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K0+000至K1+800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K0+000至K1+800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K0+000至K1+800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K0+000至K1+800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K0+000至K1+800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K0+000至K1+800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人高路道路工程二期(之后简称为“人高路二期”)位于龙兴片区东部,明月山西麓,御临河东岸区域,为龙兴片区新增的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路。人高路二期全长共3080m,根据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实施计划安排,决定将人高路二期以K1+800为界,拆分为两个标段实施。其中先期实施部分为一标段,桩号区间为K0+000至K1+800段,后期实施部分为二标段,桩号区间为K1+800至K3+080段,本次为先期实施部分一标段(即K0+000至K1+800段)的施工图。人高路二期(K0+000至K1+800段)起于人高路一期与机场东联络北线交叉口,自南向北上跨机场东联络北线、上跨轨道8号线、下穿黄胡路、跨越青年水库及泄洪通道,止于K1+800处。其中道路起点实施范围线至K0+320段为人高路一期与机场东联络北线交叉口改造段,K0+320至K1+800为新建段。主线左线长度1800m,主线右线长度863.052m,辅道A线长度1394.869m,机东北交叉口辅道长度453.915m,黄胡路交叉口辅道长度470.253m。主线设计车速60km/h(隧道50km/h),辅道设计车速40km/h。路幅总宽度64m,主线为双向六车道,辅道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路。人高路二期一标段包含桥梁三座(跨越机场东联络北线桥梁总跨约145m,跨越斜坡路基桥梁总跨约111m,跨越青年水库及泄洪通道桥梁总跨约135m),隧道一处(330m),一处车行地通道(下穿黄胡路地通道长约98m)以及与山体结合的路基框架结构(长度约60m)。建设内容包括:道路、隧道、桥梁、支挡结构、绿化、照明、交通及给排水综合管网等配套工程。本次施工图共包含八册,具体如下:第一册道路工程无分册第二册桥梁工程无分册第三册隧道工程无分册第四册结构工程无分册第五册排水、综合管网、LID工程无分册第六册照明、景观灯饰工程无分册第七册交通工程无分册第八册绿化工程无分册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工程。二、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2015年1月我院中标,中标后便组织踏勘现场,开展相关设计。(2)2016年3月,我院报送第一版经济评审方案,召开经济评审会。(3)2016年4月-2017年8月,由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概念”植入,片区调规,我院针对目前道路周边的环境以及中华五千年概念的中间成果,对方案进行细化研究。(4)2017年8月24日,在龙兴公司召开方案内部评审会。会议上基本同意采用东线隧道方案,以及下一步结合道路功能定位与片区发展定位研究道路主辅分离的必要性。(5)2017年9月12日,就阶段性研究成果,在两江新区规划分局召开方案预审会。(6)2017年10月20日,在勘测院总部召开经济评审预审会。(7)2017年11月01日,在两江企业总部大厦召开方案第二次的经济评审会。会议主要确定:1)道路线位采用西线方案;2)人行天桥不纳入本次实施范围;3)人高路-横一路节点立交形式采用人高路主线下穿横一路;4)青年水库桥梁采用普通钢箱梁桥;5)同意人高路二期横断面路幅宽度调整为64m,采用主加辅的形式。(8)2017年12月09日,在两江新区规划分局召开分幅方案协调会。(9)2017年12月28日,在两江企业总部大厦召开方案第三次的经济评审会。会议明确:1)道路线位采用分幅方案,同时将人高路-机东北线高架桥纳入本次实施范围;2)框架结构纳入本次实施范围,但其上方景观设施由地块单位实施。(10)2018年1月18日,在两江新区规划分局召开方案正式审查会。(11)2018年4月,我院向重庆市规划局报送人高路二期方案,并取得方案批复。(12)2018年5月,我院向渝北区消防支队中心报送人高路二期消防专篇。(13)2018年7月,我院完成了人高路二期的初步设计工作,并于2018年7月19日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会,会议通过了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并于2018年8月报送正式初步设计。三、设计依据(1)人高路二期中标通知书;(2)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3)《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4)《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5)《重庆市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龙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业主提供的现状人高路二期1:500地形管线图(重庆市勘测院);(7)业主提供的人高路二期综合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表(重庆市勘测院);(8)《高洞河拦河坝二期工程涉河建设方案》(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2017.06);(9)《黄胡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中机中联有限公司2018年4月11日);(10)《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设计方案》(中机中联有限公司2018年4月11日);(11)《人高路一期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成果》(厦门市政工程设计院201403);(12)重庆市二零八勘察设计院提供的《重庆市两江新区人高路道路二期工程(K0+000~K3+080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2018.05)(13)人高路二期立项的批复(渝两江政务审【2014】13号);(14)人高路二期方案审查意见函(渝规两江新区方案函(市政)【2018】0053号);人高路二期初设评审会专家意见(2018年7月19日)(16)人高路二期初设批复(渝两江建审【2018】230号)(17)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四、设计规范、验收标准(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0)《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1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1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1)《道路用抗车辙剂沥青混凝土》(GB/T29050-2012)(22)《路面防滑涂料》(JTT712-2008)(2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五、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5.1道路工程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应补充高边坡、轨道专篇的相关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说明。按照专家意见补充高边坡、轨道专篇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相关内容。2设计说明中应补充地勘报告中的相关工程处理措施建议的相关内容。按照专家意见补充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相关内容,详见说明第2.3.6条。3进一步核实交通分析预测及通行能力计算的相关内容,以便准确把握项目的规模和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按照专家意见符合交通分析预测及通行能力计算相关内容,作为设计内容的重要依据。4补充相邻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内容、实施顺序以及与本项目的相互关系。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相关内容,详见说明第2.4.2条沿线现状及规划道路分布情况。5优化K1+250至K1+400段右侧停车港段的侧分带设计,方便车辆交织。按照专家意见调整K1+250至K1+400段右侧停车港段侧分带宽度由4米调整为0.5米,满足交通组织的要求。6优化道路纵断面设计,重点考虑全线土石方的平衡(不平衡要补充相关依据)、停车港段纵坡的高限、线型的平纵结合、相关的水文资料等相关内容。本段道路纵断面主要受到①现状道路和相交道路标高制约、②需保证道路与西侧地块的联通、③增大道路与水库景观用地以及减缓坡度,满足打造区域景观需求、④道路主要挖方来自于道路东侧,道路东侧为间断性连绵山体,造成开挖工程量较大等因素的控制,标高已无法进一步往上抬升或调整,造成土石方不平衡,并经与业主协商,弃方可用于高洞河的回填以及周边道路的借方,尽量降低工程投资。本项目共设置四处停车港,其中辅道A线K0+086至K0+131段位已建道路预留停车港,无调整条件;机东北交叉口辅道停车港坡度为5.3%,由于交叉口与隧道口间距要求影响,无机东北交叉口辅道坡度调整条件,加之此处停车港有必要设置,本次未做调整;其他两处停车港满足规范要求。经核实,路线平纵结合指标均衡、视觉良好、安全舒适,本次未做调整。说明中已有水文资料相关内容,详见说明第2.2.2条气象、水文。7项目选用主辅路的设计在主干道设计中开创了先河,而且在项目的隧道段还有瓶颈,应加强相关比较好论证,及其与前后道路路幅的关系,并补充侧分带设置为4米的相关原因等说明。前期经过多次对本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项目在区域路网、周边服务地块等功能的论证,明确为主辅分离、双向十车道,总宽度64米标准路幅宽度。考虑到隧道段是山体连绵体,布置辅道无法服务两侧用地,同时投资增加较大,故未考虑主辅分离方案,但单幅4车道通行能力能匹配两端的3+2主辅方案。主辅隔离带(侧分带)采用4米主要是考虑到主、辅道进出口的加减速车道宽度的要求,当采用4.米的分隔带时,可以利用该分隔带宽度变化设置加减速车道,避免设置加减速车道影响道路线形的一致性,同时设置4米分隔带可增加绿化景观效果、隔音减噪效果,给两侧文旅地块提供更好的静谧感觉。8立交节点应补充比选方案的相关内容,并完善交叉口竖向设计等内容。按照专家意见补充立交节点方案比选,并完善交叉口竖向设计。9各结构大样图中应补充设置的原则及具体位置。按照专家意见补充各结构大样图的设置原则和具体位置。10补充既有道路的接顺等相关内容。按照专家意见补充与既有人高路一期道路的接顺相关内容,详见说明第2.4.2条。11设计说明中应补充高边坡强夯等特殊路基设计的相关内容。按照专家意见补充高边坡强夯等特殊路基设计的相关内容,详见说明第5.9.3条。12核实项目是否存在浸水路基或挡墙,如有应补充专项设计。经核实,根据水体洪水位标高,本项目不存在浸水路基或挡墙。13采用主辅路的方式建议考虑分期实施方案,同时考虑对提高主线的设计车速进行论证,为将来改造为快速路提供条件。前期经过多次对本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已拟定采取一次性实施主辅路,不考虑分期实施方案。结合龙兴片区路网规划、道路周边地块用地性质规划以及道路东侧明月大道为主要交通干道,本项目远期改造为快速路可行性很低,本次未做考虑。14补充高架立交的分期实施论证。前期经过多次对本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已拟定高架桥采取一次性实施,不考虑分期实施。15黄胡路立交人高路主线掉头段设计建议进一步优化,流出排队距离。由于下穿道纵断面调整条件受限,取消掉头专用车道,车辆掉头与左转同时进行。16加强主辅路进出口的交通标志设计,加强道路边坡的景观绿化设计。按照专家意见在施工图阶段修改完善相关设计内容。5.2高边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完善边坡比选方案内容。同意专家意见,补充边坡方案比选内容。22.结合场地复核边坡岩土参数。同意专家意见,复核边坡岩土参数,并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33.完善高填方路基和挡墙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措施。同意专家意见,补充填方路基及挡墙软弱下卧层处理措施。44.完善场地周边封闭、截排水、监测及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同意专家意见,补充边坡截排水设计,边坡监测及安全防护等要求。55.应强调“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加强监测和信息反馈。设计已强调“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六、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摘录于地勘报告)6.1气象水文根据收集的重庆气象资料表明:勘察区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8℃,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085.1~1141.8mm,多年最大日降雨量126.6mm,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绝对湿度17.6mb,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雾酸雨发生,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表水汇入河沟内。项目区域内地表水体主要表现下坝水库、青年水库、农田、鱼塘和小冲沟。青年水库、下坝水库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下坝村,属于长江水系御临河支流,御临河蓄水期175水位约为173.21m,5年一遇洪水位179.91m,20年一遇洪水位176.01m。青年水库集雨面积7.78km2,总库容21.9万立方米,下坝水库总库容24.57万立方米,青年水库可灌面积290亩,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养殖的综合利用的小Ⅱ型水库。该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组成。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1.87米,坝顶高程205.0米,坝轴线长55.0米;左溢洪道堰顶高程为201.85m,右岸溢洪道堰顶高程为201.75m。该工程始建于1958年10月,于1959年4月竣工,2013年进行了维修整治。下坝水库总库容24.57万立方米,道路沿线局部分布有鱼塘、农田、小溪沟,现场调查,水深约0.5~1.5m,之外无其它地表水体。6.2地形地貌勘察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山丘呈浑圆状,山丘斜坡坡角一般10~35°,局部可达50°~70°。丘间洼地宽缓,地形坡角一般0~10°。勘察区地势起伏,最低位于左线K1+800处,高程为184.09m,最高点位于右线K0+500处,高程为255.34m,相对高差71.25m。6.3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属于大盛场向斜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280°~301°、倾角66°~75°,岩层面为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区内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岩层构造简单,岩土层序正常。受区域构造应力及外营力作用影响,岩体风化裂隙发育,据踏勘和区域地质资料,岩体发育构造裂隙如下:①倾向25°~30°,倾角80°~81°,延伸1.0~2.0m,间距0.6~1.0m,裂面较平整,张开1~3mm,无充填物;为硬性结构面。②倾向178°~191°,倾角74°~79°,延伸1.0~3.0m,间距1.0~2.0m,裂面较平整,闭合状,无充填物,为硬性结构面。6.4地层岩性通过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1、第四系全新统(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结构稍密,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10%-40%,粒径5-45mm,粉质粘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可塑,回填时间大于1年。揭露最大厚度15.80m(ZK68)。填方主要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公路附近、居民民房及在左线K0+250~K0+700段。(2)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黄褐色,呈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少量碎石,约5-10%,粒径2-10cm;经钻探揭露粉质粘土在拟建场地内主要分布于地形相对较低的洼地地带或地形平缓地带,揭露最大厚度为8.10m(ZK133)。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场区内基岩为砂岩、泥岩,分布连续稳定。(1)砂岩(J2s-Ss):黄褐色、灰黄色、灰色、灰白色、青灰色。主要由长石等矿物组成,中~粗粒结构,钙质胶结为主,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泥质。场地内广泛分布。(2)泥岩(J2s-Ms):紫红色、暗紫红色。由粘土矿物成分组成,泥质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在拟建场地广泛分布。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结合钻取岩芯风化程度,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可划分强、中等风化带:(1)强风化带:岩体结构破坏严重,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强风化揭露厚度一般0.75~2.50m,风化裂隙发育,胶结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强度极低,岩块手易折断;(2)中等风化带:岩石结构致密,岩体较完整,钻取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中等风化岩层层理结构清晰。场地内第四系覆盖层厚0.30~15.80m,基岩面大致随地形起伏而起伏,基岩面坡度角一般5°~20°。2.3.5地层岩性通过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1、第四系全新统(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结构稍密,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10%-40%,粒径5-45mm,粉质粘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可塑,回填时间大于1年。揭露最大厚度15.80m(ZK68)。填方主要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公路附近、居民民房及在左线K0+250~K0+700段。(2)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黄褐色,呈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少量碎石,约5-10%,粒径2-10cm;经钻探揭露粉质粘土在拟建场地内主要分布于地形相对较低的洼地地带或地形平缓地带,揭露最大厚度为8.10m(ZK133)。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J2s)场区内基岩为砂岩、泥岩,分布连续稳定。(1)砂岩(J2s-Ss):黄褐色、灰黄色、灰色、灰白色、青灰色。主要由长石等矿物组成,中~粗粒结构,钙质胶结为主,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泥质。场地内广泛分布。(2)泥岩(J2s-Ms):紫红色、暗紫红色。由粘土矿物成分组成,泥质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在拟建场地广泛分布。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结合钻取岩芯风化程度,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可划分强、中等风化带:(1)强风化带:岩体结构破坏严重,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强风化揭露厚度一般0.75~2.50m,风化裂隙发育,胶结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强度极低,岩块手易折断;(2)中等风化带:岩石结构致密,岩体较完整,钻取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中等风化岩层层理结构清晰。场地内第四系覆盖层厚0.30~15.80m,基岩面大致随地形起伏而起伏,基岩面坡度角一般5°~20°。6.5水文地质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全新统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的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及迳流的方式向低洼处排泄,部分渗入基岩裂隙中,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本次勘察对土层采用小水量和无水钻进过程中,未见有此类地下水,因此勘察内此类地下水较贫乏。2、基岩裂隙水区内基岩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砂岩和泥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储水条件差;砂岩为含水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裂隙中。该类地下水主要在露头处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部分接受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接受补给后,部分地下水顺层作短暂运移到地形低洼处分散溢出地表;主要部分则沿裂隙顺含水层倾斜方向流动,直至裂隙发育段之下界或砂岩尖灭处,然后回升再沿走向作纵向运动,在沟谷切割处以泉的形式排泄地表,与河水形成动态平衡。本次勘察对各钻孔的水位进行了观测,钻孔中未发现地下水。区内砂岩为含水层,且砂岩泥岩互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故区内地下水条件存储条件差。因此,勘察区浅表层内地下水较贫乏。3、地下水分布特征简述场区内地下水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因素控制。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露:浅丘土层较薄,地表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多向周边冲沟或地形低洼处运移、排泄,浅部地下水贫乏。宽缓冲沟内粉质粘土为弱透水层,地表水丰富,浅部地下水贫乏,区内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深。4、隧址水文地质条件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土层,富水程度受控于松散堆积物的岩性、分布位置和地形切割破坏条件。区内土体分布于隧道进口洞及出洞口范围,厚度厚薄不宜,进洞口及出洞口主要为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地处斜坡,排泄条件好,富水性差,含水贫乏。隧址区穿越山脊,地下水多顺坡向作短途径流后排向地势低洼的南北两侧台地及沟谷内。地下水的季节性明显,隧道所处地形地质条件决定隧址区地下水较贫乏,赋存少量裂隙水。5、水文地质参数选取根据重庆地区经验,隧道区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及泥岩,均为不透水层,故隧址区岩体富水性弱,地下水贫乏。隧道进洞口及出洞口处岩性为粉质粘土及强风化基岩,透水率Lu=0.36(经验值),渗透系数K=0.00077m/d(经验值),洞身段以中风化泥岩为主,夹部分砂岩,洞身段泥岩透水率Lu=0.31(经验值),渗透系数K=0.00071m/d(经验值),砂岩透水率Lu=0.35,渗透系数K=0.00212m/d。本次勘察对各钻孔的水位进行了观测,钻孔中未发现地下水。区内砂岩为含水层,且砂岩泥岩互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故区内地下水条件存储条件差。因此,勘察区浅表层内地下水较贫乏。6、水质分析、土腐蚀性试验成果及水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取水样1组由重庆渝碚实验检测中心进行腐蚀性试验。水质分析成果表实编号验下坝水库SY1阳离子Ca2+mg/L74.69阴离子CI-mg/L12.58Mg2+mg/L17.47SO42-mg/L143.19Na++K+mg/L21.77HCO3-mmol/L169.38总硬度mg/L258.45游离CO2mg/L8.37总碱度mg/L138.91侵蚀性CO2mg/L4.70暂时硬度mg/L138.91PH值7.47永久硬度mg/L119.54注:根据《公路工程地质规范》JTGC20-2011附录K表K.0.2-1、表K.0.2-2和表K.0.2-3中,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为微腐蚀性。负硬度mg/L0.00PH值-7.80根据现场调查,场区及周边无厂矿企业,无污染水源存在,附近无污染源流经或渗入场区,场地岩土未受污染,依据《公路工程地质规范》JTGC20-2011附录K表K.0.3判定场地环境类别划为Ⅲ类,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条和当地经验判定,地下水和土体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6.6道路工程地质评价6.6.1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经过现场调查,场地周边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有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道路沿线现状稳定。对道路沿线挖、填方边坡经有效治理后,适宜拟建道路建设。6.6.2水、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未揭露地下水,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该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按规范中表K.0.2-1~表K.0.2-3进行评价,表3-1试验结果表明: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为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为微腐蚀性。按规范中表K.0.2-1~表K.0.2-4进行评价,表3-1试验成果表明:土对混凝土结构为微腐蚀性,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为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为微腐蚀性。综上,根据地区经验和试验结果,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和土体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为微腐蚀性。6.6.3成桩条件、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结构特性,拟建1#、2#、3#桥建议采用桩基础(机械成孔桩)。若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根据渝建发〔2012〕162号文、[2009]87号文经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组织专家充分论证通过后,方可考虑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土层段和基岩强风化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等从上至下分段护壁,确保施工安全。并应考虑相应的排水措施,抽排渗入坑孔内的地表水和可能形成的地下水。若桩位位于河水面以下,可采用围堰施工。可采用当桩位较深时,应做好必要的通风措施,并严禁在桩孔附近堆载。采用机械成孔桩施工时,应考虑到人工填土层、流塑~软塑土体易产生塌孔,为确保孔底沉碴在规范厚度内和工程质量,建议在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等地段全部采用泥浆护壁等措施,塌孔严重时可采用钢筒护壁或水泥砂浆回填再二次成孔等或其它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表排水,施工时间与三峡库区蓄水时间错开,同时应充分考虑水下施工带来的相关问题及影响。为确保桩基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先进的专业化机械施工队伍,并应进行反循环清渣工艺,保证沉渣厚度小于5cm,同时强化检测手段。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泥浆比重、粘度、钻速、冲程等参数,防止粘土层缩径、糊钻和填土层塌孔,同时防止桩孔长久浸泡,造成孔壁软化、塌孔、增加清渣难度,泥浆护壁施工及导管法水下浇筑等保障成桩质量的措施是有必要的。3)桩基成孔钻至预定持力层后,应对持力层进行检验,并对受力范围3D或5m有无不良地质进行检测。4)基坑开挖土方应及时运离,不能在基坑边堆放,以免引起边坡变形而发生意外。5)桥墩处于最高洪水位以下,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工作,准备抽水设施,防止河水倒灌发生安全事故,建议选择旱季枯水期施工。拟建场地土层力学性质差,在基坑开挖前应详细考察研究弃土位置,同时考虑将来基础回填的利用。然后根据弃土区位置,运土距离,开挖设备能力等因素,对降水工程、土方工程和支挡工程进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开挖土方应及时运走,不能在基坑边堆放,以免引起桩体变形而发生意外。在施工工程中应注意现场的文明施工,降低噪声及施工排渣对环境的影响。6.6.4压实填土施工质量要求按设计高程平场平场后,场内土层由未来填土、素填土和粉质粘土组成,场内局部较厚。由于场地填土分布不匀,结构松散~稍密,未经压实处理不能直接利用,建议进行人工加固处理。人工加固方法:一是分层(30-50cm为宜)夯实,填料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夯实后的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0.97;二是强夯处理,并对未能压实或强夯影响的下部土层段进行灌浆处理。压实填土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应通过动力触探或载荷试验确定。路基填土的粒径、级配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要求。6.6.5最优坡形和坡角建议由于拟建场地整平后将形成0~39.55m高的挖、填方边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有关规定,在场区有放坡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大于8m的高边坡宜进行错阶放坡,同时,组成人工边坡的各层可按下列边坡坡率允许值放坡:土层及人工填土:1:1.50~1:2.00或更小坡度;强风化基岩:1:1.00;中风化基岩:1:0.75、1:1.00;建议顺向边坡采用顺层分阶放坡,若无放坡条件建议采用挡墙进行支挡。6.6.6特殊土处理评价拟建路线范围的特殊性岩土主要有素填土、淤泥质土。①素填土(Q4ml):杂色,结构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灰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一般大于25%,粒径10-50cm,回填时间小于2年,为机械抛填,素填土具有颗料大小不均匀、湿陷性、不均匀沉降、透水性和局部上层滞水,松散等特点。素填土厚度较大,以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时,建议路基施工时填土填筑应有序回填,分层碾压。②水田、池塘中粉质粘土:水田、藕田、鱼塘其浅部的土体在长期浸泡及耕作下强度极低,部分呈流塑状态,具有含水量大、水分不易减少、流动性、对砼及砼中钢筋具弱腐蚀性等特点,建议对其采取清除处理。6.6.7地基均匀性评价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粉质粘土、素填土及侏罗系泥岩和砂岩组成。粉质粘土层、素填土层厚度差异大,承载能力较差,变异大,均匀性较差;强风化基岩层岩体破碎,厚度小,埋深深浅差异大,力学性质差;中等风化基岩承载能力高,地层稳定。6.6.8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拟建场地周围总体较为空旷,但场地内西南侧起始段与已建人高路一期相连,,据设计资料该段起点将修建高架桥上跨机场东联络北线,故在公路施工时对已建道路影响较大。起始端K0+000~K0+320段有电力、电信、排水管道分布,据设计资料该段主要采用桥梁横跨该段,由于桥梁基础设置位于排水管道和电力管道处,故该段桥梁施工对管道影响较大。6.6.9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20~0.45s。本次勘察共选取10孔进行剪切波测试(其成果统计详见表5-16、表5-17),根据波速测试成果:场地内填方区素填土层的剪切波速取值为141.5m/s,为软弱土;粉质粘土层的剪切波速取值为144m/s,为软弱土;下伏基岩(砂岩、泥岩)剪切波速大于800m/s。6.7线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人高路二期道路横跨机场东联络北线,下穿黄胡路、横一路、寨子路,本次勘察一般路基评价包含两条主线(左线、右线)以及8条辅道。按拟建道路设计方案可知,拟建道路路基部分可分为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半挖半填段和一般路段,拟建场地按两侧地块设计标高和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将在拟建道路两侧形成挖、填方边坡,最大填方边坡高24m,最大挖方边坡高39m。现将道路根据路段挖填类型进行分段评价。各段道路的岩土工程地质评价见表5-3~5-11。由于本次勘察道路开挖将形成顺向坡,部分段路段地形坡度较陡,填筑界面或岩土界面坡度较大,本次选取22-22’、39-39’、59-59’、79-79’、89-89’、92-92’6条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验证其沿填筑界面或土岩界面滑移的可能性;选取剖面14-14’计算,验证其沿层面滑移的可能性。本次边坡稳定性计算将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确定本次边坡计算工况、安全系数和计算公式等。计算公式:计算方法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来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公式如下:式中:Ti──第i条块下滑力(kN/m);Ri──第i条块的抗滑力(kN/m);li──第i条块滑面长度(m)ci──第i条块的滑面粘聚力(kPa)ψi──第i条块剩余下滑力传递至i+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j=i时);(j=i时)αi──第i条块滑面倾角(°);Fs──稳定性系数;推力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i、Pi-1──分别为第Pi条块、第Pi-1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如果Pi-1<0,则计算Pi时式中Pi-1取0。Fst──剩余下滑力计算安全系数。计算工况采用天然工况及暴雨工况;计算参数:素填土饱和状态下凝聚力C:0KPa、内摩擦角:23°,容重γ:21kN/m3;砂岩天然状态下凝聚力C:70kpa,内摩擦角:20°,容重γ:25.2kN/m3,饱和状态下凝聚力饱和状态下凝聚力C:,50KPa、内摩擦角:18°,容重γ:25.4kN/m3安全系数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5.3.2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取1.35,二级取1.30。计算简图见岩土工程地质评价见表5-3~5-11,计算过程及结果见附表1。主道左线(Ⅰ-Ⅰ’)工程分段评价一览表里程分段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赤平投影图分析防治措施建议参考横剖面K0+000~K0+060该段为一般路基段,为人高路二期与人高路一期交接,现人高路一期已建成。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2~5°。表层覆盖素填土,厚度0.8~4.1m,主要为修建人高路一期平场形成。下伏基岩为J2s泥岩、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将形成0-1.50m的填方边坡。边坡高度较小,直立堆填后可能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填方路基施工时,该段填方边坡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1-1'~2-2'K0+060~K0+177.36该段为填方路堤段。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2~5°。表层覆盖素填土,厚度1.2~1.8m,下伏基岩为J2s泥岩、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路堤边坡高度4~6.5m,岩土界面坡度约1°,坡向290°,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右侧路堤边坡高度约3.8~6.0m,岩土界面坡度2°,坡向110°,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现状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2-5°,直立堆填后可能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3-3'~4-4'K0+177.36~K0+307.36该段为拟建1#桥梁,工程地质评价详见3桥梁工程地质评价。/K0+307.36~K0+329.12该段为填方路堤段。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2~5°。表层覆盖素填土,厚度1.2~1.8m,下伏基岩为J2s泥岩、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路堤边坡高度5.5~6.8m,岩土界面坡度约1°,坡向290°,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右侧路堤边坡高度约5.5~6.0m,岩土界面坡度2°,坡向110°,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现状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2-5°,直立堆填后可能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动。/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K0+329.12~K0+610该段为挖方段(主道左线与机场东联络北线辅道A线连接段)。地形坡度15~37°,局部60°。表层为粉质粘土,厚度0~0.9m,下伏基岩为J2s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连接处)均形成岩质边坡,坡向290°,坡角90°,高度0~4.7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右侧K0+329.12~K0+443.57段相接部分全部开挖修建绿化带将不会形成边坡;K0+446~K0+610形成高2~16m挖方边坡,边坡上部为土质,土层厚度0~1.0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坡向290°,坡角90°,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左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左侧边坡为反向坡坡,由于边坡高度较低最高约4.7m,按设计开挖边坡基本稳定。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临空边坡,本次勘察选取14-14’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验证其沿层面滑动的可能性。经计算,天然工况下KS=1.23<1.30,基本稳定,暴雨工况下,KS=1.03<1.00,欠稳定,该边坡按设计治理开挖后基本稳定~欠稳定。剖面14-14’计算简图左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高度小于5m的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档,高度大于5m的采用桩板挡墙支挡。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顺向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9-9'~14-14'17-17'20-20'K0+610~K0+646.72该段为填方段(主道左线与机场东联络北线辅道A线连接段)。地形坡度10~27°。表层为粉质粘土,厚度0.5~0.8m,下伏基岩为J2s泥岩、砂岩,岩层产状301°∠66°。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连接处)形成填方直立边坡,高度约4.5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右侧顺接现状地形不形成边坡。填方边坡直立堆填后可能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边坡基本稳定。边坡整体稳定性评价见机场东联络北线、黄护路交叉口辅道A线(K0+420.278~K0+646.72)稳定性评价。/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21-21'K0+646.72~K0+730该段为挖方段(主道左线与机场东联络北线辅道A线连接段)。地形坡度15~3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00~0.7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高0~4.2m的直立挖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坡角90°。右侧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度9~12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坡向290°,坡角90°,岩层产状301°∠66°。左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左侧边坡为顺向临空边坡,由于边坡高度较低最高约4.2m,边坡可能沿岩层界面滑动,边坡基本稳定。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临空边坡,岩边坡可能沿岩层面整体滑动,边坡欠稳定。左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边坡高度小于5m的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档,高度大于5m的采用桩板挡墙支挡。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顺向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中风化泥岩岩体破裂角取59°,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22-22'~23-23’K0+730~K0+860.96该段为半挖半填段(主道左线与机场东联络北线辅道A线连接段)。地形坡度15~3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80~2.6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高0~8.6m的填方边坡。右侧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度0~5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坡角90°,岩层产状301°∠66°;K0+842.55~K0+860.96段右侧与右线相接部分全部开挖修建绿化带将不会形成边坡。左侧填方边坡:边坡直立堆填后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边坡高度较高,边坡欠稳定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临空坡,岩边坡可能沿岩层面整体滑动,边坡基本稳定。左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边坡高度小于5m的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档。持力层选择建议:填方部分建议以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挖方部分建议以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顺向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24-24'~33-33’K0+860.96~K1+004.96该段为挖方段(主道左线与机场东联络北线辅道A线连接段)。地形坡度15~30°,土层较薄,土层厚度一般0.0~0.7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高程与辅道高程一致,将不形成边坡。右侧与右线相接部分全部开挖修建绿化带将不会形成边坡。按设计平场后,将不形成边坡。/建议以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34-34'~36-36'K1+004.96~K1+084.31该段为半挖半填段。地形坡度5~28°,斜坡段土层较薄,土层厚度一般0.40~1.5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高1.2~6.4m的填方边坡,填筑界面倾角5°~28°,坡向110°。右侧段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度3.6~7.3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坡角90°,岩层产状280°∠75°。左侧填方边坡:该填方边坡稳定性受辅道填方段影响,稳定性评价见辅道K1+004.96~084.31段。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边坡,岩层层面顺向临空,边坡可能沿岩层界面整体滑动。左侧边坡段: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路基持力层采用中风化基岩。顺向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36-36'~39-39’K1+084.31~K1+181.52该段为主线下穿黄胡路交叉口,工程地质评价见4车行地通道工程地质评价。K1+181.52~K1+401.59该段为半挖半填段。地形坡度5~30°,局部达78°,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40~4.2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高1.2~5.0m的填方边坡,填筑界面倾角5°~38°,坡向110°;K1+267.2~K1+401.59段高程与辅道高程一致,将不形成边坡。右侧K1+207~K1+401.59段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度0~4.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坡角90°,岩层产状280°∠75°;K1+181.52~K1+207段为混合边坡,边坡高度5.5~6.5m,边坡上部为土质,土层厚度2.5~4.0m,下部为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岩层产状为280°∠75°,坡向290°。左侧填方边坡:该填方边坡稳定性受辅道填方段影响,稳定性评价见辅道K1+181.52~267.2段。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边坡,岩层层面顺向临空,边坡可能沿岩层面发生整体滑动。左侧边坡段: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路基持力层采用中风化基岩。顺向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43-43'~48-48'K1+401.59~K1+632.78该段为填方段,局部为挖方段。地形坡度5~35°,局部达6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6.8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高0.3~9.0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填筑界面倾角2°~5°,局部陡坡35°,坡向290°;右侧将全部开挖顺接青年水库岸坡,岩质边坡,高度4~5.3m,坡向110°,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边坡自然放坡。左侧填方边坡:填筑界面倾角小于5°,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稳定;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反向坡,无外倾结构面和结构面的不利组合,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左侧边坡段: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右侧边坡段:建议边坡按设计坡率放坡,同时该边坡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边坡易发生本身强度破坏,建议放坡后对边坡(泥岩段)进行封闭防风化处理,施工中采用逆作法施工,加强监测,对坡面松动易落块体进行锚固或清除处理,边坡岩体类型为Ⅱ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62°49-49'~52-52'K1+632.78~K1+762.78该段为拟建3#桥梁,工程地质评价详见3桥梁工程地质评价。K1+762.78~K1+858.24该段为一般路基段。地形坡度5~35°,局部达6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3.8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0-0.8m的填方边坡,将不形成高边坡;右侧将全部开挖顺接青年水库岸坡,岩质边坡,高度4~5.3m,坡向110°,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边坡自然放坡。左侧填方边坡:边坡高度较小,直立堆填后可能发生局部垮塌,边坡整体稳定。右侧挖方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反向坡,无外倾结构面和结构面的不利组合,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左侧边坡段: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右侧边坡段:建议边坡按设计坡率放坡,同时该边坡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边坡易发生本身强度破坏,建议放坡后对边坡(泥岩段)进行封闭防风化处理,施工中采用逆作法施工,加强监测,对坡面松动易落块体进行锚固或清除处理,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57-57'~60-60'K1+858.24~K1+968.27该段为挖方段,局部为半挖半填段。地形坡度5~30°,局部达5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5.1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为半挖半填,边坡高0.5~5.8m,边坡为土质边坡,填方边坡高0.4-3.5m,挖方边坡高0-4.3m,坡向110°,坡角90°;右侧为挖方边坡,边坡高3.0~6.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坡角90°,岩层产状295°∠70°。左侧边坡:左侧土质边坡直立开挖后可能发生圆弧滑动,边坡高度较小,边坡基本稳定。右侧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边坡,岩层层面顺向临空,边坡可能沿岩层面发生整体滑动。左侧边坡段:填方边坡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填方边坡第一阶可按1:1.5坡率进行放坡后进行坡面护坡。土层部分因填筑面较陡,可将不稳定土体清除。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重力挡墙支挡。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顺向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61-61'~63-63'K1+968.27~K2+089.32该段为主线下穿横一路交叉口,工程地质评价见4车行地通道工程地质评价。K2+089.32~K2+277.80该段为挖方段。地形坡度5~28°,局部可达38°,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2.0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为挖方边坡,边坡高0.5~7.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110°,坡角90°,岩层产状295°∠70°;K2+239.77~K2+277.80段自然放坡顺接下坝水库岸坡;右侧为挖方边坡,边坡高0.5~7.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290°,坡角90°,岩层产状295°∠70°。左侧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反向坡,无外倾结构面和结构面的不利组合,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右侧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边坡,岩层层面顺向临空,直立开挖后,边坡可能沿岩层面发生整体滑动;K2+239.77~K2+277.80段自然放坡,边坡坡角小于岩层倾角,无不利结构面及组合,但边坡易沿岩层层面和裂隙组合结构面发生破坏,易发生小规模掉块,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挖方岩质边坡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衡重式挡墙支挡。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左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右侧顺向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5°,顺向坡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66-66'~70-70'K2+277.80~K2+625.22该段为半挖半填段。地形坡度5~30°,局部达5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5.1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K2+277.80~K2+504段自然放坡顺接下坝水库岸坡;K2+504~K2+625.22段将形成填方边坡,高度12~18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填筑界面倾角5°~40°,坡向290°;右侧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8~28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坡向290°,坡角53°,岩层产状295°∠70°。左侧边坡:K2+277.80~K2+504段自然放坡顺接青年水库,由于坡率较缓,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K2+504~K2+608.12段填方段边坡填筑面较陡,边坡高度较高,填土可能沿现状地面滑动,本次勘察选取79-79’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验证其沿岩土面滑动的可能性。经计算,在暴雨工况下,KS=1.645>1.30,该边坡按设计坡率分阶放坡后整体稳定。右侧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坡,岩层倾角70°大于边坡坡角53°,无不利结构面及组合,但边坡易沿岩层层面和裂隙组合结构面发生破坏,局部易发生小规模掉块,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基本稳定。典型剖面79-79’计算见附表左侧边坡段:K2+504~K2+608.12填方边坡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填方边坡第一阶可按1:1.5坡率进行放坡后进行坡面护坡。土层部分因填筑面较陡,可将不稳定土体清除。右侧边坡段:建议按设计坡率分阶放坡后,采用锚喷护面。持力层选择建议:填方部分建议以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挖方部分建议以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右侧顺向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中风化泥岩岩体破裂角取59°,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71-71'~80-80'K2+625.22~K2+753.63该段为填方段。地形坡度5~30°,局部达4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1~3.6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与寨子路交叉口辅道A线相接将形成高0.0~6.0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填筑界面倾角5°~30°,坡向110°;右侧与寨子路交叉口辅道B线相接将形成高0.0~5.8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填筑界面倾角15°~30°,坡向290°。左侧边坡:与寨子路交叉口辅道A线相接,填方边坡稳定性受辅道填方段影响,稳定性评价见辅道(K0+18.37~K0+153.63)。右侧边坡:与寨子路交叉口辅道B线相接,填方边坡稳定性受辅道填方段影响,稳定性评价见辅道(K0+18.37~K0+153.63)。/填方边坡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填方边坡第一阶可按1:1.5坡率进行放坡后进行坡面护坡。土层部分因填筑面较陡,可将不稳定土体清除。81-81'~83-83'K2+753.63~K2+881.80该段为主线下穿寨子路交叉口,工程地质评价见4车行地通道工程地质评价。K2+881.80~K3+080.00该段为填方段。地形坡度5~30°,局部达5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1~5.3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将形成高20~22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填筑界面倾角2°~15°,局部45°,坡向110°。右侧将形成高0.0~9.0m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填筑界面倾角15°~30°,坡向290°;K3+020~K3+080将形成高度约4m的挖方边坡,边坡上部为土质,土层厚度1.5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岩层产状为280°∠68°,坡向290°。左侧边坡:K2+881.80~K3+020段与寨子路交叉口辅道A线相接,填方边坡稳定性受辅道填方段影响,稳定性评价见辅道(K0+153.63~K0+420);K3+020~K3+080边坡高度较高,填土易沿现状地面滑动,本次勘察选取92-92’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验证其沿岩土面滑动的可能性。经计算,在暴雨工况下,KS=2.552>1.30,该边坡按设计坡率分阶放坡后整体稳定。右侧边坡:K2+881.80~K3+020段与寨子路交叉口辅道B线相接,填方边坡稳定性受辅道填方段影响,稳定性评价见辅道(K0+153.63~K0+420);K3+020~K3+080段边坡高度较低,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典型剖面92-92’计算见附表左侧边坡段:填方边坡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填方边坡第一阶可按1:1.5坡率进行放坡后进行坡面护坡。土层部分因填筑面较陡,可将不稳定土体清除。右侧边坡段:填方边坡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83-83'~93-93'主道右线(Ⅱ-Ⅱ’)工程分段评价一览表表5-4里程分段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赤平投影图分析防治措施建议参考剖面K0+000~K0+120.59该段为填方段。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2~5°,局部45°。表层覆盖素填土,厚度0.7~2.9m,下伏基岩为J2s泥岩、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K0+98.73~K0+120.59段与左线相接部分全部开挖修建绿化带将不会形成边坡。右侧K0+98.73~K0+120.59段(与机东北辅道辅道B相接)将形成填方边坡,高度5.0~7.0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填筑界面倾角2°~5°,坡向110°。现状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2~5°,直立堆填后可能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滑移,边坡基本稳定。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6-6'~8-8'K0+120.59~K0+350.00该段为挖方段。地形坡度2~25°,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5~6.1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K0+120.59~K0+237.27段与左线相接部分全部开挖修建绿化带将不会形成边坡;K0+237.27~K0+350段将形成挖方边坡,高度3.0~8.5m,边坡上部为土质,土层厚度2.0~3.0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为292°∠70°,坡向100°。右侧K0+120.59~K0+239.58段(与机东北辅道辅道B相接)将形成为挖方边坡,边坡高0~4.5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坡向100°,坡角34~45°,岩层产状292°∠70°;K0+239.58~K0+350段将形成挖方边坡,高度6.5~13m,边坡上部为土质,高度3.5~4.7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为292°∠70°,坡向280°,坡角53°。左侧边坡:土质边坡高度较低,地形平缓、土岩界面平缓,按设计坡率放坡后,岩质边坡为反向坡且高度较低,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右侧边坡:K0+120.59~K0+239.58段(与机东北辅道辅道B相接)岩质边坡段为顺向坡,岩层倾角70°大于边坡坡角53°,无不利临空外倾结构面,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稳定;K0+239.58~K0+350段土质部分,地形平缓、土岩界面平缓,按设计坡率分阶放坡后基本稳定,岩质边坡为顺向坡,岩层倾角70°大于边坡坡角53°,无不利结构面及组合,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岩质边坡段边坡易发生本身强度破坏,建议放坡后对边坡(泥岩段)进行封闭防风化处理。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顺向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边坡中风化泥岩岩体破裂角取59°;中风化砂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取55°,顺向坡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9-9'~13-13'15-15'K0+350.00~K0+580.00该段为拟建隧道,工程地质评价详见1隧道工程地质评价。K0+580.00~K0+863.052该段为挖方段。地形坡度2~25°,局部57°,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5~4.6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按设计平场放坡后,左侧K0+580~K0+652.56段将形成挖方边坡,高度约8.5m,边坡上部为土质,土层厚度约4.7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为301°∠66°,坡向100°,坡角53°;K0+504~K0+863.052段与左线相接部分全部开挖修建绿化带将不会形成边坡。右侧K0+580~K0+714.19段将形成挖方边坡,高度7.5~20m,边坡上部为土质,高度1.0~8.0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部分为岩质边坡,部分为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岩层产状为280°∠75°,坡向280°,坡角53°;K0+714.19~K0+863.052段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0~7.5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属Ⅲ类岩质边坡,坡向280°,坡角90°,岩层产状280°∠75°。左侧边坡边坡土质部分,地形平缓、土岩界面平缓,按设计坡率分阶放坡后基本稳定;岩质边坡为反向坡,裂隙1与裂隙2形成楔形体倾向坡外,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局部可能发生掉块。右侧岩质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顺向边坡,岩层倾角75°大于边坡坡角53°,无不利结构面及组合,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K0+714.19~K0+863.052段(与机东北辅道辅道B线相接)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右侧边坡为顺向边坡,岩层层面顺向临空,边坡可能发生整体滑动。左侧岩质边坡段整体稳定局部可能发生掉块,建议按设计放坡后挂主动网防护或采取支档措施。右侧边坡K0+714.19~K0+863.052段建议按设计直立开挖后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挡。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顺向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边坡中风化泥岩岩体破裂角取59°;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取55°,顺向坡等效内摩擦角Φ值取50°。顺向边坡开挖应先按层面顺层放坡,再修建挡墙并压实回填。30-30'33-33'~39-39'机场东联络北线、黄胡路交叉口辅道A线(Ⅲ-Ⅲ’)工程分段评价一览表表5-5里程分段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赤平投影图分析防治措施建议参考剖面K0+000~K0+332.86该段为一般路基段。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2~5°。表层覆盖素填土,厚度0.8~4.1m,主要为修建人高路一期平场形成。下伏基岩为J2s泥岩、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高程与现状地形高程一致,不形成边坡。右侧边坡主道左线已评价(主道左线左侧K0+000~K0+329.12段工程地质评价)。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1-1'~8-8'K0+332.86~K0+420.278该段为挖方段。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5~3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3.1m。下伏基岩为J2s砂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将形成挖方边坡,高度6~13m,边坡上部为土质,高度0~2.9m,边坡下部为岩质边坡,部分为岩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为292°∠70°,坡角45°~53°,坡向102°。右侧边坡主道左线已评价(主道左线左侧K0+329.12~K0+595.32段工程地质评价)。边坡土质部分由于边坡高度较低,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岩质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反向坡,无不利临空外倾结构面,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岩质边坡段边坡易发生本身强度破坏,建议放坡后对边坡(泥岩段)进行封闭防风化处理。持力层选择建议:按路面设计标高开挖整平后路面主要为中风化基岩,建议采用基岩作为路基持力层。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中风化泥岩岩体破裂角取59°;中风化砂岩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取55°。9-9'~10-10'K0+420.278~K0+730该段为半挖半填段,局部为填方段。场地较平缓,地形坡度5~40°。斜坡段土层较薄,仅平缓地段土层较厚,土层厚度一般0~15.8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岩层产状292°∠70°。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将形成填方边坡,高度0.8~11.5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填筑界面倾角5~40°,坡角34°,坡向290°。右侧边坡主道左线已评价(主道左线左侧K0+329.12~K0+646.72段工程地质评价)。由于填筑界面倾角较陡,易沿填土内部发折线滑移,本次勘察选取22-22’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验证其沿岩土面滑动的可能性。经计算,在暴雨工况下,KS=1.268<1.30,该边坡按设计坡率分阶放坡后基本稳定。典型剖面22-22’计算见附表该段回填厚度较厚,建议应对回填土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表4.6.2要求进行压实,压实后选择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待后期回填压实后以现场实测为准。填方路段边坡设计:有放坡条件的情况放坡坡率为1:1.50、1:1.75,放坡后进行坡面护坡。填方边坡建议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11-11'~14-14'17-17'20-20'~22-22'K0+730~K0+860该段为拟建2#桥梁,工程地质评价详见(三)。K0+860~K0+959.13该段为挖方段。地形坡度15~30°,斜坡段土层较薄,土层厚度一般0.5~1.0m,下伏基岩为J2s砂、泥岩,岩层产状280°∠75°。按道路设计标高平场后,左侧将形成挖方边坡,边坡高1~3.5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坡向110°,坡角34~45°,岩层产状280°∠75°;右侧边坡主道左线已评价(主道左线左侧K0+646.72~K1+004.96段工程地质评价)。边坡土质部分由于边坡高度较低,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岩质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反向坡,无不利临空外倾结构面,按设计坡率放坡后边坡整体稳定。岩质边坡段边坡易发生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