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期中反馈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他们都过着群居生活 B.元谋人使用磨制石器劳动C.北京人会使用火来御寒照明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2.据右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中所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元谋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B.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都位于沿海地区C.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D.图中所示的古人类基本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3.考古学者在黄河上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的彩陶,与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的彩陶造型相似。这说明(

)A.中原文化相对先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 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4.某遗址博物馆的讲解员向观众解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他们还能制作彩陶,还有很多装饰品。”该遗址可能是(

)A.山顶洞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 D.良渚遗址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仰韶遗址、鱼鸟纹彩陶壶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A.会种植农作物B.会使用石器C.会制作陶器 D.饲养家禽家畜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歌颂的是(

)A.黄帝 B.神农氏 C.大禹 D.启7.据统计,当今中国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和黄帝系统的占相当大比重。这表明(

)A.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B.百家姓氏,皆自炎黄C.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D.中华姓氏,源远流长8.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由镐京出发,第7日陈师牧野。在那里,武王发布战誓,列数纣王之罪,不到一天工夫,武王便获克商大捷。从此,一个崭新的周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这则史事在历史上被称为(

)A.阪泉之战 B.武王伐纣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9.“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灿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商朝 B.西周 C.夏朝 D.秦朝10.西周末年,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来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私有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11.能够反映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明高度发达的是(

)A.青铜器和甲骨文B.史学和文学C.书法和绘画 D.雕刻和石窟12.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3.春秋时期,某诸侯国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对牛的重视是因为(

)A.战争的需要B.交通的需要C.牛耕的使用 D.铁农具出现14.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③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1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说:“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而治,循法而行。”与这种观点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17.“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拟人化的熊猫形象,将现代科技与冰雪运动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摘要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摘要二各国变法摘要三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摘要四百家争鸣18.右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民族关系的发展D.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①统一文字为小篆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北击匈奴

④奖励耕织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0.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咸阳 B.洛阳 C.长安 D.北京21.有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的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秦灭六国,统一中国②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③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④统一全国文字和货币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公元前221年因始皇登基而有了始皇元年之称,这一年在下图时间轴上的(

)A.A B.B C.C D.D23.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向大一统国家发展C.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D.国家不断分裂24.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夏桀和商汤之间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项羽和刘邦之间25.列数字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秦朝人口约2000万人,修建陵墓和宫殿的人占70多万,修长城占40多万;坑杀儒生460多人,死刑有10多种;农民上交赋税占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这些数字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罚④多发的农民起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共50分)26.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图一

图二(1)上图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建筑的名称?哪一原始居民居住在图二的房屋里?你认为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原因是什么?(8分)(2)再举出古代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一例。(2分)(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27.某校七年级学生“走进百家争鸣”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8分)【任务一——“鸣”之原】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根据材料一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8分)【任务二——“鸣”之物】材料二: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贯存乎慎法……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簿。⑥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材料二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其中属于儒家和法家的名言分别有哪些(填序号)?(4分)【任务三——“呜”之功】材料三: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3)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6分)28.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兴亡”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20分)【奠定基础】材料一:秦孝公颁布一系列法令,推行县制,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登记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变法名称。并分析秦国推行这些法令的影响。(6分)【完成统一】材料二: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在力量对比上,秦强于六国中的每一个国家,而弱于六国的联合。“远交近攻”助泰国成功统一六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崩离析、颠沛流离,人民渴望一种安定的生活和稳定的政治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正合了时势的需要。——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8分)【短命而亡】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图A,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图B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从秦的兴亡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历史期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BCBCCADBCDAB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ACCBCADBBDD二、简答题26.(1)图一:干栏式建筑;图二:半地穴式建筑。居民:半坡居民。因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2)事例:大禹治水(或都江堰)(3)启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等。(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27.(1)政治上:社会动荡,诸侯林立,相对自由;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科技的进步;文化:私学兴起。(2)儒家:①④;法家:③⑥(3)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动摇周天子的地位,促进了各诸侯国的改革;促进了私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28.(1)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