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和民族的文化演进与日本的国际化之旅
全球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文化立国”以来,日本的国际化之旅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和民族的文化演进轨迹与日本的国际定位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民族文化价值观适应超国家的世界文化体系过程中的作用的剖析,力求从客观的立场上提出对日本文化现实的某些认识,并且努力使这认识接近这一文化的某些本质方面。一日本国际化“前史”的启示关于国际化的概念,美国著名学者、日本问题专家赖肖尔指出其可以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国际化泛指与外国的接触与相互影响,古已有之,绵亘至今。“其最普通的形式是通商贸易,其次是战争,第三是文化的传播”。而狭义的国际化则出现在现代化这个人类历史的伟大进程之中,是人类要求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结果。因此,赖氏的结论是“我们一直只把狭义地将世界作为一个共同体连结起来的现象看作是国际化。”赖氏的观点至少含有下述三层含义:其一,人们可以追溯人类国际化的漫长的历史,但它又确是一个现代概念。其二,将世界作为一个共同体连结起来的理念,显然是封关锁国与文化闭塞的一个对立存在;或者说是人类在已然经历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根本无力企及的境界。其三,所谓的国际化,最基本的内涵即国际性联系。而战争将这种联系血腥化、不平等化与强行化,这种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统治与被统治的国家与民族关系,为现今的人类文明所不耻,自然也不应在国际化的内涵之列。赖氏不仅廓清了国际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对国际化的形式作了传承取舍;甚至还明辨了国际化的历史是非;颇有些经典的味道,堪可作为本文探讨日本国际化问题的理论依凭。日本历史上下二千年,比起美国的二百年来,堪称是一个历史大国。作为亚洲大陆东端的一个群岛国家,这部史册上确曾留有日本列岛与世隔绝的一页;但同时又更早、更多地记载了日本人与外界往来的篇章。可以认为,与孤岛以外的世界的联系,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的生命线;大和民族也无疑曾是广义的国际化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更远的话题且不去说它,公元五、六世纪始,在史称中国文化东渐的三百年的历程中,刚刚跨进文明门槛的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吸收即呈现出大规模、全方面和多角度的特征,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到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天文科技无所不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文化曾经成为创造日本文化的契机。学习中国,虽然未能使日本企及农耕文明的极至,但却以最短的时间代价,为日本社会赢来了空前的进步。公元九世纪以后,日本便逐渐地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了。明治初期的所谓“文明开化”,是日本接受工业文明,狂热吸收西方文化的第一个时期。在实行文明开化政策的过程中,从思想家的理论到政府的决策,都明确地把西方文明作为追随的目标。明治政府在施政方针(即所谓“五条誓文”)中明白宣布:“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打开门户,吸取外来文化的根本方针,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经历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这样三大维新变革以后,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便走完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要一、二个世纪才完成的资本主义近代化过程。战后改革时期的日本,即便是在被强制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高举“第二次开国”的旗帜,真心诚意地接受美国的民主制度与生活方式;这也是日本国际化“前史”中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页,在其它民族的历史上委实是很难找到的。曾经不可一世地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兵燹强加给世界六十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亿以上人口的日本,又一次一反常态、逆来顺受,以民族尊严与文化传统为代价,在战后的衰微破败中走向重新崛起。而仅仅十余个年头在孤岛上流逝以后,政府更宣称已从“战后时期”摆脱出来,随即吟唱起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小调了。上述回顾至少可以为人们提供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日本的国际化“前史”具有明显的单向型特征。亦即日本与外界的关系,就其本质意义而言并非那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公正平等、互惠互利的交往关系,日本单方面的吸收和模仿外来文明是这种关系的主导性因素。其次,这种非对称关系使得日本在一千数百年间从外界得到的甚多,而付出的却甚少。这样的文化惯性与历史参照除了势必造成日本在国际化进程中自身与外界关系的先天缺憾之外;之于不同文化的碰撞,大约也只能是雪上加霜。就国际化的现代内涵而言,在日本它实际上是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情。战后日本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在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堪可与美国比肩的世界超级经济大国。此间,日本人对经济与文化的理解,经历的是一个由线性思维到立体思维的实际过程。六十年代,赶超欧美、强化经济是日本人的唯一所想;文化品位、教养层面之类统统不在考虑之列。七十年代,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迅速地从他人取向向自我需求过渡,文化的回归与升华逐渐成为民族生存的首选与要义。八十年代,大平正芳首相在国会的讲话中,正式宣称日本已经由“以经济为重心的时代进入了文化时代”。日本的舆论界也纷纷作出反应,认为如果说从吉田首相到岸首相属于“政治时代”,那么从池田首相到福田首相就是“经济时代”,而从大平首相开始,“文化时代”帷幕已经拉开。同年由日本国通产省主持制定的《八十年代通商产业政策》中,也首次明确提及:“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已达10%。要想主动地为世界做贡献,具备自身独自的文化已成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意味着日本对自己未来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谋求已开始由经济战略向文化战略转移。显而易见,日本的文化国家理念的核心,自然是要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日本也是一个文化国家,而且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形象与地位。因此,为摆脱文化上的欧美痕迹,积极挖掘并重新评价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付诸了大量而艰辛的劳作。思想文化界也在对日本文化传统的再认识的潮流中,推出了“两种文明原理”及“日本深层文化论”,把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实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在日本以外的世界,日本文化却远没有日本经济那般显赫的名声。国际社会的共识是日本经济一流、政治二流、文化三流。不仅如此,由于日本文化的特殊性,也包括匮乏对日本文化价值观的理解,日本人在国际交往与国际关系中,甚或大有文化上的“国际孤儿”之嫌。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国际化却不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拥有“文化立国”理念的日本,前面的路是风是雨,关山几重呢?二观念上的差异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文化价值观不仅引导、甚至主宰着本民族文化的走向,同时也势必影响与牵及到对异文化的立场与态度。不同文化在对待同一问题的是非判断或利益取舍时,所显示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会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却注定会是某种文化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中也因此蕴含着这一文化的完善程度或缺憾所在。也许是单向型交流的必然结果,对异文化长期地借鉴、模仿和消化,使得日本文化颇有些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外在特征。然而实际上对外来文化而言,守护在日本文化殿堂入口处的是序列意识的卫兵;而出口处站着的则是民族中心主义的武士。二者的合力所支撑的日本文化的价值取向,常常像钟摆一样靠一端的动力奔向另一端,具有明显的极端特征。传统日本社会是彻底的等级社会,等级制度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与此相应,序列意识牢牢扎根于每个人的心里,甚至内化为日本人的思维模式。现代日本社会法律虽已规定人人平等,但是日本人对等级的信仰和观念仍根深蒂固,序列意识仍深深渗透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人的序列意识与确定自、他的位置相关,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周围的人、社会集团、国家等等一切事物依序排列,从中寻出一种秩序,并将自己置身于该秩序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既然是依序排列,必然有前后、上下、高低、优劣。这种序列意识是与差别意识紧紧相连的。在人际交往中,人的某些先天属性(如性别、年龄)和后天属性(如地位、职业)的差异都会影响“序列排列”,构成社会差别,给以不同的待遇。日本人又把这种序列意识投射于国际关系中。他们将世界各国各民族依序排列,对强国谦卑,对弱国傲慢。在日本人看来,国际秩序向来是大国之间的权力关系,中小国家只能在大国确定的秩序下有所作为。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只有命令与服从的纵向关系,决不会有平等关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的序列意识投射在文化价值判断上便演化为强烈的优劣意识。日本民族的这种优劣意识的文化价值观认为,文化是有优劣、高低之分的。在强势文化面前,他们总有些身不由己的自卑;在弱势文化面前,他们又表现出对自身文化的强烈的优越感。如果说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在此之前还具备其文化作用,不断鼓舞日本民族去赶超目标,那么在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其只会使日本民族在国际社会中越发感到孤立和迷惑。日本今天面对的国际化问题是如何能成为周边国家、第三世界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合作的成员,充当一个促进世界和平秩序的倡导者。这就需要日本放弃其独特性意识、优越感以及鄙外情绪,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持世界和平,牺牲自己的某些经济优势,以创造一个更加平稳运转的国际新秩序,而不是抱着自己的优劣意识不放,使自己“光荣”地孤立于国际社会。民族主义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观念,在理论上是指以国家、民族的独立和统一为目标的思想或运动,在文化方面则表现为国民对文化传统的自觉。在日本发展史上,由于日本岛国的地理条件造成的日本民族人种构成的单一性和天皇制的历史存在,成为培育日本民族主义的有力土壤。与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相比,日本人具有更强的民族意识。日本人将对于种族、文化、国家的感情融为一体,他们引以为荣的是自己“纯粹的”血统,对于本国及其传统文化怀有强烈的优越意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维模式,同样也会映射在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上。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中曾根首相在第五次轻井泽讨论会上对日本的传统文化做了讲话。他说:“《古事记》、《日本书纪》是公元六、七世纪大和朝廷鼎盛时期留下的史料,它足以说明日本国家与朝廷光荣的历史。明年是战后四十年整,也是天皇在位六十年。应当扫清以往侵入的一切外国思想的尘埃,重新确立日本特性”。京都学派的领导人梅原猛教授在一九八五年《从文明论看日本教育》的讲话中认为日本固有的自然观与世界观足以与外来文化对抗;圣德太子的“和”的思想是日本古代与现代的指导思想。“和”的原理还是拯救欧洲、日本以及全世界的药方,是医治近代文明弊端的方法。这种充溢着优越感的日本文化论表明一种新的日本民族主义文化论正在日本产生。鹿野政直在《日本文化论的现状》中指出现代日本文化论是“国家主导型的日本文化论”,具有“以日本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日本丸(单一民族论)”的意识,反映了“日本的世界化或世界的日本化的欲望”。可见,“日本”在日本文化论者心目中仍是凌驾于一切的绝对价值。科学地分析仍摆脱不了日本精神的束缚。战后的日本文化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作为社会科学的非妥协态度及“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恰是日本文化论所最缺乏的问题意识。这些学者鼓吹新的民族主义文化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坚持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这种民族中心主义正是战前天皇制的核心。这种导向很有可能再次致使日本国内产生独裁,在国际上引起新的争端和冲突,整个文明人类,包括日本人自身在内,都应该当心这把双刃剑。文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造,因此必须保持多样性的互相对抗和互相补充。优秀的文明,其优秀只是体现在它能激发优质的对抗和优质的补充,而不是取消这种对抗和补充。世界是不可能定于一式的。一种文明是很多特定条件的产物,简单移植他方必是危险之举,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蠢行。事实上,每一种文化类型都有某些合理性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缺陷。在人类文化史上,它们之间既存在差异、矛盾,也有相互交流、融合的另一面。片面宣扬自身文化传统的优越性,对异文化采取贬低、排斥的态度,甚至声称某一文化类型未来成为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实际上落入了文化帝国主义的陷井。如前所述,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建立在优劣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的。优劣意识构成了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将文化区分为“先进与落后”、“近代与古代”等等高低不一的形态,并伴之以崇拜亦或摒弃的强烈态度。日本文化在与异文化的比较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并寻找追随的目标。同时,对待弱势文化的强烈优越感又隐含着民族主义的偏激。这种文化价值取向易导致的一个误区便是在先进与落后的二元模式之上进一步产生的本土文化与异文化的对立模式。它造成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强者对弱者的歧视与误解。它在所谓普遍性要求之下无视这一文化形态的片面性本源,将其看作比其他文化类型更优秀并必须成为“世界文明”的文化模式。事实上用强大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唯一的和终级的尺度是缺乏前提的,这种偏颇至少无法对文化中的审美的道德的层面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三文化中心意识的影响日本文化的国际化“建设具有文化力的国际国家日本”是前首相中曾根的宣言,也是以文化战略为主的日本国际化战略的一翼;而它的另一翼,即面对异文化时的主体方针则设定为“把过去只是吸收别国文化,转变为向别国传播日本文化的文化大国”。遗憾的是日本的这一国策,却丝毫无改于战后,特别是国际化战略实施以来日本文化始终徘徊在摩擦的烦恼与处境的孤独之间的严峻现实。无论是“两种文明原理”,还是“日本深层文化论”,日本的文化理论界为政府决策所作的唯一的注脚,便是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甚至是站在御用的立场上,无限度地张扬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带有明显的否定和排斥“他性”文化的倾向。因此,既看不出内中对自身文化结构中关乎世界文化发展的普遍意义与价值的科学辨析;也找不到在不完全丧失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的前提下,承认日本文化可以是一个更大文化范畴的组成部分的感觉;更不消说期望超越岛国文化的地域语境的博大胸襟与牺牲精神了。七、八十年代以来,在滞日留学的外国学子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连他们自己都并不情愿的整体趋势:对日本的物质文明无可非议,无论是经济、科学、技术都可以给予较高的评价。相反,对日本的文化却不敢恭维。拿了日本的钱,在日本学到了知识,但是对日本的感情就是培养不起来,甚至憎恨这个国家,诅咒这个民族。这种文化悲哀同日本文化输出过程中的某些现实毫无二致,其表象是日本文化不大能够融合外来的文化,日本文化也不易被外面的文化所接受;其本质则是日本文化的“民族文化中心”意识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恪守着这种意识,使日本人在文化观念上无暇四顾,从而显示出行为特征上的不可思议的偏执、狭隘与暧昧。可以认为,日本文化的困境的深层次成因,概在于此。如果日本文化能够以自省能力审时度势,迅速摆脱困境、走出误区,才有可能在国际化之旅中感受甘甜。“文化摩擦”的范畴相当宽泛。人类物质与精神活动的诸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军事、乃至民族心理的不协调与对峙,无不可以理解为总体上的文化冲突。而文化的地域性又把包括文化摩擦在内的文化关系,更多地或主要地局限在了某一文化圈子里。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的国际化不可能首先在西方文化圈内完成,或者说,日本没有可能逾越东方文化圈的亚洲国家,去奢谈什么世界文化统一。因为对于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而言,这不仅仅是舍近求远的问题,而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掉同亚洲、同亚洲文化的联系,包括文化摩擦。有资料表明,日本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国外净资产即已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即包括亚洲的国家在内,大家都欠日本人的钱。然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来,或许人们却可以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在亚洲,日本却是文化上最大的负债国。一个强而有力的理由是,这委实是除日本之外的、几乎所有亚洲国家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感觉。按照古老的欠债还钱的格言,日本人自可以收他的帐;如果同样依照东方文化的传统,日本人也便必须还欠下的情。然至今为止,日本文化还不是这样的文化;日本人也不可能出色地理解这一点,进而做出漂亮的事情来。就算是日本人对这样的认识嗤之以鼻,文化的规律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的改变。日本与亚洲之间,有太多的话题;单是一个中国大陆,一个朝鲜半岛,就足以让日本的文化至今一筹莫展。在关于日本文化的“人言”与“自言”中,日本文化是中国母亲的躯体和朝鲜母亲的乳房养育的一个婴儿一说,均耳熟能详。然而近代以来,日本第一个侵略的对象就是朝鲜半岛。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高丽民族始终在被迫接受日本的军事入侵与文化占领之苦。不但导致了半岛文化的发展滞后;也铸成了高丽民族对日本人难于化解的民族仇视心理。迄今为止,如果韩国的国家足球队输给了日本国家足球队,韩国人也会把这种事情视为“国耻”。这种小题大做,虽然不尽符合奥林匹克精神,但又却是地地道道的文化的微妙。如果在文化情理上日本人不欠韩国人什么,一场足球不过玩玩而已;现实是日本人负债累累又并不认帐,所以两种文化的任何形式的相遇,都不可能不蕴含着冲突的危机。日本与中国之间,不消说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部文化恩怨史。自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稳与非对称关系,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不仅如此,自大声疾呼国际化的八十年代以来,挟经济强势的日本,在文化上完全是以一种唯我独尊和我行我素的立场与方式,来对待古老的文化大国中国;换一个说法就是在日本人看来,日本的文化在接触时下的中国文化时,是不需要来改变自己或适应对方的。八十年代的十年间,中日两国之间大致以二、三年为一个周期便出现一次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教科书问题”(1982年)、“靖国神社问题”(1985年)、和“光华寮问题”(1987年)、以及日本政府高级官员数度的“失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均属于国家关系范畴;涉及到教育、民俗、历史和政治等领域;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这些问题却无不是两种文化的必然冲突。因此,从国家关系的角度出发,有些冲突可能得到解决或一时的解决。但由于这一角度很难触碰到日本文化的固陋,想彻底解决或从根本上回避类似冲突的重复出现,便勉为其难了。文化注定是拥有它的民族的整体意义上的观念和行为,绝非民族的、更不是某些个人的偶然所为。即如失言问题,前文部大臣藤尾正行胡说一通下了野;前外务省次官柳谷廉介一年以后便照干不误;又过了一年,前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还是重蹈覆辙,不厌其烦。即如对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和政府要员一意孤行、以公职人员身份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事发以后都曾通过两国的外交途径得到过解决。可是,新世纪刚刚开始,小泉内阁便旧话重提、故伎重演,不仅使日本同亚洲各国的国家关系又一次变得紧张和不安,同时也把日本文化品位与操行的顽劣,文化底气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和文化机制的匮乏自省能力的卑弱,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愈发加剧了亚洲各国对日本文化的抵触与反感。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旗杆使用合同范例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经济法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常州市劳动合同范例
- 房屋抵押合同范例
- 真石漆专用砂浆施工方案
- 借用证件合同范例
- 水箱修理转让合同范例
- 烘培行业入股合同范例
- 地胶维修合同范例
- 灰土检测合同范例
- JJF(陕) 085-2022 全自动容量稀释配标仪校准规范
- 粉末销售合同范例
- 【MOOC】油气地质与勘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管理咨询服务实施方案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 机器学习(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 科研设计及研究生论文撰写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试卷及答案(综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