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制度传统文化_第1页
中国检察制度传统文化_第2页
中国检察制度传统文化_第3页
中国检察制度传统文化_第4页
中国检察制度传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检察制度传统文化检察机关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路径是多维多层级的,既要从理论层面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辩证研判,又要在实务层面将传统法律文化与检察职能有机结合;既要在理念层面树立文化自信,培育职业精神,又要在制度层面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宣传方式。应将检察机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广泛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现代法治的文化根基与智慧宝库。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各种思想百花齐放,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信息碎片化严重,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良莠不齐,对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困扰,对文化的创新转化提出了挑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载着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于检察机关工作的提升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鉴于此,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涵,找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检察机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重在吸收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法治思想,包括“民本思想”“明德慎罚”“情理法合一”“公平正义”“以和为贵”等。第一,传统文化中“民本主义”与当今“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司法”等理念相契合。中国古代的“国之本在民,无民何以为国”“富则教之,明刑弼教”“宽仁慎刑”等理念就是民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我国检察制度所包含的检察听证、检调对接等也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第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强调德法共治。周朝提出“明德慎刑”;汉朝实行“德主刑辅”;唐朝发展为“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理念。除法律以外,传统道德观对人们处理纠纷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历史根源。第三,情理法合一是传统伦理法的内在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法治建设应处理好情、理、法的关系,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检察实践应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以适应中国社会治理需要。例如,检察院在推进检察大数据战略时,既要考虑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要考虑人文的关怀。第四,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制度防线。“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等理念表达了人们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要求。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时,平衡好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贯彻。同时,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的现象,更需要检察机关切实履行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第五,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以和为贵”理念与当代法治目标中的“和谐”价值相契合。调解是中国古代司法的一项重要经验,既满足了政简刑轻的要求,也满足了民众乐于接受调解的主观心理。在现代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应创新职能措施,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检调对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路径选择检察机关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路径是多维多层级的,既要从理论层面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辩证研判,又要在实务层面将传统法律文化与检察职能有机结合;既要在理念层面树立文化自信,培育职业精神,又要在制度层面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宣传方式。第一,辩证研判传统法律文化,准确把握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内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要求检察机关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和谐”理念在公益诉讼中的运用为例,检察机关在研判和运用该理念时,既要领会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和意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检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第二,将优秀传统法治理念与检察职能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检察机关在履职过程中,要贯穿包括“民本思想”“明德慎罚”“情理法合一”“公平正义”“以和为贵”在内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思想。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各行各业有序发展。对刑事案件处理注意宽严相济,积极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注意情理法的融合,灵活调整工作方法,既要打击和震慑犯罪,又要减少社会对抗,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始终贯彻司法公正理念,重视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落实好检调对接制度,既强调诉讼主体间的沟通,也强调检察机关和诉讼外主体的合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丰富经验和专业优势,预防再犯罪,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第三,增强文化自信,涵养职业精神。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现代法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努力展现检察文化自信。同时,要引导检察人员树立“忠诚、公正、清廉、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培育、践行检察职业道德,增强检察职业认同,涵养检察职业精神。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宣传方式。检察机关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目标是服务和推进检察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理论研究、考核评价、成果转化。提升检察人员对检察工作的崇高使命、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认知。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检察文化的宣传形式。在检察机关内部,应加强检察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倡导检察文化学术研究,加强检察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丰富文化活动,提升检察人员传统法律文化素养和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在外部,应鼓励检察文艺创作和表演,推动创作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检察文化产品。提升检察形象,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将检察机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广泛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去。立足法律监督塑造新时代检察文化中华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法治文化、检察文化就像一个从大到小的同心圆,检察文化的实践,只有立足法律监督职能这个根本,与新时代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结合起来,继承发展、守正创新,才能形成检察人员群体的文化理念及文化自觉,更好构筑检察精神、检察价值和检察叙事体系,为检察人员提供强大、正确的精神指引。□弘扬新时代检察文化,需要强化廉洁监督,一方面建立健全检察权运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综合业务管理部门对案件实体和程序的监督,另一方面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使检察权的运行与对检察权的监督同频共振,永葆检察官清廉本色。中央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新时代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精神力量,具有促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职业素质、规范司法行为、塑造良好形象、推动工作发展”的功能,研究新时代检察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时代检察文化的内涵解读检察文化与检察实践相伴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新时代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检察业务工作的内容也跟进调整。与之相应,新时代检察文化的内涵也有了新发展。新时代检察文化的根本立场: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是从检之魂。新时代检察文化坚守的根本立场就是政治忠诚,集中体现在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上。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这是法治思想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应有之义。坚守新时代检察文化的根本立场、做到政治忠诚,广大检察人员必须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牢牢把握“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业务问题,让业务工作更深更实体现政治要求,在司法办案中落实和维护党的领导。坚守新时代检察文化的根本立场、做到政治忠诚,广大检察人员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增强政治自信、底气和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增强检察文化自信,守好检察文化阵地。新时代检察文化的核心价值:客观公正。2019年修订的检察官法第5条规定,检察官履行职责,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进一步明确,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客观公正,体现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体现了新时代检察职业的根本要求。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就是要树牢正确监督理念。检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诉者,也是无辜的保护者,应把客观公正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本质要求。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就是要依法能动检察履职。检察官作为“法律守护人”,担负着法律监督的使命,需要坚持斗争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履行“四大检察”职能过程中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办理的一切案件,旨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别无其他”。所以,检察官在履职中要时刻怀有一颗公平正义之心,兼顾天理、国法、人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新时代检察文化的主体定位:公益代表。在现代社会,检察机关的各项职权与公共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检察官在公共利益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9月,中央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检察官联合会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中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惩治和预防犯罪、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等职责,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检察权的职责使命,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检察官的核心定位,也阐明了新时代检察文化的主体定位,即公益代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权,就是为了让检察官更加充分发挥公益代表的作用,更好满足公共利益多元化的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新时代检察文化公益代表这一主体身份定位,有利于增强检察官群体的身份认同,增强检察职业荣誉感。新时代检察文化的基本品格: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司法核心价值之一,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班固《汉书·宣帝纪第八》中的“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年富《官箴》刻石的“公生明,廉生威”等,无不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弘扬新时代检察文化,需要根植廉洁理念,要求检察官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把强化自身监督与强化法律监督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牢记自身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弘扬新时代检察文化,需要完善廉洁制度,制定契合《检察监督办案基本规范(2022年版)》的廉洁规范,细化落实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三个规定”等。弘扬新时代检察文化,需要强化廉洁监督,一方面建立健全检察权运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综合业务管理部门对案件实体和程序的监督,另一方面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使检察权的运行与对检察权的监督同频共振,永葆检察官清廉本色。新时代检察文化塑造的基本路径检察文化是全体检察人员的精神家园,是推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精神力量,对引领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围绕法律监督这条主线,将新时代检察文化“政治忠诚、客观公正、公益代表、清正廉洁”内涵融入检察人员的精神血脉。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来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承担起文化先锋队使命,废除中国古代封建糟粕文化,自上而下推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具体的检察文化建设中,最高检《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时期检察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文件就是检察文化塑造的具体式样。新时代检察文化塑造的基本路径。一是选树检察文化品牌。检察文化品牌是检察职业精神、法律监督价值追求、检察人员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也是检察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选树检察文化品牌,要注意将检察文化与法治文化、廉洁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检察文化品牌内涵,提升检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二是培育检察英雄模范。培育检察英模,要注重深入挖掘“底色+亮色”的新时代检察英模精神,发挥先进检察人物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体检察人员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形成学习英模、尊重英模、崇尚英模、人人争当英模的良好氛围。三是宣传检察典型案例。检察办案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