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GSGPCXXXX—XXXX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指南本文件规定了征地红线成果数据的待治理数据内容、治理流程、治理后的成果要求及治理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征地红线成果数据的治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6820-2009地图学术语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3031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GB/T33453-201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GB/T35295-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TD/T1057-2020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DB37/T4409-2021自然资源空间数据整合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征地红线landacquisitionredline在征收集体土地时,政府主管部门批复的征收范围边界线。矢量数据vectordata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来源:GB/T16820-2009,5.13]栅格数据rasterdata被表示成有规则的空间阵列的数据。[来源:GB/T16820-2009,5.14]2T/GSGPCXXXX—XXXX图形数据graphicdata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来源:GB/T16820-2009,5.15]属性数据attributedata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来源:GB/T16820-2009,5.16]数据治理datagovernance对数据进行处置、格式化和规范化的过程。[来源:GB/T35295-2017,2.1.43]元数据metadata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来源:GB/T17798-2007,3.33]4基本要求4.1数学基础治理后的征地红线成果数据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b)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c)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4.2治理单元应以单个征地项目为治理单元。4.3数据来源征地红线应以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后的土地征收范围边界线为准,数据应来源于负责土地征收工作的县(区)级自然资源部门。4.4数据时间数据的收集、治理成果的组织与管理应按年份来区分。注:年份为数据生产的年份并非数据治理的年份,即征地项目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复的年份。4.5质量控制治理后的成果数据质量控制应按GB/T18316规定执行。4.6数据保密治理后成果数据的存储、传输与应用,应符合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相关安全保密管理要求。3T/GSGPCXXXX—XXXX5待治理数据内容待治理的征地红线成果数据内容包括:a)图形数据:以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后的征地红线边界线为准,主要有征地红线图或征地勘测图;b)属性数据:图形数据的描述信息,主要是被征收土地的项目名称、位置、范围、权属、用途、报批单位、批准单位、批复批次、土地分类类型及面积、补偿标准及费用、数学基础、外业测量等信息;c)档案数据:征地项目材料以图、表、文档等形式组织的纸质资料或电子数据,主要有征地公告、征地批复文件、勘测定界报告、征收土地协议、现场踏勘走界确认书、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法律文书送达回证、补偿公告、收款收据、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其他材料等。因地方差异,档案数据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应治尽治。6数据治理6.1治理流程数据治理流程包括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融合关联、数据入库等步骤。按图1执行。图1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技术流程4T/GSGPCXXXX—XXXX6.2资料收集6.2.1资料收集要求如下:a)应按数据生产年份为时间序列收集数据,宜尽可能收集全部征地项目有关资料;b)应收集验收合格的资料;c)应收集准确的征地项目资料。6.2.2按照待治理数据内容,参考以下方式收集资料。a)图形数据的收集方式如下:——对于已经建成完备的数据库,收集电子形式的图形数据、元数据信息以及相对应的数据库结构设计资料;——对于以TXT、WP、DWG、DXF、XLSX等格式存储的图形数据,收集电子形式的图形数据以及相对应的说明性文档;——对于以纸质存储的图形数据,收集进行归档管理的纸质档案资料。b)档案数据优先收集已建成的档案管理系统,其次收集以WORD、JPG、PDF等数据形式存储的电子档案,最后收集以纯纸张存储的档案资料。c)属性数据主要来源于档案数据,应根据第5章的属性数据内容,收集的档案数据尽可能使得录入的属性数据完整准确。6.3数据分析应对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数据格式、数学基础、数据质量、数据完整性等分析,数据分析具体要求如下:a)分析收集的图形数据和档案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符合7.3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按本文件要求做标准化处理;b)分析收集的图形数据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投影方式等数学基础是否符合4.1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按本文件要求做标准化处理;c)分析收集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有缺失,应分析数据缺失的原因,尽可能补充完整。若因数据年代久远、负责数据管理工作的人为丢失等客观因素导致收集的数据不完整,应进行文字说明。6.4数据整理6.4.1无效数据清洗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逐项分析后,应把不属于征地红线范围的多余图形、验收不合格的资料、档案数据中的重复文件等无效数据进行剔除。6.4.2图形数据治理图形数据治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a)格式统一,要求见表1。将图形数据统一为SHP格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SHP、GDB、MDB等格式的数据;——第二种情况是其他格式的数据,包括TXT、WP、DWG、DXF、XLSX等,可通过转换工具将其转换为SHP面要素;——第三种情况是纯纸质的界址点坐标数据,可提取坐标点,再对其矢量化处理成SHP面要素。b)数学基础统一,要求如下:——图形数据的原始坐标系统为自由坐标系、地方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及1980西安坐标系,格式统一后应将坐标系统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图形数据的高程系统应统一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图形数据的投影方式应统一为高斯-克吕格投影。5T/GSGPCXXXX—XXXXc)成果核查。经格式统一和数学基础统一后的图形数据应与原始图形数据进行比对,核实两者的位置、形状、面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重新治理;若一致,进入下一步属性数据治理工作。表1图形数据格式统一要求123456789据注1:Polygon是ArcGIS中有6.4.3属性数据治理属性数据治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a)设计属性结构表:属性表的字段应包含第5章列出的属性数据内容,要求见表2;b)录入属性:以表2的属性结构为标准,根据收集的资料录入属性字段;c)缺失属性处理:针对使用已收集资料仍有部分属性缺失的情况,采用“缺项说明”方式处理,即无法录入的必填字段,在属性结构表的“备注”一栏输入“字段名称+缺项”字样。表2征地红线属性结构表(属性表名:ZDHX)1M2M6T/GSGPCXXXX—XXXX3M4M5M6M7M8M9MOMMMM2M2C2C2C2C2C7T/GSGPCXXXX—XXXX2C2C2C2C2COOMOMMMOOOOOOO),8T/GSGPCXXXX—XXXX6.4.4档案数据治理档案数据治理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文件命名规则:——当同一文件只有一页时,采用“文件标题+.扩展名”的格式;——当同一文件有多页时,采用“文件标题+序号+.扩展名”的格式。b)档案数字化:——扫描时确保档案内容完整、位置端正;——扫描分辨率不少于300dpi,应保证清晰度和反映档案原貌;——对于纸张过大的档案,可采用多次扫描后再拼接的方式。c)整理文件:将扫描好的文件按文件夹进行分类。d)文件命名:宜根据统一规则对文件命名。示例:征收土地协议有多页,依次命名成“征收土地协议-001.jpg、征收土地协议-002.jpg、征收土地协议6.5融合关联6.5.1数据融合对治理后的图形数据应进行数学基础统一处理,属性数据进行冗余剔除、信息补录等操作,形成规范的图形数据以及与之匹配的属性数据。6.5.2数据关联宜通过征地项目名称等关键词将治理后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档案数据关联起来。治理后的属性数据不应以独立的属性表格存储,应直接存储在治理后图形数据的属性结构表中。6.6数据入库6.6.1入库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a)平台准备:采用ArcGIS平台的GDB数据库,图形数据采用分层的方式组织;b)数据准备:治理后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行政区划数据。6.6.2入库前质检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a)对入库的数据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并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正,质量检查要求见表3;b)数据检查无误后,方可入库;c)入库质检工作完成后,应编写征地红线治理成果数据入库质量检查记录报告。6.6.3数据质检合格后,形成征地红线治理成果数据库。6.6.4入库后应采用计算机检查和人工对比检查的方式,比对入库前后的数据,保证两者一致性。表3入库质量检查要求19T/GSGPCXXXX—XXXX2345678属性结构的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97治理后的成果要求7.1治理后的成果数据内容7.1.1空间数据包含:a)征地红线治理成果数据库;b)栅格图件;c)元数据。7.1.2档案数据为电子档案资料。7.1.3文字报告包含:a)征地红线治理成果数据入库质量检查记录报告;b)征地红线治理成果工作总结报告。7.1.4其他材料为说明性文档,如治理成果数据基本信息说明文档。7.2治理后的成果目录要求本文件以县(区)级为成果管理单元,按年份管理该年份所有征地项目的治理成果,治理后的成果目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7.3治理后的成果文件格式治理后的各类成果文件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a)数据库采用GDB文件格式;b)图形数据采用SHP文件格式;c)栅格图件采用TIFF文件格式;T/GSGPCXXXX—XXXXd)元数据采用XML文件格式;e)档案数据采用JPG、JPEG或TIFF文件格式;f)文字报告及说明性文档采用WORD文件格式。8治理效果评价8.1评价内容可根据治理后的成果数据质量来评价治理效果,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参照表4。8.2评价方法8.2.1采用缺陷扣分法,即采用百分制评价征地红线成果数据治理效果。8.2.2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将缺陷级别定为三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出现一个Ⅰ级缺陷,即视为治理不合格;每个Ⅱ级缺陷扣1分;每个Ⅲ级缺陷扣0.1分。8.2.3同样的评价指标检查出多个缺陷时,应记录多个缺陷。表4数据质量评价指标8.3评价结果8.3.1治理效果评价结果为100分减去被扣缺陷分数,单位为“分”。8.3.2评价结果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说明治理效果合格;评价结果分数低于80分,说明治理效果不合格。8.3.3无论治理效果合格或不合格,都应对检查出的缺陷进行错误排查并改正。T/GSGPCXXXX—XXXXT/GSGPCXXXX—XXXX(规范性)治理后的成果目录A.1治理后的成果目录结构治理后的成果目录结构见图A.1。图A.1治理后的成果目录结构A.2治理后的成果目录结构说明A.2.1一级目录“X省XX市XXX县(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指“省、市、县行政区名称+6位行政区划代码”,年份代码为4位。A.2.2二级目录A.2.2.1空间数据文件夹包括以下数据。a)矢量数据采用分层的形式存放在GDB数据库,共2个必须提交的图层,即行政区(XZQ)、征地红线(ZDHX):——XZQ为最新标准的行政区划数据,包括县级行政区、乡镇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三级;——ZDHX为该年份治理后的所有征地项目的图形数据。b)栅格数据:本目录存放一个栅格图件,即该年份的数字正射影像。c)元数据: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元数据。本文件对元数据的大纲提要不做硬性要求。A.2.2.2档案数据文件夹存放该年份治理后的所有征地项目的电子档案,按征地项目名称分开建子文件夹,每个子文件夹存放对应征地项目的电子档案。A.2.2.3文字报告文件夹存放2项文字报告,分别为征地红线治理成果数据入库质量检查记录报告、征地红线治理成果工作总结报告。本文件对文字报告的大纲提要不做硬性要求。A.2.2.4其他材料文件夹夹存放说明性文档。本文件对说明性文档的大纲提要不做硬性要求。A.3成果文件命名T/GSGPCXXXX—XXXX各项成果文件命名,应符合以下要求:a)数据库文件,命名规则为“县级行政区名称+县级行政区代码+年代代码+征地红线治理成果数据库”。其中,县级行政区代码为6位,年代代码为4位;b)矢量图层,命名规则为“县级行政区名称+县级行政区代码+图层名”。其中,图层名为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c)档案数据,命名规则为“文件标题+扩展名”;d)文字报告及说明性文档,命名规则为“县级行政区名称+县级行政区代码+年代代码+文件名称”。其中,县级行政区代码为6位,年代代码为4位。T/GSGPCXXXX—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