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红楼梦》导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A/07/wKhkGWV1FoSAdETRAAKNAmudufY899.jpg)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红楼梦》导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A/07/wKhkGWV1FoSAdETRAAKNAmudufY8992.jpg)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红楼梦》导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A/07/wKhkGWV1FoSAdETRAAKNAmudufY8993.jpg)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红楼梦》导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A/07/wKhkGWV1FoSAdETRAAKNAmudufY8994.jpg)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红楼梦》导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A/07/wKhkGWV1FoSAdETRAAKNAmudufY8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红楼梦》导读
读前五回之神话解判词曲文深意
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统编普通高中语文
课程内容: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
任务简述
《红楼梦》前五回出现了三个神话故事——“石头补天"“绛珠还泪”“太虚幻境"。“石头补天”与“绛珠还泪"介绍了贾宝玉的来历和宝黛爱情的前世因缘,“太虚幻境”通过图册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贾府众多女儿的不幸命运,也预示了贾府走向衰颓的局势。
高中生初读前五回,对这三个故事的象征意义大多会心生疑惑,从而形成阅读障碍。所以读懂开篇的三则神话,会让学生豁然开朗,从而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精读神话故事,了解其对于人物个性及宝黛爱情的隐喻作用。
2.精读判词曲文,学以致用,以了解贾家运势变化及众儿女的个性及命运。
自主阅读活动设计
1.精读第一回“石头补天"“绛珠还泪”的神话故事,梳理故事的主要对象、命运遭际、人生感慨;并以“《红楼梦》神话故事探源"或“《红楼梦》神话故事里的奥秘”为主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不少于200字的学习小成果。
2.精读第五回“太虚幻境"的判词、曲文,结合注释尝试理解其隐喻意义;并以“小曲词,大文章”为主题,选择一两首判词或曲词撰写读书笔记。
学习资源
1.欧丽娟:《大观红楼1》中的《神话的操演与破译》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中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第五回)》《红楼梦曲(第五回)》
学习进程:
一、导语激趣,引入对三则神话故事的阅读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是一本奇书,作者虽强调所记的是“身前身后事”,可是第一回偏偏讲述了两个神话故事,第五回主人公竟然神游了太虚幻境,给红尘往事笼上了神秘色彩。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精读“石头补天"和“绛珠还泪”的神话故事,探究其象征意义
活动要求:反复阅读两则神话,标出故事的主角,圈点对神话主角进行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写的关键词,体会其心理特点及情感特点,然后试着将故事讲述给同桌听。
1.《红楼梦》神话故事探源
分小组展示课前合作学习的成果,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故事的源与流的异同。
例如:“石头补天"的故事与女娲补天的故事的异同,“绛珠还泪”的故事与李商隐的《锦瑟》中运用的典故南海鲛人泣泪成珠的联系,或与湘妃竹的故事的联系。
2.《红楼梦》神话故事里的奥秘
分小组展示课前合作学习的成果,老师要引导学生学生抓住故事主角或意象去探究其隐藏的意蕴。
例如:“石头补天"里的石头,“绛珠还泪”里的“绛珠"“甘露”“泪"等意象的隐喻意义等。
3.查词典,揣摩关键语句语境义
在前两个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联系整本书的语境理解关键字词的隐喻意义。
(1)查查词典,比较“顽石”“美玉"“神瑛”在词义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们和贾宝玉有什么联系?
“顽石",顽劣的石头。
“美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神瑛":“瑛”,似玉的美石。
联系:“顽石"“美玉”“神瑛"同为“石”。
但是,“顽"“美”“神"则赋予了石头不同的特点。
“顽石”,“无材补天";
“美玉”,“鲜明莹洁";
“神瑛”,“甘露之恵"。
小结:从材用看,贾宝玉无补天之材,也无济世之用,当然无缘辅国,正是“无材补天的顽石”。从容貌看,贾宝玉清秀英俊;从品德看,君子往往比德于玉,贾宝玉高洁温润的品格正如“鲜明莹洁"的“美玉”。从情性看,贾宝玉对女性尊重体贴,犹如以“甘露之惠"滋养“绛珠仙草”。“石头补天"的故事介绍了贾宝玉的来历、材用、品质和容貌;“绛珠还泪”的故事介绍了贾宝玉的情性德行。
(2)查查词典,说说“绛珠"是什么意思?“还泪”一说预示了宝黛将有一场什么样的爱情?
绛珠:“绛",大红色。珠,泪珠。
小结:“绛珠”即血泪,预示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也预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还泪"交待了宝黛爱情的前世之盟,预示宝黛爱情是情的相知相报,是心灵的互通互酬,是彼此灵性的涤荡与启示,给宝黛爱情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三、略读“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故事,揭示其象征意义
过渡: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看了薄命司的簿册判词,闻了“群芳髓"的奇香,喝了“千红一窟”的茶,饮了“万艳同杯"的酒,听了舞女演奏的《红楼梦》曲。这一幻境奇遇堪称整本书的总纲,可谓幻中藏实、假中寓真。
1.朗读与探究
下面的图画和判词是怎样暗示所指人物的?你能说出她的性格和命运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1)香菱(英莲,秋菱)
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薛宝钗、林黛玉判词
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交流小结
(1)香菱判词交流示例:
①图画法,隐喻法。
“画着一枝桂花"借桂花隐喻夏金桂。
图中所画“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水"“泥”以“涸"“干”修饰,隐喻了香菱的险恶处境;“莲"“藕”以“枯"“败”修饰,隐喻了香菱的悲惨命运。
“根并荷花一茎香"以“荷花”“香"隐喻香菱的高洁乐观。
②别名法,讳饰法。
“莲”“藕"“荷花”与“菱"同为水生植物,暗示香菱。
致使香魂“返故乡”指其最终的死亡,运用了讳饰法。
③拆字法。
“自从两地生孤木"就是“桂”字,运用拆字法暗示夏金桂将给香菱带来的折磨与痛苦。
④评述法。
“平生遭际实堪伤"概述了香菱一生的坎坷悲苦的命运。
小结:香菱品格高洁,容貌美丽,性情天真可爱,纯真善良,有对青春、对生命、对充满诗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观园的生活唤醒了香菱的审美感受。然而,离开了大观园的香菱失去了生活的诗意,遭到折磨,最终香消玉殒!
香菱谐音“相怜”,她又曾名“英莲",谐音“应怜”。她是薄命司中第一个出场的女儿,领起了众女儿的悲惨命运,也是众女儿悲苦命运的真实写照。“应怜"的不只是一个香菱,“实堪伤”表达了作者对所有女儿的深切同情。
(2)薛宝钗、林黛玉判词交流示例:
①拆字法,谐音法。
“两株枯木"运用拆字法,暗示“林”。“玉带"“雪”运用谐音法,指“黛玉"和“薛”。
②别名法,隐喻法,典故法
“金簪"是“宝钗”的别名。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隐喻法,玉带本应围在腰间,却挂到林中,隐喻林黛玉不幸的命运。
“金簪”不戴在头上,却埋入雪中,隐喻薛宝钗虽德行贤淑,却最终走向婚姻悲剧,独守空房,葬送了青春。
“停机德"运用了乐羊子妻割断布匹劝丈夫勤学的故事,暗示薛宝钗贤良的品德。
“咏絮才”运用了谢道韫吟咏“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的典故,暗示林黛玉聪明伶俐的文学才华。
③评述法。
“可叹”“堪怜"评价了钗黛的不幸命运:宝钗贤良,却最终独守空房,葬送青春;黛玉才高,却最终泪尽而亡。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薄命女的无限同情。
小结:薄命司,顾名思义,是掌管薄命女子命运的地方。贾府的众女儿,最终都逃不了“命薄”二字。正像贾宝玉所喝的茶、饮的酒一样,最终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就像贾宝玉所闻的奇香一样,最终都是“群芳碎"!曹雪芹用诸多的手法含蓄地预示了众女儿的命运。
过渡:为了指点迷津,警幻仙姑可谓煞费苦心,她让十二位舞女演奏了《红楼梦》十二支曲。我们也选择两首曲文欣赏一下。
1.[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主问:这首曲文是以谁的口吻写作的?哪些词语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
小结:以贾宝玉的口吻。“都道”与“只念"唱出封建家长制与个人自由爱情之间的强烈冲突。“空对着”写出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终不忘"写出了宝黛的爱情悲剧。“意难平”写出了贾宝玉对爱情的执着,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否定。
2.[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主问:“食尽鸟投林"比喻什么景象?“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干净"是什么意思?
小结:“食尽”比喻贾府的衰败,“鸟投林"比喻人物由聚而散,“干净”指繁华成空、万境成幻。这首曲子总结了十二支曲子,对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终将由盛而衰的命运,对众女子最终将由聚而散的命运,作了预示。
1.以“小曲词,大文章"为主题,分享自主阅读成果
小组结合自主阅读成果,再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去重读自己小组选择的判词或曲文,然后以“小曲词,大文章”为主题,派中心发言人交流修改后的自主阅读成果。
2.探究文本,理解人物,了解神话寓意
主问:太虚幻境是“清净女儿之境",警幻仙姑为什么引宝玉前来?
小结:“警幻”,警示世人,痴情为幻。宁荣二公希望宝玉“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以入正道。贾宝玉重情,一生以“体贴”为上,而家族却期望他学习孔孟思想,走科举兴家、经世济民之路,他的思想理念与家族期望之间有矛盾冲突。
四、课堂小结
前五回的三则神话,为我们暗示了人物性情或命运、宝黛爱情超越世俗的意义和贾府的运势走向。尤其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在大梦境中,用一首首小判词、小曲文,预示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运势和众女儿由聚而散的不幸命运。太虚境虽为幻境,却成为现实世界的倒影;现实世界虽有繁华富贵,终会成空成幻。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就是曾让我们深感困惑的三则神话的深远意义。当我们理解了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开篇的用意,我们阅读《红楼梦》的旅程将不再会云雾弥漫。期待大家继续前行!
五、课后阅读任务
阅读范围:第六回至第二十回。
六、助读资源
1.破译“石头补天”“绛珠还泪"两则神话[1]
《红楼梦》一开篇,在作者的自序之后,就是女娲补天的神话。
这个挪用自传统古老神话的设计,固然是为贾宝玉所量身订制的,却更是为全书的书写奠定了基本框架与主要象征意涵,神话故事中的每一个环节与构成要素,不仅都蕴蓄着深厚久远的文化积淀,也都被吸纳到小说人物情节的塑造中,成为整体安排与重要寓意的巧妙对应。
既然《说文解字》释“玉”道:“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且在考古中大量发现于权贵者之墓葬中的玉器,本身就意味着玉器已经成为权势、财富、等级身份等的象征物,与上层社会的交往活动有关,并对后世礼制的定型化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东周时也以各种玉饰象征着贵族的品格与情操及修养。这颗在神界“无才补天”而“落堕情根"的玉石,到了俗界之后也是在“公侯富贵之家”中才完成“情痴情种"的人格类型,可见这颗玉石有如贵族血统的隐喻,“五色”的美形正是其必要的表征。
其次,这颗相配于贵族的玉石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补天石中唯一剩余的一块,又暗示一种“畸零"——即不完整的、剩余的,因此被弃在“青埂峰”下……即脂批所谓的“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若从“补天”的角度来看,所补的“天"、所救的“世”即为广大人群生活所寄的社会秩序,以儒家的理想来说就是经世济民,以贵族世家来说便是永保无虞,而双双绝缘于这颗无才补天的畸零玉石,诚所谓“于国于家无望"(第三回),因此加倍愧悔自责。由此可见,以补天石被弃自喻怀才不遇或救世无成,已是文人熟悉的文学手法,只是曹雪芹或贾宝玉更兼具家族继承人的失败无能,更甚于一般意义的怀才不遇。宝玉的“无才补天”乃是儒家“济世"理想与家族“救亡”事业的双重落空。
玉石幻形入世的过程里还有一个步骤,那便是以“神瑛侍者"为中介,其实也更透露石玉一体的内在消息:其中所谓的“神”字作为对立于“俗"界的意义自不待言,而所谓的“瑛”字就殊堪玩味了:《说文解字》对瑛字的解释是“玉光也",《玉篇》则谓:“瑛,美石,似玉;水精谓之玉瑛也。”可见瑛与玉根本就出于同一个范畴,彼此十分近似,而且可以连“玉瑛"二字为一词,作为水晶之别称,则尚在精神的层次时,石头已非素朴之野物,而是经过锻炼、美质已具的玉石了。就此,可以再度证明女娲补天所遗之石确然为玉石,与入世后的通灵宝玉一以贯之。
所谓“绛珠”的真正重点,其实是在于此一名称所引发的形象联想。脂砚斋于“有绛珠草一株"句批云:“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这就清楚告诉我们,“绛珠"正是取意于“血泪”,呼应了第八回“一泪化一血珠"的批语,则沾上血泪的仙草正与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所形成的斑竹完全一致,“绛珠仙草"就是带着泪斑的“湘妃竹”的平行转化,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植物上的形象分化。
其中,十分重要的讯息是,这样的深刻因缘最初并不是男女爱情,所谓“情人"并非爱侣而是指有情义之友人,可见其“情”实涵摄了超越性别的知己同心,原不限于狭义的男女之爱,这也与宝、黛幼年之初始情感本质乃是“亲密友爱"(第五回)相对应。再者,就“木石前盟”的建立过程与订定本质而言,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之所以灌溉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动机并不是出于对特定对象的情之独钟,而是一种博爱普施万物的举手之仁,幻形入世后的宝玉依然保留了这样的人格特质,所谓:“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第五回)。其次,神瑛侍者施予绛珠草的“甘露之惠”,造成了绛珠草“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的偿债心理,而促成了入世还泪的俗世因缘,其最初的本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爱情。而无论如何,这样历经前生后世的深刻因缘,后来还是以爱情的性质造成礼教少女的苦恋隐衷,再加上本来就是奄奄一息的幸存仙草所赋予纤弱多病的先天体质,以及还泪为宿命的规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林黛玉青春夭亡的早逝命运。
2.太虚幻境中图册判词及《红楼梦》曲词的奥秘[2]
贾宝玉梦随警幻到太虚幻境薄命司,看到贴有金陵十二钗册子封条的大橱,就开橱看了册子中的一些图画和题词,即这些又副册、副册、正册及其中的十四首图咏,但不懂它究竟说些什么。
旧称女子为“裙钗”或“金钗"。“十二钗”就是十二个女子。在这里,“十二钗"即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册又有正、副、又副之分。正册都是贵族小姐奶奶;又副册是丫头,即家务奴隶,如晴雯、袭人等;香菱生于官宦人家,沦而为妾,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入副册。
大观园里女儿们的命运虽然各有不同,但在作者看来,都是可悲的,因而统归太虚幻境薄命司。虚构这种荒唐的情节,固然有其艺术构思上的需要,不能简单地看作宣扬迷信,但毕竟也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的流露。它的客观效果是同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与罪恶相矛盾的。正如鲁迅所说,人物命运“则早在册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过是一个归结:是问题的结束,不是问题的开头。读者即小有不安,也终于奈何不得”(《坟·论睁了眼看》)。这是这部伟大杰作的十分明显的局限性。但图册判词和后面的《红楼梦曲》一样,使我们能从中窥察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以及在安排她们的命运和小说全部情节发展上的完整艺术构思,这在原稿后半已散失的情况下,特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在我们读到的后四十回续书,不少情节的构思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红楼梦曲》十二支,加上前面的引子和后面的尾声,共十四支曲子。中间的十二曲,分咏金陵十二钗,暗寓个人的身世结局和对她们的评论。这些曲子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一样,为了解人物历史、情节发展以及四大家族的彻底覆灭,提供了重要线索。曲子是太虚幻境后宫十二个舞女奉警幻之命,“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唱给宝玉听的。宝玉拿着《红楼梦曲》原稿,“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但听了以后,仍不知道它说些什么。
3.你知道怎样解开红楼女儿的命运秘笈吗?[3]
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判词,每一则都有图画、有诗语,图画可以有效地传达特征,以人物景致种种具体的形象来帮助理解,而与判词内容相辅相成,这也是传统谶谣形式的一种表现。
就诗语文字的部分而言,谶谣制作时所采用的拆字法、双关法、谐音法、别名法等等,有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买卖的合同范本
- 2025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合同范本
- 2025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示范文本)
- 油罐安全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福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物业用房及厂房租赁合同
- 汽车货物运输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范本】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 2025“谁造谁有”林地使用合同书
- 货物运输合同协议书模板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课件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标杆地产集团 研发设计 工程管理 品质地库标准研发成果V1.0
- TMS开发业务需求文档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 房产抵押注销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