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中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K+、Na+、MnO4-、SO42- B.Mg2+、Cl-、H+、SO42-C.Na+、OH-、Ba2+、CO32- D.OH-、HCO3-、Na+、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B.和、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素异形体C.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钠保存在煤油中B.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Na2O2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D.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4、把ag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则此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70% B.30% C.52.4% D.22.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B.在进行蒸馏操作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立即补加C.实验时常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片上进行称量D.对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U形管通一会儿直流电后,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实验室制备Fe(OH)2制备氧化钠比较NaHCO3和Na2CO3溶解度A.A B.B C.C D.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g二氧化碳与标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8、下图中横坐标均表示11~17号元素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根据图像变化趋势判断,纵坐标表示其最高化合价的是A. B. C. D.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CO2所含的原子数为3NAB.1mol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6.5g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D.2L1mol/L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约为2NA10、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建筑行业经常使用的一种黏合剂。硅酸钠属于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11、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处棉花球变成橙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1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的种类没有影响的是()A.Al2O3溶液与NaOH溶液B.AlCl3溶液与NaOH溶液C.Na2CO3溶液与HCl溶液D.NaOH溶液与SO2气体13、下列反应中含镁元素的反应物作还原剂的是()A.MgCO3=MgO+CO2↑B.Mg(OH)2+2H+=Mg2++2H2OC.Mg+2HCl=MgCl2+H2↑D.Mg2++2OH-=Mg(OH)2↓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编号实验现象A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B在酒精灯上加热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铝箔变软,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C在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黑色粉末变为红褐色A.A B.B C.C D.D15、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溶解的是A.Na2SiO3 B.BaCl2 C.FeCl3 D.NaAlO216、配制100mL1.0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17、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B.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C.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D.0.3mol氢气与0.7mol氧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18、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MnO4―、SO42― B.Al3+、Cl―、SO42―C.Na+、CH3COO―、H+ D.OH―、Na+、Fe3+1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Fe(OH)3生成FeO 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C.SO2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Na在空气中燃烧制取Na2O20、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21、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22、下列不能通过单质间反应而制得的物质是()A.CuCl2 B.CuS C.FeCl3 D.FeS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2)五种化合物中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四种物质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单质,化合物D是烧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标准状况下,生成3.36L单质B,消耗单质A的物质的量为__。(2)若A是国防金属,B是黑色固体单质。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_____;该反应中化合物C为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3)若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单质B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用四氯化碳将单质B从它的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实验操作的名称叫做___。检验化合物D中阴离子的试剂为_____。25、(12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试回答:(1)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_____气体。(3)③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性。(4)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_性。(5)⑤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___性。(6)⑥的作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6、(10分)某小组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实验Ⅰ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2)实验Ⅰ中ⅰ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实验Ⅲ另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③步骤步骤,,,,,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4)综合实验Ⅰ和Ⅲ,得出氧化性Cl2>Br2>I2。27、(1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_____(填“A”或“B”)处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_____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2)研究性学生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浓硫酸(3)写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8、(14分)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盐酸;②Na2O;③Na2O2;④Al(OH)3;⑤Na2CO3;⑥H2O;⑦CO2;⑧乙醇;⑨Cu;⑩NaOH溶液。(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2)④与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2O2因能发生下列反应被用作供氧剂: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4)如用超氧化钾(KO2)作供氧剂,写出它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外还可以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产生氯气速度快、不需要加热。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配制好2.0mol/LNaOH溶液,需要这种溶液____________mL才能与4.48L氯气(标准状况)恰号完全反应。(4)已知Br2的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呈现橙色或红棕色,NaBr溶液中缓缓通入Cl2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请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需490mL2.0mol/LNaOH溶液:ⅰ所需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ⅱ上述实验需要的仪器有天平(含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ⅲ某同学部分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有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操作所示称量时,指针向左偏,则所配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A.MnO4-显紫色,与题意不符,A错误;B.Mg2+、Cl-、H+、SO42-能够大量共存,符合题意,B正确;C.Ba2+、CO32-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与题意不符,C错误;D.OH-、HCO3-生成碳酸根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B。2、B【解析】

A.、、H+和H2是: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氢气单质,同属于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A正确;B.和是钙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位素,石墨和金刚石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1H和2H是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不同原子,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C正确;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质量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3、D【解析】

A.钠能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保存时需隔绝空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与煤油不反应,故钠可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B.氯水中有次氯酸,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正确;C.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其保存时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C正确;D.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有粘合性,容易将瓶口和玻璃塞粘结在一起,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D错误。故选D。4、A【解析】

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得到的沉淀为Fe(OH)3,则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的固体粉末是Fe2O3,其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利用组成可知合金中Al的质量等于Fe2O3中O的质量,则铁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等于铁在Fe2O3中的质量分数,为,A正确。答案选A。5、A【解析】A、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较高,应冷却后在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B、在进行蒸馏操作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再补加碎瓷片,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实验时常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小烧杯中进行称量,故C错误;D、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对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U形管通一会儿直流电后,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故D错误;故选A。6、A【解析】

A、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故A正确;B、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应把胶头滴管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故B错误;C、钠与氧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D、溶解度与溶解放热多少无关,故D错误;答案选A。7、A【解析】

A.2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况下11.2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B.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Vm=22.4L/mol计算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Vm=22.4L/mol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含有相同的物质的量,由于气体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双原子分子等,所以含有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8、C【解析】

A、图中表示逐渐减小的变化,可能纵坐标为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选项A不选;B、图中表示不变的规律,可能纵坐标为电子层,选项B不选;C、图中表示逐渐增大的变化,可能纵坐标为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选项C可选;D、图中表示逐渐增大的变化,但出现反常的规律,纵坐标不能表示最高化合价,选项D不选。答案选C。9、C【解析】

A.常温常压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因此其中所含的原子数小于3NA,A错误;B.1mol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Cl2不足量,转移电子数目以Cl2为标准,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错误;C.C2H2和C6H6最简式为CH,式量为13,6.5g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6.5g÷13g/mol=0.5mol,因此其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5mol×2×NA=NA,C正确;D.在盐酸中HCl电离产生H+、Cl-,无HCl分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0、C【解析】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硅酸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钠离子,所以硅酸钠不是酸,故A错误;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硅酸钠电离出的阴离子是硅酸根离子,所以硅酸钠不是碱,故B错误;硅酸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硅酸根离子,所以硅酸钠属于盐,故C正确;氧化物有2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硅酸钠由3种元素组成,所以硅酸钠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11、B【解析】

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F处KI被氧化成I2;而Cl2和Br2均能与KI反应生成I2,故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详解】A.E处棉花球变成橙黄色,发生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A说法正确;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则可能为Cl2或Br2氧化的I-,无法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B说法不正确;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C说法正确;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2、A【解析】

A.Al2O3溶液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A符合题意;B.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故B不符合题意;C.Na2CO3溶液与HCl溶液,少量盐酸生成碳酸氢钠,过量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C不符合题意;D.NaOH溶液与SO2气体,少量SO2气体生成亚硫酸钠,过量SO2气体生成亚硫酸氢钠,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13、C【解析】

还原剂是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据此分析;【详解】A、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Mg的化合价有0价→+2价,化合价升高,Mg作还原剂,故C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14、D【解析】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且钠的熔点低,则观察到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故A正确;B、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观察到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故B正确;C、在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存在溶解的氧气,所以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化为红褐色沉淀,故C正确;D、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物质,现象错误,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实验技能,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点B选项,氧化铝的熔点高,学生难理解。15、D【解析】

A.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硅酸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不会溶解,A不符合题意;B.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BaSO4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不会溶解,B不符合题意;C.FeCl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不会出现白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D.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白色Al(OH)3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Al(OH)3溶于稀硫酸得到硫酸铝溶液,D符合题意;答案选D。16、D【解析】

配制100mL1.0mol/LNa2CO3溶液,应称取碳酸钠的质量为1.0mol/L×0.1L×106g/mol=10.6g,溶于水配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由此分析。【详解】A.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称量固体后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B.碳酸钠溶液的配制时,10.6g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0.1mol,溶解过程就加入100mL的水,再移液、洗涤、定容再加上水,溶液体积就会超过100mL,根据c=,V液的值偏大,浓度偏小,故B错误;C.移液操作时,防止液体外溅,需要玻璃棒来引流,故C错误;D.定容后,塞好瓶塞,要进行反复倒转、摇匀操作,为了使瓶内溶液进一步均匀,故D正确;答案选D。17、C【解析】

A.温度压强不知,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A错误;B.气体的体积取决于气体存在的温度和压强,升高温度体积增大,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如不是标准状况,1mol气体的体积可能为22.4L,如温度高于0℃时,压强增大,1mol气体的体积可能为22.4L,故B错误;C.摩尔体积就是标况下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而一摩尔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无论是纯净气体或者是混合气体,只要分子数相同,在相同情况下所占据的体积就会相同,故C正确;D.没有说明是在标准状况下,所以0.3mol氢气与0.7mol氧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点睛】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分析和条件应用判断,掌握概念实质和条件应用为解题关键。18、B【解析】

A.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色,不可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故A错误;B.离子组Al3+、Cl―、SO42―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故B正确;C.CH3COO―与H+能生成醋酸,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H3COO―与H+不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故C错误;D.OH―与Fe3+能生成红褪色氢氧化铁沉淀,且含有Fe3+的溶液显棕黄色,故OH―与Fe3+不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等,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9、C【解析】

A.用酒精灯加热Fe(OH)3,Fe(OH)3分解生成Fe2O3,故A错误;B.实验室加热NH4Cl固体,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又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取NH3,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故C正确;D.室温下,钠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C。20、D【解析】

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应生成N2和CO2,涉及反应的方程式为2xCO+2NOxxN2+2xCO2,反应中铂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详解】A.根据信息“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两种无毒气体”,可以得出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故A正确;B.由题给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反应转化为N2,故B正确;C.CO、NOx是在铂表面生成CO2和N2,可说明在铂催化作用下,CO在铂表面可与O2、NOx反应,故C正确;D.CO2虽然能引起温室效应,但它是一种无毒的气体,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D错误;故选D。21、D【解析】

A、浓硝酸能见光分解,所以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在阴凉处,不选A;B、金属钠能和氧气,水反应,所以放在煤油中隔绝空气和水,不选B;C、液溴有挥发性,所以保存在棕色瓶,且用水封,不选C;D、氯水中的次氯酸能见光分解,所以应用棕色试剂瓶盛放,选D。答案选D。22、B【解析】

A、,故A正确;B、Cu+SCu2S,故B错误;C、2Fe+3Cl22FeCl3,故C正确;D、Fe+SFeS,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Al(OH)3AlCl3Al(OH)3、Al2O3AlO2-+CO2+2H2O=Al(OH)3↓+HCO3-Al(OH)3+OH-=AlO2-+2H2OAl2O3+2OH-=2AlO2-+H2O【解析】

B、C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应为两性化合物,因B加热分解可生成C,则可知B为Al(OH)3,C为A12O3,则D为AlCl3,E为NaAlO2,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说明A中含有K元素,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Al(OH)3,则A应为KAlO2,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B、C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应为两性化合物,因B加热分解可生成C,则可知B为Al(OH)3,C为A12O3,则D为AlCl3,E为NaAlO2,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说明A中含有K元素,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Al(OH)3,则A应为KAlO2;(1)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Al(OH)3,D为AlCl3;(2)在KAlO2、Al(OH)3、A12O3、AlCl3、NaAlO2中不溶于水的有Al(OH)3和A12O3;(3)A→B的反应为AlO2-和Al(OH)3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B→D为Al(OH)3溶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C→E为A12O3溶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点睛】考查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根据B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且加热易分解推断知,B是氢氧化铝,再结合物质的反应条件、反应物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注意偏铝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为易错点。24、2Na+2H2O=2NaOH+H2↑0.3molCO2氧化剂萃取硝酸银和稀硝酸【解析】

⑴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单质,化合物D是烧碱,推出A为Na。⑵根据B是黑色固体单质,金属A和C反应生成,联想到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碳。⑶若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为氯气,单质B能使淀粉溶液变蓝为I2。【详解】⑴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单质,化合物D是烧碱,则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标准状况下,生成3.36L单质B即物质的量,消耗单质A的物质的量为0.3mol;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0.3mol。⑵若A是国防金属,B是黑色固体单质,得出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碳和氧化镁,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CO2;CO2中C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CO2为氧化剂;故答案为:CO2;氧化剂。⑶若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Cl2,单质B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则B为I2。用四氯化碳将单质B从它的水溶液中提取出来,有机溶剂萃取单质碘,因此实验操作的名称叫做萃取。检验化合物D中阴离子Cl-的试剂为硝酸银和稀硝酸;故答案为:萃取;硝酸银和稀硝酸。25、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变红酸性褪色漂白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SO2+2NaOH=Na2SO3+H2O【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①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②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③中的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能与④中具有还原性的氢硫酸反应生成S沉淀,SO2具有还原性,能与⑤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⑥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详解】(1)①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2)②中为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中强酸亚硫酸,亚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答案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3)③中为品红溶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褪色;漂白;(4)SO2中+4价S具有氧化性,硫化氢中-2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把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本身被还原成单质硫,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③中的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⑥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2NaOH+SO2=Na2SO3+H2O。【点睛】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中+4价硫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26、Cl2+2Br-=2Cl-+Br2氧化性:Cl2>Br2、Cl2>I2溶液变蓝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解析】

(1)ⅰ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ⅰ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ⅱ氯水中含有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3)①取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即含溴水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反应生成碘单质,说明溴水中的Br2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②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详解】(1)ⅰ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故答案为:Cl2+2Br-=2Cl-+Br2;(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ⅰ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ⅱ氯水中含有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故答案为:氧化性:Cl2>Br2、Cl2>I2;(3)①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即溴水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反应生成碘单质,发生反应为Br2+2I-=2Br-+I2,说明溴水中的Br2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氧化性Br2>I2;故答案为:溶液变蓝;②实验Ⅱ取ⅰ中的反应后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反应后的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因此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故答案为: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点睛】本题难点在实验Ⅲ的目的:取ⅰ中的反应后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反应后的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27、B水面保持不变C(浓)【解析】(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B构成封闭体系,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漏斗中的液面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具有酸性,盐酸是强酸,能和碱氢氧化钠或弱酸盐碳酸钠等物质反应,而氯气不与浓硫酸反应,则不能用来吸收残余氯气,答案选C;(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浓盐酸有还原性,二氧化锰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28、②③④⑤⑥②Al(OH)3+OH-=AlO2-+2H2O1:1或【解析】

(1)①盐酸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②Na2O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碱性氧化物;③Na2O2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过氧化物;④Al(OH)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Na2CO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⑥H2O属于电解质、氧化物;⑦CO2不属于电解质,为氧化物;⑧乙醇属于非电解质;⑨Cu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⑩NaOH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2)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3)过氧化钠中部分氧原子化合价升高为0价,部分降低为-2价,则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4)超氧化钾(KO2)中O2-平均价态为-0.5价,部分氧原子化合价升高为0价,部分降低为-2价,则升高的氧原子数目为降低氧原子数目的3倍。【详解】(1)①盐酸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②Na2O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碱性氧化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