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开发新而生在时《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举隅 (六)_第1页
欲开发新而生在时《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举隅 (六)_第2页
欲开发新而生在时《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举隅 (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欲开发新而生在时《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举隅(六)

第十六个计划是抓到。1.原文逼则反兵,走在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2.解说需、孚、光,均见于《易经·需卦》。需,不进逼之意;孚,犹相信、信服;光,即光明。当将敌人一网打尽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先不要把敌人逼得太紧,以免它狗急跳墙,负隅顽抗。而是给它一条逃生之路,同时密切跟随观察动静;或故意让它占到一些便宜,麻痹其思想,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待其士气大落、军心涣散之时,再一举捕获。如此,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以最小的伤亡来换取最大的胜利,从而赢得一个光明的结局。此计意出《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后世对此多有发挥,如《鬼谷子》中说:“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太平天国·文书》云:“欲擒先纵,欲急姑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等,逐渐形成了“欲擒故纵”的说法。本计亦写做“欲擒姑纵”,本意是为捉住敌人,而事先要放纵敌人,是一种放长线而钓大鱼的计谋。3.运用当敌人尚有一定的实力或敌情尚不明了,我方尚不具备将其一举歼灭的条件时,采用“欲擒故纵”计谋,可达到麻痹敌人,最终为擒获敌人创造条件的作用。本计中“擒”是目的,而“纵”是手段,是运用的关键,使用时一定要“纵”之得当,既不要贸然挺进,亦避免姑息养奸,无不过不及,使敌人不得察觉,而走入我方事先布置好的圈套,方能胜利擒敌。在临证中,因邪气的消长盛衰、寒热互移、表里出入等变化,使得中医在治疗疾病中其方法必须灵活多变,因此在中医的治法中,也不乏有“欲擒故纵”的计谋。如治疗外邪入里,出现里实未甚之时,要求不可过早使用下法,以免损伤正气,使邪气内传。需待里实已成,再果断出击,一“下”而就。所以中医治法中有“伤寒下不厌迟”的说法。4.伤寒论例举伤寒下不厌迟法。《伤寒论》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谵语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谵语,为燥屎在胃,属阳明里实;汗出,为风邪在表,属太阳表虚。如此表虚里实之际,切不可贸然通下,而是欲擒故纵,待邪气“过经”,太阳证罢,里实明了之时,再一举下之。否则,下之过早,就可能会造成神志昏迷,语言错乱等证。后世所谓“伤寒下不厌迟”,当和本条所论有关,具有兵法“欲擒故纵”计谋的运用特点。第十七计抛砖引玉1.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2.解说蒙,指事物的初始状态,有懵懵懂懂之意。利用相类东西以诱惑,从而使处于懵懂状态的敌方上当受骗或被击垮。此计名出自《传灯录》中的一个故事:据载唐朝诗人常建很钦佩另一诗人赵嘏的才气,想结交他,向他学习。有一次常氏听说赵嘏要去苏州灵岩寺游玩,就事先在寺前一个显眼的地方写下两句意犹未尽的诗,想让赵嘏看到而续写。赵嘏来到灵岩寺,果然看到了这两句诗,就情不自禁地在下面续写两句,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绝句诗。因赵嘏续写的两句诗比常建写的诗要好,所以后人将常建这种做法叫做“抛砖引玉”。3.运用此计的运用关键是“类以诱之”,就是在遇到困难或要解决复杂的问题时,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为了使问题得以快速、圆满解决,可先抛出一些暂时能缓解问题的方法(“类”)(抛砖),这样既可缓解矛盾,防止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同时又可试探一下问题的深浅度,从而为找到更好的办法寻找途径(引玉)。中医治病也常使用这种谋略,尤其是当病情出现变化不能按一般治疗一下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常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抛砖引玉,以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直至圆满解决问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具体而言,如“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言对气血双亏、阴阳两虚、虚实错杂,甚至阴阳格拒等病情复杂之证,在辨证还不甚明朗的情况下,为摸清病情,使后续治疗更加“适其至所”,常先以简单之方处之以观后效(抛砖),待病情暴露无遗,或前方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再在前方的基础上迭加方药,组成“重方”,甚至用“反佐”大法(统为引玉),力挫病势,以治愈疾病。所以这里所讲的“奇之”,就是“抛砖”;而“偶之”、“反佐”等,则皆为“引玉”。在这一治法指导下,中医临证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如四君子汤偶以四物汤,组成“八珍汤”以治气血双亏;五苓散偶以平胃散,组成“胃苓汤”以治湿浊泛滥中下二焦等。4.伤寒论例举少阳热实证先和后下法。《伤寒论》103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太阳病已罢,邪气转入少阳,治当以和解为主,汗吐下之法皆不可用,若误用下法,就可能会产生变证,当仔细辨证为是。若少阳证仍可或见,亦可以再用和解之法。但毕竟已经误治,即使存在有少阳证象,亦非单纯之少阳证情,当此之时,可先与小柴胡汤(抛砖),视病证表现和病情发展,再予相应的治疗(引玉)。若少阳病由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变成了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则为少阳胆胃郁热,气机阻滞的“少阳热实证”,其治即当在和解的基础上兼以下法,当改用大柴胡汤治之。此抛出小柴胡汤以试探,最终引出大柴胡汤以根除病灶,属“抛砖引玉”谋略的一种运用。《伤寒论》中有关此计的运用并非绝无仅有,如104条先用小柴胡汤后用柴胡加芒硝汤治少阳热实轻证,100条先用小建中汤后用小柴胡汤治少阳兼里虚腹痛证等,皆属此列。第十八计擒贼擒王1.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2.解说龙战于野,其道穷:语出《易经·坤》,在此比喻敌人面临绝境。此计语出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比喻在作战时要抓住关键。首先摧毁敌人的主力,擒住它的首领,借此以动摇敌人的斗志,瓦解他们的整体力量,从而使敌人遭到失败。犹如使龙离开大海而到陆地作战面临绝境一样。3.运用从哲学的角度讲,这里的“王”是指事物的关键、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擒贼擒王,意为办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擒贼擒王有在千军万马中擒其魁首、在复杂的事物中击中要害和提纲挈领的意思。在中医临证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复杂病情的病证,如阴阳俱虚、虚实相夹、寒热错杂、表里疑似等,在治疗这些病证时就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抓主症,找出疾病的关键所在,从而采取独具慧眼的治疗方法。中医学中的许多治疗方法,如“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先安未受邪之地”、“治火先降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急所固(血脱先固气)”等,都是这一计谋的具体体现。4.伤寒论例举桂枝加附子汤扶阳以固阴法。《伤寒论》20条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本为正治之法,但若发汗太过,致漏汗不止,不但伤阴,而且损阳,出现阴阳两虚的局面。这时病人恶风可能较前更重。过汗伤阴损阳,不仅使膀胱津液亏少,而且使膀胱气化无力,故见小便难。同样,阴阳两虚,筋脉既失于滋养,又失于温煦,导致了四肢拘急,难以屈伸。可见,本证因过汗导致了阴阳两虚而又风邪不解的复杂病情,其证以漏汗不止为主要表现。那么,本证较桂枝汤证出汗为重,又见阴阳两虚之情,本应用桂枝汤加滋阴、补阳之品,而仲景却只用桂枝汤加附子一味扶阳。这是因为此时的阴阳两虚,是以阳虚不固为主要矛盾,阳不仅可以化生阴液,而且可以固摄阴液,故其治当“擒贼以擒王”,只在桂枝汤中加入附子一味,通过扶阳来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