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_第1页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_第2页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_第3页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_第4页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摘要: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较为古老的民事法律制度,其最早起源于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逐渐兴起,为了保护也发复杂的社会交易过程中公民的个人权益,善意取得制度在近代开始作为一种民法上的保护交易的动态安全的制度得以确立。我国在《物权法》中同样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本文通过再次探讨《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通过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之“善意”和“范围”为研究视角,通过他国的司法经验和本国的司法实践,以期对其作出相应的解释,以达到完善立法的目的。在动产交易中,何时可以援引这一制度,这一制度本身又存在着什么问题,怎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善意取得制度在动产交易中的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关键词:善意取得动产法律应用与价值引言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也因其便捷的商品和资金流通效率得以在世界各国确立。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和完善,交易的类型和内容也变得日渐多样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怎样保护双方当事人的交易安全和自主意志,便成为民法领域所规制的内容之一。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的一种民法制度之一,其本质目的就是维护交易双方的合理信赖,从而保障交易安全。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可以激励第三人和原权利人对于自己注意义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社会运行成本降至最低。目前,我国通过《物权法》第106条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但这一制度的实施在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矛盾。本文通过再次探讨《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通过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之“善意”和“范围”为研究视角,通过他国的司法经验和本国的司法实践,以期对其作出相应的解释,以达到完善立法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交易所面临的情况可能错综复杂,过于笼统的法律条文在适用过程中只能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可能引起一定的争议,而通过对法律的解释可以对相应的条文进行细化,以适应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由于目前对适用范围和“善意”定义的不明确,使得双方在权利归属产生争议时,往往只能通过法官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这对于保护善意取得人的合法权益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善意取得制度该说善意取得制度的定义民法作为私法中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的调节对象便是公民与其他平等主体内部的关系。商事贸易作为经济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社会资源流转的形式之一,对于双方信赖和注意义务的保护可以有效地减少在交易过程之中有关处分权人所属权利核查的成本,并为善意第三人的交易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升和社会资源的充分流转,其本质上依旧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在动产的物权变动过程中,占有作为其权利外观与表征,使得物权占有的变更与移转成为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因此,以对物权占有为信赖基础的交易中,当事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合理注意义务,那么这种行为即便在实质上与其法律表征不符,那么法律也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含义。依据我国《物权法》第106条之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向五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来源与其他民事法律不同,善意取得制度并非是来自于罗马法,而是滥觞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作为成文法中较早确立了所有权这一特殊概念的罗马法,物权理所应当地应该归所有权人所有,其他的法律形式无法改变所有权人的权利事实。但在罗马法中已经出现了“善意”这一法律概念的雏形,也就是说,在第三人满足了对某一物的占有时限后,如果他对该物的取得是“善意”的,那么其便可以完成物品所有权的转移。而在日耳曼法中,占有成为判断一个物所有权的重要外观属性,可以说,占有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有所有权的性质,可以作为判断交易是否得以进行的标准。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后商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建立成熟的、百科全书般的民法典以为公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参照便成为欧洲各国的立法任务。一般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最早由《法国民法典》所创立。目前,针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众说纷纭,这一制度看似越过了物品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直接完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看似有些不尽情面。但实际上其法理基础被普遍认为是物权公示原则。物权公示是我国《物权法》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也就是说,进行物权变更的过程中,应当以法定的形态进行公示。由于在实际的交易情况中,为了便于相关物权的转移,观念交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使得占有和物权二者并非是绝对绑定的。因此,物权占有的外观并不意味着占有人一定是权利人,那么即便其享有相应的权利外观,但实际上他的处分行为依旧是无权处分。但在实际生活中,法律不能寄希望于所有民众都具备确认被公示的物权外观是否与物权所绑定。加之物权公示作为一种法律事实,本身就由国家行政权力保障,即便是出现了外观与权利的分离,原权利人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使得物权公示制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在这种基础上,便可以推定占有与物权之间的联结性。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只有不动产具有登记簿制度,而动产由于种类繁多,价值不等,很难建立起统一的登记制度。因此,善意取得制度便可以弥补公信力制度的不足。善意取得的成立条件转移所有权的让与合意善意取得这一法律效果的产生,首先应当存在转移所有权的让与合意。一般而言,动产物权的转移应当通过交付完成,而交付本身就是一种处分行为。让与合意,是指受让人与出让人存在着所有权转移的意思表示的合致。因此,善意取得必须首先符合法律行为的认定标准,例如一方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不具备的话,交易自始无效,那么自然不构成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同时,这种行为必须具备处分的性质,若一方当事人受委托保管某一物品后死亡,那么其继承人同样不能享有该物品的继承权,因为此处不存在处分行为,自然也无法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最后,处分作为一种契约行为,当事双方必须是在法律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单个个体之间的行为无法善意取得的条件。处分人须为无权处分人善意取得的前提是处分行为,而处分人对该物品并非其原权利人。处分行为,是指在民法上使得某种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的有效性,以处分人是否具有处分权为其有效要件。而在现代民法体系中,债权与物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分别看待,因此债权行为并不处分权的要素为前提,这就使得买卖他人的动产在法律上成为可能。由于善意第三人的存在是出于登记或公示的错误,出于对交易信赖保护的目的而设立的制度,因此,处分人进行的必须是无权处分,因为如果是处分权人实施的这一行为,那么便不存在登记或公示这一错误的前提。受让人便是与原权利人本身达成的交易合意,那么也就不存在善意取得的情况。受让人受让动产时是善意的善意,在拉丁语中原有的意思是“不知情”。早在罗马法时期,这一概念便被应用到民法领域。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善意”的认定各国的法律都各有不同,但基本而言都遵循着“无过错”的原则。也就是说,受让人在受让动产时,其动机应当是正当且合理的,并且在交易过程中没有采取欺诈等其他损人不利己的心理态度;另外,受让人对于权利外观和其实际权利的不匹配是不知情的,而这种不知情并非是出于受让人的过错。目前,有关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有积极善意和消极善意两种法理学说,前者认为受让人应当产生出让人即是权利人的认识,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交易才能被认定为是善意;而后者则认为受让人并不需形成这种内心确信,只是受让人不知道或者应当不知道出让人的处分行为使无权处分即可。由于前者的判断过于严格,并不适宜于现实生活中善意第三人行为的认定,因此大多数国家多采取消极善意的规定。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动产与不动产的法律区分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根据各国国情和立法情况各有不同。由于不动产的金额较大,且实施登记公示对抗制度,这使得不动产是否能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各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此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法国等国家,多依照传统的法理观念,认为不动产不适宜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而在瑞士、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善意取得制度同样可以适用于不动产。在我国,对不动产实施的是登记审查主义,也就是说,依照公示公信原则,通过登记的方式赋予登记人在法律上可信的权利外观。即便存在实际物权内容与登记内容不符的情况,善意第三人依据登记内容进行交易同样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动产的善意取得不同,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是建立在登记错误而非占有的基础之上的,这也使得其与动产的善意取得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不动产受让人对物权以及物权的负担情况,当善意第三人与无处分权人进行交易我那个权利移转时,对物权所负担的质权、抵押权、债权等内容,以登记簿核载为准;另一方面,在登记出错的前提下,无权处分人就原有的物权为善意第三人设置他物权时,则发生善意第三人取得他物权的顺位利益。也就是说,对不动产登记的合理信赖而产生的物权,在时间顺序上先于涂销后的物权的从而出现物权的竞合,也应当以保护合同先成立一方的顺位利益。动产善意取得客体的考察一般而言,善意取得的客体是财产。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动产可以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但也有一些动产存在例外情况。首先是须经登记才能进行转让的动产,如汽车、船舶等,这些动产由于所涉及的金额较大,有些甚至涉足于生产资料领域,在公民的个人生活乃至社会生产生活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这些动产,法律往往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因此,与不动产类似,它们的转让需要经过登记公示程序,因而也被称之为准不动产。因此,这种动产的物权移转同样以登记公示为标准,如果单纯依靠占有来判断出让方是否具有合法的权利外观是不妥当的,但这并不代表准不动产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只是与不动产类似,它们的物权内容及顺位利益以登记簿核载的内容为准。其次是不得进行交易的财产,不得交易的财产包括枪支弹药、违禁药品、淫秽刊物等等,这些物品由于具有极大的社会破坏性,很可能被用于刑事犯罪中,出于对国家公序良俗的维护,以法定的形式禁止它们流通。正如前文所言,善意取得这一法律结果实施的前提是移转合意的达成和交易行为的存在,而在法律上,对于禁止流通商品的交易合同自始无效,自然也就不存在善意取得的结果。而属于国家、集体共有的财产和珍贵文物等,对于它们的交易和流转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只有适格主体才能参与,因此,同样不存在善意取得的可能。再次,有关担保物权和债权是否可以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问题。根据我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留置权和质权都可以作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体,这两种权益的善意取得的要件与实体的物品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特殊之处。就留置权而言,首先应当做到留置权人对被留置物品的合法占有;其次,留置权人的债权与被留置物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对于质权而言,则应当做到存在有效债权和有效交易,同时占有改定不能善意取得质权,质权的善意取得必须以质权人占有质权物为必要条件。可以说,留置权和质权的相关规定都体现了善意取得制度原有的目的和性质,也即公示公信原则所缔造的权利外观使得当事人可以进行合理的推定,产生占有人即是物权人的认知,并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签订了契约,以达成对该物品的合法占有。最后,双方当事人之间通常存在着有效的债权关系,留置权与质权的善意取得更偏向于对债权的保护。而在担保物权中,抵押权和债权的善意取得是否成立则一直是带有争议的话题。占有物脱离的状态界定动产的所有权与占有状态进行分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由于委托、授权等形式让别人对自己所有的物品进行保管的情况;第二是由于不慎导致占有物的丢失或遗失;第三是占有物被盗窃的情况。针对这三者的情况,各国民法的规定都有不同,但一般认为,占有物脱离的状态,是违背当事人意愿所导致的。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当事人存在一定疏忽大意过错的遗失物等,为了保证经济领域的交易顺利进行,通常会被作为善意取得的对象,同时采取一定的时效,可以使得原权利人能够行使物权返还或恢复的请求权。而对于盗赃物而言,由于其本身的来路就涉嫌犯罪,这样的物品属于不能在市场交易的物品,自然不存在善意取得的可能。动产善意取得中的“善意”主观善意与客观善意善意,在罗马法中被界定为通过第三人的主观认知,来判断当事人是否尽到交易上的注意义务。也就是说,在交易的过程中,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物权的前手合同中存在的瑕疵,这样才能受到物权法的保护。在我国,同样采取了主管善意的认知原则,我国《物权法》解释中将善意定义为权利人的主观心态,即使设定了相关的客观情况,但并不能满足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主管善意与公示公信原则是有一定的矛盾之处的。对于动产而言,权利的法律移转以交付为生效要件。也就是说,当事人出于合理信赖,在对方的占有具有合法的权利外观的前提下,不需要再额外地进行核实。而主观善意的规定则使得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对每一次交易的先手合同进行查证。同样,在相关经济纠纷的司法判定中,当事法官也要重新审核这就使得公示公信原则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力,而客观善意,则更多地是通过客观事实的依据来推断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取得信赖是基于法律事实的基础,那么便将当事人的行为判断为善意。较之于主观善意而言,客观善意更强调公示公信原则的实施和对善意第三人权益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减社会生活的成本。但在另一方面,对原权利人的保护却稍有欠缺,但善意取得的情况发生时,原权利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物权,只能对无权处分人提起不当得利的诉讼,要求其对被侵害的物权关系进行赔付,但无法解除后形成的物权关系。因此,在我国未来《物权法》的完善中,可以适当借鉴客观善意的观点,来减轻善意第三人的诉讼举证压力和法官的认知压力,同时也应当注意原权利人在未有过失情况下脱离占有物而导致被侵权的法益保护。善意与过失民法上的过失,通常是指当事人疏忽大意,或者未尽到自己应有的注意义务。一般而言,民法上的过失依照义务的有限度分为三种,一种是普通人应尽的注意义务,也就是说,依照社会生活的常识,在民事经济关系中当事人应当注意的一般性义务,如果因为对这种义务忽视而造成的损失,一般认定为是当事人的重大过失。第二种是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等注意,是指要求行为人为一定行为时尽到如日常处理自己事务之合理谨慎标准,未尽到此项注意为有过失。最后则是善良管理人义务,这对于当事人的法律素养、相关知识和经验。在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中,对于过失这一行为的认定所造成的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在日本民法中,对于过失的要求较为严格,也就是说,当事人应当做到完全的无过失才能被称之为是善意,而在德国民法中,则将善意和过失区别对待,只有交易过程中存在重大过错,才会产生善意取得被限制的后果。由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比起静态的物权保护,更注意动态的交易保护,因此,为了平衡原权利人和善意第三人之间的权利关系,以重大过失作为限制善意取得后果的标准是非常合理的,有利于敦促受让人完成自己的注意义务,同时避免对原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过度损害。在我国的法律中,主要表现为,在动产的交易中,受让人不应当只将占有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同时应当注意交易的价格、场所、相对人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推定受让人在心理上并无损人利己的不良动机。合同与交付处分行为,是善意取得这一法律后果存在的前提。由于其往往是一种债权行为的结果,所以在交易过程中的合同,便成为善意取得制度能否适用的前提。因此,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首先判断交易的合同是否成立。如果合同不成立,那么买卖自始无效,也就不存在有效的债权行为,这就使得善意取得不复存在。结论善意取得作为保障现代社会交易安全和合理信赖的制度,在推进经济资源的流动,减少社会运行成本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通过《物权法》得以确立,但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的地方。如对抵押权和债权的善意取得缺乏法律上的支持,以及目前对善意第三人的要求略微严苛。在未来的法律制度完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抵押权和债权是否能够成为善意取得制度所调整的客体,因为随着观念交付的情况越发普及,类似的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越来越多,缺乏明确标准的话,无论是对原权利人还是对善意第三人的权利维护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应当对主动善意的规定,借鉴如德国和意大利的善意制度规定,进行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