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_第1页
精神病学-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_第2页
精神病学-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_第3页
精神病学-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_第4页
精神病学-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1精神病学2儿童和少年期精神障碍3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抽动障碍4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是指起病于18岁之前,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原因所引起,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5病因(一)生物学因素1.产前因素(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异常②单基因遗传疾病③多基因遗传疾病(2)母体在妊娠期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①病毒和弓形虫感染②药物及化学毒素③放射线④母体健康状况⑤胎盘功能不足⑥情绪因素2.产时因素3.产后因素(二)心理社会因素6★临床表现1.轻度约占该障碍的75%-80%,智商范围为50-69,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9-12岁正常儿童。2.中度约占该障碍的12%,智商范围为35-49,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正常儿童。3.重度约占该障碍的8%,智商范围为20-34,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3-6岁正常儿童。4.极重度约占该障碍的1%-5%,智商范围低于20,成年后智力水平低于3岁正常儿童。7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1.儿童孤独症2.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8治疗和预防1.教育训练2.病因治疗3.促进和改善脑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4.对症治疗5.预防9幼童期精神病——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childautism)是在婴幼儿期起病的、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系为广泛发育障碍或称全面发育障碍。以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1943年KannerL.首先描述此病。10流行病学患病率为万分之4~5,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一般为3~4:1。11英语国家和德语国家在儿童孤独症界定问题上的分歧Kanner型Asperger型德语国家的界定英语国家的界定儿童孤独症Kanner型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12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第2、7、13或15号染色体有关。2.脑器质性因素:该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脑电图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及癫痫发作者多,CT和磁共振检查部分患儿有大脑结构异常,提示本病可能与脑器质性因素所致功能障碍有关。3.神经生化因素:目前研究发现约1/3患儿血5-HT水平增高,5-HT代谢产物5-HIAA水平的增高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脑脊液中DA代谢产物HVA水平的增高与该症的多动及刻板行为有关,患儿脑内阿片含量过多与孤独、情感麻木及难以建立情感联系有关。但以上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4.认知功能缺陷:有人认为心理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对别人精神状态的理解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缺乏,从而导致本病。13★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在出生后36个月内起病,部分病例在3岁以后起病。1.社会交往障碍2.交流障碍①非言语交流障碍②言语交流障碍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4.异常的感知觉反应5.智能障碍14英国伦敦的Stephen

Wiltshire

享有“人肉照相机”的称号,患有自闭症的他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以凭记忆画出许多城市的全貌。不久前乘坐直升机游览纽约市,全程只用20分钟。但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他完全凭记忆画出了纽约市全貌。15Asperger天才——爱因斯坦与牛顿16诊断标准:1.大多数起病于3岁以内。2.接触交往障碍3.言语交流障碍4.兴趣和活动异常5.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婴儿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精神发育迟滞2.儿童精神分裂症3.Heller综合征4.儿童多动症17治疗和预后治疗:1.特殊教育训练2.家庭治疗计划3.药物治疗预后:预后较差,与智商水平的高低,是否存在言语发育问题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8儿童多动综合征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19病因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遗传因素: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患儿的一级亲属及同胞患病率高于正常,父亲多有反社会人格或酒依赖,母亲多见癔病者。2.神经生理学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大脑皮层觉醒不足或额叶前部皮层髓鞘形成发育延迟。3.轻微脑损伤因素:轻微脑损伤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4.生化因素: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锌、锰缺乏而铅、镉过多。5.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能对发病有影响。6.其他因素:营养、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等。20

脑干上行激活系统(警觉系统)

大脑皮层(控制思想和学习的中枢)

小脑(控制运动和肌肉调节)

控制觉醒的脑中枢(网状结构)控制心脏和肺脏活动的脑中枢(延髓)大脑的主要功能分层21★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2.活动过多3.情绪不稳、任性冲动4.认知障碍、学习困难5.行为问题、适应困难6.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22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1.症状标准2.严重程度标准3.病程标准4.排除标准鉴别诊断:1.精神发育迟滞2.儿童精神分裂症3.品行障碍4.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5.抽动障碍6.儿童孤独症23治疗原则:教育引导、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为主,如利他林、苯妥英钠或氟西汀等。行为控制可用氟哌啶醇等。预后一般比较乐观,但如果症状持续到成年,可能出现反社会性人格、酒中毒、癔症及焦虑症。24抽动障碍抽动障碍(ticdisorders)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以不自主的、无目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的肌群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25病因病因不清。1.遗传因素:患者家族成员及双生子同病率较高。2.神经生化因素:DA功能亢进、NE、5-HT功能失调、GABA抑制功能降低或内源性鸦片系统功能障碍(内啡呔功能亢进)。3.器质性因素:可能与围产期损伤(产伤、窒息)有关。4.心理社会因素:精神紧张、精神创伤、家庭环境不良及生活事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5.其他因素: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或药源性因素有关。26临床表现1.短暂性抽动障碍:单纯性或简短抽动为特征。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单一的1个或2-3个肌组或单纯的发声抽动,抽动和发声并不同时存在,病程持续一年以上。3.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多部位、多形式的运动抽动同时伴有发声抽动或秽语。抽动-秽语综合征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状、多动、攻击行为,自伤行为,伴有情绪改变和学习困难。27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