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震烁万古英雄气——浅析稼轩词的英雄情结摘要一直以来,辛弃疾的词就为人们所广泛关注,他是所有文人中存词量最大的词人,其词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历代评论家称稼轩词为英雄之词,本文便试以稼轩词的英雄情结为切入点,探索稼轩词英雄情结的形成原因,浅析稼轩词英雄情结的丰富内涵以及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试图从辛弃疾悲壮苍凉的词作中探寻他内心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怀,为文学领域对辛弃疾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关键词:辛弃疾;词;英雄情结ABSTRACTForalongtime,XinQiji'sCihasbeenwidelyconcernedbypeople.HehasthelargestamountofCiamongallliterati.HisCihasaprofoundimpactonthattimeandlatergenerations.CriticsinthepastdynastiescalledJiaxuan’sCiastheCiofheroes.ThispapertriestoexplorethereasonoftheformationoftheherocomplexofJiaxuan’sCi,andanalyzestherichconnotationoftheherocomplexofJiaxuan’sCiaswellasthesignificanceoferaandrealitybytakingtheherocomplexofJiaxuan’sCiasthestartingpoint.Besides,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theheroicspiritandpatrioticfeelingsinXinQiji'stragicanddesolatepoems,andprovidessomeideasforthestudyofXinQijiintheliteraryfield.KeyWords:XinQiji;ci—poems;herocomplex.目录1引言 12稼轩词英雄情结的丰富内涵 22.1稼轩词光辉的英雄形象 22.1.1豪情万丈的壮志英雄 22.1.2悲愤无奈的失意英雄 32.1.3名流千古的历史英雄 42.2稼轩词崇高的爱国情怀 52.2.1整顿乾坤的“英雄志” 52.2.2试弹幽愤的“英雄泪” 62.2.3拍遍栏杆的“英雄怨” 73辛弃疾英雄情结的形成原因 103.1深厚的爱国传统和英雄崇拜是孕育辛弃疾英雄情结的历史文化基因 103.2内忧外患的严酷社会现实是激发辛弃疾英雄情结形成的外部动因 113.3个人独特的气质禀赋和文才武略铸造出辛弃疾后天的英雄气概 134稼轩词英雄情结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144.1继承与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 144.2仁人志士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 154.3书写深厚爱国情怀的光辉典范 15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1引言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伟大词人。他继承张孝祥、苏轼、吴激、蔡松年等名家的风格和主张,在词中融入了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开阔了词境,彻底使“词为艳科”的观点被打破,从而让词的文学地位与社会功能得到提升。稼轩词被誉为英雄之词,这是历代评论家对于稼轩词的共论,但在辛弃疾生前,人们并没有把辛弃疾看做文学家,其好友陈亮在《辛稼轩画像赞》中称辛弃疾为“真虎”,而姜夔在《永遇乐·北固楼次稼轩韵》中称其为“前身诸葛”,黄斡也在《与稼轩侍郎书》中盛情赞扬其“一世之雄”的“果毅之姿”“刚大之气”,而朱熹在《答辛幼安启》称赞其“经纶事业,股胧王室之心”的前提下,激赏其“脍炙士林之口”的词作。郭鹏超.论稼轩词的英雄情结[D].陕西师范大学,2008.郭鹏超.论稼轩词的英雄情结[D].陕西师范大学,2008.辛弃疾过世后,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进一步指出,稼轩词既气势博大雄浑,又婉约缠绵。而稼轩词呈现“袜纤绵密”的原因,辛派词人刘臣翁则在《辛稼轩词序》中做了解释。刘臣翁指出辛弃疾本身志在恢复中原,然而由于不被重用,且长期被闲置,倍感志向渺茫,于是“陷绝失望”,所以于“花时中酒”“流连光景”之际“诧之陶写”附丽于“楚舞”“楚歌”,使得稼轩词既慷慨激昂,又有缠绵之柔。然而缘由却在于“英雄感怆”而非“区区妇人孺子之间”,说明其婉约词中也透露着辛弃疾的英雄之慨。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也在加深,所以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从情结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辛弃疾其人其词的相关论文。但是直接从英雄情结角度出发研究的却比较少,比较重要的有杨济舟的《震烁万古英雄气——论稼轩词的英雄情结》,李静的《略论辛弃疾的英雄情结及其英雄的词》以及亓静的《试论稼轩词的英雄情结》。总的来讲,目前在学术界,对稼轩词英雄情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针对此现状,本文试图在前人基础之上,从“情结”角度出发,将“英雄情结”提出,从作品本身分析作品光辉的英雄形象以及辛弃疾崇高的爱国情怀,去透视辛弃疾英雄的内心和深刻的民族情怀,并从历史文化、社会现实、个人气质性格等不同层面去分析他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最后研究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2稼轩词英雄情结的丰富内涵2.1稼轩词光辉的英雄形象“晚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人和南渡初年的苦闷志士。辛弃疾横刀跃马登上词坛,以金戈铁马的雄健刚勇之气,气吞万里磅礴无敌之势,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8,160.在此,可将稼轩词里的英雄形象分为以下三类: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8,160.2.1.1豪情万丈的壮志英雄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耿京为反抗金人统治聚众数十万揭竿起义,辛弃疾闻讯响应,拉拢两千人前去投奔耿京,此时辛弃疾年仅22岁。在年少起义之时,辛弃疾亲赴战场一线抗金杀敌,经历了沙场点兵的战斗生活,这种生活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与灵感,使其作品虎虎生风、豪情万丈。如“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刻画出一个弛聘疆场、豪气冲天的英雄形象;而“须信此翁未死,到而今凛然生气”(《水龙吟》)、“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则展现出一个又一个壮志凌云、叱咤风云、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使词充满豪情。在《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的上片,辛弃疾写到:“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这里讲述的是辛弃疾年少时的抗金历史。首起一句“落日塞尘起”营造出一种惨淡、悲壮、浩大的战场气氛,紧接着转入两军对垒的场景,渲染出极其紧张激烈的环境。“组练十万”“列舰”“层楼”等词凸显宋军阵容严整、训练有素,展现出必胜之气势、杀敌之决心。“谁道……佛狸愁”几句用典,借用“苻坚”“冒顿”“拓跋焘”等人的典故,暗示完颜亮南侵之时死于内乱的现实,此处用典贴切史实。在前文的大量铺垫之下,辛弃疾以“匹马黑貂裘”之姿闪亮登场。此时辛弃疾“正年少”,满怀壮志豪情,于战场上奋勇杀敌,飒爽英姿让人艳羡,破敌之勇锐不可当。通读整个上片词,给人一种恢弘磅礴之感,其中刻画出的英雄形象既豪情万丈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年少的经历丰富了辛弃疾的阅历,同时,他将这种丰富的经历注入于他的词作之中,展现了自我形象,抒发了对抗金复国的志向以及对过往生活的追忆。2.1.2悲愤无奈的失意英雄辛弃疾在年少之时,是沙场点兵的将领,是“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孤胆英雄,他热爱祖国,以战死疆场为荣。南归后的辛弃疾一心志在抗金复国。然而在隆兴元年,符离之役战败之后,南宋朝廷一蹶不振,再无反抗之心,所以英雄不知何处报国,仁人志士胸中志气无处可施,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更是受尽朝中主和派的打压排挤。于是辛弃疾在42岁之时即被罢官,于上饶闲居十年,到52岁时被重新启用,三年之后却又被弹劾。闲居八年后,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此时南宋朝廷意欲北伐,辛弃疾在听闻消息后立刻振作精神试图出山,然而事与愿违,辛弃疾回归朝廷后并未获得重用,只能带着绝望的心境回归故居,最终于68岁含恨逝世。所以在辛弃疾的词作中经常出现一些追忆年少岁月,感叹岁月流逝、当政者无能的年老失意英雄,其中典型的作品有《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首词上片描写辛弃疾年少时期传奇的战场经历。转入下片后,辛弃疾开始追忆过往。年轻时,辛弃疾率领一万多名精兵强将奋勇杀敌,锐不可当;如今已年迈,回首往昔,虽然满腔报国志,然却不被重用,一腔热血被深埋,于是只能哀叹“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年少时的英姿飒爽与年迈的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前后的反差凸显出一种极致的凄凉。末尾看似诙谐的语句却反映出一种无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年老英雄的心酸、悲愤与失意。又如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描绘出一幅盛大壮观的塞外场景。下片前两句刻画将士的杀敌场景,展现了义军的破敌之勇;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则表明了辛弃疾一心收复故土,从而建功立业、赢取声名的志向;“可怜白发生”则是年老英雄的无限感叹。同样是前后的鲜明对比,同样是年老英雄对过往的追忆,此首词透露出的无奈与悲愤让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年老英雄的失意心态。2.1.3名流千古的历史英雄辛弃疾具有读书破万卷的深厚学养,学识博洽、才华横溢;其次,他以文为词、资书为词,具有以故为新的文学主张。因此在其词作品中经常可见大量的典故,他将各种历史英雄包罗于他的作品之中,塑造了各类典型的英雄形象,使其词作品丰满,具有沧桑之感。同时,他寄情于英雄人物之上,体现了一种内心的归属感。其词作中有“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的诸葛亮(《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有“悠悠万世功”(《生査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的大禹,有“夺得胡儿马”的李广(《卜算子·千古李将军》),有“汉中开汉业”(《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的刘邦,有“横槊赋诗”的曹操(《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更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尚能饭”的廉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千古名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不可一世的姿态在辛弃疾夸张的笔力中得以展现。面对刘备,曹操曾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辛弃疾借用此以曹操和刘备衬托孙权,让孙权成为主角。孙权所在的吴国形同于南宋,“坐断东南”,于是辛弃疾便借此感慨孙权的不惧外敌,叹息南宋无孙权之类的人扭转乾坤,也暗示了自己如孙权一般,有收复失地的伟大抱负。从这些历史英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辛弃疾年轻时征战沙场的影子,同时可见其精神的寄托。2.2稼轩词崇高的爱国情怀辛弃疾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从未丧失对祖国的热爱,尽管仕途坎坷、前路茫茫,他仍旧一心为国,以恢复故土、驱赶金人为毕生志愿,所以稼轩词中充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其词作雄浑悲壮且慷慨激昂,内含丰富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旋律,至今仍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在其众多词作中,最具特色,也最有感染力的便是他的爱国主义作品。2.2.1整顿乾坤的“英雄志”1127年金人举兵南侵,中原大地瞬间沦陷,在外族残酷的压迫政策之下,仁人志士以及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原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抗侵略的斗争,辛弃疾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因此,在其词作品中经常可见其对故土的追忆,并且他深切同情人民,于是感慨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内心幻想着让“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满江红·汉水东流》),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挑起驱除外敌、抗金复国的重任,誓要整顿乾坤,拯救祖国江山。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同好友于月波楼游玩,并在此时写下一首《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该词颇具疏隽、豪迈之气,是具有稼轩词典型风格的作品。”吴熊和.中华词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2,第269页词的上片,在写景中言情抒怀,以激昂的笔调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昔日中原地区锦绣河山的美好景象。辛弃疾呼唤出满天皎洁的月光,照见他如冰雪一样明透的内心,境界开阔且感情真挚,表现出心中那一份浩然正气;下片,辛弃疾从眼前之景联想到心头事,重在抒怀言志。一想到中原的沦陷,辛弃疾心中便愁绪满满:“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继而抒发了对收复故土、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而著名词作吴熊和.中华词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2,第269页“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词人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奇异的笔调赞扬史氏的志向远大、才干卓绝。词中的大鹏形象则借用于庄子《逍遥游》,以此表现史氏的自由洒脱与超群才性,同时以女蜗补天的神话故事高度歌颂史氏,赋予其补天之神的奇特形象。而一句“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既是对朋友的激励,更是自己内心豪情壮志的一种展现,表明了自身对收复失地的决心。辛弃疾以英雄的姿态着陆于南宋大地,他将其卓越的才干、英雄的气概、豪迈的情怀以及丰富的经历和坎坷的人生融入词作品之中,展现了不凡的气度与爱国情怀,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决心与勇气!2.2.2试弹幽愤的“英雄泪”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自身文武双全、才能突出,在南宋任职前期,辛弃疾曾写下不少有关抗金的建议,然而朝廷仅对辛弃疾的实际才干感兴趣,对其抗金的各类建议只是置若寡闻,并且“归正人”的身份也成了辛弃疾仕途的巨大阻碍。同时,南宋统治者并未从北宋亡国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只求苟且安逸而不思进取,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残酷镇压,朝中只图享乐,“暖风吹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便是其统治层的真实反映。力主抗金的辛弃疾一身才华却无人赏识,屡屡遭到陷害贬谪,官职一降再降,最后英雄壮年却壮志难酬,只能黯然隐居江西。一生的坎坷经历让辛弃疾空有英雄志却报国无门,于是感叹道“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仕途的迷茫、主和派的针锋相对、统治者的无能昏庸以及内心苦闷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伤感情绪瞬间涌入辛弃疾的内心,让他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他只能通过词作来表达这种复杂心境。如千古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的上片开头一句“楚天千里淸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刻画出辽阔空远、无边无际的景色,浩瀚的山水在激昂的笔力之下展现得酣畅淋漓,而“千里清秋”“秋无际”体现了江南秋季的特色,并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意思说,当一个接一个地看着远处的群山时,有些似美人的玉簪,有些像美人的发髻,然而远山愈美,其带来的悲伤仇怨就越多,作者对逝去的长者和姐妹的思念就越深。“落曰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四个字的短语组合,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展现出了作者心中的沮丧之情,清楚地勾勒出一个爱国者的形象。“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则尽显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态,即使“栏干拍遍”也无可奈何,表现了心中的抑郁苦闷之情;“下片用典故来赞扬和批评历史人物,慨叹流年似水,壮怀已灰,更能够在悲壮中得深婉韵致之三昧。”邹金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风、情怀与用典[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3):52-53+2.作者运用“鲈鱼堪脍”“求田问舍”“树犹如此”等三个典故引出多个历史人物。以张季鹰、许汜之史实强烈反击了反对者的声音,从而鞭挞了朝廷之苟且,又以恒温之典故来感慨摇摇欲坠的祖国。“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则是自感报国无门、知音难觅,无法得到抚慰的表征,在此作者只能独自泪眼滂沱。同样的,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邹金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风、情怀与用典[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3):52-53+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登上郁孤台极目远方,借景抒情、“借水怨山”,感慨国家的风雨飘荡与残破不堪。上片词通过眼前之景引出对岁月的回忆,借此表达失去故土的悲痛和恢复中原无望的伤感;下片则表现了作者的悲痛不满与哀愁,属借景生情。全词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曲调,叙事抒情皆是娓娓道来,作者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朝廷苟且安生的批判和自己怀才不遇、手足无措的愁闷,展现了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之情,让人不禁感慨。稼轩词中大量的作品都充斥着对自身壮志难酬的哀愤与对报国无门的辛酸无奈之情,在现实的打击与命运的捉弄之下辛弃疾常常只能“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而这些词作恰恰表现了稼轩词英雄情结的丰富内涵,是稼轩词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的重要体现。2.2.3拍遍栏杆的“英雄怨”辛弃疾从小就立志恢复中原、驱赶金人,以保卫祖国河山完整为志愿。自他二十二岁揭竿起义之时,他便展开了宏伟之志,随后满腔热血渡江南下,准备一展抱负。然而南宋朝廷在主和派的煽动下一心求和,苟且安生,对于金人之行为一忍再忍,且毫无反抗之苗头。众多官宦只求明哲保身,不愿与外敌针锋相对,同时还积极打压主战力量。辛弃疾一身浩然正气,眉宇之间皆是英雄气息,且积极抗战,自然也在被打压的行列之中,所以南渡以来他一直未担任过重要边防职务。在此种环境之下,辛弃疾的意志被消磨殆尽,于是他质问道“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同时他认识到自身“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于是辛弃疾在淳熙八年被弹劾免职后便开始了退隐生活。退隐期间,辛弃疾并未从此不问世事,身为血气方刚的男儿,并且从小便被灌输的爱国情怀一直根植于心中,所以虽然无法在政治舞台施展自身的抱负,但他心有不甘、心有所怨,于是他“以笔为剑”,以词作为武器讽刺当权者的苟且偷安、贪图享乐,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抨击主和派的贪生怕死。他大喊“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水调歌头》),他埋怨“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官场上,辛弃疾对于种种黑暗腐败的现象无可奈何,他与主和派的矛盾尖锐不可调节,于是他只能通过词作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其中《摸鱼儿》便是代表作品:“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南归已十七年之久,然而多年以来,辛弃疾满心壮志却四处碰壁,各类计划均事与愿违。词的上片从惜春到留春最后再到怨春,抒发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惜春之情,开头一句与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暗示故土收复无望的现实,带有感伤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满腔热血无处施展的怨气。词的下片分为三个层次,作者首先以陈皇后长门失宠的典故自比,揭露自己的忠心屡遭主和派小人的诬告和陷害,内含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心有不甘的悲愤和无奈。其次是杨玉环、赵飞燕两人的悲惨结局被用来暗示奸险恶毒之徒,他们误国误政、延误战机、主张苟安,为自身利益设计陷害他人,使得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这是作者向投降派发出的严重警告。最后一层用“斜阳”“烟柳”等渲染低沉气氛的意象来象征南宋朝廷的愚昧、昏庸和危在旦夕的现实。词中落红、芳草、飞絮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哀伤柔弱之感,而陈阿娇、杨玉环、赵飞燕等貌美如花的美人形象又使得本首词缠绵婉转,前后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当朝者的强烈不满和对主和派苟且偷生、无意抗金以及自身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所以在哀怨婉约的外表之下,此首词展现的是辛弃疾内心压抑已久的怒火与深厚刚劲的力量,也难怪夏承焘先生会在《唐宋词欣赏》中评价这首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北京出版社,2002:101-108.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北京出版社,2002:101-108.辛弃疾所处的南宋朝廷“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奸佞之人当道,他只能感叹“夷甫诸人,神州陆沉,几曾回首”(《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他痛恨朝廷昏庸无能、不分忠奸,痛恨奸佞之人乱政误国,愤慨“夷甫诸人堪笑”(《水调歌头·送扬民瞻》),于是发出“砍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的呼号。在这类词作中,辛弃疾常用典借古讽今,词作既慷慨激昂又婉转曲折,表达了对污秽现实的强烈愤恨和怨气。3辛弃疾英雄情结的形成原因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与他自身的想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影响一个人思维的因素却有很多,例如生活环境、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社会影响、自身性格等等。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稼轩词英雄情结形成的原因做以分析:3.1深厚的爱国传统和英雄崇拜是孕育辛弃疾英雄情结的历史文化基因儒家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尚武精神、英雄主义等多种思想文化熏染着辛弃疾的整个童年,在这之中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辛弃疾的思想,为辛弃疾英雄情结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一是家庭生长环境的影响。辛弃疾出生于金国统治区,而其祖父辛赞曾在沦陷区做官。身为一个宋朝人,辛赞深感于异族统治下为官的耻辱,一直希望能够“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中提到:“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阃寄荷国厚恩。大父臣赞,以族众拙於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毫,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常令臣两随计利抵燕山,谛观形势,谋未及遂,大父臣赞下世。”可以看出,辛弃疾祖父从小就给辛弃疾灌输抗金复国、收复失地的思想,辛赞极度痛恨金人的残暴行径,南宋人民被压迫的景象在他的脑海中始终挥散不去。他迫于无奈在失地任职,但这并不是他的初衷,他向辛弃疾传递着现实的窘迫、国家的危难、异族的罪恶、自身的无奈与忍辱负重。在长期的言传身教之下,辛弃疾耳濡目染,在内心悄悄地种下了驱除外敌、收复故土的种子,为他英雄情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二是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牢牢地根植在封建社会各阶级的思想当中。传统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以天下为己任”,如《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便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辛弃疾委以自身重任,肩负起收复失地的伟大事业,于是二十二岁便揭竿而起。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诗词作品,如“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表现出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斌壮词以寄之》)体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认为“箅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士”(《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三是深刻的英雄崇拜。回顾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夹杂着一部战争史。然而民族内部与民族之间的争斗需要由英雄人物来领导,逐渐的,英雄主义思想便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同时,作为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一直主张“仁者爱人”,大仁大义的英雄,这种英雄以集体利益为重,爱国爱民,为世人所崇拜。在这种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加之,从小生活在统治区的辛弃疾极其痛恨金人残暴的统治行径,所以他时刻幻想以及憧憬着成为一名盖世英雄,举起手中长刀砍向敌人脖颈。因此,在辛弃疾的心中一直抱有一种对英雄人物的强烈崇拜之情,而这种崇拜可见于他的作品之中。他惊叹李广“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他激赏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也追思和礼赞“汉中开汉业”(《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的刘邦,他更仰慕与钦敬“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通过这些作品抒发了对英雄的渴慕、钦佩与崇拜,而这种崇拜正是其英雄情结产生的重要根源。祖父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自身的英雄崇拜为辛弃疾打下了坚实的爱国基础,培养了他的英雄之气,为其英雄情结的孕育提供了基础,使他坚定了抗金的决心,乃至多年以后这种情结依旧伴随着他。这种幼小的震撼以及灵魂的洗礼伴随了他的一生。3.2内忧外患的严酷社会现实是激发辛弃疾英雄情结形成的外部动因前文提到,辛弃疾一出生便生活在沦陷区,此时南宋朝廷处于风雨缥缈之境。在家庭以及历史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辛弃疾的英雄情结慢慢滋生,而除却此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其英雄情结的成长之际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外族入侵的残酷现实激发了他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纵观南宋历史,自1127年南宋立朝以来,金国便一直威胁着南宋政权的统治,而出生于1140年的辛弃疾从小便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之中。辛弃疾亲眼目睹金人的残暴行径,感受到入侵者的压迫,体会到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与斗争的不易,加之祖父的谆谆教诲,于是他意识到“强权才是一切,唯有行动高于语言,几句话无法抚平民族仇恨,只有靠敌人的鲜血才能洗刷民族的耻辱。”康亚伟.建功立业平生梦,金戈铁马壮士悲——辛弃疾其人其词的几点再认识[D].内蒙古大学,2003.唯有反抗,唯有武力才是解决一切源头的出路,所以他立志收复故土,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为了祖国的抗金事业他从来不留余力。于是他幻想着“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满江红》),他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异族压迫的生长环境让他积攒了怨恨,人民群众的劳苦生活催生了他的使命感,金人的残暴统治最终让他忍无可忍。复杂的人生经历是他反映社会内容的重大题材,通过这些题材而孕育出的作品充满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英雄之气。康亚伟.建功立业平生梦,金戈铁马壮士悲——辛弃疾其人其词的几点再认识[D].内蒙古大学,2003.二是统治者的无能昏庸与主和派的苟且安生使他产生英雄壮志难酬的无用之感。初初南下的辛弃疾心中怀着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憎恨敌人惨无人道的压迫,身为军人的他认为“马革裹尸当自誓”(《满江红》),他要以手中弓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于是他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美芹十论》主要阐述这样几个问题:对和、战两方面问题的看法;对外敌形势的分析;对张浚北伐战争的评价;对朝廷策略的相关建议。”王春庭.辛弃疾的《美芹十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78-83.《九议》中提到“恢复之道甚简且易,不为则已,为则必成”,要“上之人持之坚,下之人应之同”。从这里可以看出辛弃疾身为南宋臣子对于抗金事业的坚定信念与殚思极虑的付出。然而主和派的针锋相对与统治者的无能昏庸使得辛弃疾在抗金道路上寸步难行,他的执着与豪迈、倔强与不屈使他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圆滑处世的官场难以立足,不愿打仗的朝廷仅仅对辛弃疾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感兴趣。在此种打击之下,辛弃疾倍感壮志难酬,倍感一身武才无处释放,于是他创作出大量作品抨击朝廷与主和派,诉说英雄无所用处的伤感与孤独,正是这种情绪使得英雄情结在他的内心愈加强烈和壮大。王春庭.辛弃疾的《美芹十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78-83.3.3个人独特的气质禀赋和文才武略铸造出辛弃疾后天的英雄气概首先,辛弃疾是一名战士,是一名军人,是战场上果敢杀敌的英雄,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由于报国无门才以笔为武器抒发“胸中之气”。所以,“英雄之词”的产生首先得益于他身为一名军人而具备的特殊气质。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的豪迈形象,同时能目睹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的飒爽英姿,也能感受到“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一枝花·醉中戏作》)的豪迈气势。清人谭献在《复堂词话》中评论他:“稼轩心胸发其才气。”这种独特的气质与军人的坚毅孕育出他豪迈的英雄之气,这种气质灌输于他的词作品之中,使其词作品“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陈延焯《白雨斋词话》),为后世人留下一个果敢豪迈的英雄文人形象。其次得益于他满腹的才干、渊博的学识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辛弃疾一生中有许多作品,在政论文方面有“《美芹十论》《九议》《论阻江为险须借两淮疏》《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议练民兵守淮疏》《论行用会子疏》《淳熙己亥论盗札子》《论经界钞盐札子》《请创置飞虎军疏》等”朱家元.稼轩政论文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02):77-81.,其中《美芹十论》《九议》为世人所熟知称赞,展现了辛弃疾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辛弃疾在词坛上更是有着卓越的成就,其存词600余首,被誉为“词中之龙”,词作气势磅礴、满腔热血,谱写了豪迈悲壮的英雄战歌。朱家元.稼轩政论文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02):77-81.综上所述,辛弃疾具有独特的气质与超越常人的才干,这种气质禀赋给人慷慨豪迈之感,让人自然地将他与“英雄”联系在一起。他的英雄之气发自内在,其作品为后世之人开创了一片壮美辽阔、雄奇壮大的新境界。4稼轩词英雄情结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4.1继承与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作为一名文学全才,苏轼以独特的创新精神运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开创了高旷清雄的豪放词风。而辛弃疾在苏轼之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其风格,活化散文笔法,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形成了悲壮苍凉的豪放风格。两人承前启后,且一脉相承,引领宋词豪放派走上巅峰。”王惠民.简论辛弃疾对苏轼词的继承发展[J].作家,2009(16):113-114.然而王国维评论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王惠民.简论辛弃疾对苏轼词的继承发展[J].作家,2009(16):113-114.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11页.辛弃疾在内容上无事不可言,而在艺术上大胆创新,能打破旧俗,有着突破性的贡献,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稼轩体”。“稼轩体”最突出的特点是无所不在的豪放风格。宋代词坛至苏轼,词作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轼开创豪放之风,但其词作表现多为旷达之情而非豪放,唯有到了辛弃疾,豪放悲壮的风格才成为了词作创造的主调。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气势凛冽、虎啸生风又豪壮悲凉,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气势如虹的英雄形象;而《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等作品则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同时,辛弃疾词作中大量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使其作品“慷慨纵横”“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提要》),如《鹧鸪天》《破阵子》等作品描写出激扬的战斗岁月,刻画出辛弃疾年少时期威风凛凛、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两人被后人合称为“苏辛”。辛弃疾身为后辈,在前人之基础上出尘创新、大胆探索,创作出大量“英雄之词”。辛弃疾将国事、仕途、命运、民族情怀融入词作中,拓展了词的境界,使其豪迈、激情昂扬。这种拓展正是出自于辛弃疾内心深刻的英雄情结,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之下,其内在浮出表面,于词作中突显,让人感受到豪迈悲壮的英雄风貌。总之,苏轼打破晚唐五代以来绮丽的词风,开创豪放词派,词作豁达开朗。而辛弃疾继承并发展苏轼风格,使豪放词屹立于词坛。两者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苏轼词宛如波澜起伏汹涌澎湃的江河源头,辛弃疾词恰似滔滔东流的江河水,一泻千里,波涛汹涌,源远流长。”王惠民.简论辛弃疾对苏轼词的继承发展[J].作家,2009(16):113-114.王惠民.简论辛弃疾对苏轼词的继承发展[J].作家,2009(16):113-114.4.2仁人志士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辛弃疾一身英雄之气由内而发,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满腹才华为世人所叹。其词作品不仅表达了胸中之气、志之所向,批判了当朝者以及主和派的无能昏庸和苟且安生,更为重要的是其人其词为各类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辛弃疾的作品中有着许多激励朋友的话,如“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自身的志向与决心,更为重要的是辛弃疾以自身行为和思想影响了身边之人,给予了他们强大的鼓舞和动力。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辛弃疾在鹅湖与好友陈亮狂歌赋词,成为一段佳话,并于此时写下一篇《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的上阙开头直写沉重郁闷的心怀,表达壮志难酬之情。之后通过描写与陈同甫饮酒的场景,尽展两人的豪放之态,也表明了两人恢复中原、赶走外敌的志向与抱负;下阕直抒胸臆,列举各种山河破碎的场景,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批判和不满。辛弃疾尽展笔力,倾诉肺腑,使人看来酣畅淋漓。他义愤填膺地质问统治者,既浩然正气又咄咄逼人,直让人无地自容、掩面羞愧。一句“看试手,补天裂”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情,满含对陈同甫的寄托,同时直抒胸臆地表现了对抗金事业的坚定不移。辛弃疾虽然自身已无法实现抱负,但他将情感寄托于他人,将重担赋予后起之秀,为陈亮注入了激情与新鲜的活力。由此可见,辛弃疾这种果敢之姿、豪放之气、耿直之怀不仅使他如“真虎”,更使他成为了英雄之士的榜样、仁人志士的标杆,给予了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豪杰奋发向前的勇气,为他们反抗外族、斗争奸佞、坚持自我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4.3书写深厚爱国情怀的光辉典范前文大量篇幅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稼轩词的英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便是辛弃疾内心深厚爱国情怀的一种强烈的体现,而这种爱国情怀的深刻含义便是为着祖国的未来,为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为着人民的平安幸福而不懈奋斗。身为军人,他敢于在战场上同敌人拼杀,并且他视死如归,时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辛弃疾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也可以读出他整顿乾坤、恢复故土的豪情,我们常常感慨他兼济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退房要求打扫卫生的合同(2篇)
- 咨询服务类合同(2篇)
- 人教A版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初中体育+障碍跑+作业设计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卷)及答案解析
-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西南林业大学《操作系统原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新媒体交互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获奖过程说明附件8
- 西京学院《工程地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五篇)
- 第16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 机器学习 课件 第10、11章 人工神经网络、强化学习
-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俯卧位心肺复苏
- 书籍小兵张嘎课件
- 氢气中卤化物、甲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编制说明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机械制图》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通河县所属事业单位招聘74人(第二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私募基金管理人-廉洁从业管理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