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ISC-V MCU的三大难题_第1页
关于RISC-V MCU的三大难题_第2页
关于RISC-V MCU的三大难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RISC-VMCU的三大难题ARM和RISC-V在MCU领域开启了正面战场。作者:九林最近,关于RISC-VMCU的消息纷纷传出,瑞萨表示正在开发RISC-VMCU,爱普特微电子与平头哥达成合作,共研RISC-V架构MCU。在嵌入式世界展览会上,SC-V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alistaRedmond也表示:“RISC-V芯片的出货量已经突破100亿。”RISC-V以雷霆霹雳之势,冲击着在ARM架构统治下的MCU。成也ARM,败也ARMMCU内核的架构的历史并不算长,大约有三十多年。从英特尔在1971年推出全球首款MCU产品,到上世纪90年代后MCU步入发展快车道,MCU的内核架构有所变化。MCU的第一代架构是早期英特尔主导的架构;随着瑞萨等公司开始研发MCU,这类MCU巨头自研的架构被认为是第二代MCU架构。在对计算要求越来越越高的现在,专门的内核厂商开始出现,分工进一步细化,ARM成为主流的MCU市场架构,也即第三代架构。决定一个MCU性能和应用场景的关键要素有两个维度——主频和内核架构。而内核架构是影响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先进的架构具有更强大的指令集和更优秀的运算单元。在国产MCU刚起步的几年中,由于ARM能够供从开发环境到软件等各种方便的工具,并且其架构可以和主流的生态保持兼容,充分复用现有的应用设计,降低design-in的门槛,这些优势都吸引着国内MCU厂商。由于ARM的种种优势,国内MCU厂商90%都采用了ARM的Cortex-M系列内核。其中,兆易创新的32位MCU产品主要采用了M23、M3、M4、M33和RISC-V五种MCU内核;华大半导体主要采用了M0+和M4两种MCU内核;国民技术主要采用了M0和M4两种MCU内核。但使用ARM内核的国产MCU厂商数量上升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国产化MCU芯片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许多MCU厂商都使用相同的内核,因此市场上MCU的差距更多是在I/O上,同质化严重就导致价格的比拼。但如果只能在价格上竞争,对于整个行业和大部分公司都没有益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较为成熟的ARM架构也变的极为复杂,这点从其架构文档和指令数的复杂程度即可看出。并且,ARM指令集封闭、授权及专利费用高昂,不方便定制。此外ARM架构本身也正在面对着技术考验,不同ARM内核的性能差异较大,随着ARM内核工作频率的提升,MCU芯片的能耗增加很快。因此,采用高主频ARM内核的MCU芯片如何降低能耗,这对MCU厂商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可谓成也ARM败也ARM。对于国内高端通用MCU来说,ARM的存在无疑可以加快追赶国际巨头的脚步,例如兆易创新拥有国内最大的ARM架构MCU产品线,连续五年位居本土MCU厂商第一,MCU年出货量超2亿颗。但对于低端MCU来说,比拼不过性能,开始走价格战,这也造成了MCU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因此,很多有实力和远见的国产MCU厂商开始转向差异化的市场规划和市场竞争。RISC-VMCU疯狂发展在芯片级别的硬件中,ARM和RISC-V在MCU领域开启了正面战场。众所周知,开源是RISC-V的一大优势,但除此之外,灵活性也是其被众多厂商采用的原因之一。由于没有x86和ARM指令集背负的兼容性包袱,RISC-V指令集对提升功耗和性能有很大的好处。一个有比较强的功力的团队设计过几个芯片后,同样的指令集架构他们就能设计出功耗和性能更好的处理器。另外,采用RISC-V指令集设计MCU可以让芯片厂商快速完成低门槛、低成本的芯片设计,并且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指令设计。模块化的设计极大地方便客户根据自己需求自由定制(从一开始就在规避ARM数十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前Intel副总裁方之熙曾表示:“RISC-V的灵活性在AI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AI中的信息安全更加重要,RISC-V的方案比较灵活,更容易实现安全的性能。”以RISC-V为架构的MCU纷纷破土而出。作为全球MCU龙头的瑞萨,在今年推出了RISC-VMCU产品,主要应用于语音应用。其执行副总裁SaileshChittipeddi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瑞萨的未来战略,瑞萨正在自行研发RISC-V内核。SaileshChittipeddi直言:“因为客户的要求我们必须选择RISC-V。一方面,有些客户希望保持技术的独立性与“黑盒化”;另一方面,全球很多地区的客户并不愿意支付ARM的专利费。此外,还有很多地缘政治敏感地区的客户也担心无法访问IP的问题,RISC-V是唯一开放的生态。这也是为什么RISC-V架构的MCU成为瑞萨的下一个布局目标。”MCU龙头的超前锁定也表现出RISC-VMCU的来势汹汹;国内MCU厂商也不甘人后。兆易创新发布基于RISC-V内核的GD32V系列32位通用MCU产品,提供从芯片到程序代码库、开发套件、设计方案等完整工具链。中微半导体的ANT32RV56xx也是集成RISC-V内核的32位MCU,该系列芯片集成模拟外设并简化设计。阿里平头哥与MCU厂商爱普特进一步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未来一年推出六大RISC-V芯片系列产品,包含语音AIMCU、汽车MCU等。沁恒微自研嵌入式RISC-V架构MCU青稞V4,具有144MHz系统主频,具有首创HPE、VTF中断技术,大幅提升中断响应。目前,RISC-V内核开发商包括SiFive、赛昉、芯来、平头哥、晶心;RISC-V的MCU开发商包括Microchip、NXP、平头哥、兆易创新、沁恒微、乐鑫科技、博流智能、泰凌微电子、中微半导、航顺等。RISC-V全方面围攻从市场未来需求来说,ARM或许不再是未来MCU的宠儿。从MCU的应用领域占比来看,汽车MCU占据全球MCU市场的40%,除了汽车市场外,MCU的第二大市场是工业应用(占比30%),剩余的30%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在MCU最大占比的汽车领域中,RISC-VMCU开始“上车”。2020年末,瑞萨推出了集成RISC-V协处理器的汽车MCURH850/U2B,包括混合ICE和xEV电机逆变器、高端区域控制、互联网关和域控制等应用;2021年,凌思微电子也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车规级无线MCU产品系列U主要应用于车身控制,即时通信,车载娱乐方面;不难看出,RISC-VMCU已经出现在车载娱乐、车载通信等场景。SmartDV北美应用工程总监曾表示,RISC-V肯定会进入汽车世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何虎副教授也分析过,利用好RISC-V的软件生态对于车规MCU的成功是重要一环。此外,在MCU市场占比30%的消费电子、物联网领域中,RISC-V也有极大优势。IoTAnalytics预测,到2022年,物联网市场预计将增长18%,达到144亿活跃连接。预计到2025年,随着供应限制的缓解和增长的进一步加速,将有大约270亿台联网物联网设备。物联网的爆发带来的是所需设备的碎片化。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包云岗在《呈现三大利好态势,RISC-V生态未来可期》一文中分析道,由于物联网AIoT的需求和市场极度碎片化,现有处理器设计方法也将更加多元化。AIoT碎片化需求带来处理器生态变革机遇。MCU是物联网终端的核心零部件,其价值占到物联网终端模组的35%-45%。在物联网领域,灵活性将是RISC-VMCU胜过ARMMCU的最大优势。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本土MCU发展有五大驱动力,分别是物联网、RISC-V、国产替代、芯片短缺、边缘AI。因此,国产RISC-V架构的MCU已经成为众多厂商趋之若鹜的对象。而工业控制等嵌入式领域的MCU,特别是有定制化需求的应用场合中,RISC-VMCU早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在这些领域对RISC-VMCU的需求下,未来RISC-VMCU的增长率或将超越ARM架构的MCU。构建RISC-VMCU仍有三大难题第一方面,是RISC-V碎片化带来的统一难题。由于RISC-V的开源特性,不同厂商进行商用、自研RISC-V内核,在商业利益不同的驱动下,RISC-VMCU难以形成统一的生态。第二方面,是RISC-V软件开发工具链不够成熟的难题。比起ARM来说,RIAC-V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因此编译器、开发工具等生态要素还在发展。主流的RISC-VMCU开发工具有IARsystems、Lauterbach、segger、UitraSOC、MounRiverStudio;国内也有很多厂商在开发RISC-VMCU的开发工具。第三方面,是RISC-V作为新起势力,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