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_第1页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_第2页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_第3页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_第4页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I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以无责赔偿的比较研究摘要: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安全一直是人类考虑的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化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然而在二十世纪末到现在,人类享受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却越来越难的去抵御风险,工业文明的发展,虽然令社会不断进步,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负面影响,而关于机动车的交通安全便在这其中。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运用了比较法,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分析了事故相关的赔偿法规制度,同时,借助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各项案例的处理方案分析,更为详细的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损害赔偿方面进行了介绍,从而给司法提供更为实用的实践经验,并从研究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谨慎的考虑,从而完善我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相关制度。关键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无责任

Abstract:Intheworldinwhichwelive,securityhasalwaysbeentheeternaltopicofhumanconsideration.Withthedevelopmentofthetimes,scienceandtechnologyaremakingcontinuousprogressandthelevelofmodernizationiscontinuouslyimproving.However,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whenpeopleenjoyedthefruitsofscienceandtechnology,itwasmoreandmoredifficulttoresistrisksandindustrialcivilizationAlthoughthedevelopmentofthecommunityhasmadethesocietyprogresscontinuously,ithasalsocausedmorenegativeimpacts.Thetrafficsafetyonmotorvehiclesisoneofthem.Inthisarticle,Iusethecomparativelawtostudytheliabilityofmotorvehicleaccidents,andanalyzetheaccident-relatedcompensationrulesandregulations.Atthesametime,withthehelpoftherelatedtheoreticalbasicresearchandthehandlingofvariouscasesProgramanalysis,amoredetaileddescriptionofthedamagecompensationliabilityofmotorvehicleaccidents,soastoprovidemorepracticalpracticalexperienceforthejudiciaryandcautiousconsiderationfromtheproblemsexposedinthestudy,soastoimproveourcountry'smachineMotorvehicleaccidentresponsibilityKeywords:motorvehicle;trafficaccident;liabilitycompensation;noresponsibility

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二)自行车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12.国内研究现状 2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相关概述 4(一)交通事故的定义 4(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定义 4三、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4(一)归则原则的含义 4(二)归责原则的体系 51、过错责任原则 52、无过错责任原则 5(三)《民法通则》的规定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6四、机动车无责任赔偿制度对比 6(一)机动车无责与次责实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比 6(二)机动车无责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 7(三)机动车无责时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7(四)机动车无责时交通事故的处理路径 8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PAGE4一、绪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交强险制度已经开始实施了,一个法律制度的完善不仅仅是立法部门的愿望,更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是一个逐步完善协调的过程,需要全体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达到各方主体合法利益的最佳平衡。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现代社会而言,我们面临着众多的各样风险,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机动车交通事故存在着诸多危害,也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在事故发生前,要详细的研究分析,完善关于事故的赔偿及补偿制度,提高事故的善后处理效率,尽可能地降低该事故所带来的危害。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对于事故责任相关者的刑罚还是比较完善,但是还缺乏关于赔偿方面的规定,还需要不断的改善,提高该相关制度的法律适用性以及操作性。(二)自行车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当前,在国外也有较多的关于汽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事件,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所研究的614起此项案例中,得出结论,在碰撞速度阈值为30千米每小时时,汽车人的头部就会受到严重的伤害,除此之外,还有案例中关于相撞位置的调查,得出大部分为汽车前部。在国外学者的各项研究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更为真实可靠地规律。关于瑞典在2004年之后的四年里,就汽车与自行车的交通事故,Korey做了详细的研究调查,从年龄以及车速等各个因素分析,研究其与骑车人损伤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在事故发生路段,平均车速多为30千米每小时,年龄为45岁及以上的骑车者更容易发生危险。对于美国俄亥俄州2002年到2008年这六年间的相关案例,Moore等人也做了相关的调查,其中共发生了10029起碰撞事故,所研究模型主要为路口的交叉情况,就各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各个因素对于自行车骑车者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从而得出在这些因素中,碰撞时的速度,自行车骑车者的年龄,汽车的类型以及在碰撞时各车的状态,包括自行车骑车者有没有佩戴了头盔,会造成骑车者遭受更大的损害。为了研究机动车交通事故所存在的动力学联系,以及当汽车与自行车发生碰撞时的各项参数变化,进而研究出相关的探测传感器,以及自主紧急制动装备,更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Frederickson等人通过瑞典交通管理局的帮助,就事故中的详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例如H.Rau博士等,他们注重更科学的模拟实验,模拟自行车与汽车的碰撞过程,进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借助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故数据分析,就碰撞时的状态以及速度,包括自行车的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变量分析,根据不同的参数条件,获得更严谨的经验公式,以及相关结论。Haight和Eubanks同样也采取了相关的模拟碰撞研究,就碰撞速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对骑车人所造成的抛距,以及落地态势问题。但当时的学者也面临着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模拟实验需要更多的成本,并且不能多次重复,所以数值仿真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受研究者的关注。当前我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它的帮助下,学者能够更成熟的使用碰撞仿真技术,运用更多的仿真模型加入研究。在这些学者中,都得出了更为新奇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研究思路。例如,Werner等人以动力学响应为基础,就多刚体仿真软件进行碰撞试验,主要模拟自行车的前叉失灵状态,分析其运动特点,并通过科学的碰撞障碍试验,检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18]此外,Maki等人也借助了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利用超真实的假人模拟碰撞试验,建立相关模型,进而得出汽车类型的差别对骑车人会造成不一样的损伤情况,在这些损伤特征中,头部损伤最为严重,可以令人致死,而最为常见的就是下肢损伤。之后,McLundie等人也通过相关的仿真研究,借助了有限元模型,并用模拟的实验结果,与现实中事故的实体结果进行仔细的比较,坚定了有限元方法的可操作性。对于数值仿真技术的运用,Kajze等人也有相关的实验结果,在他的实验中,对于事故所造成的损伤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进而为骑车者提供更有效安全的自保措施,并得出汽车的前部结构,以及自行车与汽车在第一时间的碰撞位置,包括自行车在行进时的速度,共同决定了骑车人的头部是否会受损伤。2.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就机动车交通事故,各方机构也给出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并重点关注这个问题,期望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在这些年的调研工作中,各大高校的调查最为详细与具体,他们通过与国内外汽车公司的帮助与合作,调查相关的自行车与汽车碰撞事故,并得出了丰富的研究结果。在最近的几年里,中汽中心的相关单位首次对事故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项目研究。基于数据方面的调查,中国的部分学者开展了一些列的统计分析安排,除此之外,还重点剖析了各个事故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这样才能够掌握事故中所出现的规律,进而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在这些调研高校中,有几个是比较典型的。首先就是同济大学,该校的赵健等学者就嘉定区的碰撞事故案件为研究对象,在这121起案例中分析得出,事故发生的规律以及存在特征,并给出相关建议。其次,湖南大学的曲彩月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对于长沙地区在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里的自行车与汽车碰撞事故为基础,就人、车以及路和环境等四个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在这2094起案例中,模拟并建立出了相关的贝叶斯模型,并不断改进,最终作为辅助帮助调查是由什么所引起的碰撞。另外,长安大学也跟相关机构合作,由韦筱、杨震进行合作研究,以长安区汽车与二轮车的碰撞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这123起案例中,根据人、车辆以及损伤特征这三个角度进行数据与统计分析,并与陕西、河南以及江苏等省的相关事故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在这些事故中,自行车与汽车的碰撞所造成的危害最大,致死的频率最高。此外,就事故的分析方法也做了全面而具体的概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国内对于机动车事故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还是较为令人可喜的,然而从其深度与体系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国外的研究看来,针对自行车与汽车的碰撞事故分析,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进行深入的挖掘。除了分析事故的相关研究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人类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研究学者要借助于这些研究结果,加重对于自行车与汽车的安全设计,以及推行事故的分析,弥补这些研究的空白,这是当前国内较为重要的课题。据相关数据表明,在中国每一年所发生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人员损伤,其数量几乎与一次大地震相当,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进行全球灾害分析之后,得出机动车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是死亡人数的4.5倍和经济损失的5.8倍[1]。而在国庆、五一以及清明这样的国定假期最甚,特别是国庆,就今年这短短的七天里,就发生了6000多起交通事故,死伤人数达到三千多人,财产损失高达一千多万。针对这一个全球性的,且让人们难以忍受的风险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令无数人为之叹息,因此事故的安全防范以及善后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相关概述(一)交通事故的定义对于交通事故,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有相关的概述,在第191条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其中指出,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因为像酒驾这样的过错,或者是意外,而由车辆导致的人和财等的损失与伤害,譬如这样的案件就被称为交通事故。其中所提到的车辆就包括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前者的自身具备动力装置,由其牵引并用来运送人员及物品,以及进行各项作业。而后者是由人力或者是畜力进行驱动,还包括残疾人使用的机动轮椅,以及电动的自行车等,这些交通工具受着时速、质量以及外形的限制,要严格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其中所提到的道路,就指的是允许机动车通行以及公众通行的地方,即广场、公共停车场等,还包括公路以及城市道路。(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定义对于所有的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赔偿通常是用金钱或者是实物来代替,这种损害主要分为财产或者是人身两方面的损害,这就是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定义。[2]在上述定义中所提到的损害赔偿,主要是行为人对于自身民事责任的一种承担,能够更有效的保护受害人的相关权益。由于违反合同上的规定,或者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然后通过财产进行赔偿。它与赔偿损失的定义并不相同,因为损失也包含在损害的里面,除此之外,还加上人身和精神等方面的损害,所以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给它规定为赔偿损失使得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相关规定更为具体。损害赔偿究其形式上来讲是最为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受害人可以合法的寻求自身所应该获得的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尽可能的减少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后果。[3]三、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一)归则原则的含义之前有说,损害赔偿主要是行为人对于自身民事责任的一种承担,这种侵权责任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循归则原则,对于侵权行为法来说,是其中核心与灵魂所在。[4]这个原则明确的要求对于受害人的赔偿,要有一定的依据,所谓的归责,即是指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事情发生之后,根据相关事实情况,应通过法律进行明确的判断,决定要以哪一种依据,作为判断的标准,是行为人的过错程度,还是受害人的受损害程度,在公平的考虑之后,进而使各自负责。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所要遵循的归责原则,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行为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是否需要去承担相关责任,首先这要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为前提,作为一般的准则,却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5]从侵权行为法来讲,遵循该原则是规范侵权法的需要,能够更明确行为人所要承担的责任,保证了侵权立法政策的完善。(二)归责原则的体系1、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原则主要包含了两个体系,首先就是过错责任原则。顾名思义,这项原则着重考虑的是行为人的过错,并以此为判断标准,决定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其中并没有考虑所造成的损害。这就像我们在化学课本上所学过的知识,蜡烛它可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的氧,而并不是因为光。[6]在一般的侵权行为中,过错责任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秩序,当自由主义不断地弥漫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该项原则也就随之诞生,人们不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随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是受害者维护自身利益的合法体现,是一种有效的救济手段。从某一层面上来讲,行为人做了自己该做的,因此在导致伤害的时候,可以不必为之负责,进而激励人们不受过多的限制,大胆创新,勇敢向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就有相关的规定,确定过错责任原则之于侵权法的地位所在。2、无过错责任原则除了过错责任原则,那么相对应的就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的侵权行为法中,该原则已作为特殊归责原则存在。关于这类原则通俗来讲,就是行为人自身必须要去承担的民事责任,不管是否存在过错。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行为人与国家和社会一起去帮助受害人,减轻他的负担。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有过一些相关规定,指出行为人要承担一部分法律规定需要负责的民事责任,即使在交通事故中没有过错。这项规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能体现民法公平,如果所有的交通事故都用过错责任原则来解决,那么如果加害人主观上想要实施,但并不参与交通事故中,则无辜者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加害者也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由此看来,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行使,可以很好地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利益也能够更加平均。除此以外,当我们面临与高度危险作业相关的事故赔偿时,运用该原则可以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监督行为人,促进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公平与正义,推动人类的文明发展。(三)《民法通则》的规定的无过错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对于那些从事于高度危险的工作,例如高空作业,或者高压、剧毒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工作,包括高速运输工具,在这些工作情况中,如果对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除非可以证明该事故与自己无关,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中,高速运输工具所造成的损害,因其特殊的本质,所要遵循的就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对于高速运输工具所包含的类型,在这条规定中,并没有明确的介绍,所以当前并不清楚机动车是否包括在内,进而使得在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是否适用于该条规定并不确定,而在法律界的各位学者也是各持己见,有人赞同,有人否定。根据以往所经历的司法案例,这条规定还是比较多的运用于相关案例的判决,也就是说机动车交通事故适用于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四、机动车无责任赔偿制度对比(一)机动车无责与次责实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如果机动车一方无责,那么自身所交的强制保险无责赔偿限额,也就是12100元,当其并不足够去赔偿所造成的损害时,该方还得承担扣除掉12100元之后,剩下的百分之十的赔偿。除了无责赔偿限额,相对应的还有强制保险有偿责任限额(122000元),当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时,并需要承担该事故的次要责任时,扣除掉有责赔偿限额之后,还需要承担不足的一部分。从大量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除掉无责赔偿限额,另外超出的部分也是比较高的,除了保险公司的部分承担,无责机动车还需负责其他百分之十的赔偿。对于前面所提的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机动车因为自身的过错承担次要责任时,所超出限额的部分扣掉机动车所负责的40%,也就是4000,还可由第三方进行相关一部分的承担,也就是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根据保监会最新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到,保险公司必须承担无责机动车的大部分责任,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却不需要承担,显然这是一种霸王条款。但由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自身所存在的非强制性,使得大部分车主都不会选择购买。(二)机动车无责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在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包括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其中的侵权行为所要遵循的原则,应该是过错责任原则。然而其中的侵权精神所造成的损害就要从行为人上多做考虑,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理论上来讲,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存在了过错,对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后果,那么就要遵循过错责任原则,从而承担相关责任。(三)机动车无责时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根据道路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也就是机动车与自行车或者是其他的非机动车,包括行人之间的事故,如果机动车这一方无责,一般会借助调解方式让此项道路交通案件结案,双方通过之间的平等协商,商议出令各自满意的解决方案。法院并不判决机动车的损害责任承担。这主要是因为其中牵扯了强制责任保险无责限额。在处理道路交通案例时,经过法院的判决发现,机动车所承担的并不超过所要求的相关要求,为了保证司法的权威所在,调解是最为合适的手段。然而,这种手段也存在其他的风险。(四)机动车无责时交通事故的处理路径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经过大量的仔细研究,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既要重视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要借助现存的实际案例,尽可能最低限度的减少损失。所以对于机动车无责的事故处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修订、完善立法。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如果机动车无责,那么这一方不需要在强制责任保险之后,还要承担其他的限额赔偿,无责机动车所要做的是帮助受害者,进行合法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申请。关于此项相关的内容,之前的规定并不可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要经过详细的考虑之后,再进行仔细的完善。二是在司法解释上,要进行一定的完善。以往多采用的是,机动车无责时,需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关于这个规定应该加上详细的限定阐述,机动车一方根据自身所交的强制责任保险有责限额,在与法院确定的总损害赔偿金额做差值之后,以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计算的标准,从而规范无责机动车的责任赔偿承担。结语当前,随着人们生质量的提高,我国的机动车数量也呈几何型直线上升,由于人类抵御风险的能力还不充足,所以机动车交通事故所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加快脚步,进行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这是当前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处理现状,笔者认为遵循归责原则是大势所趋,关于《民法通则》第123条的相关内容,以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相关规定,国家应重视起来,并作为重要依据,更进一步的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从而有力的保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合法利益。参考文献[1]汪世虎,沈小军.我国机动车之间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之检讨——以德国法为参照[J].现代法学,2014,01:44-53.[2]印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评析——从过错责任思想到危险责任原则的引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05:71-76.[3]徐素萍.论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韶关学院学报,2010,02:62-65.[4]刘家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及责任归属[J].政治与法律,2010,05:10-17.[5]姜振颖.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0,33:63-64+80.[6]杨立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研究[J].法学,2008,10:109-118.[7]邹思.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归责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8,12:63-64.[8]蒋春霞.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探析——以机动车致害非机动车及行人时的归责原则为中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08:10-11+18.[9]管满泉.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探析[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05:91-94.[10]李敏.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责任的承担[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123-129.[11]王黎明.论过错原则与无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