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此材料仅供〔学法网〕内部学习交流,请勿外传或用于商业用途,谢谢合作!刑法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体系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体系〔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具体而言,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分的法律。〔二〕刑法的分类对刑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法有:1、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广义刑法是关于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即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刑法〞一词有时在狭义上使用,有时也在广义上使用。2、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与效力的刑法,刑法典便是普通刑法。特别刑法是仅适用于特别人、特别时、特别地或特别事项〔犯罪〕的刑法。在我国,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均属于特别刑法。3、刑式刑法与实质刑法刑式刑法是从外形或名称上〔形式上〕一看便知其为刑法的法律,就是指刑法典与单行刑法。实质刑法是指外形或名称上不属刑法,但其内容规定了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或条款,就是指附属刑法。刑法理论上还有纯粹刑法与不纯粹刑法的分类。纯粹刑法就是形式刑法、不纯粹刑法就是实质刑法。4、完备刑法与空白刑法完备刑法是指刑法条文对于犯罪构成要件有明确、完备的规定,适用时毋需参照其他法律。空白刑法是指刑法条文对于犯罪构成要件没有作出完备规定,适用时需要参照其他法律;或者说,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委任于其他法律时,就是空白刑法。二、刑法的性质与任务〔一〕刑法的性质刑法的性质具有两种含义:一是阶级性质,二是法律性质。马克思主义刑法学认为,刑法具有阶级性。刑法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而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刑法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制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刑法所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作为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而存在的;刑法的阶级性质是由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的,有什么样性质的国家就有什么样性质的刑法。我国刑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刑法,它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根底之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与剥削阶级刑法具有本质区别。刑法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特定性。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标准,换言之,刑法禁止的是犯罪行为;其他法律规定的都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第二,广泛性。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当广泛,如政治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人身、社会秩序的等多方面的社会关系。第三,严厉性。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如赔偿损失、警告、行政拘留等。刑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法,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第四,补充性。刑法补充性的根本含义是,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合法权益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缺乏以抑止某种危害行为时,才能适用刑法。国家有许多部门法,需要保护的合法权益都首先由部门法来保护;如果所有的部门法都能充分有效地保护各种合法权益,刑法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反之,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合法权益时,才需要刑法保护。第五,保障性。由于其他部门法在不能充分保护合法权益时需要刑法保护,刑法的制裁方法最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的保障。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没有刑法作后盾、作保证,其他部门法往往难以得到彻底贯彻实施。〔二〕刑法的任务刑法第2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平安,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惩罚犯罪是指采用刑罚的方法,同一切危害国家平安的和其他的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惩罚犯罪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保护人民主要是指保护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保卫国家平安,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三、刑法的体系与解释〔一〕刑法体系广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狭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此处是指的后者。刑法典由两编组成:第一编为总那么,第二编为分那么。此外还有一条附那么。编下为章。总那么共五章,分别为刑法的任务、根本原那么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分那么共十章,分别规定了十类犯罪。章下为节,但只是总那么的第二、三、四章以及分那么的三、六章之下设立节,总那么的第一、五章及分那么的其他章之下没有设立节。节〔章〕下是条,条是表达刑法标准的根本单位,也是刑法典的根本组成单位。刑法典的全部条文用统一的顺序号码进行编排,从第1条至第452条统一编号,不受编、章、节划分的影响。条下是款。款是条的组成单位,没有编号,其标志是另起一段。如引用某条的第二段,那么第为第“××条第2款〞。但许多条文只设立了一款,在这种情况下便只称作“第××条〞,而不称为“第××条第1款〞。款〔条〕下是项。项是某些条或款之下设立的单位,其标志是另起一段且用括号内的基数号码编写。如刑法第34条第1款下设有3项。〔二〕刑法解释1、刑法解释的概念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标准含义的说明。刑法解释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刑法规定的含义与精神;有利于刑法的统一正确实施;有利于克服刑法的某些缺陷;有利于刑法的开展和完善。刑法解释的对象是刑法规定,刑法又是以文字作出规定的,因此,刑法解释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否那么便有违反罪刑法定原那么之嫌。2、刑法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所作的解释,通常认为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在刑法或相关法律中所作的解释性规定;二是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三是在刑法施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就是由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规定的含义的解释。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关、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标准含义的论述。前两者为有权解释,后者为无权解释。3、刑法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按其方法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两大类。文理解释是指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通常使用方式来说明刑法标准的含义。论理解释,是指参酌刑法的立法精神及相关事项,说明刑法标准的真实含义。论理解释,又可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任何解释结论都不能违背罪行法定主义,要符合刑法的目的。第二节刑法的根本原那么刑法的根本原那么是刑法的灵魂与核心,是刑法的内在精神的集中表达。97刑法的第3条至第5条对刑法根本的原那么作了规定,它对我国刑法的制定与适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罪刑法定原那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分是罪刑法定的根本含义。我国79刑法没有规定罪刑法定原那么,还在第79条中规定了有罪类推制度。97刑法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那么,并废止类推,成为我国刑法开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97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原那么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修订后的刑法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表达。二、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法治原那么。这一原那么要真正取得效果,要在各个部门法律中得到贯彻执行。鉴于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刑法不平等的现象在现阶段还比较严重,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那么的根本含义就是: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对于一切犯罪行为,不管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职业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不应有所区别,一视同仁,依法惩办。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追究犯罪、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不得因为被害人身份地位、财产状况等情况的不同而对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法适用。三、罪刑相适应原那么罪责刑均衡原那么的根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当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因此,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当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根据这一规定,在刑事司法中,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不仅要看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而且也要看整个犯罪事实和罪犯各方面综合因素,真正实现刑罚个别化。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刑法的适用范围,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与刑法的时间效力。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所解决的是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的问题。从各国刑法及国际条约的规定来看,一国刑法不仅能适用于本国领域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适用于本国领域外;但刑法在国外的适用受到国际法的制约,制约刑法空间上的适用范围的国际法原那么,就是国家自己保护与国际协同。〔一〕对国内犯的适用原那么刑法对国内犯的根本适用原那么是属地管辖原那么,即一个国家对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人,不管行为人是谁,都适用本国刑法。刑法第6条第1款是对属地管辖原那么的规定,即“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法律有特别规定〞包括以下几类情况:〔1〕不适用中国刑法〔广义刑法〕的情况。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适用我国刑法。〔2〕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情况。即香港、澳门与适用其本地刑法,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3〕不适用刑法典的情况。即刑法典公布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特别刑法,出现法条竞合的情况时,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那么,不适用刑法典,而适用特别刑法。〔4〕不适用刑法典的局部条文的情况。即民族自治地区不能全部适用刑法典,而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规定的根本原那么,制定了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时,行为符合该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适用该变通或补充规定,而不适用刑法典条文。作为属地管辖原那么的补充原那么是旗国主义,即挂有本国国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不管其航行或停放在何处,对在船舶与航空器内的犯罪,都适用旗国的刑法。因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中国刑法〔刑法第6条第2款〕。〔二〕对国外犯的适用原那么国外犯有三种情况:一是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犯罪;二是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权益的犯罪;三是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1、属人管辖原那么。这里的属人管辖原那么,是指积极的属人管辖原那么,即本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也适用本国刑法。2、保护管辖原那么。保护管辖原那么的根本含义是,不管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在国外的犯罪行为,只要侵犯了本国国家利益或者本国公民的权益,就适用本国刑法。3、普遍管辖原那么。普遍管辖原那么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认为但凡国际公约或者条约所规定的侵犯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犯罪人在其领域之内时便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普遍管辖原那么受到一定限制:〔1〕适用该原那么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2〕管辖国应是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规定该行为是犯罪;〔4〕犯罪人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三〕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成认我国刑法第10条采取了消极成认的做法,即外国确定的刑事判决不制约本国刑罚权的实现。具体而言,不管外国确定的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对同一行为本国可行使审判权,但对外国判决及刑罚执行的事实给予考虑。换言之,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进行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分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分。二、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一〕刑法的生效时间刑法的生效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我国现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公布,于同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二〕刑法的失效时间法律的失效时间,即法律终止效力的时间,通常要由立法机关作出决定。从世界范围看,法律失效的方式有很多种,诸如新法公布实施后旧法自然失效,立法机关明确宣布废止某一法律,某一法律在制定时即规定了有效期限等。我国刑法的失效根本上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由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三〕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那么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条第2款规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根据这一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简称97刑法〕施行前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第一,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97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即刑法没有溯及力。第二,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97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97刑法,即97刑法具有溯及力。第三,当时的法律和97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97刑法总那么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那么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97刑法不具有溯及力。这就是从旧兼从轻原那么所指的从旧。但是,如果当时的法律处刑比97刑法重,那么应适用97刑法,97刑法具有溯及力。这便是从轻原那么的表达。第四,如果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继续有效。即使按修订后的刑法的规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或处刑较当时的法律要轻,也不例外。第二章犯罪概说第一节犯罪的概念犯罪概念是刑法中的一个根本理论问题。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概念,在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平安,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分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说明了犯罪的社会内容,规定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原那么标准,是一个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完整而科学的犯罪概念。它具有三个共同特征:一、社会危害性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根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刑法第13条列举的犯罪根本内容,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即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根底。〔2〕危害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即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根底。〔3〕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该行为构成犯罪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在认定犯罪的时候,应当十分注意考察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以及社会危害性是否到达了犯罪的程度。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考察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呢?第一,考察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坚持历史的观点。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开展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社会危害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同一种行为,在这一时期符合社会开展,就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在另一时期,有害于社会开展,就具有社会危害性。成认社会危害性的可变性,是一种唯物的观点。第二,考察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坚持全面的观点。社会危害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衡量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应当综合各种情况,全面分析认定。第三,考察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坚持本质的观点。也就是说在认定某一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时候,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准确把握行为的性质。二、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刑法对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的否认的法律评价。在刑法实行了罪刑法定原那么后,刑事违法性就成为一切犯罪必不可少的根本特征。在罪刑法定的意义上说,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根底;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只有当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违反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的时候,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三、应受刑罚处分性犯罪不仅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律的行为,而且是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也就是危害行为应承当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个特征说明,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当受刑罚处分,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犯罪的以上三个根本特征是紧密结合的。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根本的属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根底。社会危害性如果没有到达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分的程度,也就不构成犯罪。因此,这三个特征都是必要的,是任何犯罪都同时具备的。第二节犯罪的分类一、理论分类对犯罪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分类,如作为犯与不作为犯,成心犯罪与过失犯,既遂犯、中止犯与预备犯等等。这些分类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得到说明。这里只对以后章节难以触及的一些犯罪分类作些介绍。〔一〕重罪与轻罪以法定刑为标准,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1971年的法国刑法典。我国刑法没将犯罪分为重罪与轻罪,但从理论上看,仍然可以将犯罪分为重罪与轻罪。刑法第67条规定对犯罪以后自首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分,也暗示了可以从理论上将犯罪分为重罪与轻罪。区分重罪与轻罪似应以法定刑为标准,而不能以现实犯罪的轻重为标准。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将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称为重罪,其他犯罪那么为轻罪。〔二〕自然犯与法定犯自然犯〔与刑法犯的概念大体相同〕与法定犯〔与行政犯的概念大体相同〕的分类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但其区分标准却认识分歧。我们认为,对于自然犯与法定犯根本上可以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进行区分,即自然犯是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法定犯不是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现代型犯罪。正因为如此,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大。〔三〕隔隙犯与非隔隙犯隔隙犯是指在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时间的、场所的间隔的犯罪。其中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的犯罪称为隔时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场所间隔的犯罪称为隔地犯。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没有时间、场所间隔的犯罪,那么是非隔隙犯。二、法定分类犯罪的法定分类,是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所作的分类。〔一〕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刑法分那么规定了10类犯罪,其中,第一章所规定的“危害国家平安罪〞属于国事犯罪,第二章至第十章规定的犯罪,相对于国事犯罪而言,属于普通犯罪。但其中的第十章所规定的“军人违反职责罪〞又属于普通犯罪中的一类特殊犯罪,故也可以说刑法将犯罪分为国事犯罪、军事犯罪与普通犯罪三类。〔二〕身分犯与非身分犯身分犯是以特殊身分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犯罪,非身分犯是不以特殊身分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犯罪。此外,刑法理论上还有不真正身分犯的概念,即刑法将特殊身分作为刑罚加重或者减轻事由的犯罪。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犯的诬告陷害罪,应从重处分,属于不真正身分犯。〔三〕亲告罪与非亲告罪亲告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必须有刑法的明文规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均属于非亲告罪,即不问被害人是否告诉、是否同意起诉,人民检察院均应提起公诉的犯罪。〔四〕根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根本犯是指刑法分那么条文规定的不具有法定加重或者减轻情节的犯罪。加重犯是指刑法分那么条文以根本犯为根底规定了加重情节与较重法定刑的犯罪,其中又可以分为结果加重犯与情节加重犯。减轻犯是指刑法分那么条文以根本犯为根底规定了减轻情节与较轻法定刑的犯罪。第三章犯罪构成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述一、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属性,犯罪构成那么在犯罪概念的根底上说明犯罪的结构及成立要件,为正确认定犯罪提供具体规格和标准。因此犯罪构成实质上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犯罪构成的法定性犯罪是既具备严重社会危害性、又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所谓刑事违法性,即指行为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性质。作为犯罪成立条件的犯罪构成要件,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这是罪刑法定原那么的必然要求。我国刑法一般条文对一般犯罪的构成要件作了规定,结合总那么与分那么的规定,便能从总体上正确得出我国的犯罪构成具有法定性特征的结论。〔二〕犯罪构成的主客观统一性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构成坚持主观与客观要件的统一性。任何犯罪都是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的行为,而主观罪过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果主观罪过不通过危害行为等客观要件表现出来,或者客观行为不是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的,均不能成立犯罪。因此犯罪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缺乏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的客观要件不能成立;缺乏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的主观要件也不能成立。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直接表达并贯彻了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定罪原那么。〔三〕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任何一种犯罪,都可以表现出许多事实特征,但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能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有的事实可能是侦破犯罪事实的重要线索,或者认定犯罪的证据但对确定行为能否构成犯罪并不发生影响,因此不能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实际上,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构成实质上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构成。但凡犯罪的构成要件的事实特征理所当然地必须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否那么对犯罪的成立是没有意义的。能否表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是衡量某一事实特征能否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客观标准。〔四〕犯罪构成的重要性:1、它为区分罪与非罪提供了法律标准。2、它为区分此罪与彼罪提供了法律标准。3、它为区分一罪与数罪提供了法律依据。4、它为区分重罪与轻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二、犯罪构成的分类结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分为如下几类:〔一〕根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这是以犯罪构成的形态为标准所作的区分。所谓根本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所谓修正的犯罪构成,指以根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或共同犯罪的形式而分别予以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第22条至24条规定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第26条至29条规定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就是两类修正的犯罪构成。〔二〕以独立的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为标准所作的区分。所谓独立的犯罪构成或称普通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对具有通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相对于危害严重或危害较轻的犯罪构成,它是犯罪构成的根本形态。例如刑法第134条第1款规定的成心伤害罪,相对于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规定,就是普通的成心伤害罪的构成。〔三〕表达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这是以法律条文对犯罪构成要件表述的情况为标准所作的区分。所谓表达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要件予以详细或简单表达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第229条规定“承当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效劳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成心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详细表达了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就是表达的犯罪构成。又如刑法第232条规定“成心杀人的〞,简单表达了成心杀人罪的要件,也是表达的犯罪构成。〔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这是以犯罪构成内部的结构状况为标准所作的区分。所谓简单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就是一例。本条规定的是一个客体--他人的生命权利,一种行为--致人死亡,一种罪过形式--过失。所谓复杂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诸要件并非均属单一的犯罪构成。详言之,这种犯罪构成的要件,至少有一种不是单一的,或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是单一的。即是一个犯罪侵犯两种客体或者一个犯罪具有两种行为的复杂状况。三、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即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也就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的要件。本教材采取“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的逻辑顺序排列犯罪构成共同要件。首先,坚持从客观到主观这一认定犯罪的顺序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害的要求。自从“犯罪是行为〞这一命题产生后,刑法理论便竭力主张由客观到主观认定犯罪。因为“客观〞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主观〞指人的主观心理;前者容易认定,后者不易认定;没有前者就不应“认定〞后者,这便可以杜绝“先抓人,后找事实〞的做法。正因为如此,由客观到主观的排列顺序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权利。其次,客体、客观要件、主体、主观要件的传统顺序是按照司法机关认定犯罪的顺序、途径排列的,即首先是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然后查是什么行为侵犯了合法权益,造成了何种具体结果;再查什么人实施了行为;最后查行为人在什么心理支配下实施了行为。最后,将客体放在前面就有利于其他构成要件确实定,有利于犯罪构成理论的深化。客体内容左右其他构成要件内容,就理应先确定犯罪客体,再据此确定其他要件内容,这也有利于犯罪构成理论深化。四、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犯罪构成由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与主观要件有机统一而组成,同样,各个要件也是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例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属于犯罪客观要件的要素;年龄、识别控制能力、身份等属于犯罪主体要件的要素;成心、过失、目的等属于犯罪主观要件的要素。对构成要件的认识与理解,有赖于对构成要件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如果对某个构成要件的要素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就必然导致对构成要件的认识产生偏差。所以,正确认识与理解构成要件要素,是正确认识构成要件乃至犯罪构成的前提。对构成要件要素可以进行不同分类。(一)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面的要素即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说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面的要素即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成心、过失、目的等。(二)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标准的构成要件要素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的标准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就是标准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320条所规定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客观要件为“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对这里的“提供〞、“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理解,以及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这些要素,都只需要一般的认识活动与根本的比照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因而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反之,例如,刑法第237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猥亵〞、“侮辱〞,那么需要司法者的标准的、评价的行为才能认定。(三)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通常的构成要件要素,是积极地、正面地说明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系,这种要素就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但例外地也存在否认犯罪性的构成要件要素,这便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389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利益的,不是行贿。〞这便是行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的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四)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犯罪构成共同要件中为任何犯罪的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行为是客观要件的要素,也是任何牙巳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要素。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局部犯罪的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身份与目的只是局部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的要素。(五)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绝大多数构成要件要素都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条文外表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刑法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刑法条文对相关要素的描述所确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就一些具体犯罪而言,由于众所周知的理由或者其他原因,刑法并没有将所有的构成要件要素完整地规定下来,而是需要法官在适用过程中进行补充。例如,根据通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是盗窃罪的不成文的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第二节犯罪客体一、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有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之分,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而成为犯罪客体。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借贷关系等,而是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的那些社会关系,它们一旦为犯罪行为所侵犯,就成为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必要要件。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客体,就意味着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就不能构成犯罪。二、犯罪客体的分类在刑法学中,通常把犯罪客体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这三者是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所作的不同层次的概括,是一般与特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局部或者某一方面。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个具体局部。例如,杀人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伤害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等等。直接客体是每一个具体犯罪的构成的必要要件,是决定具体犯罪性质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如盗窃罪、杀人罪等,这叫单一客体。但也有的犯罪行为直接侵犯到两种以上具体社会关系,如抢劫罪等,称之为复杂客体。在复杂客体中,两种客体在案件中有主次之分,不能等量齐观。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犯罪客体是抽象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一载体就是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物或者人。物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而人那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承当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来侵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如果只看到犯罪行为对之起作用的人或物,而看不到它的背后所表达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正确地定罪量刑。由此可见,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那么不。犯罪对象本身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具体物或者具体人。犯罪对象只有通过其所表达的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对象那么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根底,犯罪对象那么不是。第三节犯罪客观要件一、犯罪客观要件概述犯罪的客观要件,是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是指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进行侵犯,以及这种侵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的事实特征。犯罪客观要件包括必要要件〔危害行为〕、绝大多数犯罪的要件〔危害结果〕和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同时,还要研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二、危害行为危害行为,即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是指由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行为是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身体活动,危害行为也是如此。危害行为的身体活动既包括举动,也包括静止。人的身体举止不限于四肢的举动,还包括诸如以目示、语言教唆、默示等有意义的动作。现代刑法只把行为作为惩罚对象,没有表现为身体举止的行为,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发生影响,以致危害社会。人的意识和意志,是危害行为的主观内在特征。刑法规定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目的在于调整这类行为,防止社会遭受危害。如果不是由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的身体举止,刑法是不可能起到调整作用的。因为刑法要最终到达调整目的,只能通过调节行为主体的意识和意志,从而间接影响其实施的身体举止。所以,缺乏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的身体动静即使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也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根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一〕作为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刑法中绝大局部犯罪以作为的形式实施,如成心杀人罪、放火罪等;许多犯罪只能以作为形式实施,如抢劫罪、盗窃罪、强奸罪等。作为不仅指利用自己身体实施的积极举动,还包括利用他人、利用物质工具、利用动物乃至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举动。〔二〕不作为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是指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的犯罪只能由不作为构成,如遗弃罪,这种犯罪称为纯粹不作为犯;还有的犯罪既可由作为形式实施,也可以由不作为形式实施,这种犯罪称为不纯粹不作为犯。需要注意的是,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因此行为人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举动而逃避法律要求其履行的特定义务时,并不影响不作为犯的构成。如行为人把年幼子女带至深山老林然后予以抛弃以逃避抚养义务,这仍属于不作为犯而非作为犯。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特定义务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指由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所规定并为刑法所认可的义务,任何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都必须履行这种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当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由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加以规定,但与前述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并不相同。两者区别在于这种义务是以行为人所担任的职务或从事的职业为前提的,行为人只有在履行职务或从事业务期间才谈得上对这种义务的违反。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该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行为人不履行这种义务而发生严重后果的,构成不作为犯。4、基于法律行为承当的义务。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产生一定权利义务的行为。只要发生一定的法律行为,不管这种行为通过口头还是书面形式发生,行为人就必须承当一定的义务。三、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危害结果虽然不是一切犯罪的必要要件,但它是绝大多数犯罪的共同要件,对定罪量刑均有重要意义。危害结果的特征:1、因果性。2、侵害性。3、现实性。4、多样性。危害行为具体形式和犯罪直接客体具体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危害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构成要件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结果构成要件结果是指成立某种具体犯罪既遂所必须具备的危害结果〔包括加重犯罪构成所要求的加重结果〕。非构成要件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引起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结果以外,影响该种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构成要件的结果既可以表现为实际损害,也可以表现为现实危险,而非构成要件结果只限于实际损害。〔二〕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物质性结果是指危害行为通过物理作用导致对象发生有形变化的结果。非物质性结果是指危害行为造成的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无形结果。〔三〕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实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造成实际侵害的事实。危险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引起犯罪客体足以发生实害结果的现实危险状态。〔四〕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直接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直接导致的危害结果。间接结果那么是指危害行为实施后,介入其他因素而导致的危害结果。如被他人伤害后在治疗时医生又抢救不当而导致死亡。介入因素既可以是被害人自身行为,也可以是第三者的行为,还可以是自然力的作用。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符合规律的联系。根据罪责自负原那么,一个人只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承当刑事责任,因此,查明某一危害结果与某一危害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决定行为人对该结果是否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一样,也具有客观性、相对性、顺序性、复杂性等根本特征;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它又具有法定性以及内容的特定性的特征。因此,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既不能脱离哲学上因果关系对它的指导意义,也不能无视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一〕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司法实践看,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1、一行为直接而符合规律地引起特定的危害结果。2、一行为在危险状态或特定条件下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3、一行为加上被害人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4、两行为前后连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5、数行为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生危害结果。6、中断的因果关系。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介入异常因素而发生另一危害结果。〔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我国刑法理论以前采取的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即当危害行为中包含着危害结果产生的根据,并符合规律地产生了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必然因果关系;只有这种必然因果关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由于这种学说导致因果关系的成立范围过窄,后来出现了偶然因果关系说,该说的根本观点是,当危害本身并不包含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但在其开展过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因素,并由介入因素符合规律地引起了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偶然因果关系,介入因素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必然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都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近来,又出现了国外审判实践上长期采用的条件说,即当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关系〔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在认定因果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因果关系只是研究某种行为是否某种结果的原因,即所研究的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不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的研究;由于危害行为本身具有法定性,故不能以因果关系的认定取代对危害行为本身的认定。〔2〕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果关系又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客观联系,不能离开客观条件认定因果关系,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特定条件,不能左右对因果关系的认定。〔3〕一个危害结果完全可能由数个危害行为造成,因此,在认定某种行为是某种危害结果的原因时,不能轻易否认其他行为同时也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反之,一个危害行为可能造成数个危害结果,所以,在认定某种行为造成了某一危害结果时,也不要轻易否认该行为同时造成了其他危害结果。〔4〕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考察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况的异常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三〕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现在的刑法理论一般肯定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首先,从权利义务的关系上看,如果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权利主体就不能享受权利,从而使法律关系受到侵害。不作为正是因为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义务,才使法律关系遭受破坏,造成具体的危害结果。其次,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如果没有该行为,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故该作为是原因。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那么表现为: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因果联系的内容是相同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承当刑事责任的客观根底。行为人是否真正承当刑事责任,还必须查明其主观上是否有罪过。因此,不能把具有因果关系与承当刑事责任混为一谈。五、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实施的,但多数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并不影响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只是有时可能影响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因此,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第四节犯罪主体一、犯罪主体概述犯罪主体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本身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并应承当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任何犯罪都有主体。没有犯罪主体就不存在犯罪,更不会发生刑事责任。因此,确定犯罪主体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二、自然人犯罪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和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犯罪主体分为两类,即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按照我国刑法的一般规定,只有到达法定年龄并具有刑法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是构成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一〕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到达的年龄。刑法第17条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4个阶段: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为从宽处分年龄阶段。此外,刑法第17条第4款还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分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二〕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即识别自己行为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确认一个人为无责任能力,有两个标准:一是他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是处于精神病状态;二是由于这种病症使他不能识别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为医学标准,后者为心理学标准。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无责任能力。这里的精神病应作广义的理解,不仅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也包括痴呆症、夜游症、病理性醉酒和一时的精神错乱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某人缺乏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意识和意志。一切精神正常的人,对于自己实施的如杀人、伤害等行为都有识别和控制的能力。但对精神病人来讲那么不然,他们缺乏这种能力。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与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外,还存在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就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即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或局部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这里的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就是指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三〕特殊身份刑法规定只要到达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都可以构成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叫一般主体,还要附加特殊身份才能构成犯罪的叫特殊主体。这里的特殊身份指的是与犯罪行为相关的身份,如男女性别、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人员、证人、辩护人、代理人、中介人员等,在刑法规定中把特殊身份作为构成要件的情况下,特殊身份便是主体的必要要件。还有的刑法条文中规定把特殊身份作为从重或从轻处分的条件的,也是身份犯。三、单位犯罪主体〔一〕单位犯罪主体的概述根据刑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单位犯罪既不同于自然人的犯罪,也不同于共同犯罪,而是一种单位独立实施的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构成要件。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是单位犯罪。〔二〕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单位犯罪是区别于个人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根据刑法第30条之规定,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特征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虽然单位一词在以往我国社会生活中曾经被广泛使用,甚至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法律用语。但根据刑法第30条之规定,单位犯罪这一概念中的单位,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也是单位犯罪的主体。〔1〕公司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2〕企业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效劳的经济组织。我们曾对企业做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的划分。私营企业犯罪可否看作单位犯罪?根据司法解释精神,私营企业中的法人企业,可以为单位。〔3〕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事业单位可以分国家事业单位和集体事业单位两种。〔4〕机关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政党等有关机关。〔5〕团体团体,又称为社会团体,是指各种群众团体组织,例如人民群众团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体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2、主观方面特征从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来看,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根本上是成心,但也存在个别过失犯罪。3、客观方面特征单位犯罪在客观上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犯罪。单位犯罪,其犯罪行为本身是由刑法分那么规定的,应根据刑法分那么条文的规定予以认定。单位犯罪的特点在于:这种犯罪行为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在客观上的重要区别。由此可见,单位犯罪在客观上具有以下两种情况:〔1〕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这里的单位决策机构,是指单位有权作出决定的机构,例如公司的董事会等。〔2〕经负责人员决定这里的负责人员一般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有关机关、团体的首长与领导,这些人有权就这些单位的事项作出决定,因而其个人决定代表单位。4、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以两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的处分原那么。刑法对单位犯罪绝大局部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分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分自然人而不处分单位。第五节犯罪主观要件一、犯罪主观要件的概述我国刑法理论上主张,犯罪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才构成犯罪,即不仅行为在客观上实施了危害行为,而且要主观上有罪过〔即犯罪的成心或过失〕方负刑事责任,因此主观上的罪过是构成犯罪的必要要件。此外,还要研究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全面地考查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对于定罪和量刑都是十分重要的。犯罪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成心或过失的心理态度。二、犯罪成心根据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成心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成心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二者的有机统一才是犯罪成心:一方面,任何犯罪的成心都必须同时存在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另一方面,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突出地表现在,行为人所认识到的结果与所希望或者放任的结果必须是同一的,而且意志因素以认识因素为前提。〔一〕犯罪成心的认识因素犯罪成心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换言之,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及结果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具备这种认识因素是犯罪成心与一般心理活动的成心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犯罪成心的认识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对犯罪客体或犯罪对象情况的认识。认识某种犯罪客体的事实情况,是成立某种犯罪成心的条件之一。如果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其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就不可能具备该种犯罪成心。2、对行为性质的认识。行为人只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才有可能认识到该行为所产生的危害结果。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其行为违法并使其因此不可能知道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那么不应认为其有犯罪成心。3、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对危害结果的认识是犯罪成心认识因素中最根本的内容。只有行为人对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所认识,其对行为性质等其他客观事实情况的明知也才具有了刑法意义。此外,对犯罪构成客观事实情况的认识还可能包括对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方法的认识。〔二〕犯罪成心的意志因素犯罪成心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成心的意志因素是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根底上仍决意实施这种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因此,认识因素是构成犯罪成心的前提和根本条件,意志因素那么是构成犯罪成心的决定性因素,是认定犯罪成心的主要依据。犯罪成心的意志因素包括希望和放任两种形式。希望,说明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放任,说明行为人虽不追求但有意纵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两者表达出来的主观恶性程度有所不同。据此,犯罪成心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直接成心。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成心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1〕直接成心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直接成心的意志因素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2、间接成心。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成心犯罪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成心在实践中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情况表现出来:一是行为人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三是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三、犯罪过失根据刑法第15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防止,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犯罪过失的心理态度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相别离,即行为人虽然有能力、有条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行为人事实上没有认识到,或者虽然认识到,但错误地认为可以防止这种危害结果发生;二是主观愿望与实际结果相别离,即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但由于其错误认识而导致了偏离其主观愿望的危害结果的发生。犯罪过失包括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犯罪过失的认识因素犯罪过失的认识因素是犯罪过失成立的前提,行为人在当时条件下具备认识发生危害结果的能力,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因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缺乏认识;或者虽然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过高估计了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有利条件,实际上仍然是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不管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实质上都是缺乏认识的。如果真正认识到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是不会决意实施其行为的。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行为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意识。〔二〕犯罪过失的意志因素犯罪过失的意志因素是行为人虽不希望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但未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注意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所以犯罪过失的本质在于行为人违反了注意义务。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把犯罪过失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没有预见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这种无认识的表现就是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没有想到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未能认识,是构成疏忽大意过失的前提。〔2〕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有能力而且有义务预见以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是预见义务与预见能力的统一。预见义务是指法律、职务、业务或社会共同生活规那么所赋予的人们实施一定的行为时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责任。预见能力是指在行为当时的条件下,根据行为人情况,行为人有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2、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防止,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属于有认识的过失,行为人对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有所预见,是构成这种过失的认识因素。〔2〕行为人轻信能够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轻信,是指行为人过高估计了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自身条件或客观有利因素。因此,在主观意志上,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其主观意愿的。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成心在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有所预见以及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有两点重要区别。一是认识因素上的区别。间接成心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具有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性那么认识缺乏。二是意志因素上的区别。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违背间接成心行为人的意愿;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那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排斥、反对态度。因此,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观恶性要小于间接成心。四、无罪过事件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成心或者过失,而是由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一规定的即是无罪过事件。无罪过事件包括两种情形:〔一〕不可抗力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成心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二〕意外事件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成心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无罪过事件或缺乏认识因素,或缺乏意志因素,不具备构成罪过的条件,因此,不管客观上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害结果,都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五、犯罪的目的与动机在直接成心的犯罪中,还存在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问题。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心起因,犯罪动机即是指激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动机是产生直接成心的源泉,它不仅确定犯罪目的,而且促使危害结果的实现。由于犯罪动机的性质、强弱直接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大小,因而是决定社会危害性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量刑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是人们追求一定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犯罪目的那么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到达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是犯罪直接成心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说明行为人对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已有认识,而且反映了行为人对之积极追求的主观愿望。因此,犯罪目的对直接成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犯罪中,犯罪目的还成为犯罪的构成必要要件之一,对犯罪的成立与否发生影响。六、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一〕认识错误的概念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有关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在理论上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二〕法律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到怎样的处分的错误认识。法律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三种情况:1、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构成犯罪;2、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构成犯罪;3、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构成犯罪的罪和应处刑罚轻重存在错误的理解。这些情况对其行为构成犯罪与否以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并不发生影响。4.打击错误。打击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或行为差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打击错误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打击错误。(2)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打击错误。5.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事前的成心〞也可谓因果关系的错误的一种情形,即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三〕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决定其行为性质及刑事责任的有关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事实认识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客体认识错误。客体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客观上是否存在被侵犯的客体发生错误认识。它包括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误认为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不存在,或误认为不存在犯罪客体而实际上存在,或意图侵犯某种犯罪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犯罪客体。客体认识错误通常是由于对象认识错误所引起,但该对象的不同表达了社会关系的不同。因此,客体认识错误可能影响罪过形式、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甚至可能影响犯罪的成立。2、对象认识错误。为了与前述客体认识错误区分开来,这里的对象认识错误是指对同一客体的不同对象之间的误解,因此,这种对象认识错误又称目的物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不发生影响。3、行为认识错误。行为认识错误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行为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质与否存在错误理解,如假想防卫。行为性质认识错误可能影响罪过形式,也可能影响犯罪成立。第二,行为工具〔方法〕产生不正确认识,从而影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工具〔方法〕认识错误可以影响犯罪成立既遂或未遂,也可以影响犯罪成立。4、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实际联系存在错误认识。一般包括:第一,未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行为人误认为已发生,对此一般构成犯罪未遂。第二,已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行为人却误认为未发生或误认为不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对此,不影响成立犯罪既遂。第三,对其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实际开展过程认识错误,对此一般以犯罪既遂论处。学法网xuefa第四章排除犯罪的事由第一节排除犯罪的事由概述一、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概念排除犯罪的事由〔有的称排除犯罪性行为,有的称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是指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外表上符合某些犯罪的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实质上并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就是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排除犯罪的事由的行为,是指外表上似乎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在实质上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总那么的重要制度之一。二、排除犯罪的事由的分类对于排除犯罪的事由是多种多样的,如以刑法上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分为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与非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以是否对社会有利为标准,可分为对社会有利的排除犯罪的事由与对社会无利的排除犯罪的事由,等等。我国刑法上对排除犯罪的事由,只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而客观上还有如执行命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经受害人承诺的行为、自救行为、自损行为、义务冲突行为等,尚未作出明文规定。第二节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这一法定概念更为确切、具体地揭示了正当防卫的内容,对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正当防卫行为,科学地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正当防卫的条件根据刑法第20条关于正当防卫概念的规定,我们认为正当防卫的构成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一〕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即违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关于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以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时为其开始,但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清楚显、紧迫,待其着手实行后来不及减轻或者防止危害结果时应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时,进行所谓“防卫〞的,称为防卫不适时。防卫不适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前加害或事前防卫,二是事后加害或事后防卫。防卫不适时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三〕具有防卫意识防卫意识包括防卫认识与防卫意志。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等不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成心挑起对方对自己进行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具有防卫意识,是滥用正当防卫的行为,因而是成心犯罪。相互斗殴,是指双方以侵害对方身体的意图进行相互攻击的行为。由于斗殴的双方都具有不法侵害他人的意图,而没有防卫意识,故不属于正当防卫,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成立聚众斗殴罪、成心伤害罪等。但是,在斗殴过程中或结束时,也可能出现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因而也可能进行正当防卫。偶然防卫,是指成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巧合了正当防卫的其他条件。〔四〕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一般来说,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针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进行防卫;二是针对不法侵害人的财产进行防卫,即当不法侵害人使用自己的财产作为犯罪工具或手段时,如果能够通过毁损其财产到达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那么可以通过毁损其财产进行正当防卫。〔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一方面要分析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形势。另一方面,还要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性质与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即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利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者死亡。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防卫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与客观后果,援引相应的刑法分那么条文定罪。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四、特殊正当防卫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平安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这一规定,称之为特殊防卫。特殊防卫的防卫性质和防卫条件与前述的防卫理论是一致的,其特殊之处有两点:一是针对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平安的暴力犯罪所作的特殊规定;二是针对这种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所采取的特殊防卫措施。所以,它又是对刑法第20条第1款的一个补充,以便更加有力地制止严重的暴力犯罪。第三节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二、紧急避险的条件〔一〕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现实危险不包括职务上、业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建金融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跨学科教学与综合性学习计划
- 加强内部审核的主管工作总结计划
- 提升岗位技能培训的有效性计划
- 班级园艺计划
- 营销培训课件-微信营销具体实施方案
- 大学生团日活动班会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模拟试卷-考点大串讲(2024冀教版)(解析版)-A4
- 急诊医学课件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 《邮政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组织的高效沟通ppt课件
- 幼小衔接家长会PPT课件: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 中考、高考标准答题卡答题注意事项ppt课件
- VTE预防健康教育ppt课件(PPT 42页)
- 分户验收表格(全部)(18341)
- 最新laravel框架
- 3、信息系统及其建设软件工程基础7.24
- 中药分类大全
- 精文减会经验交流材料
- 管道定额价目表
- 真崎航の21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