国尚处于酝酿阶段。它是由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激光器、宇航器、生物工程设备等新型的劳动工具群的出现而引起的,其中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是最典型的代表。它比上次变革的内容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其发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要复杂得多。国外一些研究工业史的学者并没有从劳动方式改变的角度着眼,而仅仅从工业技术及社会产业结构方面把近代以来工业发展过程归结为“四次产业革命”23。实际上,尽管可以在不同意义上理解“产业革命”的含义,但不能忽视各次“产业革命”对于人类劳动方式影响的质的差别。四次产业革命的提法至少在形式上掩盖了劳动工具发展过程中部分质变与根本性质变对人类劳动活动影响的差别,因而是不够合理的。相反,认为目前正在发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看法24则注意了产业革命同劳动方式变革的内在联系。在认识劳动工具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二次产业革命论也许比四次产业革命论更为直接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与第一次劳动方式变革的内容相比较,这次劳动方式变革尽管是在不同的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社会经济体制)中发生的,但以上所考察过的四个方面却正是这场变革涉及的核心问题。所以,可以把它的基本内容归结如下:(1)劳动工具运行趋向自动控制化和功能趋向智能化彻底改变了工人的劳动职能。由于把电子计算机作为信息收集、贮存和处理的部件,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以三环节机器体系为主体的劳动工具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彻底改造,劳动工具有了内部信息过程,可以不依赖人的直接操作而按工艺程序自动、连续地工作,创造了生产无人化的条件。(2)人-劳动工具之间正在建立积极适应的“弹性联系”。劳动工具运行的自动控制化和功能的智能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硬性”的要求:劳动者如果不具备有关劳动工具和其他附属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方面的专门知识,没有相应的加工工艺方面的足够知识,没有对生产中各类复杂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随机处理的能力,就将是人-劳动工具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一个消极环节;具有足够有关劳动工具、生产工艺和劳动内容方面的专门知识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熟练劳动者,将是人-劳动工具系统中起积极作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种新型的人-机关系相对于工匠和手工工具之间的柔性联系、传统工人和三环节机器之间的刚性联系,可称为“弹性联系”。在力学中,弹性恰好是兼有柔性和刚性,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因而,弹性联系是人机关系的一种高级形式,它的本质在于人机之间相互积极适应25。(3)劳动组织由集中趋向集中与分散相统一。今天,智能化的劳动工具成了以机械化为基础的集中生产体制的溶化剂。在“电子家庭”里从事软件生产,通过电子计算机终端向中心办公室索取任务,弹性(灵活)工作制度的试行,泰罗管理原则遭到怀疑和面临挑战的事实,中小型企业迅速增长的同时全国性甚至国际经济组织又不断出现等等,发达国家中的这些新现象表明:新型劳动工具的应用正在促使劳动组织由绝对集中趋向集中与分散相统一(有人将这种趋势称为物理上或时空上的分散、逻辑上的集中)。显然,这种集中趋势趋近的目标是扩大劳动组织之间、劳动者之间的信息联系,以便在更大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尺度上规范自身(劳动组织和劳动者个人)的行为。减少计划的盲目性,实现最佳化的选择;而分散趋势趋近的目标则是下层生产组织和单位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劳动者个人的才能得到更充分、更自由的发挥。(4)劳动者的劳动职能正在发生彻底改变。由于劳动工具运行的自动控制化和功能的智能化,机器生产中劳动者直接操纵控制机以及为机器生产从事辅助劳动的职能被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代替了,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只是通过监视控制机来调节、控制和管理整个生产过程,工人由机器的操作者变成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通过第二次劳动方式的变革,人类的劳动性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整个社会劳动的基本形式将由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这是因为:劳动工具运行的自控化和功能的智能化使参加直接生产的人员相对减少;参加直接生产过程监控和管理的人员同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设计者之间在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大大地缩小;用先进劳动工具和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国民经济体系客观上要求增加科研、教育和其他社会服务部门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相对比重,对从事知识生产和信息服务的劳动者的需求增长了;新兴产业部门中脑力劳动者的相对比例提高了。其次,整个社会劳动的内容日益科学化。劳动科学化表现为以上各个方面的变革对普通劳动者三个方面的客观要求:1.具有足够的科学理论知识;2.具有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这三方面将成为决定劳动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科学化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命运动的高级形式,表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状况。它只能建立在高水平的科学文化教育、高效率的社会生产组织、高度合理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综合基础之上。所以,随着各种现代劳动工具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科学化劳动必将作为一种历史运动的动力,推动劳动者教育和训练水平的提高,促进生产组织结构的改组和生产管理方法的改善,推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必将有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革命伴随而来。显而易见,第二次劳动方式变革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质变。在科学化的劳动中,人或者从事知识生产,或者通过直接用崭新的知识产品——工作程序或口头工作指令主宰劳动工具的运动,从事物质生产。这就为有知识的劳动者在新的劳动形式中摆脱第一次劳动方式变革所造成的自然力对劳动者个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绝对统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但是,不能不看到,这次劳动方式的变革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中进行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它将受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具有十分不同的社会历史后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自然力正在通过先进的劳动工具把生产活动中的主动权和决策权部分地、有条件地逐步交给劳动者,从而逐步削弱着“主人的权力”。但是,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知识劳动者同他们知识的价值赖以实现的生产资料(包括一部分知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最终消除的。因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将以新的形式发展。在新旧劳动工具和技术交替并存的过渡阶段,由于资本盲目追求利润,管理方面的无计划性,资本家企图利用新型劳动工具控制工人等等,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结构性失业、新的单调乏味的“信息”工作的产生等等。可以预料,随着这场变革的深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由于地域、民族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现状的千差万别,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这场变革中都将有自己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独特方式,这是需要我们注意和研究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革命为劳动工具革命(技术革命)和劳动方式变革准备了社会前提,而开展技术革命,用先进劳动工具武装社会主义各个生产部门,完成劳动方式的变革,又成了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手段。在以机械化为内容的劳动方式变革中,社会主义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每个劳动者个人单方面的发展来实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它仍然无法消除机器劳动对劳动者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只有彻底完成第二次劳动方式的变革,才可能创造出消除这些消极影响的技术条件,建立全体劳动者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显然,在这次劳动方式变革中,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样处于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完善过程之中。五、通过劳动方式变革研究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们知道,劳动活动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基础,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历史演进的首要条件,但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科学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发展的内容,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进步过程,劳动方式的变革只不过是这个文明进程中的核心而已。所以,我们不企图,实际上也不可能拿劳动方式的变革来直接地解释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和中国比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先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延续发展的国家)。不过,我们希望找到二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的客观的辩证联系,以全面地、完整地理解劳动工具发展的社会历史作用。于是,我们应当进一步回答这样的问题:劳动工具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是通过什么环节实现的?为什么说作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器官的劳动工具不仅生产着社会的物质生活,而且“生产”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已经得到了正确的回答、早在第一次劳动方式变革开始不久即英国产业革命刚刚完成之后,恩格斯就敏锐地看到:这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劳动方式变革)重要的结果就是英国无产阶级的诞生。26同样,马克思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看作“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27他明确地把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称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并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26由于劳动工具的革命而引起劳动方式的变革,从而产生出以新的方式从事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社会主体来——这或许堪称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伟大的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里找到了科学技术和劳动工具作为历史杠杆的支点,找到了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同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的秘密。这样,他们便从研究历史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自然地过渡到了研究历史活动主体的发展,把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说明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把他们对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研究终止在科学技术和劳动工具进步导致劳动方式变革这个结论上,而是把对历史运动规律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活生生的人出现了。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人们的思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一个民族的政治传统等也通过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而成为历史运动合力中的一部分。历史科学在这里似乎面对着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但是我们也看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却为我们指明了在这里寻找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恩格斯把他们的这个观点表达得极其明确:由于产业革命产生出来的新的社会劳动者——工人阶级的状况,是那个时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27。把劳动工具革命和劳动方式变革最重要的社会后果归结为一代新社会劳动主体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联系劳动工具发展来研究劳动者发展、进而考察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思想。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工具和技术问题时,联系人的活动来说明它们的本质,这主要表现为研究劳动工具和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反过来,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革命视为人的发展的物质条件,联系劳动工具的发展来研究劳动者的发展,从而说明社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从根本上揭示了劳动工具发展的社会历史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作为人类社会生命运动基本形式的劳动活动的发展同整个人类社会全部历史发展之间的最基本的联系。这个联系表明:劳动工具作为社会生活的直接器官,它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和与此相应的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的“生产”首先表现为对一代新的社会劳动者的“生产”,因为新的一代社会劳动者既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主体,又是人类社会运动(政治、思想文化)中的主导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从事雇佣劳动的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社会阶层构成了社会劳动主体,首先,主要是他们“生产”着社会的物质生活;其次,由于他们在经济利益上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矛盾,他们为改变自身受剥削受压迫状况的斗争(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成了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变革的基本动力,并且,这一斗争也就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运动围之旋转的轴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所在,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协调和完善,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那么,在第二次劳动方式变革的今天,新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型劳动工具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后果是什么呢?事实是:由于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和先进的劳动工具的应用,劳动活动由机器劳动向科学化劳动转化,整个社会劳动者的一般教育水平迅速提高,新一代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地分布到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劳动部门中去,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和职员、熟练工人和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的比例在相对上升,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的比例在相对减少,全体社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稳步地普遍提高。一个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新的社会劳动大军正在形成。西方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传统的工人阶级正在趋于消失。不认识这场变革性质和抓不住核心问题的人往往对这种论点不置可否,实际上,通过一系列确凿的统计数字我们看到,随着以劳动科学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劳动方式变革的进行,现代工人阶级内部的职业成份复杂了,现代工人的一般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了,不能再从传统意义上去理解工人阶级了。如果说消失,那么这种消失其实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