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物理初三中考二模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物理初三中考二模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物理初三中考二模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物理初三中考二模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物理初三中考二模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物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36km/h

B.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4A

C.将一本九年级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上对其做功大约为20J

D.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是60℃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l.lm/s,即3.96km/h,故A不符合实际;

B.家用电饭煲的功率约为900W,故由尸=以可得,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

/=二P=丝900吆Wa4A故B符合实际;

U220V

C.九年级物理书的重力约为2.5N,课桌高度约为0.8m,故将一本九年级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上对其做

功大约为

W=G/?=2.5Nx0.8m=2J

故C不符合实际:

D.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约为4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下列现象中与“杯弓蛇影”原理相同的是()

【解析】

【分析】

【详解】杯弓蛇影,是墙上的弓在酒中成像,故是光的反射。

A.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空中“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

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蓬头稚子”是根据音色辨别“路人”是陌生人,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遥招手”让人不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说话是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4.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

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内罐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

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有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

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D.扩散现象中,分子一定从高温物体运动到低温物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现有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A错误;

B.内能和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所具有的内能大小不一定相同,故B正确;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故C错误;

D.扩散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是两种相互接触的物质进入彼此的现象,两种物体都运

动到了对方的空间中,所以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高温物体运动到低温物体动到低温物体,也可以从低

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温度相同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

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B.根据题意知道,与毛皮分别摩擦后塑料丝和塑料管,带同种电荷,且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而呈章鱼状,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毛皮比塑料易失去电子,所以,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负电,故C错误;

D.由于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所以,塑料管和塑料丝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

总数,故D错误。

故选B。

7.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

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八、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地砖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

与像和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灯的位置和大小不变,所以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大小相同、位置相

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8.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从密度均匀的油中A处由静止释放后竖直上浮的情景,小球在A8段做加速运动,在

BC段做匀速运动。①和②是小球经过的两个位置。则小球()

B.在位置①受到的浮力比位置②受到的浮力大

C.一定受到随速度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力作用

D.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加量一定大于重力势能增加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小球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油的阻力,三个力的关系是

F,j=G+f

因此在②位置小球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在上浮过程中,油的密度不变,排开油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位置①受到的浮

力等于位置②受到的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小球都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阻力,在A8段做加速直线运动,

浮力大于重力与阻力之和,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浮力等于重力与阻力之和,所以阻力变大,且在8

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因此一定受到随速度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动能增加,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但无法比较小

球动能增加量和重力势能增加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9.小明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厂将物块沿粗糙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拉力F与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于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

D.如果仅增大拉力尸,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B.物块被匀速拉上斜面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

拉力,还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四个力是平衡力,虽然拉力尸与斜面对物块

的摩擦力方向相等,但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B错误;

C.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C错误;

D.仅增大拉力,那么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且相对滑动趋势不变,则物块对斜面

的摩擦力不变,反过来,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也不变,故D正确。

故选Do

10.小明在宠物店买了淡水热带鱼,为方便带回家,商家将鱼放在装有水的轻薄的塑料袋里。如果小明将

装着鱼且没有打开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家里的淡水鱼缸中,则图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热带鱼悬浮在袋内的水中,热带鱼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这样,袋内外水的密度相同,袋内水和

热带鱼的总重力才等于受到的浮力;可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塑料袋和鱼缸中的水均为淡水,且轻薄塑料袋的重力可忽略不计;由图知,热带

鱼悬浮在袋内的水中,则热带鱼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将塑料袋浸入水中,袋内外水的密度相同,只有当

袋中水和鱼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Vw时,袋内水和热带鱼的总重力才等于受到的浮力,才能处于静

止状态,即此时内外液面应相平。故选B。

11.小明看到闪电后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光速约为3x108m于是他用

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

不再适用的是

A.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D.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声源到人所在位置的距离

193s

x--二^x1000m=4100m=4.1km.

3s

ABC.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光速仍然远远大于声

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ABC估算方法适用;

D.当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时,光速不在远远大于声速,光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故这种估算方法

不再适用.

12.如图1所示,耳是电阻箱,R2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改变用的阻值,两电压表示数与"关系图

c.电路中电流随用的增大而减小D.电路总功率随用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测电阻箱电压,V2测电阻箱和定值电阻总电压,①不从原点开始,应该包含定值电阻电

压,所以①表示V2,②表示V”故A不符合题意;B.V2测总电压,由图可知,供电设备电压变大,故

B不符合题意;

CD.两电压表示数之差等于定值电阻的电压,图线①和②相互平行,说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根据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不变,则电路中电流不变。供电设备电压变大,根据尸=”,电路总功

率随飞的增大而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n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小红走进梅园,闻到梅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____;看到梅花的颜色是由花瓣的色光决定

的。

【答案】①.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反射

【解析】

【分析】

【详解】U]由于分子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花香分子通过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故闻到香味。

⑵梅花不透明,花瓣颜色由反射色光颜色决定。

14.《天工开物》中写道“凡弓弦取食拓叶蚕茧”,指出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是把弓的________能转化为箭的________能。

【答案】①.弹性势②.动

【解析】

【详解】口][2]在拉弓时,弦会发生弹性形变,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箭射出去后具有动能,这一过程中

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15.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点火后,发射架周围出现大量“白

气”,这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这个过程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

出”);“天舟二号”是空间站的“快递小哥”,补给被送到空间站后,质量的大小;空间站实现

天地互联,是利用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①.液化②.放出不变④.电磁

【解析】

【详解】口1[2]发射架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⑶物体由地球送到空间站,因为质量与空间位置无关,所以其质量不变。

[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与地面的联系靠的电磁波。

16.目前有一种倍受关注的喷气飞行背包。如图,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

翔的梦想。该背包发动机将汽油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喷出,使人获得飞行动力,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汽油燃烧转化为内能,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这些内

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该背包飞行高度可达近

3000m,在此高度人会感到有所不适,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不

变"或"减小”)

【答案】①.运动状态②.方向③.减少

【解析】

【详解】口]人获得飞行动力,人从静止到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人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⑵汽油燃烧转化为内能,有部分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是具有方向的。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因为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

17.如图,小明将一个重为3N的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25N。小车沿

斜面移动的距离s=1.6m,上升的高度〃=0.6m。则小明对小车做的有用功是J,小车与斜面之间的

摩擦力为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①.1.80.12590%

【解析】

【详解】[1]小明对小车做的有用功为

必『=G/?=3NxO.6m=1.8J⑵拉力做的总功为

%=Es=1.25Nx1.6m=2J所以摩擦力做功为卬摩擦力=卬总一%=2J-1.8J=0.2J

则摩擦力为

f==0.125N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s1.6m

W18J

n=-^xl00%=--X100%=90%18.方方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绘制了定

W卓2J

值电阻Ro、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的是(R/Ro)的功

率与电流的关系;R)的阻值是C;当电流表示数是0.5A时,R消耗的功率是Wo

【详解】[1]研究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通过调节变阻器R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电流,由

P=pR

可知,在电阻一定时,电功率尸与电流/是二次函数关系

Ro>0

所以图像开口向上,图乙中实线是定值电阻岛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虚线表示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与电流

关系。

⑵由图乙中,&的功率与电流关系图像知

/=2A

Po=32W

可得,心的阻值

p32W

4=涓=77==8。⑶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岛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滑

动变阻器R连入阻值为0时,Ro工作,电路的电路中电流最大,由图像知此时的电流

/=2A

P=UI

可得,电源电压

p

。=。0=半=三32一W=16丫由欧姆定律可得,当电路中电流

f=0.5A

时,Ro两端电压

Uo'=/'Ro=O.5Ax8Q=4V

由串联电路特点知,此时R两端电压

UR=U-UO'=16V-4V=12V

R消耗的功率

PR=UR/'=12VXO.5A=6W

19.如图所示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长方体质量为2kg,棱长分别为0.2m、0.1m、0.05m,该长方体对地

面的压强为Pa。为了使该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为600Pa,拟采取的方法有:将长方体平放

或侧放后,在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质量相。若要使切去的质量机较小,则机的较小值为kg,

(g取10N/kg)

Z7

0.2米

【答案】0.4xl030.8

―米

0.05米

【解析】

【详解】口]因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力和长方体的重力相等,该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FGmg2kgxlON/kg.

p=—=—=—^~=-----------=4000Pa=4x10Pa

SSab0.Imx0.05m

⑵由题意可知,要使该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00Pa,沿水平方向在上部切去一定质量,且使,”较

小,由

P=?=等可知,应使长方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即将长方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长方

体剩余部分的重力为

G=F'=p'S'=p'ac-600Pax0.1mx0.2m=12N长方体剩余部分的质量为

,G12N…

m=—=7^k=L2kg则切去的质量为

g10N/kg

△机=机一加=2kg-l.2kg=0.8kg20.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

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的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小

张戴的眼镜是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的轿车

的像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①.凹②.凸③.变小

【解析】

【详解】小张是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小张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视

力.电子眼实际上是一个摄像头,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子眼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它的镜头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时,轿车远离电子眼镜头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点睛:根据近视眼的成因,以及佩戴什么眼睛进行矫正,判断小张戴的透镜.电子眼实际上是一个摄像

头,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21.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完成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

______次。

【答案】①.80®.20

【解析】

【详解】山⑵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飞轮转速可换算为

240()r2400r

2400r/min=--------=—^-=40r/s即一秒钟飞轮转40圈。因为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需要经过4个

1min60s

冲程,对外做功1次,飞轮转2圈,所以汽油机每秒钟完成80个冲程,对外做功20次。

22.如图甲所示,A8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

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g;已知OA的长度

为30cm,08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图乙可以看到,一开始时,力传感器读数大小是10N,由于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

棒,不考虑它们的质量,不考虑它们的重力,那么这个力传感器读数大小就是等于物体M的重力大小,则

根据G=mg可知,物体M的质量

G10N

m=—==lkg=1000g物体M的质量是lOOOgo

glON/kg

⑵从图乙可以看到,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到第5s时,力传感器读数大小是零,即A端没有压力,那么

物体M就应该是在O点,这时物体M对轻质杠杆AB压力的力臂大小是零,运动时间是5s,这段时间通

过的路程

OA30cm=0.3m则物体M匀速运动的速度

l.0.3mC〜,

hi=3n==0Q6m/s物体M匀速运动的速度是0.06m/s;

toA5s

然后继续向右运动,物体M对轻质杠杆A8压力的力臂在变大,直到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尸・%A=G4其中的尸是最大弹力15N,4是物体M相对于。点往右移动的距离,代入数据解得

/白空="Nx"3m=045m那么直到4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N时,物体M相对于0点往

G10N

右移动的距离是0.45m,物体M匀速运动的速度是0.06m/s,则物体M相对于O点往右移动的时间

/_0.45m

x=7.5s物体M相对于O点往右移动的时间是7.5s,由上述可知,在OA段移动时・,需

vM0.06m/s

要的时间是5s,则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

=5s+7.5s=12.5s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12.5s。

23.图是小华为学校设计的楼道照明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已知控制电路电压。恒为6V,电磁继电器线圈

电阻Ri为20C,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图中AC可绕。点转动,04长为

0.5cm,08长为1cm,AC部分的重力、触点间的压力以及各处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

(1)闭合控制电路中开关S,电磁铁上端为极。

(2)为了实现光照减弱时,受控电路接通,灯L发光,图中导线M应接(选填“触点1”或“触点

2”)。

(3)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厂等效集中作用在8点,吸引力F与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当衔铁

刚好被吸下时,弹簧对A点的拉力为2.4N,则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

①.S②.触点1③.230

【解析】

【详解】闭合控制电路中开关S,由右手螺旋定则,电磁铁下端为N极,电磁铁上端为S极。

(2)12]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变弱,C与触点1连

通,要求灯L发光,图中导线M应接触点1。

(3)[3]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厂等效集中作用在8点,吸引力尸与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当

衔铁刚好被吸下时,弹簧对A点的拉力为2.4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A^OA=FB><OB

XF1

F=-------^=-x2.4N=1.2N由图2知I,吸引力尸与控制电路中电流/成正比,故当引力为1.2N时,

BOB2

对应的电流大小为

12N

/=」一x40mA=24m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光敏电阻

2N

&=^-4=焉l-20C=230。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7分,解答第25、26题

IU.UZ4A

时应有解题过程)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请将图的光路补充完整。

【解析】

【详解】通过光心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将通过光心的传播光线反向延长,指向虚焦点的光线必然平行主

光轴,连接折射点和右侧焦点,反向延长,故如图所示

25.图中,轻拉弹簧,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A

A

的受力示意图.

/////////////////

【答案】

///Z////////////Z

【解析】

【详解】对A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因为A和B间没有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不受摩擦力,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6.请将如图所示的电灯、开关和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开关需控制电

答案

三孔插座灯泡开关

三孔插座灯泡开关

【解析】

【分析】

【详解】家庭电路的连接为:灯泡与开关串联,开关接在火线上;三孔插座的接法为:左孔接零线,右孔

接火线,上孔接地线。

三孔插座灯泡开关

27.在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施加在杠杆上的最小动力Fi的作用点和方向,并画出所挂重物的绳子对杠杆

拉力的力臂42。

【解析】

分析】

【详解】要找到让杠杆平衡的最小力,先确定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是在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这样

才可能找到最长力臂最小力,然后连接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以这条连线作为该力的力臂时,力臂最长,力

最小,再过力的作用点作该连线的垂线即可确定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方向。绳子对杠杆的拉力竖直向

下,将拉力的示意图反向延长得到该力的作用线,再过支点作该力作用线的垂线即拉力的力臂。如图所

28.“五一”期间,小明一家驱车外出旅游,如图所示,当车经过告诉路段A点路标时,时间是8点15

分;当车经过高速路段B点路标时,时间是8点45分。假设汽车在上述行驶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

的阻力为1150N,消耗的汽油为3kg(汽油的热值为4.6xl()7j/kg),求

(1)汽车在之间的速度;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距离衡阳距离衡阳

78km42km

【答案】(1)72km/h;(2)

4.14X107J;(3)30%

【解析】

分析】

【详解】解:(1)A、8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s=78km-42km=36km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r=8:45—8:15=30min=0.5h汽车在A、B两地的速度为

c36km

v=-=——=72km/h(2)汽车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

t0.5h

/=/=1150N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W=国=1150Nx36000m=4.14xIO,j(3)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4.6x107J/kgx3kg=1.38x1O'J发动机效率

W414X107J

〃=—xlOO%=,------「x100%=30%答:(1)汽车在A、B之间的速度为72km/h;

Q1.38xlO8J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4.14X107J;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0%。

29.某电压力锅额定电压为220V,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甲所示,R]、&都是加热电

阻,加热档时只有电阻R工作,加热功率为800W;保温档时只有R2工作,电阻R2=1210Q,S为温控开

关,可实现“加热”和“保温”状态的转换,求:

(1)尺的阻值和压力锅的保温功率;

(2)将2L水从23℃加热到63℃,若压力锅的效率为84%,额定电压下,加热这些水需要多少秒?[。水

=1.0xl03kg/m\c水=4.2x103〃(kg「C)J

(3)用电高峰期电压会降低,若电路中只让压力锅单独工作600s,图乙中的电能表转盘转了300转,请

算出它的实际加热功率。

kWh

|0|l|2|3|j4]

>>【答案】(1)60.5Q;40W;(2)500s;(3)600W

220V10(20)A50Hz

3000r/(kWh)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电压力锅额定电压。领=220V,加热档时只有电阻凡工作,加热功率P加

U2

=800W,根据p=J

R

可得R的阻值

U_(220V1

司--800W=60.5Q保温档时只有&工作,电阻4=1210^,根据

U-

P=土可得压力锅的保温功率

R

11-(220V)2

号————=40W(2)由题意可知,水的体积

保R21210Q

%=2L=2xlO3m?根据

m

夕="可得水的质量为

加水=叫=1.0*10年011?*2乂10-31113=21^则水从23c加热到63℃所吸收的热量为

。吸=cvnAr=4.2xl03j/(kg.C)x2kgx(63℃-23℃)=3.36xl()5j压力锅的效率为84%,则该过程中消

耗的电能为

W=4=2^8J22=4X]05J已知加热功率尸加=800W,在额定电压下,加热这些水需要的时间为

〃84%

W4xl05J

^=—=——=500s(3)由图乙可知,该电能表的规格为3000r/kW-h,所以压力锅单独工作600s,

r);1|oOOW

电能表转盘转了300转时,电路中消耗的电能为

则它的实际加热功率为城加=卜=嘘了=600W

答:(1)R的阻值为60.5C;压力锅的保温功率为40W。

(2)将2L水从23℃加热到63℃,若压力锅的效率为84%,额定电压下,加热这些水需要500s。

(3)若电路中只让压力锅单独工作600s,图乙中的电能表转盘转了300转,则它的实际加热功率为

600Wo

30.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

衡螺母向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a)中甲所

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a)中乙所

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g/cm3;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偏大/偏小);

b图

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b)中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

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

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b)中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利,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b)中丁所示,记下电

子秤的示数,血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液=(己知水的密度为「水)。

⑤.四。水

【答案】①.左②.33.2(3).0.83④.偏大

【解析】

【详解】(1)[1]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说明此时天平左端轻,右端重,故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2]由图(a)甲中可知,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m总=50g+10g+1.2g=61.2g

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为加产28g,故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m油=〃?总-H;=61.2g-28g=33.2g

[3]由图(a)乙中可知,食用油的体积为

V汕=40mL=40cm3

m

故由夕="可得,食用油的密度为

0=等=桨与=0-838/。013(3)[4]由实验步骤可知,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时,量筒中会有

嗫40cm

少量食用油残留,使得食用油的体积测量值偏小,故由P=,可得,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偏大。

(4)④⑸因为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所以由题意可知如为小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为小物块排开水的

质量,因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的体积都等于物块的体积,则可得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m

[TZ/物=匕Tr*液=丫x排r水=1则由。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P水V

呵二叫二町

V排液一处.一〃?2水3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P水

甲乙

(1)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选填“点燃”或

“没点燃”)的蜡烛B;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只蜡烛,确定每次像

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

(4)实验中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o

【答案】①.没点燃②.A③.相等④.反射⑤.用薄玻璃板⑥.在镜前看不清镜后

的像

【解析】

【详解】(1)[1]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不可以点燃,若点燃,则它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会冲淡玻璃板前

蜡烛的成像光线,导致看不清楚蜡烛A所成的像,故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没点燃的蜡烛B。

(2)[2]⑶实验时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应该多次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即改变蜡烛A的位置,移

动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并记录下来。由乙图可知,每一次,两个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可得

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4]玻璃板有两个面,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导致玻璃板后面出现两个像,出现重影。

[5]实验中一般选择比较薄一点的玻璃板,减小两个像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重影。

(4)[6J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看不清楚蜡烛A的像。

32.小华家人为家里浴室配备了一台“空调热水器”,又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

图甲所示,工作过程中,空调热水器通过一种“工作媒质”在“蒸发器”里迅速变成气态,再经过压缩机

(消耗少量电能)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在“冷凝器”中重新变成液态,达到给水加热的目

的。“空调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产生相同的热水量,比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的能效更

高。“热水产出率”和“能效比”是衡量“空调热水器”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热水产出率”是指该热

水器当进水温度为20C,出水温度为50℃时,每小时可出热水的体积数。“能效比”是指加热过程中水

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电能的比值。如表所示为两种型号“空调热水器”在进水温度20℃时测定的部分参数。

型号AB

出水温度(℃)50

额定功率(kw)12

额定电压(V)220

热水产出率(L/h)100

环境温度范围(℃)-10〜50

(1)空气能属于(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加热时,工作媒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空气能—

(大于/等于/小于)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

(2)下列关于空调热水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

A.工作媒质在冷凝器中发生了汽化现象

B.压缩机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工作媒质的内能

C.工作媒质在蒸发器中发生物态变化时不断放热

D.空调热水器消耗的电能越少,其能效比越高

(3)A型热水器正常加热过程中,每小时流经冷凝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J»其“能效比”为

[水的比热容4.2x103J/(kg.t)];

(4)小华想自制一个简易淋浴器,如图乙所示,其“混合器”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调节横截面积大小的

“三通”,当凉水从水龙头流经混合器时,热水会自动从热水壶中上升与凉水混合流到喷头洒出,热水会

自动从热水壶中上升的原理是。在热水和凉水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要使喷头喷出水温

度升高,应如何调节“混合器”:0

【答案】①.可再生②.小于③.B1.26X107⑤.3.5⑥.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小⑦.减小混合器的横截面积

【解析】

【详解】(1)口]可再生能源是指消耗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根据题意,空气能源,在短时间内可以获

得,所以空气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⑵根据其原理可知,工作过程中需要补充部分电能,故加热时,工作媒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空气能小于在

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

(2)[3]A.工作媒质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了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利用做功方式改变了工作媒质的内能,故B正

确;

C.工作媒质在蒸发器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不断吸热,故C错误;

D.“能效比”是指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电能的比值,由于水吸收热量不确定,故其能效比没

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3)⑷水吸收的热量为

Q=c水wAz=4.2x103J/(kg-℃)xl.Ox103kg/m3x0.1m3x(50℃-20℃)=1.26x107J

[5]消耗的电能为

W=Pt^1x103WX3600S=3.6X106J

能效比为

7=2x100%=坨出?=3.5(4)[6]当凉水从水龙头流经混合器时,由于横街面积不同,流体的流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