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_第1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_第2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_第3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_第4页
人际沟通心理学课件 - 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沟通心理学CAPPAC杜玉春“爱课堂”网址/QQ群:人际沟通心理学交流群492177688微信群:人际沟通心理学北京邮电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杜玉春北京邮电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CAPPAC第5章如何确认自我状态从行为表现来判断从社交互动来判断从过去经验来判断从对现象的再体验来判断表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如何识别和确认自我状态?识别自我状态的方法1、从行为表现来判断(核心)2、从社交互动来判断3、从过去经验来判断4、从对现象的再体验来判断从行为表现来判断言语音调手势姿态面部表情

不能仅仅凭借某一种线索就断定某人处在哪种自我状态,必须同时观察多种行为,看这些不同的线索是否一致,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有没有标准答案?双手插在腰间=控制型父母自我?哇塞,太有意思了=自由型儿童自我?这种有标准答案的想法并不符合自我状态模式的基本观念。说我“在我的儿童自我”时,意思是我当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就像我自己小时候一样,而不是指像一般小孩的样子。说我“在照顾型父母自我”时,指的是我当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如同我父亲或母亲过去关心我时所做的一样,而不是指一般父母亲的样子。标准答案对照表的参考作用拿一张纸,画出如上的表格:根据不同的观察项目,请你写下自己在不同自我状态下,会有什么行为(只列出别人看得见、听得到的)。以控制型父母自我为例,以下有几个示范的例子,可能可以填入这一栏里话语:不可以!住手!认真做啊!很好,你做的不好,你应该,你必须。音调:深沉,宏亮,严厉。手势:右手在空中挥舞,双手掐腰,指指点点。姿态:坐在椅子上身体向后斜躺,头向后仰,两眼视线越过自己的鼻尖看人。脸部表情:嘴角两侧稍微向下拉,提高眉毛。

你可能会发现上面描述的几个线索,有些和你的情形相符合,但更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的情形写下来,制作一张属于你的表格,现在就开始吧!标准答案对照表的参考作用思考一下,你所列出的具体行为是属于正面的自我状态还是负面的自我状态,或者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境下分别是正面的自我状态、负面的自我状态。哪一种自我状态?

我低头坐着,身体前倾,脸埋在双手中,嘴角下垂,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中含着泪水。1、我是不是刚听到亲人亡故的恶耗呢?如果是这样,那伤心是此时此地很适切的反应,我应该在成人自我里。2、也许我回想起小时候某个失落的经验,那时没有流露出感情,直到现在才把伤心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形下,我就是从自由型儿童自我来表达感受。3、也可能我是重演负面的顺从型儿童自我,藉着伤心的样子来操纵周围的人。

所以想要从我的行为表现来评估的话,有时还可以问我和别人相处的情形,也可以问我过去的事情、我父母的情况,藉此可能会挖掘出我重新经历到什么样的童年。从社交互动来判断别人和我相处的时候,双方的自我状态会有互补的情形,所以可以从别人和我相处时的自我状态,来核对我是在什么自我状态。互补沟通CAPCAPCAPCAPCAPCAP情侣情报交换亲子关系练习

回想最近有谁以儿童自我状态来对待你,你是根据哪些行为的迹象来判断的呢?

你有没有先以控制型或照顾型父母对待他,才使他有那样的反应呢?若然,找出自己有哪些行为会让别人认为你在父母自我里(可以参考刚才你为自己写的对照表)。

你可以藉由改变自己的哪些行为,而影响别人也从别的自我状态来与你相处呢?

分别回想最近有谁以成人或父母自我状态来对待你,以同样的方式练习,看他们的反应会不会改变。从过往经验来判断从这个角度来判断时,我们需要知道那个人小时候的情形,可以询问他的父母或具有父母形象的人。这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核对原先对这个人所判断的自我状态是否正确,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自我状态的结构,所以从过去的经验可以同时了解自我状态的过程和内容。练习

驼着背,身体前倾,皱着眉头,一只手遮着眼睛说:“我觉得很乱,没有办法思考。”要从你的过去来判断的话,我会问你:“小时候有人要求你自己去思考的时候,你做何感受?”或是:“我看你现在像是六岁的样子,你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和童年相关的事?”你也许会回想一下,说:“对,爸爸老是要我看书,可是又在我念错字的时候嘲笑我,所以我老是假装很笨的样子,让他觉得难堪。”练习

你斜靠着椅背,头向后仰,目光从鼻尖看旁边的人,告诉他:“你刚才说错了,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隔壁那个人也许会表现出缩着身子、耸起双肩、扬起眉毛这些顺从型儿童自我的行为。从行为和社交两个角度来看,你都像是在控制型父母自我里。于是我问你:“请你保持现在这个姿势,你父母中,有没有谁在告诉你事情应该是怎么样时,有像你现在这样的姿势?”你也许会大笑地回答:“对,我老爸就是这样。”练习

现在看看你为自己写的对照表中所列出来的行为,以过去的经验核对各个自我状态的观察项目。

当你核对控制型和照顾型父母自我的项目时,看看能不能想起父母或是具有父母形象的人中,谁有同样的表现?你所拷贝的行为中,所伴随的想法和感受是否也和他们一样?

核对顺从型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的项目时,回想自己在童年有同样表现的时候,那时你几岁?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核对成人自我的项目时,确定你的表现既不是重演童年时的行为,也不是模仿父母的行为。

你也许会发现有些项目放错了自我状态。比如说,有些行为你本来列在成人自我里,现在却发现其实属于顺从型儿童自我。从对现象的再体验来判断

再体验:情景再现,重新经历整个自我状态而又全然投入

假设你在接受治疗时,回忆起爸爸老是要你看书却又嘲笑你念错的情形,请你回到童年的景象。比如说,想象爸爸就在你前面,把你在六岁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一开始你可能只敢低声抱怨,没多久你大发脾气,开始大叫:“这不公平!”你对椅垫拳打脚踢,好像打在爸爸身上一样,根据这时的表现,可以确定你真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这就是所谓“现象的体验”。实用的判断方式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行为的表现来判断,社交互动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要想熟练地运用TA,就必须不断练习从行为的表现来判断,你可以参考自己所做的对照表,等越来越熟悉自我状态改变的情形后,还可以进一步修改对照表。

练习

如果你有录音或录影设备的话,可以为自己录音、录影,分析自己在不同时间的自我状态,当你所说的话语、音调和其他身体语言有改变的时候,好好想一想自己内心的体验是不是也有改变。

然后在你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也养成从行为来判断的习惯,可以利用聚会、上课,还有和情侣、朋友、同学谈话的时候,不断注意别人和自己的自我状态是否有改变。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不习惯,要坚持到能很自然地练习为止。

一有机会,就从过去的经验和现象的体验来核对行为的表现,看是否一致。如果想和别人核对的话,因为牵涉到隐私的问题,一定要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如果能经常练习,你判断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表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我们一直假设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只能表现一种自我状态。事实上,并没有这么单纯。有些人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得非常符合某种自我状态,可是内心的体验却完全是另一种自我状态。当一个自我状态指示了人的行为时,则表示这个自我状态是具有表现能力的。

一个人内在体验到的自我状态,则是他的真实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