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29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29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29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29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29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陆游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2.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难点)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艺术手法,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重点)教学目标陆游履历:出生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出生于两宋之交1125年。靖康之难的前一年。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及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的刺痛了汉人的内心。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

陆游履历:阻力陆游初试为第一,因秦桧之孙秦埙居陆游名下,次年复试,秦桧指示主考官将其除名。范成大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主和派诋毁他“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自号“放翁”。陆游为礼部郎中,何澹dàn弹劾他“喜论恢复”“不合时宜”,朝廷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罢官。陆游履历:军旅生活46岁,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幕僚。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在此期间,陆游常到战略要塞大散关(宝鸡)一带巡逻。朝廷否决北伐计划,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只有八个月,是陆游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事实践。陆游履历:晚年66岁直至去世的二十年间,陆游隐居故乡,过着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但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壮志从未真正消失。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他的大量诗歌既表达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临终之际陆游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背景展示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幸免于难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赵构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秦桧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背景北宋—南宋偏安一隅,主和派把持朝政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2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书愤》写作背景“书”:动词,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题解书愤思考: 作者抒发了哪些“郁愤”之情?是如何抒发的?诵读感悟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气】:豪情壮志【长城】:御敌将领,作者自况问题探究

作者陆游所书何事?为何而愤?如何抒愤?书愤所“书”何事?为何而“愤”?如何抒“愤”?参文意疏通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豪情壮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高大的战船配有铠甲的战马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作者自比为守边御敌的将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名传后世兄弟的长幼次序首联:早年时我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颔联:想当年宋军将士曾乘着高大的战船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长江渡口,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颈联:我曾自比长城,立志扫除边患,到头来却愿望落空,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尾联:《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名显于世,千百年以来谁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思考1:分析所“书”何事?分析诗意“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2.诗人为何而“愤”,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诗中字眼回答)所愤之一所愤之二所愤之三所愤之四世事艰空自许鬓先斑伯仲间首联暗指投降派对敌人妥协退让,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世事艰”,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点题“愤”字。所愤之一:世事艰

联系时代背景,“世事艰”具体指什么作用?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艺术手法)纯意象组合,简洁明快,使节奏更紧凑,情感表达更有力。(楼船、铁马)紧张的战争氛围(夜雪、秋风)恶劣的战争环境(瓜洲渡、大散关)险要的军事据点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

形象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全文感知列锦手法颔联列锦”又称“列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手法,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构成了生动可感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由九个名词组合而成,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表现诗人悲凉孤寂的心境。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诗人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写景,实际情寓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知识补充颈联所愤之二:空自许

“塞上长城空自许”用了哪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了南宋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

作者以檀道济自喻,“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既是对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全文感知尾联所愤之三:鬓先斑

镜中衰鬓已先斑。全文感知大志落空而年华已老,何等悲怆?我有心,天不予,能不愤乎?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难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尾联全文感知用了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自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谁堪伯仲间”含蓄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以致收复大业无人领军,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用了哪个典故?用意何在?小结:“愤”的内容朝廷主和、阻挠北伐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岁月蹉跎、年华空老苟且偷安、无人领军“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中含“叹”3、诗人如何抒情?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直接抒情列锦用典用典艰,道出辛酸与坎坷,暗指投降派对敌人妥协退让,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楼船

夜雪

瓜洲渡铁马

秋风

大散关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尾联拓展提升《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张孝祥《六州歌头》

思考4:分析愤的根源是什么?探究原因“愤”的根源,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时代的悲剧

英雄的悲愤小结书愤忧愤国家忧愤朝政忧愤自己金人入侵、国土沦陷、中原丧失。求和偏安、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诗人的忧愤针对几个层面?知识拓展诗歌主旨

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爱国热情的艺术概括”。

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陆游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课后作业联系社会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