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万利矿区矿井工业场地选择_第1页
鄂尔多斯万利矿区矿井工业场地选择_第2页
鄂尔多斯万利矿区矿井工业场地选择_第3页
鄂尔多斯万利矿区矿井工业场地选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万利矿区矿井工业场地选择

0矿区自然概况鄂尔多斯万利矿区是鄂尔多斯能源煤气站之一,矿区面积767.43公里,煤炭储量140654.74hm。整个地区分为八个营地和四个小煤矿改造区。矿区规划生产能力为27.60.45.60m.a,采矿技术条件复杂,资源储量丰富,有利于全面机械化开采,有利于大型和大型高效矿山的建设。高家梁矿井是万利矿区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矿井。高家梁井田位于鄂尔多斯万利矿区的南部,东与塔拉壕井田毗邻,南与东胜南区相接,西与王家塔井田为邻,北与李家壕井田相接。井田南北最长约14.09km,东西最宽约12.69km,面积约87.42km2,设计规模为6.0Mt/a。投产时生产能力为3.0Mt/a。井田储量1452.89Mt,可采储量为824.65Mt,矿井服务年限为99.2a。1开拓工业场地方案本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属黄土高原地貌。井田内地形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缘,海拔高程为1520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的虎石沟与井田边界交汇处,海拔高程1337m。最大高差为183m;一般海拔高程1380~1480m,一般高差100m左右。井田属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大部分地区为低矮山丘,第四系广泛分布,基岩大面积出露,植被稀疏,为半荒漠地区,属黄河水系。沟谷发育,大面积地形复杂,矿井工业场地难于选择,只有铜匠川川道及其支沟的较宽阔的坡台上,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场地布置;且靠近铁路、公路,对外交通联络方便,水源、电源较近;所占良田少,压煤少,征地方便;有利于矿井井下开拓布局、首采区布置;并满足防洪要求。设计提出三个工业场地选择方案。方案Ⅰ:矿井工业场地集中布置在铜匠川与泉和常沟交汇处东侧、靠铜匠川南侧的川道台地上,距泉和常沟口约1700m,场地标高1400m。方案Ⅱ:矿井工业场地集中布置在铜匠川与泉和常沟交汇处东侧、靠铜匠川南侧的川道台地上,距泉和常沟口约900m,场地标高1397m。方案Ⅲ:矿井工业场地集中布置在卡前沟支沟小卡前沟沟头处,即井田南部边界西南隅附近,距卡前沟沟口约4km,场地标高1420m。经分析,从井田整个开拓布局考虑,三个方案各有利弊,因此必须结合矿井具体开拓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综合分析后确定。各方案优缺点对比见表1。2井土的开发和配置2.1主井开拓方式井田内煤层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0°~3°,选择的工业场地处煤层埋藏深度在110~280m之间,从煤层的埋藏深度及地形条件看,井田开拓可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立井开拓方式或斜、立混合开拓方式。主井开拓方式分析与选择:经分析对比,可采用斜井方式,装备带式输送机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主提升方式,斜井施工容易,井筒装备简单,环节少,用人少,效率高,投资省,维护简单,且能实现井下煤炭不间断连续运输,装备一条高强度、大运量的斜井带式输送机即可满足6.0Mt/a的主提升要求。副井开拓方式分析与选择:井下采掘工作面少,掘进、生产全部机械化,需用材料量少;井下开拓、回采巷道大多为煤巷,矸石量少。根据以上特点,采用斜井方式最为经济合理,一个井筒完全能满足矿井前、后期的辅助提升要求,同时斜井也有利于大件和长材的运输。因此,设计本矿井主、副井均采用斜井开拓方式。2.2煤层间距及辅助运输方式水平划分分析与选择:本井田煤层为近水平煤层,可采煤层为2-2上、2-2中、3-1、4-2中、5-1、6-2中共6层煤,2-2上与2-2中煤层间距为1.56~23.09m,平均间距9.63m;2-2中与3-1煤层间距为12.18~53.14m,平均间距29.17m;3-1与4-2中煤层间距为13.80~76.20m,平均间距45.99m;4-2中与5-1煤层间距为12.97~37.87m,平均间距26.26m;5-1与6-2中煤层间距为24.65~71.90m,平均间距42.69m。其中2-2中、3-1、4-2中、6-2中为主采煤层,占全井田资源储量的83.22%。根据本井田煤层间距、赋存条件及辅助运输方式,可划分二个水平、三个水平和四个水平开拓全井田。大巷布置方式分析与选择:开拓巷道布置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矿井开拓、通风、运输方式等因素确定。结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以及水平划分,水平大巷布置采用分组联合布置方式。2.3开拓、运输方案比选根据矿井三个工业场地方案,提出了对应的三个井田开拓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方案一:工业场地选择场地方案Ⅰ。2-2上、2-2中煤层埋深110~130m左右,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考虑矿井通风线路较长,为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在井田中部开凿一号回风立井和进风立井,在井田边界开凿二号回风立井。矿井以四个水平开拓全井田。首先开采一水平,共布置五条水平开拓大巷,主斜井开凿至2-2中煤层,在2-2上煤层布置两条水平开拓大巷,在2-2中煤层布置三条水平开拓大巷,后期开采二、三、四水平时,主斜井延深至各水平,并分别在3-1、4-2中、6-2中煤层中布置各煤组水平开拓大巷,二、三、四水平辅运大巷通过辅助运输暗斜井与一水平2-2中煤层大巷联络,风井直接延伸至二、三、四水平。矿井在井田中央沿南北方向分水平布置一组中央水平大巷,大巷条带式开采;沿东西向布置两组盘区巷,单、双翼开采,将全井田划分为16个盘区。本方案投产时(初期)移交井巷工程量23986m,其中开拓工程14282m(井筒2449m,大巷及硐室11833m),采准工程量9704m。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方案二:工业场地选择场地方案Ⅱ。本方案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划分、大巷布置、盘区划分等均同方案一。本方案投产时(初期)移交井巷工程量26557m,其中开拓工程16233m(井筒2116m,大巷及硐室14117m),采准工程量10324m。主、辅助运输方式同方案一。方案三:工业场地选择场地方案Ⅲ。本方案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划分、大巷布置、盘区划分等均同方案一。本方案投产时(初期)移交井巷工程量31824m,其中开拓工程16059m(井筒3102m,大巷及硐室5892m),采准工程量22830m。主、辅助运输方式同方案一。2.4矿区供电电源、公路、两路交通网络方案比选方案一:①优点。矿区公路从工业场地沿铜匠川至鄂尔多斯市环城一级公路与国道109线相交处相接,该公路全长6.9km,进场公路短;矿井一期移交井巷工程量,较方案二、方案三略省;矿井一期建井总工期25.3个月,较方案二、方案三略短。矿区110kV变电站紧邻工业场地北侧,双回供电电源线路最短;②缺点。从高家梁车站至新包神铁路东胜站矿区铁路专用线长度约24km,铁路外运距离较长;方案二:①优点。从高家梁车站至新包神铁路东胜站矿区铁路专用线长度约23km,铁路外运距离较短;矿区110kV变电站距工业场地1km,双回供电电源线路较短;②缺点。矿区公路从工业场地沿铜匠川至鄂尔多斯市环城一级公路与国道109线相交处相接,该公路全长8.0km,进场公路长;矿井一期移交井巷工程量,较方案一略多;矿井建井总工期28个月,较方案一略长。方案三:①优点。从高家梁车站至新包神铁路东胜站矿区铁路专用线长度约20km,铁路外运距离最短;②缺点:矿区公路从工业场地沿铜匠川至鄂尔多斯市环城一级公路与国道109线相交处相接,该公路全长13.0km,进场公路长;矿井一期移交井巷工程量,较方案一、方案二略多;矿井建井总工期30个月,较方案一略长;矿区110kV变电站距工业场地7km,双回供电电源线路最长。3该计划的经济比较和项目指标的评价3.1经济发展开拓方案经济比较见表2。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方案一。3.2投资主体及最优收益分析指标项目总投资效益:高家梁矿井的财务评价各项指标良好,矿井投产时(初期)建设项目总资金为127315.65万元,吨煤投资421.9元;矿井达产时建设项目总资金为162226.07万元,吨煤投资267.9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91%。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风险小,财务收益较好,盈利水平较高,清偿能力较强,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主要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3.91%;财务净现值(税后)44315.45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14.37a;投资利润率(税后)12.15%;投资利税率(税后)17.71%;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项目盈利水平较高,偿还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4建立生态综合整治机制与专门机构高家梁矿井按高产高效模式设计,主采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开采技术条件优越。本项目运行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