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句子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一》)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礼记・》)
(3),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答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大学
之道不失其所者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识、兽、壹。
二、选择题组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对联与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潺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一白居易
B.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一孔子
C.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一杜甫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一陶渊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风景美得不与俭匕.匕,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杏叶、蔚蓝的海水。
B.先生写文章一向都是开门见中,下笔就能触及题旨,从不拐弯抹角。
C.当时火势非常凶猛,瞬间大火就吞噬了整个房间,到了刻骨第心的时候。
D.那一天清晨,阳光明媚,大街上惜即攘攘,叫卖声、说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答案】(1)D
⑵C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D.这段对联是李白写的。取自李白的两首诗的结合。上联出自李白的《宣州谢跳楼饯别
校书叔云》,下联出自李白的《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这段对联是李白祠两侧的
木柱上所镌刻的,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这段对联是对李白的称赞。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语境形容这里的风景
优美,使用正确。
B.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从
语境”下笔就能触及题旨,从不拐弯抹角”可见,使用正确。
C.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这里是形容火势危急,“刻
骨铭心“不合语境,应用“刻不容缓
D.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根据语境“叫卖声、说笑声此起彼伏,好
不热闹''可知,使用正确。
故选Co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的价值
①人类自有历史以来,记忆力一直被视为最珍贵的心灵天赋。过去的人们,把记忆
视为知识的挛生子,直到近100年,文字记录变得廉价而容易取得之后,记忆的重要性
才快速衰退。
②希腊神话把记忆拟人化,取名为摩涅莫辛涅,她是缪斯女神的母亲,所有的艺术
与科学都由她孕育而生。把记忆视为最古老的心灵技巧以及所有心灵技巧的基础,理由
十分充足,因为倘若没有记忆,其他心灵运作的规则就会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逻辑与
诗歌也不可能存在,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发现科学的基本原则。
③记忆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个人的历史也是一样。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
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就完全忽略了这回事。他们
研究证明,“机械性的背诵”不是储存与搜集资讯的有效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
背诵式学习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如果记忆只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派教育改革家的
论证或许很正确。但如果我们把控制意识看得跟完成工作同样重要,那么把复杂的资讯
模式牢记在心中,绝不能说是一种浪费。稳定的内涵能使心灵更丰富,所谓创造力与记
诵式学习不兼容,其实是一项错误的假设。多位最具创意的科学家,都以能记忆大量音
乐、诗歌及历史资讯而著称。
试卷第2页,共20页
④一个能记住故事、诗词歌赋、球赛统计数字、化学方程式、数学运算、历史日期、
《圣经》章节、名人格言的人,比不懂得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占了更大的便宜。前者的意
识不受环境产生的秩序限制,他总有办法自娱,从自己的心灵内涵中寻求意义。尽管别
人都需要外来刺激——电视、阅读、谈话或药物——才能保持心灵不陷于混沌,但记忆
中储存足够资讯的人却是独立自足的。除此之外,一般人也喜欢跟这种人做伴,因为他
们会与人分享心灵的资讯,帮助互动的对象,建立意识的秩序。
⑤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他个人生命的历史学家。
⑥记住过去不仅是创造与保存自我认知的唯一工具,也能成为乐趣的源泉。一般人
写日记、照相留念、拍摄幻灯片与家庭录像带,或收集大大小小的纪念品堆在家里,与
建立一座家庭生活博物馆无异,尽管外人到访时,不一定能看得出其中的历史含义。他
或许不知道,客厅墙上那幅画是主人赴墨西哥度蜜月时买的,所以意义非常重大;走廊
里铺的地卷是一位深受敬爱的长辈所赠,也成了全家的宝贝;书房里的破沙发舍不得丢,
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就坐在这儿喂他们奶。
⑦拥有过去的记录对提升生活品质极有帮助,它把我们从“现在”这个暴君的魔爪
下解救出来,使意识能再度造访过去。它让我们挑选、保存特别愉快而有意义的回忆,
从而创造一个能帮助我们面对未来的过去。这样的过去或许不完全符合事实,但记忆中
的过去本来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与事实相符:它不断被改编。问题在于,我们对编辑过
程是否握有创造性的控制权。
⑧我们有些人不喜欢记忆,觉得它很无聊。其实,人类的许多知识都和记忆有关。
比如历史,所谓历史就是观察、记录、保存生活中大小事件的记忆。我们往往只把它视
为一连串非背不可的日期,或古代历史学家兴之所至搞出来的一套编年记录。我们容忍
它,但并不喜欢它;为了拿文凭,不得不学它,但是学得■心不甘情不愿。若是如此,历
史将无法改善生活品质,由外界控制的知识也不能带来乐趣。但如果一个人认定过去的
某些特点有吸引力,决心去追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他别具意义的资料与细节上,并用
个人的风格记录下来。读历史,就变成如假包换的心流体验了。
必如何使记忆更有价值?最自然的做法就是从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材入手
——诗歌、烹饪、棒球等,然后开始注意与这个题材相关的重要素材。只要充分掌握题
材,一项资讯值不值得记忆就显而易见了。在此应该认清一件事,你不需要吸收一连串
事实,也不会有什么必须记忆的事项的清单。只要你决定自己想记住某个资讯,它就会
接受你的控制,记忆学习的过程就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不再是外来的要求。
(选自《心流》一书,有删改)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举希腊神话将记忆拟人化,强调了记忆的多重价值,并增添了文采。
B.记忆力好的人总能依靠自身建立心灵的秩序,也更容易交到更多的朋友。
C.一个人会成长为怎样的人,往往和他的童年经历和记忆有很大的关系。
D.记忆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喜欢回忆过去的人往往是因为不敢正视现实。
4.依据文意不能作出推断的一项是()
A.祥林嫂反复向人们讲述儿子阿毛被狼吃的故事,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面对未来。
B.小明从垃圾袋里捡回那只断胳膊的小熊布偶,那上面承载着一段珍贵的友情。
C.小洁随身携带抄有诗句或名言的小纸条,每当厌倦或情绪欠佳就取出来欣赏。
D.某个球迷谈起自己喜欢的球队的历史、球星、成绩等,兴高采烈,如数家珍。
5.分析第③段作者是如何反驳“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的主张和做法的。
6.小明要参加学校举办的主题为“如何寻觅人生的幸福'’演讲比赛,如果你从这篇文章
中选择一句话推荐给他,会选择哪一句,并简述理由。
【答案】3.D4.A5.作者先假设记忆功能只是“解决实际问题”,指出其合理
性。然后再假设“控制意识''本身也很重要,又点出教育改革家的弊端。接着,作者又以
“多位最具创意的科学家”的例子来证明“创造力与记诵式学习不兼容”的错误,由此阐明
“稳定的内涵能使心灵更丰富”。从语言上来看,"只有或许''和"绝不”等修饰语,显示
出作者严谨的态度、鲜明的立场。6.选择句子参考:①记住过去不仅是创造与保
存自我认知的唯一工具,也能成为乐趣的源泉。②只要你决定自己想记住某个资讯,它
就会接受你的控制,记忆学习的过程就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不再是外来的要求。③由
外界控制的知识也不能带来乐趣。④尽管别人都需要外来刺激——电视、阅读、谈话或
药物——才能保持心灵不陷于混沌,但记忆中储存足够资讯的人却是独立自足的。
推荐理由示例:如我之所以选择“由外界控制的知识也不能带来乐趣”,是因为当下的人
们,尤其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受迫于外来的知识,而没有从内心深处找到知识
的乐趣,所以很多人觉得不幸福;引用这句话,将会有能力地证明幸福不能仅仅从外部
来寻觅,而要向成长过程中自我内心深处去探求。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
D.“记忆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是因为不敢正视现实”错,原文主要说的是记忆的价值,
,,逃避,,“不敢正视现实,,都属于记忆的弊端,曲解文意,原文信息是说“拥有过去的记录
对提升生活品质极有帮助,它把我们从'现在'这个暴君的魔爪下解救出来,使意识能再
度造访过去.它让我们挑选、保存特别愉快而有意义的回忆,从而创造一个能帮助我们
试卷第4页,共20页
面对未来的过去”。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
A.“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面对未来”错,“祥林嫂反复向人们讲述儿子阿毛被狼吃的故事”
只是因为忘不了儿子,失去儿子后的祥林嫂内心悲痛,希望博得同情,但反复说并无益
处,不能排解苦闷,给自己带来乐趣,提升生活质量和品质,所以也不能让自己更好地
面对未来。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第③段中开头先总说记忆的价值在于丰富精神充实生活,“记忆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人
类历史,个人的历史也是一样。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
然后引出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的观点认识,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信息,然后分
层整理归纳,他们的观点是:他们研究证明,“机械性的背诵”不是储存与搜集资讯的有
效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背诵式学习被排除在学校之外。
理由在其后,首先总体上指出问题“就完全忽略r这回事”,然后认可对方“如果记忆只
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派教育改革家的论证或许很正确“,其次一转——“但”,后
有通过假设方式,“如果我们把控制意识看得跟完成工作同样重要,那么把复杂的资讯
模式牢记在心中,绝不能说是一种浪费”,强调控制意识很重要,教育改革家否定“把复
杂的资讯模式牢记在心中''是错误的,接下来通过举例论证得出记忆的重要性,认为与
创造力不矛盾,而且能丰富精神充实心灵:”稳定的内涵能使心灵更丰富,所谓创造力
与记诵式学习不兼容,其实是一项错误的假设。多位最具创意的科学家,都以能记忆大
量音乐、诗歌及历史资讯而著称“。从语言上来看,作者说话严谨,不武断更不绝对,
借助表推测的副词“只有"“或许''和"绝不”等表明态度和立场。
6.本题考查学生提取观点句并理解分析其妙处和价值的能力。
首先从文中找出自己认可的句子:“记忆力一直被视为最珍贵的心灵天赋”“记住过去不
仅是创造与保存自我认知的唯一工具,也能成为乐趣的源泉”“拥有过去的记录对提升生
活品质极有帮助,它把我们从‘现在'这个暴君的魔爪下解救出来,使意识能再度造访过
去”“它(记忆)让我们挑选、保存特别愉快而有意义的回忆,从而创造一个能帮助我们
面对未来的过去”“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人类的许多知
识都和记忆有关”。
然后说明推荐理由。
首先明确观点,比如:我认为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或个体感悟分析论证,如我之所以选择“•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
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是因为记忆中的经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失败的教训,
让我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成功的荣耀,让我自信勇敢,无畏无惧;美好的童年,让
我们保持童真;与同学的趣事不仅丰富了生活,还能调剂心情,找到快乐感,等等。
指明理由时尽量不少于两点。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雪
川端康成
①近四五年来,野田三吉总是在元旦傍晚至初三清晨,独自一人躲在东京高台的饭
店里度过,这已形成了习惯。饭店本来已有一个漂亮的名称,可是三吉还是将它叫作“梦
幻饭店”。
②“家父到梦幻饭店去了。”
③儿女们对前来三吉家拜年的客人也是习惯这么称呼的,客人们把三吉隐匿行踪,
理解为这是一种雅趣。
④“这是在美妙的地方过个好年啊。”有人也这么说道。
⑤但是,三吉的家属是不知道三吉在梦幻饭店里遨游幻境的。
⑥饭店的住房,每年都是固定的。就是住在“雪间”。其实只是把饭店的第几号房
叫作“雪间”而已。这是三吉自己起的名字。
⑦三吉一到达饭店,立即把室内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而后躺在床上,合上双眼。
这样安静地歇上两三个小时,这种姿态,仿佛是从一年到头紧张忙碌积淀的劳顿和烦躁
中求得了歇息,烦躁平静下来了,劳顿却反而越发传遍了整个躯体。这一点,三吉是知
道的。毋宁说,他正在等待走到疲劳的尽头。一旦被拽进疲惫的深渊,头脑就会完全麻
木,梦幻将开始浮现出来。
⑧在双目紧闭的黑暗中,栗粒般大的光点开始翩跄起舞。一颗颗光点呈淡金色,晶
莹而多芒。随着那金色渐渐冷却,变成白色的微光,颗粒群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一致起来,
就成为小雪。看上去像是远方的飘忽着的细雪。
⑨“今年新年也下雪了。”
⑩三吉这么想道。雪已经是属于三吉的,将按照三吉的愿望飘落。
⑪细雪飘近三吉的眼睑,越下越大,变成了鹅毛大雪。大片的雪花飘落得更加缓慢。
三吉闭锁在无声的静静的鹅毛大雪中。
试卷第6页,共20页
⑫就是睁开眼睛也可以了。
⑬三吉一睁眼,只见室内的墙上呈现一派雪景。眼帘里的雪仅仅是飘落的雪片:而
墙上所看到的却是一片下雪的景致。
⑭^毛大雪,飘落在寥寥耸立着五六棵光秃秃树木的广袤旷野上。雪越积越多。没
有土,也没有草。没有房子,也没有人。满目一派荒凉的景色。可是三吉躺在室内二十
三四度的暖融融的床上,感觉不到雪原的寒冷。室内有的只有雪的景色,三吉自己消失
了。
⑮“上哪儿去呢?要把什么样的人叫来呢?”心里这么寻思,但这不是自己,而是
任雪摆布。除了下雪以外,原野上没有任何活动的东西。不久,原野自然流逝,幻化成
峡谷的景色。峡谷高山雄峙,溪水沿山麓涓涓细流。涓涓的溪流看似在雪地上止住不动,
其实是没有泛起涟漪地在流淌着。这标志是:从岸上落下一团雪,在水上漂流着。这团
雪被从岸边伸出的岩石吸进去,止住不动。一忽儿完全消融在水里了。
领是一块巨大的紫色水晶岩。
(g巨吉的父亲在水晶岩上出现了,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年幼的三吉站在岩石上。
⑱“爸爸,危险呀!站在这种锯齿般突兀的岩石上……脚板很痛吧?”五十四岁的
三吉从床上对着雪景中的父亲说。
⑲岩石顶端是不计其数的扎人脚板的水晶尖齿。三吉这么一说,父亲挪动了一下脚,
试图站稳脚跟,岩石上的雪扇塌落在溪流里了。父亲可能是害怕了,紧紧地抱住了三吉。
⑳“这样的大雪也没能把涓涓的溪流埋没啊。真不可思议。”父亲说。
㉑父亲的肩上,头上,还有抱着三吉的那双胳膊上,都落了积雪。
㉒墙上的雪景在移动,沿着小溪逆流而上,湖水的景致很是开阔。尽管这是深山中
的一泓小湖,不过作为涓涓溪流的源头还是很大的。素白的鹅毛大雪从此岸逐渐飘落远
方,恍如涂上了一抹灰色。厚厚的云层密布。对岸的山峦,隐约可见。
㉓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落在水面上又消逝了。三古凝望着这景色,一忽儿看见对
岸的山上有东西在活动,掠过灰色的天空向这边飞来。原来是成群的飞鸟。它们展开雪
白的翅膀。雪仿佛也变成了翅膀即使在三吉的眼前翩然飞舞,也不会听见派翅的声音。
莫非是悠然地展翅而不高飞?莫非是纷飞的白雪驾着飞鸟翱翔?
㉔三吉想数数鸟数,是七只,是十一只,数迷糊了,倒是一种乐趣。
㉕“什么鸟?……究竟几只?”
㉖“不是鸟啊,你没有看见架在翅膀上的东而吗?"雪鸟回答道。
㉗“啊,明白了。”三吉说。
㉘原来曾经爱过三言的姑娘们驾着雪中之鸟飞来了,究竟是哪个姑娘先启齿的呢?
㉙三吉在梦幻的雪中,能够自由地呼唤出过去曾经爱过自己的人们——从元旦傍晚
至初三清晨,三吉在梦幻饭店的“雪间”里,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膳食也让人送到房
间里,他始终躺在床上,原来同这些人幽会啊!
——《微型小说选刊》2018第11期
7.分析第⑧段在词语运用上的表现力。
8.作品通过不同的雪景来推进叙述层次,对此作简析。
9.小说家福斯特曾说:“引入小说中的梦都另有目的,此目的并非用于展现人物整个一
生,而只为了他醒时的那部分生活。”从这个角度分析三吉梦的内涵。
【答案】7.用“栗粒”形容黑暗中的光点(或比喻),不但让读者感受到形状,还传达出
立体感和质感;“翩跑”与“起舞”搭配,用拟人手法写出轻快、跳跃的律动感:用"金色”
和“白色”来描绘雪花颜色的变化过程,画面感强;用“冷却”来刻画“金色”到“白色”的转
换,用词新颖,十分准确地写出三吉从闭上眼时纷乱无序的画面慢慢转向他特定的“雪”
世界过程。8.三吉紧闭双眼召唤来雪,雪先是从“远方飘忽的细雪”渐变成“鹅毛大
雪”,将三吉包裹,带入梦境;接着墙上出现雪景,只有厚雪没有其他景物,荒凉冷寂,
暗示三吉内心的孤寂;随着梦境深入,景物随之丰富生动,水流融化了雪,将三吉引入
记忆深处,看见他的父亲和曾经爱他的姑娘们;最后雪仿佛变成鸟的翅膀,画面变得轻
快灵动,三吉在梦幻中实现自由。9.答案示例-:三吉通过梦幻方式与过去的人
幽会,在三吉梦中出现了抱着他的父亲和曾经爱过她的姑娘们;"抱''是一个很亲密的动
作,而出现的姑娘,也是“爱过三吉的”而非“三吉爱过的“,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三吉非
常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关怀。
答案示例二:小说开头暗示三吉去梦幻饭店做梦这件事已经持续了四五年,而他的儿女
们和朋友们并不真正理解他去饭店的目的,可见三吉与他亲朋之间的疏离感:另一方面,
小说也提到三吉躺在床上是为了求得休息,并暗示一年的紧张与劳顿让三吉疲惫不堪,
可见现实生活于他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⑧段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栗粒”“翩跄”“飘忽”“细雪”等,突出
了雪的外形大小、行为动态等特点。还融入了一些修辞,比如“双目紧闭”拟人修辞,赋
予黑暗人的特色,突出了夜色的浓重;“栗粒使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花
的视觉观感。“翩趾”形容轻快地跳舞,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赋予自然物,充分展示了
雪花飘飞时的美丽动人样子。抓住了色彩形成对照,“淡金色”,“晶莹而多芒““金色"''白
试卷第8页,共20页
色''的“微光”,极具画面感。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行文脉络及人物心理变化层次的能力。
第⑧段”在双目紧闭的黑暗中,栗粒般大的光点开始翩跄起舞。一颗颗光点呈淡金色,
晶莹而多芒。随着那金色渐渐冷却,变成白色的微光,颗粒群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一致起
来,就成为小雪。看上去像是远方的飘忽着的细雪”,第⑩殳”细雪飘近三吉的眼睑,越
下越大,变成了鹅毛大雪。大片的雪花飘落得更加缓慢。三吉闭锁在无声的静静的鹅毛
大雪中”等处,可见三吉渴望雪的到来,雪在想象间越来越大将三吉带入梦境、
第倒“三吉一睁眼,只见室内的墙上呈现一派雪景。眼帘里的雪仅仅是飘落的雪片;
而墙上所看到的却是一片下雪的景致”,第颜“鹅毛大雪,飘落在寥寥耸立着五六棵光
秃秃树木的广袤旷野上。雪越积越多。……满目一派荒凉的景色”,可见接着墙上出现
雪景,只有厚雪没有其他景物,荒凉冷寂,暗示三吉内心的孤寂。
“可是三吉躺在室内二十三四度的暖融融的床上,感觉不到雪原的寒冷。室内有的只有
雪的景色,三吉自己消失了“,第⑲殳"从岸上落下一团雪,在水上漂流着。这团雪被从
岸边伸出的岩石吸进去,止住不动。一忽儿完全消融在水里了'"'三吉的父亲在水晶岩上
出现了,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年幼的三吉站在岩石上”,第㉓段“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落
在水面上又消逝了。三古凝望着这景色,一忽儿看见对岸的山上有东西在活动,掠过灰
色的天空向这边飞来。原来是成群的飞鸟。它们展开雪白的翅膀。雪仿佛也变成了翅膀
即使在三吉的眼前翩然飞舞,也不会听见派翅的声音。莫非是悠然地展翅而不高飞?莫
非是纷飞的白雪驾着飞鸟翱翔?”随着梦境深入,景物随之丰富生动,水流融化了雪,
将三吉引入记忆深处,看见他的父亲和曾经爱他的姑娘们。
第㉘段”原来曾经爱过三言的姑娘们驾着雪中之鸟飞来了,究竟是哪个姑娘先启齿的
呢?”第㉙段“三吉在梦幻的雪中,能够自由地呼唤出过去曾经爱过自己的人们——从元
旦傍晚至初三清晨,三吉在梦幻饭店的‘雪间’里,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膳食也让人送
到房间里,他始终躺在床上,原来同这些人幽会啊!”最后雪仿佛变成鸟的翅膀,画面
变得轻快灵动,三吉在梦幻中实现自由。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相关内容含义的能力。
每个读者都可以读出属于自己的“雪''。川端康成在这篇微型小说里,以生写死,以死写
生,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己。
解答本题抓住小说家福斯特名言中“而只为了他醒时的那部分生活''这一句,也就是说主
人公三吉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可以通过梦境来实现,梦境虚无,但属于现实生活
中的“欲望”,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一段“近四五年来,野田三吉总是在元旦傍
晚至初三清晨,独自一人躲在东京高台的饭店里度过,这已形成了习惯。饭店本来已有
一个漂亮的名称,可是三吉还是将它叫作‘梦幻饭店'”,"独自一人”“习惯”可见客观上三
吉在现实生活中是孤独寂寞的,通过“梦幻饭店'’来满足内心的需要,“躲”字可见三吉主
观上对现实生活也是不满足的。
第三段“儿女们对前来三吉家拜年的客人也是习惯这么称呼的,客人们把三吉隐匿行踪,
理解为这是一种雅趣”,第五段“但是,三吉的家属是不知道三吉在梦幻饭店里遨游幻境
的“,可见亲朋好友们并不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第七段“三吉一到达饭店,立即把室内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而后躺在床上,合上双眼。
这样安静地歇上两三个小时,这种姿态,仿佛是从一年到头紧张忙碌积淀的劳顿和烦躁
中求得了歇息,烦躁平静下来了,劳顿却反而越发传遍了整个躯体。这一点,三吉是知
道的。毋宁说,他正在等待走到疲劳的尽头。一旦被拽进疲惫的深渊,头脑就会完全麻
木,梦幻将开始浮现出来“,可见三吉不喜欢现实生活,厌倦了追名逐利的俗世日子,
渴望在梦幻中暂的得安宁和心灵的休憩。梦境中他可以逃避现实摆脱不愿见的,见到想
要见的,比如父亲,比如姑娘,比如自由。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各题。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
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鸩鹭同飞盖支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
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宋•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④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
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⑤高宴悄,虎观英游⑥改。重感慨,<
涛万贯珠沈海。
[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鹏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
驰于大道。③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④
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⑤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⑥虎观
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试卷第10页,共20页
10.根据两首词字数的多少,可以判断这两首词都是()
A.长调B.中调C.小令D.双调
11.以下关于语言风格的评价对两首词都适合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B.沉痛悲苦C.慷慨激昂D.质朴苍劲
12.结合秦词末句“飞红万点愁如海”和黄词末句“波涛万贯珠沈海”,比较两首词的情感
异同。
【答案】10.B11.B12.同:都表达了个人的仕途失意之愁苦、伤感之情。
不同:
秦词:从全词看,既写了伤春之情,又写了仕途失意之愁苦。“飞红万点愁如海”句用比
喻、夸张的手法极写暮春季节落花缤纷引发的伤春之痛,又含蓄地表达了“忆惜”所生发
青春不再,壮志难酬的失意、悲苦之情。
黄词:从全词看,大量内容都是“和”秦词,写秦观官场得意时的意气奋发,失意时的落
寞痛苦,表达了对秦观之死的痛惜悼念之情。”波涛万顷珠沉海”用夸张、比喻极写对秦
观这样的优秀人才被弃置淹没的痛惜,同时,借对秦观仕途失意的感慨含蓄地寄托了自
己空有才华抱负却被朝廷弃置不用的悲苦、痛愤之情。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
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这两首词都是71字,因此属于中调。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千秋岁•水边沙外》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字面上看,此词以“春”贯穿全篇,“今春”
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时间的跨度,将不同的时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融合为一,
创造出完整的意境。实质上,该词也将今与昔,政治上的不快和爱情上的失意交织在一
起,或谈政治理想破灭,或说个人容颜衰老,反复咏叹,缠绵凄恻,最终落脚点在一无
边无际的“愁”上,感情极其忧伤,催人泪下。
《千秋岁・苑边花外》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于宋徽宗崇宁三年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追
和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词,用秦观词韵,是作者悼念故人秦观的作品。该词回
忆词人与友人秦观过去的欢乐日子,又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的悲伤,沉痛伤感,饱含词人
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首词感情深沉郁勃,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
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
世之感,切身之痛。
由此可见,两首词都属于“沉痛悲苦”的语言风格。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先看相同点。两词都表现出个人仕途失意之愁苦、伤感之情。
《千秋岁•水边沙外》是秦观借描写春景春情,集中表现交织在一起的今与昔、政治上
的不幸和爱情上的失意,抒发贬谪之痛、飘零之愁的一首词作。绍圣元年(1094),宋
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批“元祜党人”纷纷被贬。这首词就是
秦观被贬之后的作品。因此词作中表达了个人的仕途失意之愁苦、伤感之情。
而《千秋岁・苑边花外》是一首悼念故人的词。词的下片写他对秦观的沉痛悼念。“洒泪
谁能会“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人能够领会,其实他的哀苦心情是不难领会的,他是
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观已死,坟有宿草,而他仍奔赴贬所途中,岂能久
生!这首词感情深沉郁勃,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从中抒发出悼念故人的深情,
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因此词作中表达了个人的仕途失意之愁苦、
伤感之情。
再看不同点。
《千秋岁•水边沙外》借描写春景春情,集中表现交织在一起的今与昔、政治上的不幸
和爱情上的失意,抒发贬谪之痛、飘零之愁。既写了伤春之情,又写了仕途失意之愁苦。
而尾句“飞红万点愁如海''中“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却新奇绝妙的比喻
和夸张,既写出了愁之多,化抽象为具体,同时也写出暮春季节落花缤纷引发的伤春之
痛。“春”的逝去也暗示和人的青春不再,壮志难酬的苦闷也随之而来。这两句既是惜春
春去,又是对前途的无望。
《千秋岁・苑边花外》主要是悼念好友秦观。词的上片写朝为官时的欢乐,“飞骑轧,鸣
珂碎”,写出了他们退朝以后联骑奔驰的快意情状。“齐歌”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
逐舞,有动听的歌声,有婀娜的舞姿。他写这些,主要是表现他们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
下片写他对秦观的沉痛悼念,由秦观的词,想到了秦观的死,他感叹"人已去''而"词空”,
言外之意是对秦观之死,表示痛惜。而尾句“波涛万顷珠沉海”,以“波涛万顷”的“海”比
喻政治风波的险恶,同时也是夸张手法;以明“珠”比喻秦观;以明珠沉海比喻秦观这样
的优秀人才被弃置淹没。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他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
借对秦观仕途失意的感慨含蓄地寄托了自己空有才华抱负却被朝廷弃置不用的悲苦、痛
愤之情。
试卷第12页,共20页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茹太素传
①茹太素,泽州人。洪武三年乡举,上书称。旨,授监察御史。六年举四川按察使,
以平允称。七年五月召为刑部侍郎,上言:”自中书省内外百司,听御史、按察使检举,
而御史台未有定考,宜令守院御史一体察核。磨勘司官吏数少,难以检核天下钱粮,请
增置若干员,各分为科。在外省卫凡会议军民事各不相合致稽延。请用按察司一员纠正。”
帝皆从之。
②明年,坐累降刑部主事。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中言才能
之上,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半迂儒俗吏。言多忤触。帝怒,召太素面诘,杖
于朝。次夕,复于宫中令人诵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日:“为君难,为臣不易。M
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因
令中书定奏对式,俾陈得失者无繁文。摘太素疏中可行者下所司,帝自序其首,颁示中
外。
③十年,与同官曾秉正先后同出为参政,而太素往浙江。寻以侍亲赐还里。十六年
召为刑部试郎中。居一月,迁都察院佥都御史。复降翰林院检讨。十八年九月擢户部尚
书。
④太素抗直不屈,屡濒于罪,帝时若之。一日,宴便殿,赐之酒曰:“金杯同汝饮,
白刃不相饶。“太素叩首,即续韵对曰:'帝为恻然。未几,谪御史,复坐排陷詹
微,与同官十二人俱镣足治事。后竟坐法死。
(节选自《明史》)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六年攫四川按察使()(2)今所任率迂儒俗吏()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上书那旨()
A.称赞B.述说C.符合D.号称
(2)帝时官之()
A.宽恕B.提醒C.警告D.欣赏
15.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
16.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在外省卫凡会议军民事各不相合致稽延
17.概括第②段中茹太素先被杖责后被嘉奖的原因。
18.小明看了这篇古文,喜欢茹太素酬对皇帝的诗句,就自己也拟了两句,让同桌猜哪
个更好。请帮忙做出判断,并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A.赏罚自有度,明主岂可欺?B.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答案】13.提拔,被提拔都,大都14.CA15.我征
求耿直的进言的原因,是想它们符合实际情况。文章词语太多,就会淆乱听闻。太素陈
述的内容,五百多个字就可以全部表达清楚了。16.在外省卫/凡会议军民事/各不
相合/致稽延17.(1)被杖责的原因,文章词语太啰嗦,内容指责皇帝滥杀,任用
不当,触怒了皇上。(2)被嘉奖的原因,关键内容有四条是可以采纳并实施的,是切实
有用的。18.B
原因:一是“焦”和皇帝的诗的韵脚“饶”押韵,符合“续韵”;A不符合。二是符合人物忠
诚耿真的性格,这两句诗说自己一片丹心诚意为国效劳,不会避开那些可能会让皇帝“心
焦”的内容。三是符合前后情节发展,皇帝的诗句恩威并施,太素回答后,皇帝“恻然”,
表明诗句并非像A那样只是从帝王的角度而言,不能表达忠君思想。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六年,提升为四川按察使。“擢”,提拔。
(2)句意:当今任职的官吏都是迂腐文人和无能官吏。“率”,大多、大概。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上书合于皇上心意。"称”,符合。
故选C。
(2)句意:皇上都宽容他。“宥”,宽容、宽恕、原谅。
故选Ao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所以“,……的原因;“切”,符合实际情况;“荧听”,淆乱听闻;"言”,字。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在外省卫,凡讨论军队和老百姓的事务,大家意见有分歧,致使事情一直拖延。
请求选用按察司一人负责纠正。”皇帝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
“在外省卫”作地点状语,独立断开;
“军民事”属于偏正短语作“会议”(动词)的宾语,“事”后断开;
试卷第14页,共20页
“各不相合”,主谓结构独立成句;
"致'’引出结果,之前断开。
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明年,坐累降刑部主事。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中言才能之
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言多忤触。帝怒,召太素面诘,杖于
朝“得出被杖责的原因,文章词语太啰嗦,内容指责皇帝滥杀,任用不当,触怒了皇上。
由“次夕,复于宫中令人诵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
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得出被嘉奖的原因,关键内容有四条是可以采纳并实施的,是
切实有用的。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明确答案选项,比如:B。
然后分析原因:
一是“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中"焦”(jiao)和皇帝的诗“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的韵脚“饶”(rWo)押同一个韵(ao),符合“续韵”;而A"赏罚自有度,明主岂可欺”的“欺”
(qT)不符合押韵的规则。
二是符合茹太素忠于朝廷、诚实正直敢言的性格,这两句诗大意是:我只为报国,你怎
么对我我都无所谓。向皇帝表达自己一片丹心诚意为国效劳,不会避开那些可能会让皇
帝“心焦”的内容。
而A带有反问的意味,“赏罚自有度,明主岂可欺?”,大意是说赏罚应该清楚分明,作
为圣明的君主怎么能不诚信公正对待臣民呢?不符合茹太素当时“叩首”表示感谢皇恩
浩荡的心意,自然也违背后文皇帝听完后的“恻然从而得出第三点:符合前后情节发
展,皇帝的诗句恩威并施,太素回答后,皇帝“恻然”,表明诗句并非像A那样委婉间接。
参考译文:
茹太素,泽州人。洪武三年(1370)的乡试举人。上书合于皇上心意,被授予监察御
史官职。六年,提升为四川按察使,以公平著称。七年五月应召为刑部侍郎。他向皇上
写信说:“中书省里里外外共有百余个官署,都接受御史、按察使的监督,但御史台却
没有定期考核,应该命令守院御史一体考核。磨勘司官员数量太少,难以胜任检查全国
钱粮的任务,请求增加官员若干员,各分为不同的科目。在外省卫,凡讨论军队和老百
姓的事务,大家意见有分歧,致使事情一直拖延。请求选用按察司一人负责纠正。”皇
帝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二年,因受到牵连,降职刑部主事,他又陈述时事,达数万言。太祖命令中书郎
王敏读给他听。其中说,几年来有才能的人,一百人中难得有一、二人幸存,当今任职
的官吏都是迂腐文人和无能官吏。其中有很多忤逆和触犯皇上的话语。皇帝大怒,召见
茹太素当面责问,并在朝廷上杖打。第二天傍晚,皇上再次在宫中令人朗读茹太素的信,
从中体悟到了四条可行的建议,于是感叹说:“当皇帝难,做臣子也不容易。我之所以
要求臣子直言,是希望他们能切中事理。文辞写得太多,便到了不知所云的地步。茹太
素所呈意见,其实只要五百字就够了。”因而下令中书制订上奏的格式,杜绝大臣呈述
奏文繁琐冗长。同时摘抄茹太素上奏中可行的有关条文下发到有关部门。皇上亲自在前
面作序,颁发朝廷内外。
十年(1377),茹太素同官曾秉正先后担任参政,茹太素前往浙江。后皇上以侍奉父
母恩准他还乡。十六年,茹太素应召为刑部试郎中,一个月后,晋升为都察院佥都御史,
后又降职为翰林院检讨。十八年九月,晋升为户部尚书。
茹太素刚正不阿,几次濒于治罪,皇上都宽容他。有一天,皇上在便殿设宴,恩赐
茹太素喝酒,说:“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茹太素叩头称是,即而续韵对答说:
“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皇上闻此十分伤感。没多久,茹太素降职为御史。后因
陷害詹徽之事牵连,茹太素和同官十二人都被送进监狱治罪。后来茹太素因有罪被处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龙山记
【金】麻革
①今年夏,修谒于玉峰先生魏公。乃选日为具,拉诸宾友,骑自治城西南行十余里,抵
山下。山无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
水声铿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余里,四山忽合,嘉木异卉被之。风自木杪
©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淳溜者
□,又行十余里,山势益奇峭,溪花种种,金间玉错,芳香入鼻,幽远可爱。木萝松鬣,
冒②人衣袖。两岭若歧,中得浮屠氏之居,口大云寺。有僧数辈来迎,延入,馆于寺之
东轩。
②憩过午,相与步西岭,过文殊岩。下瞰无底之壑,危峰怪石,—③斗巧。村墟
井邑,隐约微茫,如弈局然,徜徉者久之。经北岭,登萱草坡,盖龙山绝顶也。四望群
木,皆翠杉苍桧,凌云千尺,与山无穷。此龙山胜^之大全也。
③日既入,轻烟浮云,与瞑色会。少焉月出,寒阴微明,散布石上。松声修然,自
万壑来。客相与言目:“世其有乐乎此者欤?“酒醺,谈辩蜂起。各主其家山为胜,更嘲
迭难不少屈。《诗》所谓“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者是也。至二鼓,乃归卧东轩。
④卧念兹游之富,与夫昔所经见,而不能寐。若太华之雄尊,五老之巧秀,兹山固
无之。至于奥密渊邃,树木荟蔚,不一览而得,则兹山岂可少哉!人之情大抵得于此而
试卷第16页,共20页
遗于彼,用于所见而不用于所未见,此通患也。不知天壤之间,六合之内,复有几龙山
也。因观山于是乎有得。
(有删改)
【注】①杪miAo:树梢。②胃juAn:缠绕。③噎cuGn蚯w6n:山峰耸立的样子。
19.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焉B.哉C.欤D.也
20.对文章第③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暮色夜景,与白日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B.客人们认为俗世之人不会喜欢龙山夜景。
C.客人们乘着醉意互相开玩笑,各不相让。
D.作者引用《诗经》意在对友人进行规劝。
21.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因观山于是乎有得“,请概括并评析作者游龙山而悟出的哲理。
【答案】19.A20.C21.作者认为人们看待事物常常顾此失彼,凭主观经验
做出判断,容易犯片面主观的错误。这样的认识是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和龙山一
样,每样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只有全面地去体验,去发现,才能够有崭
新的认识;无论何时何地,这种全面客观对看待事物的方法,都颇有益处,值得提倡。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相关句子为“得泉之泓澄谆溜者",其中'‘得”为发现、获得的意思,“泓澄浮溜''为"泉''的
定语,照应“又行数里”,表达“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各类奇异的泉水,需要“于此”之意。“焉”
有兼词”于之(此)”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分析,"焉''更合适。
B.“哉”,多表感叹.
C.“欤”用在句末,常表疑问,表推测,表感叹。
D.“也”表陈述或者判断,在这里不能表示“得'’泉的位置。
故选Ao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段落大意以及写作技巧的能力。
A.“鲜明对比”错,此段景物特点为“日既入,轻烟浮云,与暝色会。少焉月出,寒阴微
明,散布石上。松声倾然,自万壑来”,突出一"乐''字,也就是给人乐趣无穷的感觉,
与白日一样,“心始异之”“使人神骇目眩”“幽远可爱”,可见并非对比。
B.“认为俗世之人不会喜欢龙山夜景”错,应该是“世其有乐乎此者欤?”,意思是大家
都会喜欢龙山夜景。
D.“意在对友人进行规劝”错,作者引用《诗经》意在说明当时大家辩论的热闹,无所
忌惮,畅所欲言,融洽快活。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作者无论写景抒情,都是循着“观山有得”这一线索层层展开,重点在于突出龙山的特异
之处。随着龙山面目的逐步呈现,龙山的特异之处也就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而逐层显
露,最后自然而然推出作者的结论:“若太华之雄尊,五老之巧秀,兹山固无之。至于
奥密渊邃,树林荟蔚,不一览而得,则兹山岂可少哉!”作者由此更进一步将观山之感
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人之情大抵得于此而遗于彼、用于所见而不用于所未见,此通患
也”,偏执于一端,以局部经验看待事物,往往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这是从游览的亲
身经历和对景物的切身感受中引发出来的哲理,作者认为人们看待事物常常顾此失彼,
凭主观经验做出判断,容易犯片面主观的错误。无论何时何地,这种全面客观对看待事
物的方法,都颇有益处,值得提倡。
结尾部分又宕开一笔,“不知天壤之间,六合之内,复有儿龙山也”,龙山虽特异,但自
己所未经历的名胜,不知有多少,和龙山一样,每样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作
者以“尽发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养结合创新驱动实施方案
- 2024年度智能物流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范本3篇
- 剖析肝脏疾病及其管理
- 2024年特许经营协议个人对个人
- 2024年企业远程办公专用电脑采购合同模板2篇
- 保安员礼仪礼节培训
- 2024厨师聘请合同2篇
- 2024年度工业厂房乳胶漆承包合同2篇
- 2024年投资顾问团队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室内装修合同模板:现代简约风格3篇
- 2023广东省成人高考《英语》(高升专)考试卷及答案(单选题型)
- 《德米安 埃米尔 辛克莱年少时的故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年产万吨天然饮用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床药理学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临床用药
- YS/T 682-2008钌粉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一级 My Dad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句子专项课件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一》PPT
-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英语4》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静脉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