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教学难点

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理解

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3.表达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影视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一起来欣赏吧!(播放电影视频)

相信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这个故事,这部作品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们一起来读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了解作者

师: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呢?谁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

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内涵丰富,他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生:《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内涵丰富,他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师:不错,这位同学预习得非常充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幽默大师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节选片段。

板块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

(1)明确学习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出现的人物,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是否都读准了呢?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

认读词语

yínshàɡuǎnìxū

呻吟煞白寡妇溺水吹嘘

lánlǚdā

诚心诚意衣衫褴褛嘀嘀嗒嗒软弱无力

灯火通明滔滔不绝毫无疑问浩浩荡荡

(3)理清人物关系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们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了吗?谁来说一说?

理清人物关系

课件出示:

理清人物关系

生:这篇课文中有五个大人:波莉姨妈、撒切尔太太、撒切尔法官、道格拉斯寡妇、印江·乔埃。还有三个孩子:汤姆、贝琪和哈克。其中,汤姆是波莉姨妈收养的孩子,贝琪是撒切尔太太和撒切尔法官的孩子,哈克是道格拉斯寡妇收养的孩子。

师:看来你阅读得很仔细,人物关系都理清楚了。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抓主要人物

本文讲述两个失踪在山洞的孩子汤姆和贝琪被找到后,汤姆向大家讲述山洞历险的经过,并在探望贝琪时得知山洞口被封上,印江·乔埃被困在洞中的故事。

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回到小镇讲历险经过看望朋友

(1)抓主要人物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本文讲述两个失踪在山洞的孩子汤姆和贝琪被找到后,汤姆向大家讲述山洞历险的经过,并在探望贝琪时得知山洞口被封上,印江·乔埃被困在洞中的故事。

师:你抓住了主要人物来概括主要内容,既完整又简洁。

(2)列小标题

师:那你们能用列小标题的方法,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生:我将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成这样三个小标题:“回到小镇"“讲历险经过”“看望朋友"。

师:你的概括既简洁又准确,真棒!

板块三深入文本,了解人物

【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1.自主阅读,鉴赏情节

师:同学们,文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找一找,并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感受吧!(生自由读)

师:相信刚才同学们一定学得很认真。哪些情节吸引了你?我想听你们说一说。

课件出示: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垂下头地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通过对撒切尔太太的动作和对波莉姨妈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她们失去孩子时悲痛绝望的心情。

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dā)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人们因为孩子的归来而极其高兴,场面壮观,声音、动作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

生1:我觉得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悲伤的情节很打动我。这里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时,重点抓住了一些动词,有“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垂下头",“灰发几乎全变白了”是对波莉姨妈的外貌描写。这里通过对撒切尔太太的动作和对波莉姨妈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她们失去孩子时悲痛绝望的心情。

师:你很会抓住细节描写鉴赏情节。

生2:我觉得大家迎接汤姆和贝琪回归的情景很吸引人。这里写人们因为孩子的归来而极其高兴,让我感受到了场面的壮观,声音、动作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师:看来是这欢乐的场面吸引了你!课文先极力渲染人们找不到孩子时的悲伤,后来又近乎夸张地描绘孩子脱险归来后的欢乐场面,这样写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使小说充满着波澜和戏剧色彩。谁想再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情节?

生3:我最喜欢汤姆归来,讲述自己历险过程的部分。尽管汤姆能够平安归来,但是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只能“躺在一张沙发上"。可是汤姆还是讲得栩栩如生,“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可爱和历险后心理上获得的极大满足。

师:看来,你很了解汤姆啊!那汤姆是如何讲述自己历险的经过呢?请同学们在第4自然段中找一找吧!

课件出示:

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为止……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如何费尽口舌说服了贝琪……怎样兴奋得不得了……怎样先爬出洞口……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

汤姆在讲历险时用了很多个“怎样",描写生动,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

生:汤姆在讲历险时用了很多个“怎样……怎样……”,描写十分生动,汤姆的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

2.理清顺序,走近人物

师:迷路的汤姆和贝琪又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呢?请在第4自然段中去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静心思考。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理清他们脱离险境的顺序吧。

生1:我找到的顺序是:首先洞中迷路,接着摸索出口,然后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最后安全脱险。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汤姆和贝琪是靠什么走出绝境的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生2:我觉得汤姆和贝琪自信果断,爱动脑筋,想尽办法寻找出路,勇于挑战,依靠这些宝贵的品质走出绝境的。

师:是啊!他们有着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品质,是这些品质让他们成功走出绝境。学到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你们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吧!

课件出示:

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淘气顽皮:他在讲历险经过时,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乐观坚强:当他们在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他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聪明机智:他一个人利用放风筝的绳子探路,最后找到了出口。

心地善良:自己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就去探望伙伴;得知印江·乔埃被封在洞里时,脸色惨白。

预设

生1:他是个淘气顽皮的孩子。他在讲历险经过时,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生2:他是个乐观坚强的孩子。当他们在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他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生3:他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他一个人利用放风筝的绳子探路,最后找到了出口。

生4:他还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自己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他就去探望伙伴;得知印江·乔埃被封在洞里时,脸色惨白。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汤姆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重情义,爱冒险,同时又顽皮的孩子。在汤姆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快来说一说吧!

生5:我觉得我有些像汤姆,我也很喜欢冒险。每次去游乐园,我总要冲向大摆锤、过山车这些刺激的项目,同行的爸爸妈妈都很害怕,我却玩得不亦乐乎。我以后还想不断冒险,挑战自我,长大以后我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师:原来,你也和汤姆一样,有着冒险精神。

3.主题概括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板块四拓展延伸,课堂演练

1.拓展延伸

师:其实,汤姆身上还有不少其他的性格特点,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后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完整地读一读吧!另外,汤姆的好朋友哈克贝利身上也有不少精彩的故事呢!推荐大家阅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走进了外国文学名著,跟随着名著的脚步,认识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希望你们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给你们的快乐。

2.课堂演练

师:下面,老师想检验你们今天学习的效果!相信认真听课的你,一定能准确完成第四题。请按下暂停键,先独自思考一下吧!

课件出示: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1.这几句话运用了场面描写,其中的“他俩"指的是汤姆和贝琪。

2.这几句话主要描写的是小镇居民欢迎汤姆和贝琪归来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渲染,表现了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练习题。

生1:我来回答第1小题,这几句话运用了场面描写,其中的“他俩”指的是汤姆和贝琪。

生2:我来回答第2小题,这几句话主要描写的是小镇居民欢迎汤姆和贝琪归来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渲染,表现了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师:你们可真聪明,全都答对了。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下次课再见!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原著。

2.把本课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接下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加深对汤姆的认识,让学生说说最欣赏汤姆的哪一点,唤醒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探讨交流,课堂以学生为本。

对于汤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冒险的生活,学生很是向往,假如他们去模仿的话,对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