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中的利利与义利并重_第1页
经营活动中的利利与义利并重_第2页
经营活动中的利利与义利并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营活动中的利利与义利并重

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实现正义和利益的统一,管理者的商业活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确实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在现实经营活动中,普遍看重的是“利”而轻视的是“义”,所以,社会上一时出现了“诚信危机”或“信誉危机”。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二者又如何实现统一,本文就此谈点拙见。一、“义”和“利”的基本品格是企业家和商家进行特定的目的,分“义”,一般而言,指正义,指最高道德原则,属于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就是利益、利润,即通过商品经济活动使资金增值的部分。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无论什么时代,都希望这两者能够统一起来,能在不违背社会公德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牟利赚钱,人的本质就应该具有义与利、德与财这两方面的东西。作为一个中国的商业经营者,更应该讲“义”和“利”。坚持“以民为本,以服务为主”,全面打造经营者的应有形象,做到“欲做生意,先做人;欲要争利,先净心”。这个“义”,就是社会主义的道义原则、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合法经营,讲求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为广大消费者服务。“利”则应是价值规律、经济效益的总体现。一个社会主义的经营者或企业家,不能只让人们奉献,不讲按劳取酬,也不能单纯追求利润而危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奉献,而应是奉献与索取的统一。因此,正确的做法应是义与利并举、德和财兼顾,用正确的义利观、利润观,鼓励商业经营者取得合理利润。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是义利对立还是义利统一,是见利忘义还是见义忘利,是经营者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每个经营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义与利、德与财相比较,前者更具有吸引力和扩张力。因为义与利、德与财是互相联系,互为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这种结合和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赋予二者以崭新的内容。每个企业和商家,如果只有对获利和求财的冲动或欲望,而缺乏对“义”和“德”的向往与追求,他将会失去价值连城的商德和信誉,就会成为一个“奸商”;如果一味追求“义”和“德”而缺乏对“利”和“财”追求,他将会失去经营者的应有天性,“义”和“德”的物质基础就会发生动摇,就会成为一个“昏商”。企业家或商家不是雷锋,如果非要他们做雷锋不可,既不合于情,也不合于理,更不合于法。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基本品德,义利兼顾,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廉商”。所以,古人所讲的“义”和“利”是企业家或商家所具有的两种基本品德或两种基本属性,是颇有一番道理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每个企业或商家打造了具备这两种基本品德的平台,提供了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外在条件,他们都可以凭借这种平台,开展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反对重义轻利、见利忘义,坚持利与义的统一,物质利益与道德原则的统一,也就是坚持现实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二、经营活动的着眼点在经营活动中,一些经营者由于对“义”与“利”和“德”与“财”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清,把握不住二者之间应有的“度”,因而在经营活动中显得十分被动。主要表现在:1.“利”、“财”是经营活动的基础商业活动领域的竞争坚持“因利而动,因得而用”的原则无可厚非,但不可走向极端。然而,有些经营者把“利”看得过重,把“义”看得过轻。认为“利”是实的,“义”是虚的;“财”是近的,“德”是远的,“义”和“德”都是远水不解近渴。因而,在经营活动中,把“利”、“财”看得大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度。把“利”和“财”看得过头、看得过重,必然导致“义”和“德”的失衡,使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的价值大打折扣。有时,这些经营者虽然也考虑过“义”,但掂来掂去,总觉得先讲利、先赚钱划算,因而在利与义考验面前,败在了“利”的诱惑之下。2.不讲利己,不讲互利有些经营者觉得讲“义”就不能要“利”,要“利”就顾及不到“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只讲“利”而不讲“义”;只讲赚钱,不讲手段;只讲利润,不讲信誉;只讲生意,不讲真情;只讲竞争,不讲合作;只讲利己,不讲互利……这些经营者完全成了“利”的崇拜者,“惟利是图”,甚至不顾商业道德和市场游戏规则,不仅见“利”忘“义”,而且见“利”伤“义”、争“利”害“义”,拼命抓利赚钱。在现实经营活动中,这种典型事例是屡见不鲜的。有些企业或商家一味利欲熏心,掺杂使假,坑蒙拐骗,无端吹嘘,一时各种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这种伤义之财、害义之财可以一时鼓起自己的腰包,但这毕竟是靠“伤”和“害”的手段捞来的,到头来终将好景不长,既砸牌子,又毁人品,还丢了不义之财。无数这方面的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3.见利利,即在此利在经营活动中,有些经营者,不论见到什么样性质的“利”,是正当的“利”还是不正当的“利”,是一己之利还是国家之大利,是伤人之利还是利人之利,是诱人之利还是常规让利之利,见利即上,见钱眼开。旧商界有“轿盼人贵,棺盼人死”之说,这实际上是见利忘义的真实反映。在现实经营活动中,有些商家和经营者也学会了这一套。这些人逢善必欺,逢利必贪,逢财必争。这正所谓是“义动君子,利诱小人”。在经营活动中,这种将义与利对立或割裂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里不再—一列举。三、正义和利益的统一方法和方法1.商家不能“伤义”实现义与利的统一,就要坚持“利不伤义”的经营原则。利不伤义,这里的“义”至少是指企业或商家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在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去追求或获取财富和利润,也即是说至少不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或商家是经济实体,是靠利润和赚钱求生存和发展的。但是,不能“伤义”,一旦“伤义”,就应当视为“侵权”和“违规”。尽管财富无归属,任君自攫取,但却有“义”中“利”和“义”外“利”之别。不伤“义”之利,可以任君攫取,一旦越过“义”去获取利润,这就是不义之财。过去有句商谚称:“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每个企业或商家都愿从仁中取利,做一个真君子;在义内求财,做一个大丈夫。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或商家,在谋取和追求财富,实现自身竞争目标利益时,不能出于利己主义和不道德动机,以弄虚作假、以假乱真、欺诈哄骗、掺杂使假等手段去获取不正当的利润。如果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话,那么经营者取利应做到不悖公德,不伤公利,不损公益。2.见利忘义,结果:以“商”带动“利”实现义与利的统一,就要树立“以义生利”的经营理念。以义生利就是指“义”可以转化为“利”。“义”从表面上看是无形的、虚幻的东西,而且也不会立刻呈现出它的价值,但这种商德对经营者和对社会的渗透,经过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利”的飞跃。比如“义”中蕴涵的诚信为本,和气生财,以质取胜,以诚待人等,都足以证明“义”可以生“利”。相反,“废义则无利”,“废德则利去”。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誉经济,还是道德经济。经营者付出“义”的代价即信誉代价,所得到的丰厚回报不知比付出要高出多少倍。因为见利忘义,缺乏商德和信誉,就必然失去消费者的依赖和忠诚度,也必然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抨击。试想,失去信誉的经营者,谁还会去光顾,谁还肯把腰包里的钱送给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呢?这样,就会自堵财路,断绝“利”的来源。古时就有不少以财养德,以德生财的佳话,如散财取势的孟尝君;破财免灾的弦高;济财挽灾的范蠡等。3.生利经营,“义举”的坚实物质基础实现“义”与“利”的统一,就要坚持以利助义的经营之道。以利助义,就是指“义”可生利,利又可促“义”。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通过“义”的生利经营,其所生之利,又可以为“义举”奠定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