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_第1页
18-1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_第2页
18-1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_第3页
18-1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_第4页
18-1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娱宾遣兴”的“诗余”、“小道”,让歌妓唱来助酒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圈子。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这叫“新天下耳目”。凡能写进词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以苏轼为中心的元祐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谢逸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词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词的语言上,苏轼也做了改进,一改花间词人镂金错彩的作风,多方面吸融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偶尔也运用当时的口语,给人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因此,苏轼词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开了一派词风,而且是将词从狭小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大了它表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内容和风格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轼是令宋词成为一种代表性文体的关键人物。本专题共选苏轼的词四首。这几首词代表了苏词多样化的风格。词作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是苏轼儒、道、佛等复杂思想的集中体现,在遭受排挤退任地方官时,能随遇而安,使佛老思想占据上风,“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这种奇特心理的自然发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全词采用白描手法,用语朴素自然,感情真挚而深沉,与作者其他词中普遍表现出来的那种雄奇豪迈风格不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咏杨花来写人言情,从虚处着笔,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把咏物和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描绘杨花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思妇形象的刻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也是咏物词,作者运用比兴手法,借孤鸿衬托,表达出自己的“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可通过比较鉴赏,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以及苏轼词对宋词的深远影响。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学习时,可鉴赏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日常生活小景有机统一的、缘事抒情的艺术手法,了解苏轼的思想性格与艺术风格。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表现了苏轼与亡妻间的真挚深情、令人回肠荡气的情感。学习时,可鉴赏这首词质朴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以及词作中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3.《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这首咏物词,贵在既描摹出物的形态,又别有寄托。明写杨花,暗咏思妇,更隐然寄托了身世坎坷沦落的寂寞幽怨。学习时,可鉴赏词中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艺术技巧,还可结合对此作的相关评论,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4.《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作者运用比兴手法,描绘了一个萧索、冷落的环境,细腻地刻画了孤鸿的神情动态。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词,学习时,可反复诵读词作,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鉴赏作者匠心独运的象征手法和拟人手法。《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常识·速览]eq\a\vs4\al([识作者])文坛巨星——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宋神宗熙宁年间,由于遭到变法派的排挤,苏轼被迫外调,先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他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欧阳修一起创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也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苏轼也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词开一代豪放词风,他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进行大胆创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eq\a\vs4\al([探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到黄州。三月七日,他走在沙湖道中,遇到了大雨,不巧的是雨具被人先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叫苦不迭,唯独作者浑然不觉,毫无落魄之感。不久,天气转晴,苏轼有感而发,遂作此词。本词由写景转入抒情议论,由记事抒情转为对人生境界的思索,对人生际遇的应对,发人深省,耐人寻味。eq\a\vs4\al([巧识文])此词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给人们以多方面的联想,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莫听/穿林/打叶/eq\o(声,\s\do5(△))。何eq\o(妨,\s\do5(△))/吟啸/且/徐eq\o(行,\s\do5(△))。竹杖/芒鞋/轻胜/eq\o(马,\s\do5(△))。谁eq\o(怕,\s\do5(△))?一蓑/烟雨/任/平eq\o(生,\s\do5(△))。料峭/春风/吹酒/eq\o(醒,\s\do5(△))。微eq\o(冷,\s\do5(△))。山头/斜照/却/相eq\o(迎,\s\do5(△))。回首/向来/萧洒/eq\o(处,\s\do5(△))。归eq\o(去,\s\do5(△))。也无/风雨/也无/eq\o(晴,\s\do5(△))。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作者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全词情感超脱旷达,词人乐观自信的情态呼之欲出。“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达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全词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大丈夫的胸怀。读时宜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旷达的情怀。[文本·精析]1.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更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也任凭他去。表达了词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冷”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好。“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4.“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含意:这句话的表层含意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意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都会成为过去。(2)好处: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中见出人生大哲理。5.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本词通过记叙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塑造了一个拄竹杖、穿草鞋、吟啸徐行、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常识·速览]eq\a\vs4\al([探背景])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于嘉祐元年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治平二年,王弗病逝。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eq\a\vs4\al([巧识文])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凄婉哀伤之情。[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十年/生死/两/茫eq\o(茫,\s\do5(△))。不/思eq\o(量,\s\do5(△))。自/难eq\o(忘,\s\do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eq\o(凉,\s\do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eq\o(霜,\s\do5(△))。夜来/幽梦/忽/还eq\o(乡,\s\do5(△))。小/轩eq\o(窗,\s\do5(△))。正/梳eq\o(妆,\s\do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eq\o(行,\s\do5(△))。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这是一首感情真挚、凄婉哀伤的悼亡词。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了头;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冈”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流露出词人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朗读时体会作者的这种感情。[文本·精析]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答案】此句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纵使”表让步,其效果是使感情的发展更近一层,相逢而不相识比不能相逢更让人不堪。虽是刻画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的复杂的思想感情。2.“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几句是虚写还是实写?【答案】本词为记梦之作,有明确的日期,所以说应确有其梦。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实写。可是,梦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3.怎样理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句话的含意?【答案】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夫妻相见了,并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这样下笔简洁、有力。4.对结尾三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含意及表现手法作简析。【答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妻,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眷恋人生,难舍亲人,柔肠寸断;作者梦醒,料想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辉洒满大地,这样一种孤寂凄哀的情景,使作者也不免肝肠寸断。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说自己如何,而且说对方如何,意味更含蓄。5.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本词一大艺术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答案】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白描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内心细腻的情感。如“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乎呼之欲出,历历可见,几乎使人误以为回到了年少情浓的十年前,再如“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所见。妻子往昔对镜梳妆的情景顿时远去,而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只能在相顾无言中流下千行泪。6.《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恩爱夫妻,撒手永诀,转瞬十年,过去的美好的情景当然是“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前加了“不思量”呢?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答案】这里并不矛盾,相反是觉得加得好。因为它真实。苏妻王弗逝世这十年间,苏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凉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到了以食杞菊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闰之(即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记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怀念,但决不是经常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感情潜流,忽如闸门打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因此这里的“不思量。自难忘”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常识·速览]eq\a\vs4\al([探背景])此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44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这首词就是为和章质夫杨花词而作。eq\a\vs4\al([巧识文])这首词上片以花为人,以人写花,杨花美人,契合为一。下片抒发伤春惜花之愁。末尾以点点杨花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融情于物,以物体情,神来之笔,令人叫绝。通过杨花随风飘荡的情景,刻画出一位梦绕魂牵、幽怨缠绵的思妇形象。[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eq\o(坠,\s\do5(△))。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eq\o(思,\s\do5(△))。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eq\o(闭,\s\do5(△))。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eq\o(起,\s\do5(△))。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eq\o(缀,\s\do5(△))。晓来/雨过,遗踪/何eq\o(在,\s\do5(△))?一池/萍eq\o(碎,\s\do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eq\o(水,\s\do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eq\o(泪,\s\do5(△))。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此词咏物而寓离愁,融杨花与佳人为一,极婉曲缠绵之能事,写出其特定的性灵和情态。花人合一,凄凉欲绝。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愁情。[文本·精析]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一句写出了什么?【答案】杨花像花又不像花。因为它“似花非花”,所以就任凭它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它。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2.请赏析《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中“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所刻画的杨花的形象。【答案】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写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3.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请就《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咏物这一角度,赏析杨花的形象特点,概括本词主旨。特点主旨上阕体物①杨花之态:__________明写杨花暗喻思妇②杨花之神:__________③杨花之魂:__________下阕言情觅杨花踪迹:无情有思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杨花无觅:柔肠百结感离人之泪:春梦恼人【答案】①飘落无依②忽飞忽坠③忽往忽还④明写思妇暗点杨花4.《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堪称神来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及结构方面的妙处。【答案】这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令全词生辉。(1)情景交融。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情中见景,景中含情,总收上文。(2)虚实相间。究竟是离人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的离人之泪?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似与不似之间。(3)呼应词首。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余音袅袅的回味之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常识·速览]eq\a\vs4\al([探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初居于定慧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而作。到黄州之初,苏轼灰心杜口,谢绝交往。而由于牵连甚广,“平生亲友,无一字可及”,因此词人深怀幽居离索之伤。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心情。eq\a\vs4\al([巧识文])上片写幽居者在幽冷、孤寂的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下片写孤鸿惊惧、彷徨而又执着的情形。全词借“幽人”和“孤鸿”暗示词人虽遭困厄、寂寞却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eq\o(静,\s\do5(△))。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eq\o(影,\s\do5(△))。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eq\o(省,\s\do5(△))。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eq\o(冷,\s\do5(△))。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此词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抒发了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夜景幽寒,为幽人、孤鸿的出场营造氛围。接着写幽人孤鸿往来。冷落凄静的夜晚,唯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下片写孤鸿,孤鸿幽恨如幽人。孤鸿被惊起,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千枝,却不肯栖息;最后,它悲鸣着飞过长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失群孤鸿与失志幽人互喻叠映,意脉贯通。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每个意象都那么幽寒清冷,全词笼罩着浓郁的孤独与感伤的气氛,意境清幽绝尘,“孤鸿”的形象尤为鲜明突出。全词语意双关,托物寓怀,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初贬黄州期间的苦闷和孤高的复杂情怀。读时要体会作者的这种感情。[文本·精析]1.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此词上片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答案】这两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2.“惊起却回头”一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作者借“孤鸿”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孤鸿被幽人惊动,飞起后又回头张望;寂寞忧愁,无人理解。3.《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人物品格方面简要分析。【答案】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4.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下片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做简要分析。【答案】表现了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孤寂的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下片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主观感情物象化;运用的是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的手法。5.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案】“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本词上片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