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介绍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1.gif)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介绍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2.gif)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介绍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3.gif)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介绍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4.gif)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介绍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8865ed70a8e233e71368e690bfcc2a4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技术操作中国传统中医养生文化医护理常用主讲人:某某某日期:**年**月**日传承中医根基创新中医发展目录耳穴埋豆法艾条灸拔罐法穴位按摩法壹贰叁肆耳穴埋豆法壹中医养生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探究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客观转化规律,探寻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原理及方法的智慧宝典。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健康的信息关注度逐渐增强。技术壹: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耳穴部位的皮肤情况。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5、心理状况。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告知耳穴局部有酸、麻、胀、痛感物品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技术壹:耳穴埋豆法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舒适,皮肤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4、术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5、将王不留行籽,以小方块胶布固定耳穴部位,俗称“埋豆”。感到酸、胀、麻或发热,贴后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保持3-7天。6、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技术壹:耳穴埋豆法护理及注意事项1、贴压处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在留豆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不适情况。4、根据不同病症采取相应体位。技术壹:耳穴埋豆法记录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穴埋豆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技术壹: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法流程示意图评估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2、治疗盘、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3、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4、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皮肤消毒消毒局部皮肤。按压1-2分每天按压次数,保留3-7天。观察患者是否不适、疼痛等情况。进行按压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用小方块胶布固定菜籽在耳穴部位。整理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留豆后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床单位,清洗用物。艾条灸贰中医养生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探究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客观转化规律,探寻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原理及方法的智慧宝典。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健康的信息关注度逐渐增强。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技术贰:艾条灸评估目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可备浴巾、屏风等。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技术贰:艾条灸禁忌证告知物品准备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技术贰:艾条灸操作程序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技术贰:艾条灸护理及注意事项灸毕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艾条灸法流程示意图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打火机、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定穴遵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技术贰:艾条灸整理协助衣着,安排舒适体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根据医嘱,详细记录艾条灸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拔罐法叁中医养生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探究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客观转化规律,探寻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原理及方法的智慧宝典。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健康的信息关注度逐渐增强。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技术叁:拔罐法评估目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技术叁:拔罐法禁忌证告知物品准备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技术叁:拔罐法操作程序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技术叁:拔罐法护理及注意事项起罐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拔火罐操作流程示意图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打火机、小口瓶等。拔罐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观察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整理协助衣着,安排舒适体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拔罐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技术叁:拔罐法穴位按摩法肆中医养生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探究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客观转化规律,探寻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原理及方法的智慧宝典。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中医养生健康的信息关注度逐渐增强。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技术肆:穴位按摩法评估目标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介质。技术肆:穴位按摩法禁忌证告知物品准备1、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2、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3、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4、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5、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6、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做好记录并签字。技术肆:穴位按摩法操作程序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有力、持久,禁用暴力。技术肆:穴位按摩法护理及注意事项穴位按摩操作流程示意图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手法对确定的手法运用正确,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时间符合要求。定穴遵医嘱确定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患者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沟渠清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滑雪场教练员培训与青少年滑雪普及推广合同
- 2025年度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数据迁移与集成合同
- 监理工作中施工单位的资金管理
- 农村垃圾地合同范本
- 190万投资理财合同范本
- 共同办厂合同范本
- 医师兼职合同范本
- 2025年金属真空镀膜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北京保安劳务合同范例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证券投资学》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
- 公司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涂碳箔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65练答案精析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2024-2030年中国派对用品行业供需规模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大数据引擎平台建设需求
- 2023-2024年度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公需科目答案(第5套)
-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