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Stoker,1847——1912)被后人称为“吸血鬼小说的鼻祖”,其长篇小说《德拉库拉》(《Dracula》)开吸血鬼小说题材的先河。布拉姆·斯托克拥有来自爱尔兰本土凯尔特人和来自英格兰盎格鲁民族的双重文化传统和身份,擅长描绘超自然邪恶幽灵,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德拉库拉》通过对恐怖形象——吸血鬼和阴森氛围的塑造,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离经叛道的世界。小说自1897年面世以来,销售量达几千万册,已发行了300多个版本。20世纪20年代,它先后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受一代代导演和明星们的青睐,成为银屏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02年4月17日,在纽约市洛克菲勒广场拍卖会上,《德拉库拉》500多页、并有多出破损的打字稿引起多方激烈的争夺,最终以94万1千美元成交。[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德拉库拉》讲述了一个邪恶的吸血鬼的恐怖经历。来自英国的年轻律师乔纳森前往东欧吸血鬼的故乡——特兰西瓦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中西部地区。由于以吸血鬼形象为中心的文学作品起步较晚,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较少,所以国内对于文学作品中吸血鬼形象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学者选择以《德拉库拉》作为文本进行解读和研究。通过知网搜索中心词“德拉库拉”,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进行跨库检索,共有18篇作品。通过对国内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将学者们对《德拉库拉》研究的切入点分为以下几类:吸血鬼形象分析研究。在文学形象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分析吸血鬼形象的历史演变。南京大学刘礼飞于2013年发表论文《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01),其中阐述了吸血鬼从宗教渊源中的与基督教文明密切相关的鬼怪到中世纪欧洲的吸血鬼迷信,启蒙时代赋予它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最后在银屏时代运用夸张艺术作为理想寄托;孙桂涛《吸血鬼文学形象的变迁》孙桂涛.吸血鬼文学形象的变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9).认为吸血鬼经历了从欲与恶到爱与善再到具有“人性的光辉”的过程。二是纯粹地对《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进行分析。许莹的论文《十九世纪英国吸血鬼文学主题研究》许莹.十九世纪英国吸血鬼文学主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明确地将吸血鬼比作犹太教与犹太人的化身和社会贵族的代表;彭莘在《吸血鬼小说<德拉库拉>的几组命题解读》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01)孙桂涛.吸血鬼文学形象的变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9).许莹.十九世纪英国吸血鬼文学主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彭莘.吸血鬼小说《德拉库拉》的几组命题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S1)余添.论僵尸与吸血鬼形象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异同[J].群文天地,2011(16)从殖民主义角度研究。江颖发表的《<德拉库拉>后殖民视野的“身份”解读》江颖.《德拉库拉》后殖民视野的“身份”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2)中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观为立论视角,通过身份表征的诸要素来探讨《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如何沦为“他者”而遭到维多利亚社会的排斥和压迫;张金凤的论文《来自东方的殖民者——论<德拉库拉>中的反向殖民》江颖.《德拉库拉》后殖民视野的“身份”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2)张金凤.来自东方的殖民者——论《德拉库拉》中的反向殖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04)身份,文化认同,同性恋等主题研究。由于吸血鬼是被赋予了人的思想的鬼魂,其身份的特殊性很容易使研究者想到文化的异同,在大量论文中研究者们都将吸血鬼作为“他者”和文化异类来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与身份和文化的认同密不可分。江颖于《“他者”的命运——从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观浅谈<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的象征意义》的研究成果角度比较新颖,从吸血鬼作为“他者”必然灭亡的命运延伸到维多利亚时期男权主导的社会,展现出女性不配拥有人权而被异化为“他者”的社会现象;以《德拉库拉》为文本进行的同性恋命题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小说中有一些难以捕捉的微妙的氛。哥特小说、电影文化研究。从风格流派来看,《德拉库拉》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哥特小说,人物、情节、氛围、结构的设置都具有扣人心弦的美学艺术。李默的硕士论文《论现代“哥特式”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李默.论现代“哥特式”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D].西北师范大学,2008.中论述到“哥特式”精神所依托的魔鬼并非恐惧本体或者罪恶的象征,而是一种原型,承载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经验和记忆,在很多现代艺术作品中,魔鬼被赋予了本我特征,主观并且浪漫化,会让读者感受到贪婪而丑陋的魔鬼可能就是自己本身;近十年来,全球的影视行业掀起了“吸血鬼热”,这一形象渐渐为大众所熟知,电影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不同于文学作品,但却由此发展而来,华中师范大学蔡栩月的硕士论文《论吸血鬼电影的文化符码与当代审美接受》李默.论现代“哥特式”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D].西北师范大学,2008.蔡栩月.论吸血鬼电影的文化符码与当代审美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1.从国内期刊论文的成果看,国内对于《德拉库拉》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开始才有一些研究人员关注此作品,并且直到2007年才出现研究吸血鬼文学的热潮,从上述提到的论文的发表时间不难看出,大多都集中在2007年到2013年,这与欧美吸血鬼小说被改编成风靡全球的电影和电视剧息息相关,例如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美]\t"/item/%E6%9A%AE%E5%85%89%E4%B9%8B%E5%9F%8E/_blank"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M].覃学岚,孙郁根,李寅译.北京:接力出版社,2005—2008(《[美]\t"/item/%E6%9A%AE%E5%85%89%E4%B9%8B%E5%9F%8E/_blank"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M].覃学岚,孙郁根,李寅译.北京:接力出版社,2005—2008国外对《德拉库拉》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限于条件有限,在网上仅仅能找到很少的外文研究成果。特瑞·伊格尔顿(TerryEalgeton)(1943—)是当代西方文论界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他于1994年、1999年、2004年、2013年在《伦敦书评》《伦敦书评》:创刊于1979年,创刊之时英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内容主要是传统的英语随笔和评论。(《LondonReviewofBooks》)上刊登的四篇文章中都提及了《德拉库拉》,《RunningoutofSoil》Eagleton,T.(2004).RunningoutofSoil.[ReviewofthebookFromtheShadowofDracula:ALifeofBramStoker.]LondonReviewofBooks,26(23),28-30.(1994)中作者将《德拉库拉》与爱尔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联系起来,《AllergictoDepths》Eagleton,T.(1999).AllergictoDepths.[ReviewofthebookGothic:FourHundredYearsofExcess,Horror,EvilandRuin.]LondonReviewofBooks,21(6),7-8.(1999)由德拉库拉伯爵的吸血鬼形象引申到后现代主义,并认为“后现代主义对离经叛道、异国情调和怪诞的痴迷有一部分是对现代主义本身的继承。”《《伦敦书评》:创刊于1979年,创刊之时英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内容主要是传统的英语随笔和评论。Eagleton,T.(2004).RunningoutofSoil.[ReviewofthebookFromtheShadowofDracula:ALifeofBramStoker.]LondonReviewofBooks,26(23),28-30.Eagleton,T.(1999).AllergictoDepths.[ReviewofthebookGothic:FourHundredYearsofExcess,Horror,EvilandRuin.]LondonReviewofBooks,21(6),7-8.《AllergictoDepths》:Post-Modernism’sobsessionwiththedeviant,exoticandgrotesqueispartlyaninheritancefromModernismitself.Eagleton,T.(1994).Spooky.[ReviewofthebooksTheCollectedLettersofW.B.Yeats.Vol.III:1901-1904andModernIrishLiterature:SourcesandFounders.]LondonReviewofBooks,16(13),8-9.以上文献各有侧重点,都从整体上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和内涵,但是近年来对于《德拉库拉》的研究已没有新颖独特的命题。虽然小说是以英国资产阶级贵族战胜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的过程为线索,但由于吸血鬼形象区别于人类的特殊性,其实可以引申出很多角度以及对现实的思考。由于国内外很少有论文提及小说中的“物化”现象,且当时维多利亚时代处于工业革命发展后期,暴露出了无数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此处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以以此为命题。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研究,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部分,它涉及整个社会,但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仅限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赋予了马克思异化理论以新的视角和时代价值。在卢卡奇看来,物化现象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为主要的特征表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极为广泛并且较为典型的现象,拜物教本质上导致了物化现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加速了物化现象的诞生。小说中多次出现了英国19世纪末工业革命成果——机器,它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笔者准备以机器为切入点,从工业革命现象引申到整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状态,来解读小说中的“物化”现象,作品中“物化意识”的载体就是吸血鬼,吸血鬼凝聚了人和妖魔化物种的特性,其思想中浓厚的物化意识折射出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漏洞,由吸血鬼隐喻出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诞生的物质上丰富、精神上倒退的“社会畸形人”,通过对吸血鬼“物化”现象的分析,表现出工业化带来的种种的社会危机,同样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鼎盛时期以后与人性自身完善之间不可融合的矛盾,引发人们在外界环境异化时的人性坚守和价值追求的思考。一、现代性书写下的物化世界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小说往往在现实与幻魔世界中自如转换,吸血鬼作为一种超越人类和自然的异体生物,它的形象在理论上对于小说的时间设定其实是没有牵连和影响的,作者却以自己生活的时代——19世纪末作为小说背景,并且作者以现代性的书写手法赋予伦敦以现代化的时间概念,独特的时间设定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妖魔化虚幻的吸血鬼与真实贴切的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的融合,折射出时代的倒影和对人性的反思。结合“物化”理论,可以发现作者并不仅仅把吸血鬼当作一个异于人类的幽灵般的形象,他的身上有许多人类的影子,是对人类社会的映射,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物化”的人的表现。然而,物化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的形成与外界环境环环相扣,并且物化等理论是现代化社会下诞生的产物,现代性是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学术界将现代化定义为启蒙时代以来,并划分为三个历程,有时也将现代化社会特指为1870——1910年间,笔者在细读小说之后,发现作者将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的日常生活灵活运用其中,选择了与现实世界同时间的时间设定,小说中没有典型的宏伟场景和华丽精美的语言,仅仅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在平凡之中刻画出丰富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广泛运用在生活之中的机器,各种机器在作者笔下多次出现,比如火车、电话、打印机、复印机、轮船,并且起到了设置悬念、推动小说情节的作用。我们可以将作者对机器关注度看作是现代化社会的象征,由这种现象推及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机器生产普遍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机器的发明和进步直接来源于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1870年之后,工业革命成果越发成熟,加之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完成,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同样也是现代化的优势和进步所在。作者多次将机器作为环境中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将吸血鬼的故事放在一个更为现实和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以机器作为研究视角,论述机器时代下的生活现状,可以由小说的情节扩散到整个社会和人类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前进中的生存状态,结合物化现象的原因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虽然机器生产的规模化仅仅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但是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却因为机器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机器在文本中映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生产状况,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缩影。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小说中蕴含的生活生产领域的现象,解读小说中吸血鬼的物化现象,据此探究出社会的发展形态和隐喻的社会危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一)多元面貌的现代性社会十九世纪下半叶,由于电力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科技发明层出不穷,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场革命是生产生活领域的变革,它在物质层面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许多具有跨越性的“时代”,这是属于人类文明的辉煌。《德拉库拉》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末的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可以充分展示出经历过顶峰时刻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除了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是特兰西瓦尼亚人以外,其他主要人物都是贵族阶级或者中产阶级,他们以医生、律师、教授、庄主、贵族小姐的身份存在,即使工业革命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悬殊的贫富差距使作者将小说中自由使用机器的人物隐喻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小说中大量情节都体现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时代”的创造,这对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是广阔背景式的描绘。恩格斯晚年在与家人、朋友的书信中,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与说明。在以机器为主要成果的科学技术之中,电器、内燃机、电讯呈现出递进发展的模式,它们在推动小说情节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且成为最后战胜吸血鬼的关键要素。首先,电的发明和应用为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了“电气时代”和“重工业时代”。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使电灯、电话、汽车、火车等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从“蒸汽时代”迈进“电气时代”,英国各地的工业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试看小说中的年轻律师乔纳森被困城堡,想方设法无法逃脱的情节和之后与朋友联合毁灭吸血鬼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毁灭者和吸血鬼之间主动与被动地位的转换过程中,机器起到了制胜的作用。乔纳森之所以多次逃跑失败,是因为吸血鬼生活在东欧的乡村,和繁华先进的伦敦都市相比,特兰西瓦尼亚没有便捷的火车和电话,乔纳森希望用传信的方式让家人知道他的处境,但却被贪财狡诈的斯兹加尼人所背叛,他也尝试过半夜坐马车悄悄离开,但是却被德拉库拉伯爵发现,这都是外界环境的局限性。反观摧毁吸血鬼的过程,每一步惊心动魄的前进都与机器的运用密不可分。乔纳森和他的朋友们对吸血鬼都有不同的断断续续的记忆和认同,在交流看法的同时,未婚妻米娜用录音笔记录过程,并用打印机将所有资料汇集在一起;当吸血鬼发现他们的聚集地时,愤怒地毁掉了一切重要的材料,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米娜在此之前,已经用复印机把所有资料备份了,这才让他们的努力没有付诸流水;因为白天不能暴露的原因,吸血鬼无法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只能选择睡在轮船上装满泥土的木箱里,乔纳森和约翰西沃德医生、范赫尔辛教授共同追捕他并企图在特兰西瓦尼亚将他消灭的时候,他们采用火车的交通方式抢先一步,在吸血鬼乘坐轮船到达岸口的时候将他杀死。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迎来了“城市化时代”。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了人们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业人口成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根据资料显示,从1760年到1881年一百多年的时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由开始的10%左右提高到后来的72%。王志林,余冰.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示的经济学意义[J].理论月刊,2010(05)王志林,余冰.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示的经济学意义[J].理论月刊,2010(05)架上的书可谓门类齐全,历史、地理、政治、政治经济学、植物学、地质学、法律,都是有关英国和英国人的生活及风俗习惯的。[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8“正因为有了它们,我才得以逐渐了解你们那个伟大的祖国,并且深深爱上了她。我多想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游荡在匆匆而过的人流之中,融入她的生活,感受她的变化,呼入她的气息,分享她一切的一切。”[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8“如果我在伦敦讲英语,大家都会听出我是一个外国人。”[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9伯爵为了能够融入英国生活,成为一个地道的“伦敦人”,他不惜花费巨额在伦敦购买房产,聘请律师,而且努力学习英语,阅读有关英国文化的书籍,尽管他是一个蔑视穷鬼的优越感极强的贵族伯爵,但是在移民伦敦前依然表现出了一丝试图掩盖外来人身份的恐慌。他的行为是对于城市者身份的疯狂崇拜,是城市化导致的一些人对于身份观念的心理扭曲,价值观缺乏主观且正确的判断,出于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崇拜,丧失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宿,虽然不能完全将他定义为穷困的乡下人,但是他的万贯家财并没有丰富其精神世界,在逐利的过程中丧失了对社会和自我辩证批判的认知。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大变革、大发展,这些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塑造出了一个多元面貌的现代性社会,由于各种思想的交织冲突,衍生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价值观念,人们在追随时代进步的过程肿么不断否认过去的自我,在欲望与矛盾之中物化前进,不论是吸食社会财富的资本家,还是遭到压榨的被剥削者,他们都一致地遵循着这条准则,渴望效率和产出的最大化,特别是在这种时代条件下。随着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着的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资本主义的机器,能力和人格分离,行为成为了附属于人的外在的客观事物。即使工业革命创造出了非凡的时代,但同时也刺激了很多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的产生,这需要人们花费比经济建设更多的时间去解决。(二)机器诞生后的物化文明机器的先进水平和普及范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英国在欧美国家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之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表面良性但本质腐烂的社会问题,以《德拉库拉》中所展现出的“吸血鬼”的形象为例,可以将这种物质文明丰富导致的精神文明缺失或者是人性中隐藏的危机的爆发看作是一种“物化”现象,这是现代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阴暗面,它与人类的生存呈现出对峙的状态。“物化”理论最初是由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Lukács,1885-1971)提出的,他做出了系统的阐释和说明。在理论上,“物化”有两层含义,客观方面是一个充满客体与商品世界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对立,即物的异化。主观方面是一个人的活动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变成附属于自然规律的人类之外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自我的\t"/item/%E7%89%A9%E5%8C%96/_blank"异化。这显示出物化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是客体到主体再到意识层面的演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工业革命蓬勃导致的机器生产的机械化,使生产领域逐渐物化,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论是资本家,还是被剥削者或是其他涉及商品交换的社会群体都会受到影响,从而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物化成为发展趋势。外在环境即客体的物化引起主体行为的物化,在相对时间内,人的认知不会发生扭转性的变化,但是随之行为的日常化,会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是意识层面的转变。文本中的物化现象主要是针对吸血鬼德拉库拉的行为来说,他作为妖魔化的社会畸形人,他具备人的自主选择意识,作者也同时赋予它非人的妖魔化特征,吸血鬼的物化表现从行为逐步上升到意识,再由深化的意识体现在行为之上,因为他思考与抉择的能力和异常怪异的吸血行为使之成为一个比人类更加鲜活的文学形象。人的“物化”经历的过程是复杂循环的渐进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残忍的资本家过度剥削工人使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而忽视了对自身道德和人性的反思和追求。由于文本中大量涉及的是吸血鬼行为本身的“物化”,是人的“物化”的现实隐喻,所以笔者在本文主要对主观方面的“物化”进行解读。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原因做出了直截了当的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具有的拜物教拜物教:宗教信仰的原始形式之一。与“拜神教”相对。该词来自葡萄牙文feitico,意谓巫术。1760年由法国历史学家德布罗斯(CharlesdeBrosses拜物教:宗教信仰的原始形式之一。与“拜神教”相对。该词来自葡萄牙文feitico,意谓巫术。1760年由法国历史学家德布罗斯(CharlesdeBrosses,1709—1777)首先使用。宗教意义上的拜物教产生于原始神灵观念之前。其中,拜物教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人的“物化”思想的诞生,这是最直观的价值观层面上的诱发因素。拜物教原是一种宗教信仰,与拜神教相对,被信仰的事物往往是天体、宏大的自然现象、无生命的东西和动植物,或是人的想像中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9人们重视对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因为可以通过商品交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获得物质享受的优越感与满足;另一方面,列宁(Ле́нин,1870—1924)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曾经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绝对规律是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它既普遍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中也同样存在个体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人们在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情况,会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以此来弥补政治地位不足的遗憾,况且当时的英国正在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型,疯狂的海外殖民贸易使得资本家野心泛滥,希望借此来扩大财富总量,满足自己的欲求。总的来说,“物化”现象是在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这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与人性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表现,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有冲击力的外部条件,为人的“物化”提供了契机,事实上,人性和人的能力与人本身的分离,并且从属于外界的一部分,这归根结底是物质欲爆发后的个人准则的丢失和人性被财力所湮没的结果。二、吸血鬼:邪恶与死亡通过第一章中对物化理论的解释,我们得知物化是一个从生产生活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思想文化领域的逐渐过渡升级的过程。结合文本《德拉库拉》,不论是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还是对形象的刻画,随处都留有“物化”现象的痕迹,具体表现在吸血鬼的价值观和行为之上,他是邪恶和死亡的象征,但同时也隐喻着社会中一些物化的畸形人,他们丧失为人的原则,丢失自我和正义的精神,在混乱荒诞的世界里用妖魔化的行为实现自己的欲望和抱负,作为非人类的生物,吸血鬼的生活方式带有人类的痕迹,但同时也超越了平凡人的极限,他们以超凡的能力和永无止境的欲望将物化的人类夸张化,达到让人骇人听闻的艺术效果。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的同时,给予人物可能存在的社会背景,外界与内部的交织作用产生了一个生动逼真、在现实与魔幻中自如转换的超人类的灵异生物。对于吸血鬼的历史传说,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英国,被开除教籍的人死后疯狂吸食人血成为了编年史学家们眼中的“吸食的血尸”。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01)后来14世纪,爆发了来势凶猛的百年瘟疫,整个欧洲在疾病的黑暗笼罩下痛不欲生,一些得了瘟疫的人在死前都面露凶相且表现得十分痛苦,他们会捶打棺材板,拼命挣扎,以致在他们死后被打开棺材时都令人感到恐惧,由于当时的医学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同时又受到中世纪教会的影响,渐渐地被人们传说成死而复活的吸血鬼。18世纪,又一轮瘟疫席卷欧洲,吸血鬼同样又成为了解释瘟疫爆发的原因的说辞,各地政府为了搜寻吸血鬼,一一打开被埋葬的棺材,将未腐烂的尸体定义为吸血鬼,特别是在塞尔维亚地区出现了十几起可疑的死亡案例,奥地利当局对这些案件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有吸血鬼出没村子的情形,这时人们正式提出了“Vampire”这一专有名词,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01)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01)吸血鬼的形象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非现实的存在,他们由死尸演变而来,是人类转变成了没有心跳和脉搏、没有呼吸、没有体温、而且永生不老的吸血动物。[法]克罗德·勒库德[法]克罗德·勒库德.吸血鬼的历史[M].朱晓累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2历史上真正的德拉库拉伯爵原名\t"/item/%E5%BC%97%E6%8B%89%E5%BE%B7%E4%B8%89%E4%B8%96/_blank"弗拉德三世·采佩什(VladalIII-leaŢepeş,1431—1476),出身于特兰西瓦尼亚,也就是小说中吸血鬼的故乡,他的一生曲折坎坷,幼年被俘成为人质,后来消灭了几内亚境内的大贵族,统治了瓦拉几亚,最后在一场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死。据传说,伯爵有见血发狂的病症,同时还有用尖木桩虐杀战俘的残忍行为,他的名号传遍欧洲。这为《德拉库拉》\t"/item/%E5%BC%97%E6%8B%89%E5%BE%B7%E4%B8%89%E4%B8%96/_blank"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吸血鬼的形象在文本中是人类的化身和隐喻,他生活于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带有自己作为吸血鬼固有的特征,同时也暗含着社会中的人受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影响而演变为“物化”的人的意味。吸血鬼不同于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正是正常人“物化”之后的表现,这也是本章论述的重点,吸血鬼隐奥着随资本主义逐流而扭曲的社会畸形人,虽然他们在外貌上没有吸血鬼的特征,但是从本质上义无异于威胁人类生存的邪恶的魔鬼。所以本章主要从吸血鬼异化的特征隐射出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知误区和人性问题,并从吸血鬼的结局看出其被消灭的必要性和人在历史潮流中受个体意识误导而被动成为“物化”的代言人,最终不可避免地被正义所打败,成为教育后人不断完善自身道德素养的警戒线。(一)吸血鬼的物化特征吸血鬼的物化表现是由外而内,由浅及深的递进复杂的过程,他与人类的很多特征密切相关,将人类在物化世界的物化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笔者对吸血鬼的行为的分析,认为吸血鬼的物化特征主要聚集在四个方面——人性观念、政治理念、物质观、宗教观。吸血鬼不同于人类最鲜明的特征是吸食人血,威胁人类的生存,他们无法抑制对鲜血的渴望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就如我们人类没有食物和水就无法生存一样,《圣经》上说过“血就是生命”圣经[Z].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0:244圣经[Z].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0:244在《德拉库拉》中表现为德拉库拉伯爵改变妇女善良纯洁的本性,使之变成贪婪、纵欲的野兽。露西是一个和母亲一起生活的贵族小姐,她有着不食人间烟火、天真纯良的性格,对待朋友真诚,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憧憬爱情并找到了深爱自己的庄主之子——亚瑟·霍尔姆伍德,在当时的社会中,露西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少女。与此同时,她有着从小夜游的病症,夜里无人看管的时候便会走出房间到街上游荡,吸血鬼恰巧抓住了时机,在露西夜游的时候吸食了她的血液,使虚弱的她只能每天躺在床上,靠输亲友的血液维持生命。尽管如此,依旧无法逃脱沦为吸血鬼的悲惨命运,露西死后,她蜕变后的生命才刚刚开始,由于周围一直有孩子在夜里死去的事件发生,西沃德医生怀疑是露西所为,于是决定在夜里和范赫尔辛教授、昆西·莫里斯打开露西的棺材一探究竟,在月光下,他们发现了露西的身影,文本中对露西的描写与死前的露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露西的神态有些变化,原先的温柔纯情荡然无存,现在淫荡中透着冷漠残忍。[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19[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19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因受阻挠而如此邪恶的嘴脸,也永远不想让这样的致命眼神来注视自己。露西红润的脸庞已变得铁青,双眼喷着地狱的火光,眉毛皱起时的肉褶像卷曲在美杜莎身上的毒蛇,沾满鲜血的嘴咧得宽宽的,就像希腊人或日本人戴的表情面具。如果一张脸就意味着死亡——如果有种表情能致人于死地——拿着一刻,我们全看到了。[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20[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20这是露西在伤害一个孩子时被西沃德医生等人阻止时的表情描写,读者们都知道这不是出自于露西内心真实的行为,而是受到吸血鬼掌控的“物化”现象。吸血鬼将一个个正常的人类变成了冷血残酷、邪恶无情的机器,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利,同样也使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失去了所爱之人,这是吸血鬼在人性上对人类的残害,是人性上异化的特征。其次,德拉库拉伯爵吸食人血,布局一切,将正常人变成他的奴隶的目的都是为了动摇英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从外邦入侵英国,在政治上获得一定的地位。笔者之前提到德拉库拉伯爵在英国购入房产,学习英国文化,还时刻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格,都是在为他入驻英国做生活方面的准备。在这方面,作家将吸血鬼隐喻为侵犯正统文化的外来人,是英国人眼中的“他者”,文本中对抗吸血鬼的势力都是具有社会地位的英国贵族和中产阶级,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他的故乡特兰西瓦尼亚是欧洲最东边的地方,是有着正统血缘的英国人眼中的东方,历史上,那里有着大批的东欧移民,并且大多数都是犹太人,长时间乃至今天受到全世界“反犹主义”的迫害。德拉库拉作为东欧人,尽管是当地有声望的贵族,但他也说过:“在这儿我是贵族,老百姓都认识我,我是这里的主人。可一个外乡人到了陌生的地方,他就谁都不是了。”[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19他不仅仅是将自己当成“外乡人”,更是一个自卑的“外乡人”。伴随东欧移民沉重的历史记忆,他们虽为欧洲人,但却受到很多国家的排斥与厌恶,逐渐丧失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转而用他国文化来掩饰自己,以融入新的民族,重塑政治地位获得新生。这种行为不能说是对民族的背叛,可以看做是历史进程中为了拯救自我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但是德拉库拉伯爵将一种为生存的行为上升到掌控的层面,本质上出现了邪恶的价值观念。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让英国人主动地接纳外来人,而是使英国人被迫地成为和吸血鬼一样的种族的扭曲思想,他吸食英国人的血液,也让英国人吸食自己的血液,在某种程度上是民族间通婚的隐喻,德拉库拉伯爵希望用这种方式消除种族歧视。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血型可以导致外貌、性格、道德判断德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可以决定人的未来命运。张金凤.重读吸血鬼小说《德拉库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2)这种理论恰好可以证明德拉库拉伯爵的思维理念。爱德华·赛义德(Edward·Said,1935—)曾指出身份无非是集体经验的聚结和建构,身份的建构要依每个社会中权势的分配而定,它不仅是不自然的、不稳定的,有时甚至是被硬造出来的。江颖.《德拉库拉》后殖民视野的“身份”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2)张金凤.重读吸血鬼小说《德拉库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2)江颖.《德拉库拉》后殖民视野的“身份”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02)吸血鬼对英国社会政治构造的撼动与他对财物的迷恋紧密相关,他聚财敛物,相信金钱万能,对其有着特殊的迷恋和崇拜,认为贵族身份就是靠钱财堆砌而成,所以金钱在吸血鬼的眼中是铺向英国正统社会的道路。一方面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像德拉库拉一样的剥削者的个人财富疯狂累积,蓄养了他们贪婪的本性,很多文学文本中都出现了类似的形象鲜明的资本家,比如葛朗台、泼留希金,这些“吝啬鬼”形象是“物化”世界的畸形儿,对金钱的渴望抹去了人性本存的温度,他们已经超越追求物质享受的层面,只为占有而占有。另一方面,作者将吸血鬼设定为一个贪财的物化者是有据可查的,笔者在之前探讨过,吸血鬼其实也包含着东欧移民的隐喻意义,而东欧移民中很大一部分是犹太人,犹太人在其民族的流浪史过程中,19世纪移民入英国的大都从事借贷行业,借贷业借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得以兴起,犹太人与生俱来的超高智商使他们在商业上游刃有余,善于利用一切资源使利益最大化。“我只看到墙角堆着一大堆金子,全是世界各地的金币,有罗马的、英国的、奥地利的、匈牙利的、希腊的和土耳其的金币。而且这些金币至少有三百年的历史了。”[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44乔纳森第一次到城堡的时候,在伯爵的房间看到了如此之多的金币,虽然德拉库拉伯爵对金钱的迷恋还没有上升到“吝啬鬼”那样扭曲的层面,消费金钱的价值换取他所渴望的事物是其终极目的,他积累财富都是为了买通通往英国的道路,试图利用经济力量提升政治地位。但同时,他也将财富置于比自己更性命重要的位置,在面临被对抗者摧毁的时候也要捡起地上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和别的事物相比,只有社会地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金钱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如果移民英国,那么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才如行尸走肉般的僵尸一样痛苦。虽然他是没有血肉的异类动物,但是执着的信念赋予了他人的特征。吸血鬼除了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还有许多惧怕之物,例如十字架、大蒜、野玫瑰、山石灰,这些东西是人们隔绝吸血鬼,保护自己的暂时方法。在文本开头,不知情的乔纳森在前往城堡的路途中,遇见知晓德拉库拉伯爵真实身份的老妇人,她将脖子上的十字架取下送给乔纳森,以保佑他的平安;当他启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胸前画着十字,并伸出两个手指指着他;路边也竖着十字架,乘客们见了都连忙在胸前画十字。不知所措的乔纳森被他们的悲切和同情深深打动,但事实上这是人们对乔纳森前途凶险的祷告与祈盼。当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是虔诚善良的基督徒,十字架代表着上帝对世人的爱与救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志。他们将之赐予乔纳森可以看出吸血鬼是抵抗基督教这类正统宗教的邪教力量,他倡导异端邪说,鼓励宗教怀疑,惧怕任何神圣之物。这看似与他企图融合英国社会的行为相违背,但是正是在宗教上的异化表现体现了他在宗教理念、思想文化方面与主流正统社会无法融合的现状,注定了他必将被人类消灭的结局。《德拉库拉》中描写到,当露西被吸血鬼注射毒液之后,范赫尔辛教授在她的房间里布满了大蒜花,拿起花将窗框里里外外擦了一遍,为了确保每次吹进的空气里都带有大蒜的气味,还将它制成美丽的花环,挂在露西的脖子上,防止吸血鬼夜晚对她继续伤害,也是预防即将变成吸血鬼的露西做出伤人的事情。吸血鬼为什么会惧怕大蒜呢?从药效上看,大蒜中的硫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它可以抑制霉菌的产生,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而文本中德拉库拉伯爵的呼气中带有一股腐臭的味道,令人只想作呕,范赫尔辛教授在杀死已经成为的吸血鬼的露西时,先割下她的头,在嘴里塞满大蒜,再用木桩刺穿她的身体,这些步骤都是彻底毁灭吸血鬼的关键,由此可以知道,吸血鬼的前身是正常的死尸,他们被埋葬在地下后身体会滋生出很多细菌,成为和大蒜相对峙的个体。同样,山石灰具有腐蚀的作用,在对吸血鬼的抵御和伤害程度上,和大蒜的功能类似。而玫瑰是英国的国花,由15世纪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t"/item/%E8%8B%B1%E5%9B%BD%E5%9B%BD%E8%8A%B1/_blank"红白玫瑰战争(又称红白蔷薇战争)引起,后来都铎王朝将两种玫瑰合二为一,称为“都铎玫瑰”,并成为了都铎王朝的纹章,象征着王室的高贵和永恒,具有深刻的民族内涵。玫瑰和十字架同为正统文化的代表,异类的吸血鬼即使可以达到他入驻英国的目的,也不可能完全突破身为外来人的民族界限和历史身份。(二)双重因素与悲剧命运吸血鬼吸食人血致人死亡,所到之处世人都难逃魔杖,皆致命而亡,他本性邪恶,渴望统治社会,以人类的鲜血作为其生存的代价,死亡也同时寓意着吸血鬼的结局。作者在文本中以人物自述的形式真实还原了德拉库拉伯爵的形象,通过营造恐怖、阴森、诡异的氛围,将吸血鬼神秘、魔性、残酷的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身临其境。在小说最后,我们可以直观地预见吸血鬼的结局,吸血鬼始终没能逃脱被现代人杀死的结果,莫里斯、乔纳森和米娜不远万里,从伦敦乘火车到特兰西瓦尼亚,抢在太阳西沉之前,消灭了即将醒来的德拉库拉。“只见乔纳森的大刀寒光一闪,砍断了伯爵的喉咙,而莫里斯的博伊刀也戳向了伯爵的心脏。”[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397“简直是个奇迹,转眼间,伯爵的尸体就化为灰烬。”[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397他们摧毁吸血鬼的手段极其残忍,但是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将他赶尽杀绝,不再出现在世界上,危害人类的生存。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是火车飞快的速度减少了他们和吸血鬼的时间差,在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吸血鬼的结局因为其渴望占领伦敦的欲望和残忍吸食人血的行为而注定,对比吸血鬼被毁灭的前后状态,是从猖狂到灭亡的过程,他的结局既是作为外来人注定被历史和他国民族抛弃与超越于吸血鬼的外部力量双重作用下的产物。象征着异端邪说的德拉库拉伯爵的固有身份中就带有与人类社会不可融合的矛盾,从思想价值层面反映到其行为方式,这是吸血鬼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在任何的历史阶段里,它都不能与人类普遍具有的特质形成平衡。根据吸血鬼灭亡的结局,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吸血鬼注定灭亡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首先,吸血鬼无法暴露在阳光下,这使他白天只能躺在木箱或者棺材里,等待傍晚降临时才能出来活动,限制了活动的时间,以至于他在吸食人血时无法自由地掌控时间;而且,一旦人类发现他沉睡的地方,便能很快消灭他,在被毁灭的同时他不具备抵抗和斗争的能力,所以了解吸血鬼的人类不会将其当作“不死之身”,只要抓住时机就可以遏制他在夜晚的行动,甚至彻底消灭他。其次,即使他瞄准目标吸食正常人的鲜血,只要对方身上带有象征神圣的物品,例如十字架、大蒜、野玫瑰、山石灰,他也无法轻易狩猎,如果一直没有新鲜的血液供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进入休眠状态,也就没有力量在夜晚活动,进攻英国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德拉库拉伯爵本质上是吸食人类鲜血、剥夺他人生命以换取统治社会、满足个人欲望的少数人,是邪恶、不正义的代表,他们可能在某个阶段中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社会的价值取向随之改变,但是在整个历史长河的记忆中,他们仅仅是短暂停留的过客,不会成为主导社会和历史方向的胜利者,文本中的乔纳森、范赫尔辛教授、西沃德医生、米娜等人在吸血鬼眼中只是随时成为他的食物的微不足道的对抗者,但是他们心存善良与真理,坚持正义和信仰,愿意牺牲自我,不顾危险地与伯爵战斗到最后一刻,不仅是不愿认输的毅力和恒心,更是从心灵深处油然而生的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正义感,这与试图颠覆英国社会正统和谐秩序的吸血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从外部条件分析,乔纳森等人在毁灭德拉库拉伯爵的过程中,科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就是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机器。最开始在搜集有关伯爵的资料时,他们利用打印机、录音机、复印机汇总材料,提高了掌握对手的速度和行动力,后来伯当爵察觉他们的谋划后,愤怒地销毁了一切原始资料,幸好米娜之前心细保留了复印稿,他们才得以继续探究吸血鬼的性情和行踪。在行动的过程中,为了时刻互相照应,他们用电话沟通,才使自己免受伯爵的进攻。但是对伯爵起到致命作用的当属乔纳森等人乘坐火车抢先德拉库拉伯爵一步到达特兰西瓦尼亚,凭借火车快于轮船的速度,在日落之前杀死了伯爵,他们充分利用一切先进的科技成果,以人类渺小的力量战胜了在世间存活了三百多年有超能力的吸血鬼,如果没有这些机器,他们可能无法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吸血鬼注定被摧毁的结局是难以撼动的。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乔纳森与德拉库拉伯爵的两两对峙的过程中,由于乔纳森力量薄弱且身入狼室孤立无援,使得伯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幽禁的乔纳森似乎是一个随时等待凌迟的囚者,当他逃离城堡后,联合西沃德医生,知识渊博的范赫尔辛教授,善良的米娜和正义真诚的庄主之子亚瑟,共同对抗强悍的吸血鬼,随着他们日夜不停的努力,双方力量和地位发生的反转,伯爵渐渐沦为逃脱他们掌控的避难者,对他们的侵害和进攻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根本上来源于个体联合后的势力壮大,“正义”和“邪恶”的较量和斗争贯穿文本始终。德拉库拉以其令人心生恐惧的表征形象,怪异的内在品质,极度嗜血暴力,荒诞乖决的行为,宏大而扭曲的野心,强烈的征服欲望和变态的征服方式,给读者营造出了一个神秘耸人的魔鬼世界,尽管如此,吸血鬼营造的恐怖氛围最终还是被人性的正义和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所打破,这种与社会对立的特殊的存在是无法相容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德拉库拉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注定性的。他作为一个伦敦的异乡人,这决定了他企图掩盖本质实现自己欲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纵使他有万贯家财,天赋异禀的超能力,也无法给予他常人般安稳的生活,他与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跨越物种的鸿沟。他实现抱负和占领伦敦的方式是可悲的,他努力学习别国的文化和语言,企图去融入他们获得认可,同时也采取杀戮的方式,用吸食人血,使人类成为自己同类的邪恶手段渐渐改变与自己对立的物种,他用血液渗透替代文化渗透、经济渗透、政治渗透,这样的侵略和征服是失败者无能的方式,他毫无政治理想,只知晓用金钱买断一切,他藐视人类,自认为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没有丝毫感情,与同类之间也只有利益象征。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必将被人类灭亡的结局显得更加可悲。三、物化环境下的抉择:坚守与追寻作者布拉姆斯托克将明确的戏剧冲突与爱尔兰哥特式风格相结合,构思精巧,复原了18世纪一度流行的“哥特式”小说阴沉恐怖的风格,构建出鬼魅的死亡意象。吸血鬼形象的成功塑造来源于作者对中世纪文学中“吸血鬼”形象的借鉴和对非现实人物的大胆想象,但同时也赋予新时期的吸血鬼更复杂深刻的寓意。作为“现代畸形人”的象征,他在“物化”的世界中诞生,他的异化行为等同于人们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中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认同和基本人性准则,成为社会中肮脏成分的构建者与繁衍者,与德拉库拉伯爵相比,他们被扭曲的人性中的罪恶有过之而无不及,吸血鬼最终被团结的正义力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所摧毁,可以说,是“物化”世界孕育了扭曲的人性,同时也毁灭了他们。其结局不禁让我们产生了对于人性的本质的思考,它与“物化”世界是否不可割离?价值扭曲的人在“物化”世界里何去何从?人性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为人类所关注的话题,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对其产生根本的影响,人们自我能否复归扭曲的人性达到精神的焕新和蜕变,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人们对其进行的解读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社会环境的改变会孕育出新的心理特质,存在激励人前进的积极因素,也有可能是激发人性阴暗的钥匙,无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民族的共同身份是什么,扭曲的人性使人走向非正义、邪恶不归的道路是不可否认的,它不会给利欲熏心、道德丢失的人开启神圣境界的大门,只会加速人的毁灭。(一)反思身份,重塑自我吸血鬼在认同身份与否认自我的过程中渐渐物化,在现代性环境中,他沦为利益至上的奴隶,可见物化环境在侵蚀人性的同时也在化解本质的身份认同,当人们越发注重外界的事物,自身的价值与身份往往会被忽视,抛去社会价值的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会被商品经济掩盖,就如吸血鬼一样,他们会崇拜看似比他们有更高地位的上层人,在追名逐利中渴望摆脱现在的身份,他们对自我的肯定也仅仅是在目前优于其他人的地位的基础上而言的。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多种性质的物质实体,具有一切生物所具有的自然性;同时,在其现实性上,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蔡笑岳,于龙.心理学:研究人的另类科学——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蔡笑岳,于龙.心理学:研究人的另类科学——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人的行为会逐渐地与人类不断完善自我的理想状态想违背,其根源是价值观念和思想层面的改变,更深的程度就是身份丧失,人性扭曲。身份丧失是人性扭曲的前提与征兆,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追寻会受到物化环境的影响,人们会因为追求更高的社会身份而抛弃自我身份,两者永远处于相互斗争的状态,坚守自我从而抵制物化环境的诱惑,亦或是丧失自我沦为物化环境加速恶化的工具,这些都取决于个体的选择。人的生存受制于外部环境,但是个体的独立性使得自我有思考的机会。其次,人性扭曲是从性善向性恶的转换,从根本上是人性中某些特质的变化导致行为方式异于常人。把德拉库拉伯爵的异化行为表现在当时社会的“物化”的人身上,就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探索与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浓厚的拜物教思想就是“物化”后的荒诞文明中的一个符号,人性缺失的物化者将之作为追名逐利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传染着社会中的每个人朝着机械化的生活沦陷。在横向社会和纵向历史的交织中,人性永远无法逃脱与“物化”世界相联系的魔咒,在资本社会发展过程,人的“物化”是人性与社会之间不可融合的矛盾的体现,人性物化的现象在历史和社会中是永恒存在,不能磨灭的。德拉库拉伯爵生活的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导致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中产阶级力量壮大,企图在政治上获得一席之地,他们的存在威胁老派贵族的利益;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各种社会问题纷纷涌现,比如环境污染、农业比重失衡、失业人口增多、交通住房困难;此时,美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下跻越世界前列,威胁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由于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阶段,英国疯狂地进行海外殖民,努力扩大国家版图,使得殖民地反抗暴乱不断。国内外各种矛盾交织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威胁拨乱着民众平静的心弦,吊打着处于思想边缘的慌乱者,让他们在动荡中狂妄浮躁,无法坚守人的基本底线,因为个体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一举一动构成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也受到外部的牵制和约束,所以社会环境影响扭曲的人性的诞生这一命题是亘古不变的。类似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者乐此不疲地将人性扭曲的话题写进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借此抒发他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塑造了一个在文学史上形象突出的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19世纪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克朗台》的主人公。,当时的法兰西社会激烈动荡、急剧变革,作者利用其贪婪狡诈、六亲不认的特征,抨击在这历史急转弯的严峻时刻,\t"/item/%E6%AC%A7%E4%B9%9F%E5%A6%AE%C2%B7%E8%91%9B%E6%9C%97%E5%8F%B0/_blank"滚滚而来的金钱大潮把所有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全都冲击得荡然无存;19世纪俄国作家契诃夫以别里科夫19世纪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这样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形象愤怒反抗沙俄专制政府对人民的暴力统治和精神压抑;西奥多·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AmericanTragedy》)中展现了普通\t"/item/%E7%BE%8E%E5%9B%BD%E7%9A%84%E6%82%B2%E5%89%A7/_blank"美国青年克莱德·格里菲斯为了追求幸福,贪慕虚荣,玩世不恭,最后受到法律制裁的短促医生,其悲剧深刻揭示出美国社会和美国生活方式的罪恶。《罗生门》20世纪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羅生門》)中靠拔死人头发为生的老妪和走投无路决定弃苦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的家奴的行为,强烈表现了在天灾人祸的乱世之下,利己主义者将别人当做自己生存的踏脚石,是芥川龙之介对黑暗社会和丑陋现实的控诉。19世纪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克朗台》的主人公。19世纪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20世纪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将人性的扭曲归结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囊括了政府暴力的统治,不安的时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不稳定因素,作者将异化的人物形象置于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并没有忽视个体本质对荒诞思想和价值理念的接受与履行,而是展示出在历史潮流过程中,社会群体中的部分个体无法逃脱人性被扭曲的厄运,成为行为和思想异化的标志,这既是时代浪潮的推动,也是个人价值选择与人生追求的结果。他们丧失身份后的结果警示着读者要矢志不渝地去坚守一些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之下,都不能放弃对身份的坚守与追寻,这其中一方面是对文化的坚守,这是身处民族记忆的最珍贵的精髓,它沉淀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走向未来的动力与信念,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追寻,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认同,这是不依附于任何社会条件下的对于人的存在性的坚守,存在本身即是有意义的,对比吸血鬼和书中追捕者的行为,读者应领悟到反思身份的重要性,重塑自我既是对身份价值的认同,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二)追寻正义,冀望未来人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现象促使一部分人由质变转化为量变,成为社会中物化的群体,但依然有人在这个令人心生恐惧的荒谬和扭曲的世界中,继续坚守人性的底线,追寻人生更高的价值和理想,他们拥有对外界和自我清晰明辨的认知,并且愿意牺牲一切去战胜邪恶势力。《德拉库拉》中勇于与德拉库拉伯爵对抗的人们生活在吸血鬼笼罩的阴暗氛围中,和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面临“物化”挑战的人们一样,他们随时会失去原本的自我,成为可怕的魔鬼。即使如此,他们一直坚守在正义与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哪怕每一次的行动都意味着失去生命的潜在危险,也从来不曾放弃这场正义与邪恶,薄弱与强大力量的对峙,这才用最快的速度使吸血鬼苦心经营三百年的事业在三个月之内化为灰烬。不论是受到吸血鬼伤害的乔纳森和露西,还是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们,始终将心中的仁爱和正义置于最重要的位置。露西的未婚夫亚瑟面临父亲和未婚妻同时去世的情况,巨大的劫难让他的生活暗无天日,特别是当他知道露西死后变成了吸血鬼,需要割掉她的头才能避免对人类的危害的时候,他将积郁已久的痛苦爆发了出来。“天哪,不行!”亚瑟狂吼一声,“我不会让任何人肢解她的尸体。范赫尔辛教授,你提出的要求太过分了。究竟我对你做过什么,你要这样折磨我别妄想做这种缺德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我有义务保护露西的坟墓不受侵犯,老天作证!我一定会的!”[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14面对心爱之人去世的时候他无能为力,希望她死后可以尽力去守护,这段描写真实展现出了一个男人在痛失对方之后,渴望保留最后一丝念想的愤怒。但是在范赫尔辛教授的劝说之下,他深深地被打动,最终亲手将木桩插入露西的心脏,结束了她吸血鬼的生命,顿时,他脸上的恐惧都消散了,闪着喜悦的光芒,他说对范赫尔辛教授说:“愿上帝保佑你,你让我的爱人重新获得了灵魂,也让我得到了安宁。”[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26在小爱与大爱之间他选择去保护更多的人,因为他明白,如果为了自己的情爱不及时毁灭露西,那么将后患无穷,他的良心会受到一辈子的谴责。父亲的病故让他在慌乱之中继承庄园的财产,成为一个对家族负责的庄主,露西的死亡教会他学会以博爱的心胸对待这个世界,每个人不应只为自我而活着,既然生而肩负使命,就要尽可能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维持社会的平衡和秩序的稳定,用人道主义精神[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226人道主义精神:源于\t"/item/%E4%BA%BA%E9%81%93%E4%B8%BB%E4%B9%89/_blank"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t"/item/%E4%BA%BA%E9%81%93%E4%B8%BB%E4%B9%89/_blank"思想。泛指一切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及权利的思潮和理论。提倡\t"/item/%E4%BA%BA%E9%81%93%E4%B8%BB%E4%B9%89/_blank"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t"/item/%E4%BA%BA%E9%81%93%E4%B8%BB%E4%B9%89/_blank"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法国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t"/item/%E4%BA%BA%E9%81%93%E4%B8%BB%E4%B9%89/_blank"自由”、“平等”、“\t"/item/%E4%BA%BA%E9%81%93%E4%B8%BB%E4%B9%89/_blank"博爱”。除了亚瑟以外,西沃德医生和范赫尔辛教授在治疗露西的过程中,信守医德,爱护患者,日夜颠覆地照看露西,唯恐她在夜间的时候犯病伤害别人,直到露西死后,他们也没有放弃对吸血鬼行踪的追查,他们以医者的身份和博爱的胸襟关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无法容忍邪恶势力对社会的威胁。而且在文本开头作者就表明了西沃德对露西的爱慕之情,在得知她与亚瑟两情相悦之后,他选择成全心爱的姑娘,将自己的爱情变成对露西默默的保护,因为占有从来不是快乐,而是捆绑和折磨的痛苦的根源。米娜是他们之中唯一一个参与对抗吸血鬼的女性,在丈夫乔纳森前往特兰西瓦尼亚之前,她是一个幸福的等待爱人归来的待嫁少女,然而面对精神错乱的丈夫时,她不离不弃地照顾守候,并在简陋的医院里完成了婚礼仪式;她能干贤惠,记录和准备好一切有关吸血鬼的资料,在露西梦游和病情加重的时候,作为她的朋友始终陪伴在露西的身边,她强忍住对吸血鬼的恐惧,不希望乔纳森他们因为保护自己而失去逮捕伯爵的时机。在他们的眼中,渴望建立一个人人善良平等,社会和谐安好的世界,尽管外界如此荒诞可怕,但是自始至终他们都跟随着精神上神圣的信仰前进。《德拉库拉》二十七章的内容之中,有二十六章都是文本中的主要人物的日记、书信或自述,唯独一章的内容是“《日报》8月8日剪报”,这是贴在米娜的日记上的一篇惠比特记者的报道。吸血鬼在海上制造狂风暴雨和恐怖氛围,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残害了正在航行的“德墨忒尔”号轮船上的七名船员,这时整个轮船上只剩下船长一人,他为了在船到达港口的时候,探案员能够根据他遗留的东西追查到结果,他将海航日志装进密封的瓶子塞进口袋,再把自己的双手捆住,用牙齿打结绑在舵轮柄上,警卫员发现他的尸体时,他的手和舵轮之间有个十字架念珠,轮船的摇晃使得他手腕的念珠已经割破肉勒到骨头上。78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航海日志里写到:我是船长,我不能离开船一步。我会同敌人——这个恶魔战斗到底:待我的力量快要耗尽时,我会把手系到船舵,再绑上一些他——它不敢碰的东西。……如果这艘船遇难了,也许会有人发现这个瓶子,他们就会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了。[爱尔兰]布拉姆·斯托克.德拉库拉[M].江颖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88船员们的纷纷遇难,大海上的孤立无援,被崩溃和恐惧包围的船长没有像精神错乱的大副一样,用跳海解放拯救生命,他羡慕像水手死在大海的光荣,但是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守卫这艘轮船,直到它飘向港口,这是他不可违背的职业使命,也是他认为职业高于生命的人生理念。文本中每一个与吸血鬼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人们选择在“物化”世界中保持自己特有的秉性和操守,正视文化身份和道德准则,凭借难以撼动的勇气和正义,他们在苦难中的人性呈现和困境中的精神坚守与其说是在人的意识作用下的强大的人性力量,更是一种以行为体现证明价值准则的检验,当他们超越的异化的诱惑后,在不能掌控的外在世界中也能确认自己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无论历史如何改变,社会总是在稳定与动荡之中保持其存在的意义,每个人在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和逃离社会对个体存在的影响,在逆境和苦难中,坚守自我和正义,追求更高的思想价值,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待生活和他人,不为眼前利益和个人欲望随波逐流,这才是文学作品《德拉库拉》教予后人和读者的真理。结语布拉姆·斯托克以书信体的形式勾画出一个物化世界的吸血鬼形象,给读者营造了现实和魔幻交融的世界。吸血鬼是十九世纪末工业革命社会的产物,其中也预示着现代化社会中必将产生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作者把对吸血鬼的追捕作为作品的线索,着重塑造平凡众人和吸血鬼的鲜明特征,用吸血鬼的结局和追捕者的行动告诉我们在物化环境下该如何思考人性,如何抉择人生。当历史迈入现代化进程中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存在着很多类似于吸血鬼特征的社会人,比如大量涌入英国的移民者,残忍剥削的资本家,为金钱驱使的民众,他们受到金钱地位至上的观念的毒害,迫切希望改变目前的现状,成为家财万贯和地位显赫的金字塔上层人。作家综合他们的特征、以立足社会又超越现实的手法塑造出了吸血鬼形象的鼻祖——德拉库拉。它在文学史上不仅仅是一个新颖的妖魔化的形象,更是特定时代下作者对于社会中人性漏洞的控诉,希望以吸血鬼注定死亡的命运引发人们对于人性正义与否的思考。《德拉库拉》写作的起源是作家对爱尔兰人疯狂移民英国的热潮的思考,英国的帝国热及其引发的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掀起了移民英国的热潮,殖民地的人民渴望摆脱被统治的地位,纷纷崇尚金钱利益,以获得与金钱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在20世纪初英国开始没落的前夕,英国仍然是让世界崇拜的“日不落”帝国。之所以将《德拉库拉》称为“吸血鬼”小说的鼻祖,其一是因为这是文学史上可以追溯到的情节最完整的以吸血鬼为中心的最早的作品,其次是继《德拉库拉》之后的吸血鬼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在《德拉库拉》上的延伸,不论是外化特征还是内在品质,后续的作品为了迎合传媒行业的发展都只能在吸血鬼情爱上有所突破,《德拉库拉》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它涵盖了工业革命下的种种社会现状以及亟需解决的各种矛盾——外来移民与本土国民,剥削资本家与劳工、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鄙弃正统与迷信宗教……这些在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写照,作者将其都浓缩在吸血鬼与追捕者的对立之中。吸血鬼在《德拉库拉》之前仅仅是存在于人云亦云的传说和谣言之中,吸血鬼德拉库拉在19世纪文学作品史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他不再是人们脑海中臆想的恐怖形象,而是被作者设定于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社会,赋予它阶级性和社会性,但与此同时,作者也并没有摒弃吸血鬼在传说中的特性,而是在世人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加工成妖魔化的社会畸形人,拉近作品与读者现实生活的距离。作品中的物化行为和现象在同时期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描写,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卡夫卡的《变形记》、果戈里的《死魂灵》都对“物化”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世界名著人物。不同于这些作品的是,布拉姆·斯托克塑造出一个物化世界中的妖魔化形象,在光怪陆离、邪恶惊悚的情节之中一步步展开叙述,吸血鬼是畸形和平凡的结合,是人性化和魔鬼化的凝结,《高老头》和《死魂灵》都是基于普通人的物化书写,是对资本主义世界扭曲正常人的聚焦,尽管《变形记》中的甲壳虫格里高利也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生物,但是他带有浓郁的人性色彩,是物化环境下善良的化身,让作者谴责的是被物化的格里高利的家人们,而吸血鬼德拉库拉是邪恶与死亡的象征,它是社会中诞生的畸形儿,以扭曲的人性作为作品探讨的中心议题,结合它注定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兽用生物制品在宠物医疗市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救灾物资运输与配送管理方案
- 北京汽车4S店租赁合同
- 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 商业中心地暖施工协议
- 城市医疗机构排水沟建设合同
- 棒球场破碎施工合同
- 家居装修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2024年健身房兼职员工合同书
- 2024上海劳动合同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地理试卷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海尔智家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4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绿连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西科技大学
- GA 667-2020防爆炸透明材料
- 高中选课走班选科建议-课件
- 副校长年度考核评语
- 结构件防腐蚀生产质量控制要求DKBA04000050B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