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含解析)奔赴山海圆梦神州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1.gif)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含解析)奔赴山海圆梦神州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2.gif)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含解析)奔赴山海圆梦神州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3.gif)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含解析)奔赴山海圆梦神州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4.gif)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含解析)奔赴山海圆梦神州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620d22756f3fee61813556ac6f18301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奔赴山海,圆梦神州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54年,北京建工胡耀林等18名团员,在北京展览馆工地举起了全国第一面青年突击队旗帜。65年来,从新中国十大建筑到奥运工程到“一带一路”建设,一代又一代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开山岛守岛任务。开山岛位于黄海前哨,条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长期值守。王继才与妻子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1995年,王飞雪等三个正在读博的年轻人经过无数次推导论证,提出全新算法,进入北斗团队,和团队一起攻克北斗导航关键核心技术。共和国北斗导航系统成长的年轮上,镌刻上了这群年轻人“问天征程”的印记。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54年,北京建工的18名团员青年在北京展览馆工地上成立了第一支青年突击队。从此,“青年突击队”这面光荣旗帜从火热的建设工地飘扬到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成为富有优良传统的“青”字号品牌项目,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回信:“你们以罗阳同志为榜样,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非常可贵。”关于“青年突击队”,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百年前,风雨飘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无数革命青年怀揣爱国理想,寻找解决中国问题之出路;一百年后,华夏复兴,海归村官秦玥飞、失聪女孩江梦南、中国航空“罗阳青年突击队”……新一代青年奔赴山海,圆梦神州。生不逢时当如何?生逢其时又该怎样?校团委将于近日举办以“个人·时代”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投稿参与。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陈乔年于1902年9月2日出生于安徽怀宁,中国共产党员。1928年2月16日被捕,同年6月6日英勇就义,年仅26岁。就义前,陈乔年留下一句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2)在体现综合国力、弘扬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沿,逆向而行,无私奉献,不辱使命,“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其中不乏2000年之后出生的“00后”。从上世纪的“00后”到新世纪的“00后”,一种精神在他们的血液中传承。作为新世纪“00后”中的一员,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围绕“青春之美”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写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中青年占9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数百万名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组组数字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选择和用奋斗抒写的青春华章。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青春不仅是年华与心境,更是选择与力行。以上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启示,请谈谈你的青春选择。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例文:青春梦扬,圆梦中华致十八岁的你:2035年,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从唇齿之间吐出,已是一片如水般的温柔。如今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时间在信纸之上流逝,时代在字里行间变迁,我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交融于新世纪的中国之追梦与成长;我的梦,温柔地包容于伟大的中国梦之内,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阴阴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我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2008年那中国流下泪水的一天,发生了死伤无数的汶川大地震。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是无数个小家的破碎、悲哀、哭泣……但是,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我想,当你拾起这个尘封的时光瓶时,我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航空队伍中自豪的一员,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奋斗相交融,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正在展信的你,是中国梦的下一位接班人,新的一代的使命由青年的你去完成。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一位十八岁的学生2019年某月某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审题】本题材料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1954年开始,青年突击队为国家建设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第二部分,26岁的王继才为国守卫黄海孤岛,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第三部分,王飞雪等科研青年,经过刻苦钻研,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青年只有献身国家建设才有奇迹、才有辉煌,个人奋斗只有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有意义,才会取得成功。立意角度:青春献祖国,拼搏铸辉煌;“小家”只有融入“大家”,才有意义;个人奋斗要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成功。素材准备: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当代青年重任在肩。广大青年必须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永远保持奋斗精神,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炙热相融,努力争做新时代奋进好青年。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3.21世纪的我们,“为民族复兴”,现在的我们必将敢于担负重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4.我们没有上过战场,嗅过硝烟的味道。但我们的意识、思想,必须时时刻刻在打仗。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我们要承接“五四”的接力棒,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上演到最高潮,将我们中国青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血脉相连,将中国青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在振兴中国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5.作为新一代的青春主力,我们应该努力唤回它。青春的旋律是亢奋激扬的,它可以谱一世华章。青春的舞姿是曼妙迷人的,它可以舞出国家富强之美。青春时代的我们,不就应该做一缕阳光,照亮唤回民族魂的路途;做一丝清风,唤醒一颗颗爱国的心。6.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就是治理这个国家的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所组成的,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强劲的动力,民族就可以永葆生机和活力。所以从这个角度又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终极统一的。7.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给无数青年奋斗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要懂得仰望星空,以史为鉴,做一名思想坚定意志扎实、无私无畏的奉献者。要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在日新月异、科技无限发达的现代社会,懂得融会贯通,将个人信仰与人民需求相融汇,将个人追求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将个人成就与社会进步相贯通,在积极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勇于破除一切顽疾中体现青年作为,这样的青春才无愧无悔。结构思路: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首先根据材料确定立意,然后给文章拟一个确定的题目。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根据立意,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论证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论据,要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论证中要能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以一个立志报国的时代青年的身份,谈如果把个人的奋斗投身到祖国的伟大建设中去,实现自我价值。结构上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最后要总结全文,强化论点。【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1954年,当北京建工的18名青年木工组建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其蓬勃的力量就如同“青春风暴”,攻坚克难,势不可挡。这是个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特殊群体”,由年轻人组成,年轻人自己管理。因为适应了青年的特点,这种组织形式受到了青年人的欢迎。仅仅一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650支青年突击队,队员1.2万名。此后,在实现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在改革开放的重点建设工程中,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始终闪耀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完成“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探索、以项目为主体的科技攻关。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青年突击队”的作用,肯定了他们的拼搏奉献,团结奋斗的可贵品质。其实,青年突击队的内涵,就是一种“担当”“奉献”“奋斗”精神。从过去到现在,青年突击队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重用。三年疫情,无数95后、00后组成的“逆行者”“志愿者”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水灾、重庆山火,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战士和消防战士的身影;航天团队中青年占比超过60%,他们在赶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奋勇前行;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00”后小将斩获多个冠军;奥运赛场上,青年运动员为了国家荣誉而战,从不懈怠……“青年突击队”创造的“青”字号品牌,其实质就是青年们可贵的精神品格,敢打敢拼,无私奉献,担当使命,勇于创新……这个团队必将在祖国建设征程中再创辉煌。写作时要紧紧围绕“青年突击队”来写,可以写“青年突击队”的来源,可以列举“青年突击队”在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贡献,可以深入分析“青年突击队”的实质,剖析其精神品格;还应该思考作为青年一员,如何以“青年突击队”为榜样,净化思想,锤炼本领,夯实基本功,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突击队”队员。立意:1.弘扬“青年突击队”精神,勇担时代重任。2.学习“青年突击队”,继续打造“青”字号品牌。3.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必定有我。3.例文:时代呼唤青年使命成就担当百年前,一群青涩的学生踏在城市的街道上,为反帝反封摇旗呐喊,声震云霄;百年后,一群朴素的学生以纪念百年的方式,为传递五四精神立下誓言与担当。时代呼唤青年,呼唤青年以己的力量,传递使命勇于担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主席对青年的希望传承至今,仍在回响。在战火纷纭的年代,无数青年怀着对国家尽忠的一腔热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校长梅贻琦为人才与学术的保留与保护,将大学内迁;学者梁思成力阻美军,破坏敌军城市建筑;作曲家冼星海作《黄河大合唱》激励亿万同胞站起反抗……再看今朝,维和军人申亮亮壮烈牺牲,无愧国家的寄托与自己的愿望;女飞行员余旭将生命书写在蓝天之上,展现了女军人的风采与担当;机长刘传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凭借熟练的技艺保障了飞机乘客的安全。当今时代呼唤青年一展风采,希望青年也如毛主席设想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般书写华章。“青年者,国之干,民之魂也。”青年需要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如鲁迅先生所叙述的刘和珍一般,无所谓性别与年龄,甚至无畏生死考验,为时代发出怒吼。“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强调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换发展,工业化将我们切割成一个个原子,高速旋转在时代大潮之下,而人性温情与互联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却让吾国斯民遥相守望。君不见嫦娥四号月背登陆凝聚了多少青年的欢笑与泪水;君不见最美地月合影背后是青年勇担责任的坚实脊梁。我们需要担当,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但不可否认,当下依然有少数人不看好当下青年,戏称他们“佛系”,批评他们“可以都行没关系”的生活态度。在我看来,他们拥有热血与激情,就连养只青蛙也是在天天脑补旅行大戏。他们与时光与时代一同燃烧,即便最后化为尘土,也可笑称让昙花开出了一种结果。“慷慨有神州陆沉之志,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时代需要青年,青年的参与为时代注入了新生血液,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青年需要勇于担当,创造美好未来,因为未来可期,因为前途似海来日方长。青年,无所畏;有梦,方可追。这个伟大的时代呼唤青年的担当,而青年也定会肩负重任,担当使命,不辜负这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了百年前后两组青年人物的代表:一百年前,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无数革命青年没有就此沉沦、消极避世,而是呼号奔走,救亡图存;一百年后,国富民强,中华民族正值伟大复兴之际,当代青年正逢其时,奔赴山海,圆梦神州。可见,无论生不逢时还是生逢其时,都应该将个人的理想融入时代脉搏,以青春之躯,换青春之国。“生不逢时当如何?生逢其时又该怎样?”提示语将思考进一步延展,引领学生由生不逢时联想到生逢其时,也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命题意图呼之欲出,即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借助时代平台,绽放自我,发挥价值。“个人·时代”的主题为学生框定了话题,提示学生要紧紧围绕“个人”与“时代”二者的关系来写作。如只是一味谈论“生不逢时当如何”或“生逢其时又该怎样”,而未涉及“个人”与“时代”关系的思考,则不够切合题旨。对此,可以按照如下逻辑思路,针对“个人”与“时代”关系展开论证:①个人不能选择时代,即便生不逢时,也要用青春之躯换青春之国,以星星之火点燃真理火炬。②个人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③当代青年身处伟大时代,当紧握时代脉搏,不负韶华,勇担使命。④生逢其时,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让个人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要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写出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及其对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作用;表达自己继往开来,把握美好青春,在未来的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中积极担当、有所作为的胸襟和抱负。立意:1.时代在召唤,我辈自当先。2.生逢盛世,学以报国。3.紧承时代使命,不负青春韶华。4.不忘初心,砥砺前行。4.例文:青春之美,吾辈共筑何为青春之美?青春之美,是百年前年仅26岁的陈乔年刑场上英勇就义;是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挺立在最前沿的青年身影;是处处飘扬的“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青春之美未曾改变。那么,作为新时代青年,吾辈该如何筑青春之美?筑青春之美,要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远大志向。鸿鹄之志,犹如暗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无数人前进的道路。毛泽东少时便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志,为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而不懈努力;周恩来总理更是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呼喊,令人振聋发聩;袁隆平爷爷23岁时便发誓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中国人民都吃上饱饭。这些伟大的人,都在年少之时便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最终也向我们展现出他们的青春之美。筑青春之美,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张桂梅校长为了让大山中的女孩都能读上书,在山间奔走十数年不计回报,即使奉献出她的青春;于敏院士,25岁开始他的科研事业,二十八载研究氢弹,致力于为国家科技建设做出贡献。我也曾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两个女孩在回家路上遭遇歹徒,其中一个女孩毅然挡在同伴身前,为同伴挡刀,自己却身受重伤。为了同伴的安危,这个善良的女孩差点奉献出自己的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人在中国不计其数,他们就是“红烛”。筑青春之美,要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家国情怀。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共产主义事业,为拯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就义前,陈乔年留下一句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折棘的幸福吧!”他们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将满腔爱国心注入笔下,融进文章,叫醒了多少愚昧无知的人。而当下,不论是新冠疫情肆虐时,00后驰援武汉,还是戍边战士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都是吾辈青年对国家的热爱,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在发展日新用异,新科技层出不穷的今天,吾辈青年人要共筑青春之美,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热爱祖国,传承青春精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共有两则:第一则材料是对上世纪“00后”陈乔年烈士的简单介绍,重点是陈乔年烈士就义前留下的一句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体现了陈乔年烈士牺牲自我、幸福他人的伟大精神。陈乔年积极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中,最终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以陈乔年为代表的革命者心怀天下、为中华儿女谋福祉的伟愿,他们开天辟地,无怨无悔。他们是吾辈楷模,激励着当代青年不断奋发图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则材料写新世纪“00后”在重大工程之中、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刻,逆向而行,无私奉献,抒写了新时代青年的新篇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些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从导写语来看,“从上世纪的‘00后’到新世纪的‘00后’,一种精神在他们的血液中传承”把两则材料有机串联起来,并引导考生思考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什么精神;“作为新世纪‘00后’中的一员”是对考生身份的界定:“围绕‘青春之美’写一篇文章”则对写作主题进行了限制。必须明确的是,根据“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感悟与思考”“结合材料”等要求,所写的“青春之美”不能泛泛而谈,而应紧扣材料。考生可以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上世纪的“00后”和新世纪的“00后”,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并由此指出,今日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同样需要继承他们的精神品质。对此,还可展开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动和方式去继承他们心怀天下、一心为国、不怕牺牲的精神,并通过我们的方式将之发扬光大,如今时不同往日,先辈的志愿是为国家之解放而奋斗,而今日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当发扬上世纪的“00后”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而奋斗。立意:1.奉献的青春最美丽。2.奋斗的青春最美丽。3.继承先辈遗志,勇立时代潮头。4.铭记先烈精神,争做时代青年。5.缅怀先辈,珍惜当下。5.例文:笃立鸿鹄之志,无愧青春选择青春不仅是年华与心境,更是选择与力行。时代的召唤让我们选择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冬奥会上,1.9万名青年把志愿者作为他们的青春选择;新冠肺炎疫情依赖,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把奋战在抗疫一线作为他们的青春选择;数百万青年大学生把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他们的青春选择。梁任公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奋斗中绽放绚丽的光芒。青年人要笃立鸿鹄之志,做栋梁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横渠先生张载曾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济世救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对于广大青年而言,选择笃立鸿鹄之志,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青年人要激扬青春梦想,做奋斗者。“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