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负反馈课件_第1页
电子电路负反馈课件_第2页
电子电路负反馈课件_第3页
电子电路负反馈课件_第4页
电子电路负反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反馈的基本概念1.开环与闭环电路中只有正向传输,没有反向传输,称为开环状态。正向传输——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反向传输——信号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传输既有正向传输,又有反馈称为闭环状态。信号的正向传输信号的正向传输反馈传输(通路)(反馈网络)基本放大电路A反馈网络F放大:迭加:1.什么是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A称为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AF称为闭环放大倍数AF=Xo/Xi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F称为反馈系数17.1.1负反馈与正反馈负反馈放大器反馈——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以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一般负反馈称为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正反馈自激振荡(5)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例:基本放大器,无反馈,净输入量ube=ui,电压放大倍数为:2.负反馈与正反馈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减小,放大倍数减小。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ube=ui-uf

,电压放大倍数为:可见,净输入量减小,放大倍数减小,所以是负反馈。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增加,放大倍数增加。17.1.2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

假设某一瞬时,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一个正极性的输入信号,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判断相关点的瞬时极性,直至判断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负反馈类型有四种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17.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一.电压串联负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从输入端看,有:ud=ui-uf故为串联负反馈。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

假设某一瞬时,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一个正极性的输入信号,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判断相关点的瞬时极性,直至判断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反馈电压:因为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称电压反馈。二.电压并联负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id=ii-if从输入端看有:因为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是电压反馈。

反馈电流:故为并联负反馈。三.电流并联负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又因为在输入端有:id=ii-if

反馈电流:因为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所以是电流反馈。故为并联负反馈。四.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电压:uf=ioRf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ud=ui-uf又因为在输入端有因为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所以是电流反馈。故为串联负反馈。为改善性能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要稳定直流量——引入直流负反馈要稳定交流量——引入交流负反馈要稳定输出电压——引入电压负反馈要稳定输出电流——引入电流负反馈要增大输入电阻——引入串联负反馈要减小输入电阻——引入并联负反馈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频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在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

降低了放大倍数

使放大器的性能得以改善:a.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闭环时则只考虑幅值有即闭环增益相对变化量比开环减小了1+AF倍另一方面: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b.改善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Auiufuiuoud加反馈前加反馈后AF+–

失真改善uouo(1)通频带:(2)带宽-增益积:│fbw×Aum│BJT一旦确定,带宽增益积基本为常数5.频率失真——由于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倍数不同而产生的失真。两个频率响应指标:f-180°fHfL-225°-270°ffHfL-20dB/十倍频程-135°-90°20dB/十倍频程c.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

无反馈时放大器的通频带:fbw=fH-fL

fH

有反馈时放大器的通频带:fbwf=fHf-fLf

fHf可以证明:fbwf=(1+AF)fbw020lg|A|(dB)F(Hz)

Am

fL

fH

fLf

fHf

Amf一.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fidXXX-=改成正反馈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17.3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Xi

–f

基本放大器A反馈网络FX+doXX如果:,ifXX=则去掉,iX仍有信号输出。反馈信号代替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Xi

+f

基本放大器A反馈网络FX+doXXXdof基本放大器A反馈网络FXXFA=1Xd=Xf所以,自激振荡条件也可以写成:自激振荡的条件:(1)振幅条件:(2)相位条件:pjjnFA2=+n是整数因为:..Xdof基本放大器A反馈网络FXX二.起振条件和稳幅原理起振条件:结果:产生增幅振荡(略大于)1、被动:器件非线性2、主动:在反馈网络中加入非线性稳幅环节,用以调节放大电路的增益稳幅过程:起振时,稳定振荡时,稳幅措施:起振过程Xdof基本放大器A反馈网络FXX1.放大电路2.正反馈网络3.选频网络——只对一个频率满足振荡条件,从而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输出。常用的选频网络有RC选频和LC选频4.稳幅环节——使电路易于起振又能稳定振荡,波形失真小。三.正弦波振荡器的一般组成17.3.1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R1C1

串联阻抗:R2C2

并联阻抗:选频特性:通常,取R1=R2=R,C1=C2=C,则有:式中:可见:当时,│F│最大,且=0°

│F│max=1/3RC串并联网络完整的频率特性曲线:当时,│F│=│F│max=1/3φF+90°|F|二.RC桥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在f0处满足相位条件:因为:AF=131=F11f+=RRA1f2RR=只需:A=3输出正弦波频率:振幅条件:引入负反馈:选:例题:R=1k

,C=0.1

F,R1=10k

。Rf为多大时才能起振?振荡频率f0=?AF=1,31=F11f+=RRAA≥3Rf=2R1=210=20k

=1592Hz起振条件:≥3能自动稳幅的振荡电路半导体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起振时Rt较大使A>3,易起振。当uo幅度自激增长时,Rt减小,A减小。

当uo幅度达某一值时,A→3。当uo进一步增大时,RT再减小,使A<3。因此uo幅度自动稳定于某一幅值。能自动稳幅的振荡电路

起振时D1、D2不导通,Rf1+Rf2略大于2R1。随着uo的增加,D1、D2逐渐导通,Rf2被短接,A自动下降,起到稳幅作用。将Rf分为Rf1

和Rf2,

Rf2并联二极管K:双联波段开关,切换R,用于粗调振荡频率。C:双联可调电容,改变C,用于细调振荡频率。振荡频率的调节:_+

+

RfuoRCCR1KKR1R1R2R2R3R3振荡频率:1.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阻性)LC并联谐振特点:谐振时,总路电流很小,支路电流很大,电感与电容的无功功率互相补偿,电路呈阻性。R为电感和回路中的损耗电阻

17.3.2LC正弦波振荡器当时,并联谐振。谐振时,电路呈阻性:互感线圈的极性判别1234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同名端1234+–+–

在LC振荡器中,反馈信号通过互感线圈引出同名端:二.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

工作原理:三极管共射放大器。利用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满足相位条件。振荡频率:判断是否是满足相位条件——相位平衡法:断开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点,假设在输入端加入一正极性的信号,用瞬时极性法判定反馈信号的极性。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则满足相位条件;否则不满足。(+)(-)(+)(+)(+)(+)(+)LC正弦波振荡器举例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LC正弦波振荡器举例振荡频率:(–)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仍然由LC并联谐振电路构成选频网络三.

三点式LC振荡电路原理:uf与uo反相uf与uo同相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uf与uo反相uf与uo同相振荡频率:1.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2.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例:试判断下图所示三点式振荡电路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Q值越高,选频特性越好,频率越稳定。3.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频率稳定问题频率稳定度一般由来衡量——频率偏移量。——振荡频率。LC振荡电路Q——数百石英晶体振荡电路Q——10000500000一.

石英晶体2.基本特性1.结构:极板间加电场极板间加机械力晶体机械变形晶体产生电场压电效应:交变电压机械振动交变电压机械振动的固有频率与晶片尺寸有关,稳定性高。当交变电压频率=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符号压电谐振3.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与频率特性等效电路:(1)串联谐振频率特性:晶体等效纯阻且阻值≈0(2)并联谐振通常所以X感性0容性二.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利用石英晶体的高品质因数的特点,构成LC振荡电路。1.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工作在fs与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