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教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23/wKhkGWVu9b2AMJd9AADhepaAsGE664.jpg)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教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23/wKhkGWVu9b2AMJd9AADhepaAsGE6642.jpg)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教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23/wKhkGWVu9b2AMJd9AADhepaAsGE6643.jpg)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教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23/wKhkGWVu9b2AMJd9AADhepaAsGE6644.jpg)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和课程理论教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B/23/wKhkGWVu9b2AMJd9AADhepaAsGE6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班级授课制、课程理论1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教育学史上享有“科学教育学之父”之美誉。2(二)
班级授课制4班级授课制起源于16世纪欧洲,兴起于17世纪克兰的兄弟会学校(世界上它是第一家);在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后,才形成的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清朝1862年,当时的北京师同文馆是第一家;在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即1903年的“癸卯学制”)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基本特点⒈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⒉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⒊把每一“课”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它可以50/45/30/25/20/15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以是多科并进,轮流交替。5组织形式6⒈全班教学。⒉班内小组教学。⒊班内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它也越来越暴露出其缺点。为了弥补班级
授课制的不足,国内外进行了许多改革实验
主要有:其一,班级小型化。其二,选科制其三,开展小队教学。——班级授课制7(一)优点与功能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知识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5、有利于保障师生健康(二)不足之处1、它要求教学内容与进度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它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局限在课堂之内,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实践的机会不多,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倾向(一)从经验、兴趣看课程内容(二)从统觉看课程设置的原则(三)从儿童发展的过程看课程的程序8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
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经验和兴趣的关系:兴趣存在与经验之中91.经验与课程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经验和同情。(同情实质上也是一种经验,只是更倾向于伦理和社会方面)——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的、杂乱的,因而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课程内容必须与儿童的日常经验保持密切的联系,而真正符合这种需要的则是直观教材,因此,应当在课程内容中排除诸如罗马皇帝、天堂的天使这样一些脱离儿童经验的内容。102.兴趣与课程11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只有能够引起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兴趣经验的兴趣认识周围自然界的兴趣同情的兴趣认识社会生活的兴趣经验的
思辨的
审美的
同情的
社会的
宗教的自然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绘画文学本国语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法律历史政治神学科学的科目12历史的科目宗教的科目兴趣的多方面性+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赫尔巴特以多方面兴趣为基础建立广泛的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主体的古典人文主义课程,历经几个世纪,直到赫尔巴特提出了比较广泛的课程体系之后,各国才形成了比较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普通教育课程体系。当代世界各国历经多次改革之后的现行普通教育的课程体系,它的基本类型,都还是赫尔巴特当年提出来的,可见影响深远。13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最有效地、自始至终地安排教学的整体,以便使每一个先前的结果能为学生在心理上对相似的和较远的结果作好准备”。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14(二)课程设置的原则根据统觉原理,提出课程设计的两项原则,15以保持课程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1.相关原则(correlation)——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集中原则(concentration)——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
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历史和文学为中心学科,把自然科学作为次要学科)(三)课程的程序16将儿童发展与课程相联系,是其课程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力图以文化纪元理论为基础,探讨课程的选择和设计。文化纪元理论:盛行于18、19世纪的西欧学术界。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中,主要反映了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在教育领域,则成为一种儿童发展理论,直接影响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人。发展阶段课程程序婴儿期0——3岁(人类的历史早期)身体的养护,感官训练,学习语言幼儿期4——8岁(人类的想象期)发展想象力,以《荷马史诗》为主,学习书、写、算童年期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理性为主青年期17三、评价181.贡献(1)以实践哲学(伦理学)为基础,根据二类六种的兴趣分类提构建了囊括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较为严密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教养,适应了当时工业发展的需要。(2)强调“平衡的多方面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对于当前课程改革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兴趣的多方面性,与“多元智能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3)提出了课程的安排要注意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2.局限:19将兴趣分为二类六种,缺乏科学性,有些牵强附会。其核心课程体系把古典语、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对自然学科的重视不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福利协议范本
- 2025年药用空心胶囊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协议
- 2025年农业产品买卖合同规范
- 2025年产品分销权合同
- 2025年公共区域绿化苗木合同
- 2025年中介企业劳务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策划大纲
- 2025年港口业投资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聚醚多元醇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佛教空性与缘起课件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