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内容知道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与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要求①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制度;②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③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④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考试说明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雄图发英断,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来。古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诸侯割据混战(战国)各国纷纷掀起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人民渴望统一秦的统一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一、秦的统一条件客观条件历史趋势时代潮流商鞅变法实力最强人民需要人心所向主观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招贤纳士,如楚国李斯、魏国尉缭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军事战略时间B.C.230-B.C.221年过程韩、赵、魏、楚、燕、齐秦朝的统一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前221年定都咸阳秦楚齐燕赵魏韩秦秦秦秦秦秦秦北抵长城一带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人口达2000万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中央行政体制)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一)皇帝制度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号曰‘皇帝’。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3)“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称号来源: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学思之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有一天,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了朕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回答:(1)秦始皇为什么如此在乎丞相车骑的多少?(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3)试就此总结皇帝制度的特征和本质。参考答案:(1)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当然也可能秦始皇认为丞相车骑多,过于讲排场,易于形成奢华腐败之风。

(2)在场者全部杀掉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小大,皇帝独裁;也反映秦政严苛、残暴。(3)皇帝制度的特征、本质(下页)(一)皇帝制度主要特征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核心)3.皇位终身与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二)中央官制(中央行政体制)

1.结构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诸卿(牵制)(统率)(统率)(虚设)二.中央官制(中央行政体制)1.结构2.特点a.分工明确皇帝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

执奏章下诏令监察百官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军务诸卿

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统率)(虚设)(二)中央官制(中央行政体制)1.结构2.特点a.分工明确c.重策朝议b.君主专制(三)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1.结构中央政府郡郡守县县令或县长皇帝三公九卿制受命中央督责属县乡里里正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想想议议: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说明郡县制的特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三)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1.结构2.特点1.中央集权2.分工明确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郡县乡里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型官僚机构示意图有秩、三老、啬夫、游徼、里正概念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消极

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

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

打击下,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四、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作用1.措施:(1)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

(3)统一文字、车轨;

(4)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

(5)大规模移民等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统一度(长度)、量(体积)、衡(重量)齐楚燕韩赵魏秦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齐楚燕韩赵魏秦

统一文字:

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文字,后又出现了更为简便的隶书统一车轨辽东临洮全长一万多公里四、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作用2.作用:

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课堂检测】1、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A.始于秦朝建立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便于扩大秦朝版图C【课堂检测】2、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C【课堂检测】3、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C【课堂检测】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C【课堂检测】5、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A【课堂检测】6、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120公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A.“功过五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