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训练:13 记叙文阅读_第1页
2021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训练:13 记叙文阅读_第2页
2021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训练:13 记叙文阅读_第3页
2021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训练:13 记叙文阅读_第4页
2021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训练:13 记叙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记叙文阅读

一、(2020•石家左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4分)

生活的轨迹

①我已经差不多10年,没有走进过麦当劳店了。

②此前我常去,因为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吃西式快餐。离我家不远的这家麦当劳店,就成了我常带他去打牙祭

的地方。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是我们父子俩常坐的位子。他吃,我看着他吃。

③最后一次陪他去吃麦当劳,是他初中一次考试后。自那之后,虽然经常路过,却再也没有跨进去过半步。

路边靠窗的第二个座位上,偶尔也会坐着一对父子,像我和儿子当年一样,儿子吃,父亲看着他吃。我想:“孩子

虽不能选择父母,但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选择给予孩子爱的方式。”

④与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儿子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玩。老家的动物园很小,动物不多,连狮子和老

虎都没有,但儿子还是喜欢得不得了,每次我们带他去动物园玩,都像过节一样。后来,我们全家搬到省城,第

一次带儿子去那么大的动物园,把儿子乐坏了,兴高采烈地玩了一天。因为儿子热爱动物,我们一家人出外游玩,

不管到哪儿,动物园都是必去的景点。

⑤儿子上中学后,学业紧张,我们再也没有过全家出动一起去动物园了。

⑥儿子读的初中在一条巷子里,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居民小区。从大路拐进去,一边是绿地,另一边是各种各

样的店铺。因为离家远,每天都是我开车接送儿子。早上送他到校门口,他下了车,我就可以走了;晚上去接他

放学,就比较费时间,因为我到了,他却未必下课放学,只能在校外等。干等无聊,便闲逛、闲看。边上的两家

书店、一家文具店、两家小吃店、三家小卖铺,还有一家理发店、一家水果店、一家快餐■店……我都弄得非常熟,

比我自家小区门口还要熟悉。整整3年,除了节假日,我天天早晨7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5点准

时来等儿子放学。我的身影,一次次穿梭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很规律、很频繁,仿佛会一直这样,永远这样。

⑦3年后,儿子初中毕业去读高中。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儿子初中的学校以及那条巷子。那条巷子依

然是热闹的,只是换了一茬人又一茬人而已。

⑧儿子上的大学,在成都。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成都。儿子去报到,我和妻子都去了。与其说是我们送儿

子去读大学,不如说,我们是趁机到四川旅游。虽然同样是第一次到成都,但儿子却像个老练的主人一样,领着

我和他妈妈,看他们学校,游杜甫草堂,逛宽窄巷,那一刻,恍然觉得,儿子长大了。他正如那羽翼马上要长满

的雄鹰一般,即将展开翅膀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⑨如果把我们的生活轨迹标注出来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轨迹其实就是孩子成长的轨迹;反过来,孩子的足

迹,亦正是你反复踏足的地方。

⑩前几天,偶尔路过儿子读的小学,校园依旧,梧桐树依旧,石板路依旧,十几年前的那一天,我就是顺着

这个墙根,牵着儿子的小手,送他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的。我们的身影,已经很久没有再出现在这里了。我仿佛

依稀看见,石板路上,一个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孩子,走在梧桐树荫下,走向远方。

⑪你和孩子轨迹重复的地方,是你的陪伴。重复的越多,爱就越浓。

1.文章记叙了“我”陪伴儿子的生活轨迹。阅读①〜⑧段,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时间“我”的生活轨迹

儿子小时候“我”常去家附近的麦当劳,陪儿子吃快餐。

儿子小时候①。

儿子读初中②。

儿子上大学送儿子去读大学,游玩成都。

2.第③段中还写了另外“一对父子”,你认为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

⑴整•整・3•年•,除了节假日,我木木早晨7•点•之前,准时把儿子送到这儿,傍晚5•点•准时来等儿子放学。

(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他正如那羽翼马上要长满的雄鹰一般,即将展开翅膀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

析。)(3分)

4.文章以“生活的轨迹”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二、(2020•河北名校藤考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3分)

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节选)

萨苏

①小熊是我的同学,每当被妈妈训时,小熊就会把熊老太太请出来给自己助威。那天没见到熊老太太,小熊

说:“奶奶去参加一个我爷爷的纪念活动,严济慈来接她,她就去了。”

②老熊先生又是何许人也?小熊带我到老太太房间,只见那里挂了一张相片,相片中的老先生慈祥而又威严,

一头整齐而花白的头发,下面的名字是:熊庆来。

③回家吃饭的时候,我随口问了一句:“熊庆来是谁啊?”“嗯?你问熊老干什么?"我爹本来正琢磨什么事

出着神,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被拉回现实世界了。“我们有一个同学是熊……熊老的孙子,就我这些天老上他们

家……学习的那个。”此时,我已经意识到熊老肯定不简单。要知道,在科学院混上“老”字可不容易,那是只有

华罗庚之类的人才能享用的。''哦,是吗?”我爹脸上一亮,就介绍起来。讲了半天,我也就听明白了熊老是著名

数学家。我冒昧地问了一句:“他和华老谁更厉害?”“熊老是华老的老师啊!”“哦?”这次轮到我吃惊了。

④慢慢地,我才知道熊老的学生远不止华罗庚一个。熊老在中国数学界威望极高,可谓是泰山北斗,这不仅

因为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卓越,更因为他的门下人才辈出。熊庆来以“伯乐”著称,其提携、培养的弟子,多成为

中国教学界的一代脊梁。熊老的弟子,除前面提到的严济慈、华罗庚以外,还有钱三强、钱伟长、陈省身等。

⑤虽然熊庆来的弟子众多,但这些弟子和他都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之外,都得到过他极大的帮助。

比如华罗庚本是店员出身,没有熊老的支持,他根本不可能到大学读书;是熊老送严济慈去法国留学,并负担他

的学费的。熊老并不是富有的人,他资助严济慈级株是因为爱才。有一次,熊老实在没有钱了,便脱下身上的皮

袍子送去典当,将得款汇给严济慈。工资到手后,熊老才又将皮袍子赎了回来。

⑥熊老于1957年归国,当时已经半身不遂七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在这种身体条件下居然还自学了俄语,

并达到能阅读原文文献的水平。

⑦熊老夫人提到,以前自己最担心熊老的脾气会影响到他和学生的关系。按说熊老对学生可谓“解衣衣之,

推食食之“,对于这样的好老师,学生怎能不感恩图报呢?但是老夫人深知熊先生和学生们的关系还有另一面,那

就是熊老对学生十分严厉,不留情面,往往让已经成名的弟子在熊家的客厅里惴惴不安。时间久了,夫人不免在

背后想,严先生他们对熊老是敬多一点,还是畏多一点呢?问熊老,熊老却微卷不举。1969年熊老去世,严济慈

先生立即赶到中关村,在熊老灵前痛哭哀悼,老夫人才理解熊老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怎样的信任和了解。

⑧熊老对家庭很有责任感,无论是做大学校长,还是兼任其他官职,始终“糟糠之妻不下堂”,对熊老夫人亲

敬有加。按当地风俗,成婚时新郎需要从新娘头顶跨过去以示威风,熊庆来却不肯从妻子头上跨过,坚持互行鞠

躬礼。他在清华大学担任系主任的时候,不时向校工订菊花放置在居所,就是因为夫人名字中带有“菊”字。熊

老夫人,真名姜菊缘。在共同生活的六十年中,夫人对熊庆来的工作十分理解,并大力协助。熊庆来三次赴法国,

前后共十七年,家中全赖夫人独力支撑,是熊先生的贤内助。而1950年熊老半身不遂以后,夫人则尽心尽力地照

顾,使熊老得以继续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熊老经常半夜起来工作,夫人随时起来伺候,毫无怨言。

⑨有一次,我和熊老夫人交流时说到熊老晚年疾病缠身,熊老夫人用清晰的普通话喃喃道:“当时(1969年)

他已经恢复得蛮好了。”脸上忽现痛切之色。

⑩我始终无法把这位看上去平凡的熊老夫人,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姜菊缘女士联系到一起。

1.选文第③段写“我”与父亲的对话,有哪些作用?(2分)

2.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分)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3分)

⑴熊老并不是富有的人,他资助严济慈郅秤是因为爱才。(赏析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2)问熊老,熊老却微笺不谓。(加着重号的词语表现了熊老怎样的心理?)(1分)

4.读完文章,说说熊老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3分)

5.假如你是《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这本书稿的主审,你是否会删去选文第⑨段呢?说说你的理由。(2

分)

三、(2020•重庆中考B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7分)

草根募捐晚会

胡玲

①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

②老李的病情牵动着老街人的心。

③老街,城之一隅,多是出租房,租住者皆为外来务工者,平素大家多有交集。老李五十来岁,在老街的外

来工子弟校教体育,他热心善良,喜爱游泳,水性尤佳。老街边上是东江河。在老李的召集下,组建了水上义务

救援队。平日里,救援队轮流在江边巡逻,劝导玩水者,救援了数十名溺水者,深受老街人敬佩。

④老李家境普通,不堪承受巨额手术费,加上病痛难忍,他决定放弃治疗。老街人自发组织捐款,无奈大多

数人收入不高,只筹得五万多元,仍旧是杯水车薪。

⑤晚上,老街古榕树下,一群人围坐着,又说起了老李。翻看手机新闻的出租车司机小陈突然■!台头,说:“要

不,咱们也像新闻里一样,搞个募捐晚会,为老李筹集医药钱

⑥“主意倒是好,可搞晚会要有舞台、音响设备,还要排练文艺节目,我们这些土包子,怎么弄得了?”卖

豆腐的老王一声叹息。“无论怎样,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救老李。”清洁工陈老太说。

⑦三天后,老街人又在榕树下聚集。我昨天去文化馆收破烂,把老李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愿意无偿借

给我们音响设备,收破烂的老陈说;舞台设计可以交给我孙子,他学设计的,设计舞台背景应该没多大问题,卖

菜的丁奶奶说;我表演一个街舞,念书时我可是校街舞团成员,酒店服务生小胡说……

⑧大家都热切地建言献策,只有卖包子的方姨沉默着不插嘴,半晌,她深吸一口气,有点犹豫地说:“我唱首

歌吧!”

⑨“方姨,你会唱歌?平时没见你出过声儿啊?”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方姨凝神想了片亥“,小声说:

“我……我还是唱吧,我也要为晚会出份力,草根晚会嘛,观众不会在意我唱得好坏的。我最后唱,估计那会儿

观众走得差不多了,影响不了晚会的。”

⑩一周后,“救助好人,传递爱心”草根募捐晚会在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老街人把老李也搀扶到了晚会现场。

老李虚弱地坐在观众席中,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看着就让人心疼。舞台简陋,节目也不是很专业,但

依然引来观众无数,人们通过晚会了解到老李的爱心事迹,纷纷慷慨解囊。

⑪晚会临近尾声,观众渐渐散去,这时只见方姨身穿洁白演出礼服,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音乐响起,方姨

亮嗓,蓦地,观众们呆了。她的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

人们匹酰在方姨的歌声黑,

⑫“天啊,这完全是专业歌手的水平,方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街人连连惊叹。

⑬哎,这声音听着好耳熟啊!很像当年文工团的歌手安妮。对,她是安妮,我想起来了。20年前,安妮可是

小有名气,后来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了……台下有不少人高声议论着。

⑭方姨唱毕,台下掌声雷动,她眼神闪光,娓娓道来:“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曾经的歌手安妮,当年文工团

改制后,我下岗了,我去酒吧唱歌,去农村跑商演,做婚庆歌手。后来,有人说我老了,唱法过时了,生活一落

千丈,那时,我又生了一场大病,身材变形。为了生存,我只能改行,隐姓埋名,来到老街,开了间包子铺。老

街人不知道我是谁,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老李,救起了我落水的儿子,他是个好人,希望好人有好报。”

⑮方姨接着说:“其实,我已经20多年没唱歌了,为了这次登台,我偷偷练声……我说这些,只想告诉台下

的老李,我都能重新站上舞台,重新唱歌,你也可以从病床上站起来。”好!好!台下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⑯草根募捐晚会结束了,余热未了,引发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全城人的关注。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4月8日,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方姨的形象。(3分)

3.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4分)

⑴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品析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2)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2分)

4.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极为巧妙,试结合⑧〜⑮段进行分析。(3分)

5.有人给文章添加了一个结尾:“半月后,老李的手术在中心医院进行……:与选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

更好?说出你的理由。(3分)

四、(2020•黄冈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2分)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犒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

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

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

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

亲说话?X亲的股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餐期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

在。说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

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为

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

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

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

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

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住处较远,他们用

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

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

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

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

的脸,哪料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的。我终

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

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

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最后,父亲郑重地说:“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

躺。唉,都是为了儿女哟……

必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

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⑪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1.联系全文,结合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2分)

2.请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4分)

(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2分)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2分)

3.文章多处设有伏笔,试举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4.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活着

沙爽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潍走了一圈回来,

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杷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

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瓶矿

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

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

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

几乎是银灰的。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睽违

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

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当简易一

—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个月,枝条下方会生

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

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士气村

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而执意要

以双倍生还——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但是也说不上讨厌;

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的房间里,

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

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隐秘汁液一

一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娇

嫩的花苞被虾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迂,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相

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会有一半水淌到外

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

了。”

⑪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然生着炉子,

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

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

有这样一种活着。

⑫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

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

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⑬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1.请你理顺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感变化。(3分)

2.第④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2分)

3.请你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

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3分)

(2)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3分)

4.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想要向我们表达哪些情感?(4分)

六、(2020•齐齐哈余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余秀华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

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如果

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

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葱郁的叶子。这是

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厚,

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

会又往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个走夜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走过

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

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引强的季节,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

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薇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淘宝网上看见它开得那么妖姨,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

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薇——花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淘宝

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

们能不能活起来。我觉得这对我对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个春

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

(有删改)

1.请分析文章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为题目的作用。(3分)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第⑦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凶猛”的含义。(2分)

3.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4分)

4.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你对

未来也一定充满了期待,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3分)

5.读了本文后,你有着怎样的感悟?(3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

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

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

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

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范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

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

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

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

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

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

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攀学脚

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

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

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

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

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

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

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

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泄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

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

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

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

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4分)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籁卷烟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着重号的词的表达效果)(2分)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

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

3.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

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国外。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2分)

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年夜思

冯骥才

①民间有些话真是意味无穷,比如“大年根儿”。一年的日子即将用尽,就好比一棵树,最后只剩一点根儿

每每说到这话的时候,便会感受到岁月的空寥,还有岁月的深浓。我总会去想,人生的年华,到底是过一天

少一天,还是过一天多一天?

②今年算冷够劲儿了。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据说近些年温温吞吞的暖冬是厄尔尼诺之

所为;而今年大地这迷人的银装素裹则归功于拉尼娜。听起来,拉尼娜像是女性的称呼,厄尔尼诺却似男性的名

字。看来,女性比起男性总是风情万种。在这久违的大雪里,没有污垢与阴影,夜空被照得发亮,那些点灯的窗

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只有在这种浓密的大雪中的年,才更有情味。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与喜事同一颜色。

人间的红和大自然的银白相配,是年的标准色。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

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的情感里。

③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竹,一是熬夜。儿时的我,首先热

衷的自然是鞭炮。那时我住在旧英租界的大理道,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宫北大街的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

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扬扬的姐姐和妹妹们。至于熬

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蟀喈啪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

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早晨睁眼,一个通红的大苹果就在眼前,由于太近而显得特别大。那是老时候的例

儿,据说年夜里放个苹果在孩子枕边,可以保平安。

④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可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

家,身陷生活与社会的重围里,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重要了。

⑤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70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卖主是上帝。冻鸡冻鸭以及猪

头都扔在店门外的地上,猪的“后座”是用锄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做年饭的第一项

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记忆中的年饭是一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

花生米,松花蛋、凉拌海蛰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当然每样都是一点儿。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

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70年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这样一顿年饭,

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生活的极致。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年饭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最真实的上限的“水位”。

我说的中国人当然是指普通百姓,绝不是官宦人家。年的珍贵,往往就是因为人们把生活的企望实现在此时的饭

桌上。那些岁月,年就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来实现出来的生活理想啊!平日里把现实理想化,过年时把理

想现实化。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一个伟大的创造。

⑥然而,这年饭还有更深的意义。由于年饭是团圆饭,就是这顿年饭,召唤着天南海北的家庭成员,一年一

次地聚在一起。是为了重温昨日在一起时的欢乐,还是相互祝愿在海角天涯都能前程无碍和人寿年丰?此刻杯中

的酒、碗里的菜,都是添加的一种甜蜜蜜的黏合剂罢了。那时,父亲在世,年年都去他家,钻进他阴暗的小屋,

陪他吃年饭。他那时挨整,于是我们的年饭就有了另一层意愿——叫他暂时忘了现实!可是我们很难使他开心地

笑起来。有时一笑,好似痉挛,反倒不如不笑为好。父亲这奇特而痛苦的表情就被我收藏在关于年的记忆中,每

年的年夜都会拿出来看一看。

⑦旧时中国人的年,总是要请诸神下界。那无非是人生太苦,想请神仙们帮一帮人间的忙。但人们真的相信

有哪位神仙会伸手帮一下吗?中国人在长期封建桎梏中的生存方式是麻痹自己。1967年我给我那时居住的八平米

的小屋起名字叫宽斋。宽是心宽,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宽慰;宽也是从宽,这是对那个残酷的时代的一种可怜的痴

望。但起了这名字之后,我的一段生活反倒像被钳子死死钳住了一样。记得那年午夜放炮时,炸伤了右手的虎口,

以致很长时候不能握笔。

⑧我有时奇怪,像旧时的年,不过吃一点肉,放几个炮,但人们过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劲头?那时没有电视

春节晚会,没有新春音乐会和新商品展销,更没有全家福大餐。可是今天有了这一切,为什么竟埋怨年味太淡?

我们怀念往日的年味,可是如果真的按照那种方式过一次年,一定会觉得它更加空洞乏味了吧!

必我想,这是不是因为我们一直误解了年?我们总以为年是大吃大喝。这种认识的反面便是,有吃有喝之后,

年就没什么了。其实,吃喝只是一种载体,更重要的是年赋予它的意义。比如吃年饭时的团圆感、亲情、孝心,

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祝愿。正为此,愈是缺憾的时候,渴望才来得更加强烈。年是被一种渴望撑大的。那么,

年到底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当然它首先是精神的!它绝不是民族年度的服装节与食品节,而是我们民族一年

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是现实梦想的大表现。正因为这样,年由来已久,年永世

不绝。只要我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紧拥不弃,年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⑩写到此处,忽有激情迸发,奔涌笔端,急忙展纸,挥笔成句,目:

玉兔已乘百年去,青龙又驾千岁来;

风光铺满前程地,鲜花随我一路开。

⑪一时写得水墨淋漓,锋毫飞扬,屋内灯烛正明,窗外白雪倍儿亮。心无块垒,胸襟浩荡是也。

1.作者围绕年夜叙述了哪些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5分)

2.作者成年后为什么觉得“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重要了”?由此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3.文章结尾部分写了作者创作的诗歌,有什么作用?(2分)

4.文章的语言平淡形象,如话家常,试结合第⑥段的语句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2分)

5.现今人们埋怨“年味太淡”了,作者认为是人们误解了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简要陈述你的理由。(100

字左右)(3分)

九、(2020•河北定兴一棋)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3分)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

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

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

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

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一

—我们那里有烧其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作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

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肤。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

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着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

糊的娱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基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

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

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

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

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

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作'‘打瓜"或''驾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瓢,

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

羡慕。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

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候也喜欢画画,但他从

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

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

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

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

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

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

唱了一段''眉B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

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

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

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

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

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

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

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

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

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

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

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

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

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

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女同学好上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