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第1页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第2页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第3页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第4页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当迅速,随着信用销售的出现,销售收入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公司库存商品管理成本降低不少,为上市公司创造了更多的利润。信贷的出现无疑造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数量大幅度增大,进而应收账款风险也增大。上市公司向客户催讨过期的应收账款的难易程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同。根据调查,其应收账款超过的期限在6个月以内,上市公司能够追回的可能性为57.8%;如果超过期限一年以上,追回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可能性为26.6%;若超过期限两年甚至更久,那么应收账款追回的成功率仅剩13.6%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善,上市公司之间的信用状况参差不齐。虽然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建立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仍然还有相当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甚至忽略了上市公司进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近些年,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都处于上升阶段,且所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也持续加大。上市公司普遍都忽视了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忽略了应收账款的老龄化和严重坏账的存在情况,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不断增大,这势必导致资产质量降低,且会对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有着很大影响。该怎样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如何防止应收账款转变成呆账坏账,怎样加强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上市公司“三角债”的发生,保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发展经营过程当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对于上市公司信用管理来说,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是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内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加强工作是上市公司管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任务。上市公司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是进行发展生产和内部管理、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意义,第一,能提高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率,提高上市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第二,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发展运营成本,也可以大大减少不明损失费用;第三,能够协助我国的上市公司往国际化的方向进行更好地发展。通过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弊端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造成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对的解决方法,为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使其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风险,促进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二)文献综述随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的日益突显,学者们开始关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应收账款问题的起因和对上市公司经营方面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去健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等方面。苏蕊芳(2017)根据2017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总体发展情况,探讨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对于应收账款数量众多、账龄过长等现状,提出了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建议,如系统化的管理、调查完整的客户信用资料、改善催收制度、强化坏账风气管理等。刘晓康(2019)认为上市公司需要更加关注应收账款管理,并分析探讨应收账款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再进一步具体调查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结构和方式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为此提出了更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对策,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郭甜(2017)认为上市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应收账款,并且不断完善其应收账款的管理程序和制度,以规避财务风险。介绍了相关的应收账款概论,以及针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指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弊端和普遍发生的问题,在信息管理机制、风险控制研究、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理念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苗婳(2017)根据我国严重的市场疲软,分析调查导致此现象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阐述上市公司在内控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为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建议加强信用政策管理和健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于静淼、孙书宇(2019)探讨了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而调查分析近几年相关的行业数据,指出大多数上市公司普遍发生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成因,提议建立一个独立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以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将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秦晓丽(2017)考虑到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前途,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具体现状,以社会实践调查为主要方法,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变化,研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与上市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措施。孙辉、徐晓利(2018)探讨了国内外上市公司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详细剖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其管理制度的利弊,对上市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成熟的措施进行分析,吸收其在这方面的优秀方法,并在内部控制理论指导下,深入分析目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模式的优缺,然后对于普遍产生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和建议齐晨硕、张然(2019)指出要注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从员工的风险意识、执行力度、绩效考核等这些内部控制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上市公司要结合应收账款实际状况和公司内控的管理状况,掌握宏观环境中的市场动态和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此建议上市公司集中精力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并且加强内部监督与协调。二、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销售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少上市公司没有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并且没有设置专门信用管理部门,没有针对销售客户资料、信用评级、以及资信情况材料进行审查工作,缺少客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基本经营情况。上市公司在信用管理制度方面显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上市公司对销售客户资信度调查力度不足,没有健全销售客户信用档案,缺少信用调查历史记录,忽视了资料收集,以及客户资信状况调查工作,对客户的资信评估没有具体到位。万一出现经济衰退时,往往较差经营状况以及较低抗风险能力的公司,很容易会出现破产以及倒闭的情况,最终导致坏账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大多数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的信用申请时,依据自身主观感受经验来进行资信情况识别判断,或因和客户关系交好,而放松对客户信用信息的审查,没有全面评价销售客户的资信情况,往往凭借自我感觉来决定是否赊销、折扣大小、期限范围,增加了上市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的坏账风险。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去判断该客户公司的信资情况,长期下来不仅会增大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成本,也给上市公司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二)销售与财务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销售业务部门筛选销售客户进行赊销的过程,是公司管理应收账款风险的关键步骤。而财务部们会通过记录与信用分析等方法对销售部门筛选的客户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将分析出来信息再反馈给销售部门,供销售部们下次进行选择销售客户时做参考依据。然而,企业的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乏沟通,各自为营。上市公司实际情况是销售部门只重视关心其产品的销售量,忽视企业上销售营业收入存在的收回风险;而财务部门对于销售商品产生的应收账款这一过程也是只做简单的账务上的会计记录,不做其他更深层次的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在对账管理上协调一致比较困难,加上存在一些人为因素,难免会出现商品出库数量与财务会计入账的金额数量不对等的情况。同时销售部门通过个人经验去衡量客户的信用度,这使得财务部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疲于催款,无法形成体系化的客户信用管理模式。这也是当下上市公司的难题,因没有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模式,很难从之前的销售数据中找出一些具有高信用度的客户群体。(三)销售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缺陷一般地,销售员工的销售业绩考核指标主要是通过销售额来确定,上市公司将销售业绩仅仅与其的销售额进行对等挂钩,而忽视了应收账款对公司整体利润虚增的直接影响,没有将这一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难度,上市公司发生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会随之增大,难以改善,这很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集体利益。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度不在销售绩效考核的范围,即考核制度对销售人员赊销金额的回收工作没有一定的有效约束作用,更放纵了销售人员无视其应收账款回收的现象。这就很容易使得销售员工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具体利润指标,为了能得到更好的工资水平及年终奖金,对于销售质量好坏不予重视,会盲目地拓展销售渠道,且这会极容易发生销售人员会不顾一切地增加自己的销售量,对赊销对象是谁以及赊销风险程度缺乏冷静思考,不顾公司整体利益,与商业信用欠佳的客户签订赊销合同,从而加大应收账款的金额,增大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极易导致“高销售额,低收回率”的结果。(四)忽视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有些上市公司不顾应收账款潜在风险,一味地盲目赊销,却忽略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造成应收账款催收效果不显著的后果。很多上市公司对应收账款回收工作进度的关注不多,即使应收账款逾期,上市公司也没有及时地维护合法权益。反而是到欠款发生较长,甚至已经产生一定坏账的时候,才开始去组织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另外,催收方式单一,成效不明显。仅仅是财务人员按照固定的程序,开具应收账款对账单,然后邮寄快递通知给相关客户,又或者通过电话联系催收应收账款,这些方式仅仅只是表明功夫,并没有起到有效的应收账款催收作用,效果自然不会理想。所以,上市公司收不回账款的情况屡见不鲜。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拖欠款项的现象,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律。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会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套住,收款时间一旦被延长,资金无法到位,上市公司生产运作因而受阻,使上市公司丧失许多发展与合作的机会。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一)销售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外交关系的建立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种企业形式并存,使得行业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由高毛利、轻管理发展到低毛利、重管理的阶段,由商品供不应求发展到供过于求的阶段,并且伴随着行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发展也更加困难,企业的经营压力也更加大。上市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要加大销售力度以维持公司的经营发展。销售客户倾向于选择价格和质量相近的产品且信用销售条件低的公司,“你不选择赊销,对手选择赊销”的现实压力迫使上市公司通过信用销售来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使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继续发展。由于只能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扩大销售规模来缓解竞争压力,自然会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的问题。(二)外部信用市场环境不理想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设立完善没有与应收账款管理发展相同步,已经设立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也不能很好地匹配目前上市公司应收管理工作的需求。目前法律文件中针对失信的标准不是十分明确,其界定也模糊,对上市公司和个人的不良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监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对于诚实守法的上市公司来说,其经营环境将面对着一定的挑战。由于法律法规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得不到更好的保护,而又有一些上市公司却因此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从而扰乱和影响相关的市场信用环境。另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国内相关的信用管理专业机构。上市公司在信用管理过程中在获得和收集信用信息中,常常会觉得获得客户信用信息的途径有限,不够全面、完整,这会使得上市公司很难根据相关信息,做出准确信用风险的评估。(三)上市公司管理层过于重视销售业务现阶段,我国有不少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于重视销售业务。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9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合计有3,733家,三季度营业收入35.88万亿元,同比增加8.68%。上市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为3.48万亿元,同比增加7.13%。追求销售利润最大化,导致了信用销售数额增加,即应收账款数额增加。从2010年到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长。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55万亿元,比2018年底增长13.04%。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只注重业务量的增长、财务账本上的销售收入、以及营业利润指标,却往往忽视了上市公司现金流的流入流出。事实上,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盲目地进行这一策略,影响到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资金的回流和资金链的稳定性,带给上市公司资金需求压力过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整体正常运营发展。(四)上市公司欠缺应收账款风险意识上市公司的风险意识不足,尚未构建具体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一旦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超过一定程度,坏账率就会被大幅度地增加,这会施加较大的压力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方面。上市公司只专注不断地发展新的市场,只注重对新销售产品进行推广与宣传,却没注意应收账款被隐藏的很大机率收不到账款的坏账风险,忽视了要对应收账款进行一定的风险防范管理。事实上,不少上市公司因欠缺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公司内部没有设置职责分工明确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机构,即使少数上市公司设置专门的机构,也会因存在不同的专业人才而发生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工作长时间得不到重视,不利于上市公司工作的发展和利益,妨碍了公司未来战略的开展。四、加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一)建立健全销售信用管理体系上市公司应健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因而需要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完善销售客户信用档案,将销售客户的信息完整统计到相应的系统数据库中,并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从以下五个方面调查分析:第一,客户偿还债务的主动性,了解销售客户的以往的信用记录,衡量销售客户的信用品质;第二,销售客户的债务偿还能力,即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的比率,以确定其偿债能力的大小;第三,销售客户公司的资金状况,了解调查资产背景和财务实力;第四,当客户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时可用作抵押的资产;第五,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客户的付款能力。将上述五个条件考虑进去,最终综合评价决定是否与其发生销售业务的往来。同时,应对各类销售客户群体的公司发展进行动态管理,跟踪和分析客户公司的信用状况和应收账款资金,以便及时获取和更新客户信息的最新状态,重新评估和评级客户的实际信用情况,跟踪销售客户的信用评级并及时更新档案入系统,以便上市公司健全信用管理体系,使今后的信用购销活动得以有依有据。一般地,上市公司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当其销售客户公司出现较大资金变动时,上市公司应及时对其进行重新评级。如果察觉客户公司存在异常风险的时候,应立刻选择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以避免发生坏账风险。(二)改善销售和财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上市公司的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需建立健全沟通交流的管理机制。顺畅的沟通渠道对于销售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和确保信息及时、完整地被传递,有助于监控和预警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风险。同时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可以对销售与财务部门的职责更明确界定,并且可以完全改变应收账款的收款工作仅属于财务部门任务的错误认识。财务部门应该与销售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关记录,并定期查看公司的各项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财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将应收账款形成时间、期限、金额、客户公司经营情况等细节内容详细反映在表上,并且及时向上市公司的主管和销售部门进行反馈,以便管理层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状况,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了解了赊销客户的实时情况。信用管理部门从财务部门获取“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定期与财务和销售部门针对应收账款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共同对存在一定风险的销售客户进行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缴政策,确定催收目标并具体步骤实施。上市公司的财务与销售部门应当积极地加强沟通,及时联系,一起合作完成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增加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三)完善上市公司销售绩效考核制度上市公司必须对这种过于重视销售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所改变,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上市公司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效果放入销售考核中,将应收账款和坏账的金额与销售人员的薪资直接相关,使得销售人员重视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的落实效果,增强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收的责任意识。这样才可以提高销售人员对于应收账款催收的重视程度,减少销售人员盲目追求销量、忽略应收账款风险的现象,解决销售人员重销售而轻回款的弊端。上市公司依照已签署的合同中信用政策的完成状况,以及与之对应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和已收款金额,对销售人员的薪酬绩效进行评估和计算,确定其月度奖金,加上基本底薪,组成销售人员的月薪。上市公司制定与应收账款回收率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已收回的应收账款的人员,奖励其奖金进行鼓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于用了很长时间也无法收回的账款的销售人员,依据其应收账款数额,扣减一定比例的工资进行惩罚。这样的考核对销售人员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减少销售人员无视上市公司整体利益以谋取私利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让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加以重视。(四)重视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上市公司在应收账款逾期后,必须非常重视其,管理层不能互相指责或抱怨。财务部门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呆账产生的原因、金额、客户性质等。定期组织召开应收账款回收专题会议,确定催收目标并具体步骤实施。对有偿付能力而故意拖欠款项的客户,上市公司可以釆用电话联系、发函、上门追讨、驻厂催收、委托收款机构等手段,必要时釆用支付令、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对于没有能力支付欠款的客户,上市公司可以使用客户债权划转抵债、以物抵债等方法。对于长期欠款的情况,特别是超过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上市公司选择债务重组,让客户以有一定市场的商品进行抵押,或采取法律措施等。但法律途径需要耗费上市公司较大的时间和成本,在应收账款金额过大、上市公司具有很大胜算时才考虑使用。上市公司不应轻易放弃债权,如果是因销售客户经营困难而不能及时还款,上市公司可以放宽还期,制定其还款计划。一旦采取诉讼手段,上市公司需要考虑经济原则,如果收回欠款所需要的费用高于欠款数额时,最好考虑放弃该应收账款。五、结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上市公司市场交易中,赊销已占据了很大的地位,致使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持续增加,一些上市公司开始注意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因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利润的高低。较为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资金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资金周转率,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等优点;不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很大机率会导致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而可能会使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运作。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销售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二是销售与财务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三是销售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缺陷,四是忽视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分析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具体原因为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外部信用市场环境不理想、上市公司管理层过于重视销售业务、上市公司欠缺应收账款风险意识等。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加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销售信用管理体系,二是改善销售和财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三是完善上市公司销售绩效考核制度,四是重视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只有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市公司才能解决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有关问题,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质量,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刘晓康.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9(10):24-25.[2]郭甜.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研究[J].知识经济,2017(08):32-33+35.[3]苏蕊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探析[J].财会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