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 会计学课程课件_第1页
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 会计学课程课件_第2页
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 会计学课程课件_第3页
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 会计学课程课件_第4页
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 会计学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本章内容简介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第三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第四节会计法规(简要了解)第五节会计方法第六节会计工作组织(简要了解)

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及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涵义

会计的涵义即对会计的定义。在本节中主要介绍我国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一)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二)会计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三)管理活动论1、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2、对管理活动论观点的理解★管理目的: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形式:主要进行价值形式的管理。★管理方法:具有专门的程序与方法。★管理内容:资金运动。★管理职能:核算与监督(或:反映与控制)。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1、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劳动耗费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会计活动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计量、计算和记录。2、会计活动与生产活动的统一与分离

结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动因。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马克思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简单生产活动复杂生产活动

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成为独立职能。(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成果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简单生产活动复杂生产活动劳动耗费剩余(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1、会计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15世纪以后——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2、经济发展对于会计的重要作用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四)我国会计产生与发展的主要阶段1、原始社会:盘点结算法2、西周:有正式文字记载的会计—官厅会计;司会3、西汉:簿书(计簿);三柱结算法:入-去=余即: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4、唐宋时期:四柱结算法:旧管+新收=开除+实在5、明末清初:龙门账(合龙门):进-缴=存-该即: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包含了现代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6、四角账(简要理解)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有基本职能和引申职能两个层次。(一)会计基本职能的含义及其内容

●基本含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内容: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核算(反映)职能与监督(控制)职能。(二)会计核算职能1、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反映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从而为相关信息需求者的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显著特征(共体现在三个方面)

(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实物量、劳动量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单位。

(2)会计主要是核算(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核算(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3、基本内容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4、重要作用

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服务。(三)会计的监督职能1、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2、显著特征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3、基本内容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4、重要作用

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的监督系统,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与合法。(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1、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2、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保证。核算监督反映系统会计控制系统

(五)会计基本职能的拓展——引申职能:

除以上基本职能之外,会计还具有协调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在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职能。四、会计的目标(一)基本含义●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二)两种主要观点

1、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各类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受托责任观:如实地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最终结果,以切实地反映其责任的完成情况。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统称为“会计核算基础”,相当于会计学中的“公理”和“定理”。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基本前提),以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前提条件标准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4项)(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涵义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或会计公设,是指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而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方面所做出的基本假定。会计核算前提条件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主要内容

1、会计主体(主要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主要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3、会计分期(主要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4、货币计量(主要界定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三)会计主体(基本前提之一)1、会计主体的涵义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人员应当对其所在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

(1)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到底是谁的经济业务,以及为谁记账的问题。

(2)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基本前提的基础和全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建立的基础。3、理解会计主体应该掌握的几个要点(重点)(1)界定会计主体的基本条件

一是有独立的经济业务;二是能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2)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3)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的关系(4)要将企业这一典型主体与其投资者区分开来

(举例说明)会计人员是为投资者所投资的企业(即特定的会计主体)记账,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家庭的管家!!!(四)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之二)

1、持续经营的涵义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均应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一般情况下,人们均假设会计主体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正常地生产经营下去,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的情况(期望能够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确立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前提的意义(1)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在正常的运动期间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2)是收入入账和费用分摊的基础(3)是“会计分期”这一基本前提和可比性、及时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建立的基础。(五)会计分期(基本前提之三)1、会计分期的涵义(又称为会计期间)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地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即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

2、会计分期的主要种类(1)以经营周期为标准进行划分(2)以日历期间为标准进行划分①年度②中期:半年度/季度/月份(中期报表问题?)★其中最常用的会计期间为:年度和月份

3、确立会计分期基本前提的意义

◆解决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为相关的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使及时性、可比性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建立成为可能。(六)货币计量(基本前提之四)

1、货币计量的涵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作为基本的计量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问题。

◆前提: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计量单位(或假设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相对稳定)。2、货币计量运用的前提条件◆企业会计以货币作为基本的计量单位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但这一基本前提能够发挥作用又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

◆前提: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价值出现剧烈的变动,则需要采用通货膨胀会计。

◆现实中,货币的价值是很难实现绝对稳定的,只要相对稳定即可。◆目前还难以找出一个比货币计量更好的计量单位。3、确立货币计量这一基本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的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和比较。

◆使可比性等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成为可能。本节思考题:1、你能列举出不需要会计岗位的主体吗?2、如果会计主体(企业)出现了不可持续经营的情况,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3、你能找出比货币计量更好的计量单位吗?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注意其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内容1、可靠性(客观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核算停

虚假的经济业务停

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3、可理解性(明晰性或清晰性)

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4、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横向可比纵向可比

★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使用上的延续性等。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典型的例子是固定资产的融资租赁)

6、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地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三、会计计量属性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一)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购置时的金额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现时购买的金额按现在偿还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现值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折现额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净现金流出量折现额公允价值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四、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目的:合理确定费用的计入期间,准确确认各期利润及资产。2、收入与费用配比

●经济上:因果关系: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之间在经济上有直接的关系。●时间上:一致性:能够配比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予以确认。3、历史成本计量(在前面的计量属性部分已经阐述)

●也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质在其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入账;

●其后,各项财产物质如果发生成本变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第三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一、研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两种方法(处理基础)。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款项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见下图)。为保证相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就要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例2:7月10日销售产品40000元,8月10日收款存入银行。举例参见教材第37页二、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1.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收实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假定在5月实际收到货款。全部计算为5月份的收入。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

2、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见教材P.37)3.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不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只要款项已收入或支出,就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2)于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期收入与费用,不存在期末账项调整问题。(3)核算手续简单,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但缺乏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4)适用范围:行政、事业单位。三、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1.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应收应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属于本期应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反之亦然——即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经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应承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支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2.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

见教材P.37例,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3.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2)日常账簿记录不能完整反映本期收入与费用,应于会计期末进行账项调整。(3)核算手续复杂,反映不同会计期间的的收入和费用比较合理,可正确计算经营成果。(4)适用范围:制造业企业等。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举例第四节会计法规一、会计法(简介)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进行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新修订的《会计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二、企业会计准则(简介)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其中基本准则1项,具体准则38项。不论是具体准则还是基本准则均包含准则本身及其应用指南两个组成部分。财政部随后还分别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以及若干项(目前共有3项)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第五节会计方法一、基本含义

◆核算、监督会计对象的手段◆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二、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即会计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基础,也是重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见下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用以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方法。

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也称审计,检查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真实准确性的方法。基础方法研究重点三、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1、设置账户

◆即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地确定会计对象,并进行分类和分项目核算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资产货币资金

成品资金

生产资金

储备资金

固定资金

存放在企业的现金

存入银行的存款仓库储存的材料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