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高考诗歌鉴赏过关训练:评证类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5~16题。渔家傲(其二)卢象升①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生动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B.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面对艰险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C.作者精心遣词来传情达意,如“空”写出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真”则表现出驰骋战场的满怀豪情。D.这首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16.有人评价此词:上阕“哀”,下阕“激”。请结合下阕,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激”的。(6分)【答案解析】15.D(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熊狐惊吼”并非作者“亲见”“亲闻”。)16①场面壮阔。如:以“天地裂”来形容号角之声的激昂,以“惊魂”来写将士心情的激荡,把读者带到刀光剑影、天惊地动的战场。②借用典故。“燕然勒”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期盼自己也能像窦宪一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③想象虚写。“绝影”三句作者通过想象,展现了一幅骏马奔驰、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勒铭记功的英雄凯旋图景,抒发了作者渴望能一往无前、骁勇杀敌的豪迈激情。(每点2分,共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①邓剡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注]①邓剡,文天祥同乡好友。1279年,与兵败被俘的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临别之际,邓剡作词赠天祥,为好友壮行。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长江,词人感叹上天不借东风给好友文天祥,致使他抗元失败,沦为俘虏。B.这首词写金陵风物时融情于景,蜀鸟吴花、荒城颓壁,都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情感。C.友人离别后只有孤月相伴,让词人无法入眠,蕴含了深深的朋友之情,家国之悲。D.这首词擅长运用典故,如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之情。16.清代王奕清《历代词话》卷八引明陈子龙语盛赞这首词,说它“气冲斗牛,无一毫萎靡之色”。你觉得这一评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意象选择雄壮,气势雄浑。水天空阔、剑气冲天、扁舟齐发、涛生云灭,给人以振奋之感;②典故运用豪壮,突显豪气。借蔺相如和诸葛亮的胆识与才华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豪气十足;③情感抒发悲壮,气冲斗牛。虽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但仍期盼有人能够雪恨,本词是为好友壮行之词,言辞悲壮,令人动容。【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错,“嬴”并非嬴政,“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之情”错,“睨柱吞嬴”谓战国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故事,“回旗走懿”谓诸葛亮遗计吓退司马懿事,应为借蔺相如身立秦廷,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气魄和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气冲斗牛”意思是:形容气势很盛。可从意象选择、典故运用、情感抒发等角度分析。意象选择雄壮,“水天空阔”“堂堂剑气”“扁舟齐发”“涛生云灭”,选取长江、长空、剑气、扁舟、江海、波涛等意象,营造了气势雄浑的意境,给人以振奋之感。典故运用豪壮,“睨柱吞嬴”谓战国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故事,“睨”“吞”表现了赵国丞相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那种气魄:“回旗走懿”谓诸葛亮遗计吓退司马懿事,“走”表现了蜀国丞相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用典故写出对文天祥的期望之情,豪气十足。情感抒发悲壮,“睨柱吞赢”化用蔺相如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表达自己要进行殊死斗争的决心;“回旗走懿”化用诸葛亮死后吓退司马懿的故事,表达自己要以死报国之志;“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现实虽然是如此残酷,但顽强的斗争的精神却仍使作者激动不已。本词是为好友壮行之词,言辞悲壮,令人动容。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于湖①怀古张孝祥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②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③、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静,烽烟息。通轺④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⑤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注]①于湖:县名,今安徽当涂南。该词作于张孝祥因反对宋金议和而被弹劾罢归期间。②巴滇绿骏:晋明帝所乘的骏马。晋明帝曾暗中骑马探查叛臣王敦的军营。③老奸:企图篡夺晋朝政权的王敦。④轺:使者所乘之车。⑤渡江天马: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王朝。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首句中的“千古”“兴亡”“陈迹”等词语紧扣标题“怀古”二字,统领全词。B.“笑老奸、遗臭到如今”既刻画了反叛者的形象,又直接表达了对反叛者的嘲讽之意。C.“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这几句话很有画面感,且动静结合,含意丰富。D.这首词运用抒情、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没有运用叙事,感情深沉,语言奇丽。16.有人说,张孝祥的作品“忧国慨敌的情怀无所不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开篇直抒胸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直言自古以来,国家兴亡都让人倍感凄凉。②运用晋明帝平反的典故,表达了对晋明帝的赞扬,意在提醒当今朝廷要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③“销锋镝”意味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表达了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④词人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的中兴,而不要只图一时的苟安。⑤词人盛赞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能重振基业的期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没有运用叙事”错误,下阕前两句“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运用了叙事。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①开篇“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千百年来,国家兴亡都让人倍感凄凉,只是因为人们为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感到悲伤。直抒胸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②“巴滇绿骏”五句写晋明帝击垮王敦的史实,在对比中表明对晋明帝的赞扬和对王敦的嘲讽。运用晋明帝平反的典故,意在提醒当今朝廷要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③“通招传,销锋镝”,是说使者乘着马车传递皇帝的诏令,要求南宋军队放下兵器。也就是说朝廷放弃了抵抗,选择和金国议和来换取安宁。“销锋镝”意味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表达了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④“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仰”字含“期待”之意,作者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中兴。⑤“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重新建立宋朝,延续国祚;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词人盛赞东南一带佳气葱郁,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能重振基业的期待。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①【宋】文天祥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晴岚浮汗漫②,还障天东半壁。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注】①南康军:宋行政区划名称,今江西境内。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大都,途经南康军作此词。和苏韵: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②汗漫:宽阔无边的水面,这里指长江。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从庐山起笔,气势磅礴,“凄凉处”在辽阔的意境中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基调。B.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谋篇布局类似。C.词人以“孤舟”自喻,嗟叹自己身处国家倾覆之际,流露出被俘后前景幻灭的绝望。D.词人曾途经此地,如今又再路过,可是今昔之间,人事已换,年华空老,不胜感慨。15.有人曾评文天祥《酹江月》:其于兴衰,未尝不耿耿也。请结合本词具体词句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答案解析】14.C【解析】“流露出被俘后前景幻灭的绝望”错。从“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可知,词人尚存一线重振旗鼓的希望。15.①词人对国土的沦丧耿耿于怀。“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山河依旧人事已换,流露出词人对故国倾覆的悲叹;“风急波翻雪”词人用翻涌的波涛,暗喻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寄寓词人对国运的深切担忧;“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描写途中月夜见闻。描写元兵的号角声响彻夜空的情景,表现出词人眼见大好河山沦为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②词人于故国的恢复耿耿于怀。“还障天东半壁”暗示江山仍存半壁;“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直呼国运未尽,志士仁人犹在,此一处写出词人存一线重振旗鼓恢复江山的希望,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斗志和坚贞不移的品格。【解析】①词人对国土的沦丧耿耿于怀。“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庐山依然如旧,最使人凄凉的,是一望无际的江南风光景物。山河依旧人事已换,流露出词人对故国倾覆的悲叹;“风急波翻雪”,风涛怒吼,翻卷起雪花般的波浪万斛。此句不仅是写景,更隐喻现实。词人用翻涌的波涛,暗喻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寄寓词人对国运的深切担忧;“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夜夜人静,寒月高挂,愁绪满怀,听得胡笳声声,嘹亮凄苦。描写途中月夜见闻。描写元兵的号角声响彻夜空的情景,表现出词人眼见大好河山沦为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②词人于故国的恢复耿耿于怀。“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山色空自翠碧,晴烟随处飘动,漫无边际,又遮蔽住东南半壁河山,“还障天东半壁”暗示江山仍存半壁;“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天地尚未老去,地钟神秀,应还有英俊人杰辈出。直呼国运未尽,志士仁人犹在,回顾近年来的坎坷经历,不由得悲愤填膺。然而,词人尚存一线重振旗鼓的希望,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斗志和坚贞不移的品格。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①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②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③。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①柳宗元,贞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贬至永州十年,后又至柳州,此诗写于贬谪柳州期间。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柑橘树。③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橘树当作奴仆,可以谋利。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从爱柑写起,起句叙事平平,但从“手种”“二百株”等词句中,足见诗人对柑橘树之喜。B.颔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C.颈联遥想柑橘开花结果的热闹场景,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不知届时自己是否还在此地的复杂心绪。D.诗人将一颗不平静的心隐藏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形成了“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16.清人姚鼐评价此诗时有言:“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请结合尾联说说理由。【答案】15.B16.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②此联表面上是表达对柑树成林滋养受益的期待和喜悦,实际上是自伤迁谪之久,只能望柑之成林的无奈,“坐待”一词表明作者虽有志向但又无法实现而不得不忍受的压抑与悲痛。貌似宽解语,实则不平气。③诗人反话正说,用平缓的语调表达深深的痛苦,增强了悲情,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B.“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错误,从“不学荆州利木奴”可知,作者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足见其爱柑理由并非是想要以种柑发家致富,而是因为橘树天生美好的品德。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是说诗人咏物言志,借柑橘来表达自己迁谪的无奈、悲伤。结句“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坐待成林日”表明时间之久,彼时作者也已年老,“滋味”“养老夫”更是作者的一种期待和喜悦,足见作者乐在其中。结合注释①可知,此诗写于革新失败后被贬谪柳州期间,作者曾中进士登科第,入朝为宫并积极参与革新。“坐待”一词表明了作者虽有志向但又无法实现而不得不忍受的压抑与悲痛。由此可见,作者自伤迁谪之久,只能望柑之成林的无奈。“若教”的假设说来轻松,似是宽慰自己,实则是无奈的表现,倘若当真要等待柑橘成林来为作者养老,那作者的壮心抱负不全都无法实现了吗?这看似自得其乐的平缓之下是作者内心的沉重,喜悦之下是作者更深的悲痛,反话正说,更具增强了悲情之浓厚,引人深思。可见清人姚鼐所评“而托词反平缓,故佳”。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巴丘书事【宋】陈与义三分书里识巴丘①,临老避胡初一游。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未必上流②须鲁肃③,腐儒空白九分头。【注】①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②巴丘处在东吴上游。③周瑜至巴丘病重,上书孙权举荐鲁肃以自代。15.下列选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三分书”而不用《三国志》,暗示当时河山分裂,中原沦陷的局面,引出下句避乱巴丘的现实。B.颔联写的景色苍凉激越,意境雄浑阔大。这两句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用的艺术手法不尽相同。C.最后一联用“九分头”去呼应首句的“三分书”,写自己避难飘泊中,仍念念不忘国事,焦急得头发都全白了。D.陈与义这首诗含蓄蕴藉,感时伤事,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和忧国忧民的杜甫诗的风格相近。16.《唐宋诗举要》中赞赏本诗的颈联“吐”字,说“言水落而洲出也,吐字下得奇警”。“奇警”是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请结合诗句鉴赏“吐”字的“奇警”之处。【答案】15.C16.①“吐”字化静为动,新奇特别。诗人眼前是洞庭湖中的沙洲因水少而露出来的静景,作者用“吐”写出了江湖主动吐出了沙洲的动态。②“吐”字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出了生命,生动形象。江海是自然之物,作者赋予它们生命力,能吞吐沙洲。(此条答“比拟”也可。)③“吐”字包含了作者的奇特丰富的想象:丰水期江湖吞进了沙洲,枯水期江湖吐出了沙洲。(此条答“虚写”也可)【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C.“仍念念不忘国事,焦急得头发都全白了”错,诗句用的“空白九分头”,意为“大部分头发白了”。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①“十月江湖吐乱洲”意思是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吐乱洲”是指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诗人用一“吐”字化静为动,新奇特别。诗人眼前是洞庭湖中的沙洲因水少而露出来的静景,作者用“吐”写出了江湖主动吐出了沙洲的动态。②此句运用比拟的手法,用一“吐”字将无生命的洞庭湖写出了生命,生动形象。江海本是自然之物,作者用一“吐”字赋予它们生命力,能吞吐沙洲。③此句运用虚写的方式,“吐”字用得生动险劲,用一“吐”字包含了作者的奇特丰富的想象:枯水期江湖能吐出沙洲,同样丰水期江湖也能吞进沙洲。想象之奇令人赞叹。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戍伊犁”。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慨万端,写下此诗。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置非常险要。B.颔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大漠苍茫,条件艰苦,令人生畏。D.尾联用“崤函之固”来作比,以崤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16.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戍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答案】15.C16.①诗歌意境阔大雄浑。雄关接天,飞阁与秦地树木相连,城墙压低陇地云烟,天山耸拔,戈壁苍茫。(或写:景色雄奇壮观。嘉峪关高与天接,阁楼凌空欲飞遥接秦树,长城城垣压低云烟,天山陡峭耸立,戈壁辽阔无边,一派形胜雄奇之景。)②情感格调高昂慷慨。诗人虽是万里谪戍伊犁,但本诗情感却毫无低沉悲观之意,而是洋溢着对雄关峥嵘壮观景色的赞美,和对国运的忧思。(未答出“情感格调”等词,能准确答出两种情感亦可。)③用语雄健豪放。“百尺”“万里”写空间之高广,“千古”写时间之弘远;“斜压陇云低”“一丸泥”使用夸张;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等能力。C.“大漠苍茫,条件艰苦,令人生畏”错误,第六句“翰海苍茫入望迷”意思是,看了使人入迷的,是那关外空阔无际的戈壁滩。是以大漠苍茫衬托嘉峪关的雄奇壮美,不是写条件艰苦,令人生畏。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高壮”即气象高远、景象壮观、胸襟阔大、情感激昂等。从诗歌意境来看,“严关百尺界天西”,极写雄关高大,仿佛上连西天,不但界定地理的疆界,还界定了西天的疆域;“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夸张手法,写出嘉峪关远连秦地树木,高大的城墙甚至压低了陇地的云层,从上下左右的空间范围写出雄关的高大壮阔;“天山巉削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写出出关所见的壮阔景象,天山陡峭高立,戈壁苍茫辽阔,整体意境呈现出雄奇壮阔之态。从诗人的情感格调来看,虽然是“被革职,‘谪戍伊犁’”,但诗歌中却无一丝被贬谪的怨怼悲哀之情,反而充满了面对雄奇边关之景的赞叹之情,前三联的雄奇壮阔之景,展现出诗人阔大的胸怀与高昂的激情,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流露出诗人对于此地险要,担忧国运的忧思。从语言特点来看,诗人用词与修辞特意用了能展现广阔雄奇特征的词语,如“百尺”“万里”,写出空间的高大与广阔;“千古”突出时间的久远。在修辞上,多用夸张,如“斜压陇云低”,说城墙高大到压低了天上的云层,又把函谷关比作“一丸泥”,通过缩小夸张,来极写嘉峪关的雄壮,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初罢中书舍人①白居易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②,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注】①作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上书言河北军事不被采用,自请去外地任职,于长庆二年七月十四日被罢中书舍人,除授杭州刺史。②对君主进谏,劝善规过。亦泛指议论国事兴革。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出于自谦,将自己的为官经历称为“拙宦”,并以“怕素餐”体现自己为国为民的雄心。B.虽被罢免,但白居易仍对君臣共议国事的其乐融融、妻子孩子免于饥寒的安定生活有所渴望。C.尾联表示,自己一点恩宠都没有得到过,不罢休的话还想寻得什么样的官来做呢?体现诗人的愤懑不平。D.本诗与《钱塘湖春行》写于同一年,但心情完全不同,分别体现在朝为官的无奈和外任为官的闲适。16.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请结合诗句,谈谈此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5.A16.①“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是“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②“自惭拙宦叨清贵”意为“惭愧自己不善为官叨扰了高官贵人”,“不休更拟觅何官”意为“不罢休的话还想寻得什么样的官来做呢”,体现白居易对“上书言河北军事不被采用”的愤懑。③“怕素餐”,指“怕自己无功受禄,不劳而食”,体现了“自请去外地任职”的心理原因。④颈联写道:我性格疏放哪里能够久久承奉皇上的恩德,命运不好本来就知道成事很艰难。体现白居易“被罢中书舍人”的内在原因。【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诗人出于自谦”“并以‘怕素餐’体现自己为国为民的雄心”错误。诗人称“拙宦”不是因为自谦,“为国为民的雄心”也定位不准,由后文的“叨(叨扰)”以及“怕素餐(怕自己无功受禄,不劳而食)”和全诗情感来看,体现的是一种愤懑和自嘲自解。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是“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自惭拙宦叨清贵”意为“惭愧自己不善为官叨扰了高官贵人”,首句主要扣住“惭”字,表达了诗人初罢中书舍人时的羞惭与愧疚之意。“不休更拟觅何官”意为“不罢休的话还想寻得什么样的官来做呢”,诗人指出,自己就应该“被罢免”,而且根本没有资格再在新职务上挑三拣四,这样写,体现白居易对“上书言河北军事不被采用”的愤懑。并且通过诗人的期望和现实的反差,诗人的愧疚越是深重,越是能表现诗人一心报国忠诚酬君的至诚和热切,折射出诗人的赤胆忠心。“还有痴心怕素餐”意为:(如今已经被罢免了),我还是一片愚痴之心,害怕自己尸位素餐。诗人已经被罢免了中书舍人的职务,但是内心还是害怕自己尸位素餐,突出了一个“痴”字,可以想见诗人平素为官时该是何等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赤诚忠贞之心。“怕素餐”,指“怕自己无功受禄,不劳而食”,体现了“自请去外地任职”的心理原因。“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意为:我性情粗疏迂阔,哪里应该久久地承奉皇上的恩德;我命运不好,本来就知道成事艰难。这是诗人对此次免官的作出的反思与总结。对于被罢免官职的原因,诗人经过反思,总结为“性疏”“命薄”两条,即性情迂阔和命运不好。表面上看,二者都是诗人自身的问题,似乎与他人无关,流露出诗人的自怨自艾自惭自愧的情绪;实际上,联系背景,诗人被罢免的真正原因是“上书言河北军事不被采用”,即诗人的主张与天子不合。作为侧近之臣,主张与天子不一致,说明天子与诗人已有分歧,天子可能已经不再宠信之人,这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选择自请去外地任职,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观点主张的坚守,一方面通过描写“合则来,不合则去”的行动,既照应了前两联的内容,又表现了自己不卑不亢的士人君子之风。体现白居易“被罢中书舍人”的内在原因。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续哀雨诗①(其三)王夫之羊肠虎穴屡经过,老向孤峰对梦婆②。他日凭收柴市③骨,此生已厌漆园歌④。藤花夜落寒塘影,雁字云低野水波。樾馆⑤无人苔砌冷,桂山⑥相较未愁多。【注】①诗人曾作《哀雨》组诗,后佚失,此时妻子亡故,诗人作续诗以悼念。②梦婆:相传苏轼贬官昌化,遇一老妇,谓轼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乡人因呼此妇为“春梦婆”。后用以感叹荣华富贵变幻无常。③柴市:文天祥就义的地方。④漆园歌:庄周曾作过蒙县漆园吏,其妻死后,庄子鼓盆而歌,以示超脱。⑤樾馆:山中木屋。⑥桂山:南明反清复明义军驻地,在今桂林,后被清兵攻陷。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是诗人对抗清失败后与妻子辗转逃亡的回忆,九死一生,如同梦境。B.诗人不喜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旷达,深切表达对亡妻的思念。C.颈联描写居住环境,用藤花、寒塘、雁群等意象渲染凄清和孤寂的氛围。D.在尾联中,诗人着重抒发了因抗清失败而满腔爱国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16.王夫之认为诗歌“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于言,可以怨矣”,即诗歌需有真切的情感但要注意情感的节制,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种诗学主张的理解。(6分)【答案】15.D【解析】由尾联中的“未愁多”可知,尽管处境艰难,诗人仍在自我鼓励。16.①情感表达真切:“羊肠虎穴”感慨抗清斗争的艰险(1分),“凭收柴市骨”表达报国热情和牺牲精神(1分),“已厌漆园歌”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悼念(1分),颈联选用藤花、寒塘、雁等多个意象渲染孤寂凄凉的心境(1分)。②情感表达节制:九死一生的艰难苦恨于“对梦婆”处戛然而止(1分);凄凉孤寂的绵密感在“未愁多”处及时止住,以自勉作结(1分)。【评分标准】:“情感表达真切”有4个点,每点1分,意到即可,共4分,“情感表达节制”有2个点,每点1分,意到即可,共2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视意到程度酌情给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钢门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非电量电测仪表及装置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汉白玉门窗框架、门槛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电工用石棉水泥压力板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高压电力控制配电板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买被套居间合同样本
- 出售环卫车辆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黑龙江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冶金行业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高管团队研发背景、企业管理变革与双元创新
- 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发展报告 2023-2024
- (2025)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
- 晨光医院救护车驾驶员考试题
- 《常用灭火器常识》课件
- 矿业权评估师岗前培训课件
- 二年级家庭教育讲座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GB/T 24008-2024环境影响及相关环境因素的货币价值评估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1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及组织环境分析报告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