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1页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2页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3页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4页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知道地球上的“马纬度”吗?为何北纬30度附近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呢?15世纪末期,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殖民者蜂拥而至,当他们发现美洲缺乏马匹后,便将大量的马匹从欧洲经大西洋运往美洲,当时的船只只能靠风力驱动,但当船队航行到北纬30度附近时,就遇到了严重的问题,连续多日海面风平浪静,船队无法继续航行,加上高温少雨的天气,淡水和粮食已无法满足需求,人们只能宰杀马匹,同时也会有大量的马匹因饥饿和缺水而死,然后被投入大海,海面上漂浮着众多的马尸,于是人们便把这个纬度称为“马纬度”。风的形成原因地面500米高压低压BˊAˊ高压低压冷热太阳辐射的纬度不均,导致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怎样理解气压梯度?930920910900920900930900930930900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510508506504502500(百帕)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最终,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在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南)半球向右(左)偏90o,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101010081006100410021000(百帕)北半球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地转偏向力风近地面风的形成①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②北(南)半球向右(左)偏30o-45o,风向斜交等压线。③最终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合力为零。影响风的三种作用力作用力风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般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随纬度升高和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影响风速大小使风向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南左北右)影响风的三种作用力作用力风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使风速降低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使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0°-50°)①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南北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③近地面: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o-45o夹角的风向③高空:画出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向1.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并画出风向。北半球某地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图500500498496494③④②①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并画出风向。100610081010AB1:10000101010181026CD1:10000北半球某地气压分布图101010181026EF1:100000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并画出风向。大气环流定义: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活动60゚N30゚N0゚90゚S60゚S30゚S90゚N假设:①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②地球静止不动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1.描绘热力环流示意图60゚N30゚N0゚90゚S60゚S30゚S90゚N2.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能否维持?不能,地球不是静止的,地球的表面也不是均匀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赤道低气压带一圈环流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因素30N60N90N赤道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极锋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西风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带热力原因动力原因三圈环流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考虑高低纬间热力差异和地转偏向力。30N60N90N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0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半球三圈环流知识整理()气压带()气压带()气压带()气压带90N60N30N0

()风带()风带()风带()风()风()风()气压()气压()气压()气压()环流()环流()环流近地面高空()收缩暖气流在冷气流上()上升堆积()膨胀()赤道低副热带高副极地低

极地高极地东盛行西东北信

低东北东北西南冷却顶托下沉上升高纬中纬低纬判断南北半球并指出气压带、风带名称。1234765北半球1.赤道低气压带2.副热带高气压带3.副极地低气压带4.极地高气压带5.低纬信风带6.盛行西风带7.极地东风带判断气压带、风带名称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NM70°60°40°30°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1.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带(2)图示所示情况发生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3)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N处风带风向的是23°26´N23°26´S66°34´S66°34´N0°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移动不同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2)移动不同幅:除极地高气压带外,各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夏季向北半球偏移约5个纬度,冬季向南半球偏移约5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北半球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气压带呈块状分布。1.南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北半球亚洲(印度)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高压带保留在海洋上,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副热带高气压带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2.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带状分布。为何夏冬季节陆地海洋高低压中心分布情况不同?此图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述正确吗?季风环流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成因?2.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夏季风的成因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成因是否相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明显,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不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

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

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低温干燥高温高湿风力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

西南部等等压线分布图(1)此图为

(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图。(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

风,B地盛行

风。(4)北半球夏季,B地盛行风

,形成原因是

。1月亚洲高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东北西南风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