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课外自读劳山道士Word版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1.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课外自读劳山道士Word版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2.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课外自读劳山道士Word版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3.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课外自读劳山道士Word版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4.gif)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二单元课外自读劳山道士Word版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cdc7b2c1338fbfbcfe53352f8173615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自读劳山道士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赏析]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阑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突显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胆识超群,气度豪迈,下语精妙。“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悲凉。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词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思考]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下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一、字音负笈(jí) 蒲团(pú) 稽首(qǐ)采樵(qiáo) 分赉(lài) 盎盂(yú)挹注(yì) 未谙(ān) 逡巡(qūn)蓦然(mò) 揶揄(yé)(yú) 舐痈(shì)伧父(cānɡ) 疢毒(chèn) 踣倒(bó)二、通假字(1)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然”通“燃”)(2)诒之(“诒”通“绐”,欺骗)三、一词多义(1)顾eq\b\lc\{(\a\vs4\al\co1(①惊顾之间,已复为箸(动词,看),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难道),④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动词,关心)))(2)固eq\b\lc\{(\a\vs4\al\co1(\a\vs4\al(①我固谓不能作苦(副词,本来),②请略陈固陋(名词,浅薄))))(3)胜eq\b\lc\{(\a\vs4\al\co1(①然不胜酒力矣(动词,禁得住),②胜地不常(形容词,优美的),③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副词,尽,全),④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名词,胜利)))(4)也eq\b\lc\{(\a\vs4\al\co1(①势不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也(表示肯定语气),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用在句中表示停顿),③毋从俱死也(表示祈使语气),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示疑问语气),⑤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示反问语气),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判断)))四、词类活用(1)请师之(意动用法,拜……为师)(2)竟不少减,心奇之(意动用法,以……为奇)(3)额上坟起(名词作状语,像坟包一样)(4)月明辉室(名词用作动词,辉映,照亮)(5)王面墙(名词用作动词,面对)五、古今异义(1)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古义:离开。今义:到那里。(2)弟子操作多日古义:操劳,劳苦。今义: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六、文言句式(1)何术之求(宾语前置句)(2)一道士坐蒲团上(省略句)(3)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省略句)七、文学常识内容见第6课文学常识部分。八、整体预知eq\b\lc\\rc\}(\a\vs4\al\co1(第一部分(1):求师学法(开端),第二部分(2~4):\b\lc\{\rc\}(\a\vs4\al\co1(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b\lc\(\a\vs4\al\co1((发展),,,(高潮))),第三部分(5):结合现实,作者评述此事))eq\a\vs4\al(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文脉探究]eq\a\vs4\al(1.)本文中的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点拨】王生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不同于鬼怪,也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物形象。他能“慕道”,并能“请师之”,说明他也有思想与追求;能“谨受教”说明他也试图学好,可是,在“手足重茧”的情况下便“阴有归志”,立场不坚定。但看到了师傅演法后“欣慕”、“归念遂息”,但最终“苦不可忍”,决意离去。总而言之,王生没有恒心和毅力,不吃苦,没有意志力,而且又爱慕虚荣。eq\a\vs4\al(2.)从王生的身上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点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只有经历种种肉体上、精神上的磨难,才能获得成就。我们做事情首先要端正态度,思想应纯洁。eq\a\vs4\al(3.)文章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点拨】这篇情节离奇的小说,在跌宕起伏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王生慕道前往学道,浅尝辄止,作者在最后一段评论中对其进行了批评,并借古讽今,揭露当时社会的弊病。eq\a\vs4\al(4.)文末异史氏的那段话该如何理解?【点拨】这一段是作者发表议论的段落,也是本文与现实的结合点。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一些如同王生的人,学无所成而又爱显才能,终至碰壁。
eq\a\vs4\al(1.)写法归纳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故事虽短,但一波三折,求师学法,师父教法到演法失灵,一气呵成,峰回路转,自然流畅。eq\a\vs4\al(2.)技法指导(1)波澜跌宕法。所谓“波澜”,是指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吊起读者紧张的心情,以吸引读者。例如《水浒传》中写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段,可谓波澜起伏。文章的曲折起伏:一是来自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曲折起落,因此,写作时一定要研究生活;二是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参差错落、跌宕起伏要深刻地体验,尤其对处于事件情节中心的人物形象有全面的感受,才能写得合乎生活和艺术的逻辑;三是作者叙事时既要考虑生活的逻辑,又要合乎读者的接受心理。平铺直叙固然令读者松弛,而一味地风风火火,脱离生活逻辑的紧张也令读者疲倦。(2)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本式的基本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3)抑扬生变法。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在具体写作中,正确运用此法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从整体上着眼,安排好轻重、主次、详略。二是要掌握好“度”和转换的自然。(4)照应圆合法。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小说创作时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这就是所说的“照应圆合”法。随堂练笔阅读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回答问题。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的摸鱼儿这首词的词意一波三折,结合词中的句子简析其中蕴含的深意。答:【参考示例】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这是第一层。“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料。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像“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缠绵曲折,沉郁顿挫,是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一、基础知识eq\a\vs4\al(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薄暮(bó)负笈(jí)樵苏(qiáo)B.未谙(àn)逡巡(qūn)疢毒(chèn)C.颠蹶(jué)行七(hánɡ)重茧(jiǎn)D.光鉴(jiàn)共酌(zhuó)灯烛(zhú)解析:选B。“谙”应读ān。eq\a\vs4\al(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薄:迫近,靠近B.月明辉室,光鉴毫芒鉴:照清C.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项:脸庞D.头触硬壁,蓦然而踣踣:跌倒解析:选C。“项”应指“脖子”。eq\a\vs4\al(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叩而与语,众诺而退)) B.eq\b\lc\{(\a\vs4\al\co1(授以斧,乃以箸掷月中))C.eq\b\lc\{(\a\vs4\al\co1(师乃剪纸如镜,乃传以诀)) D.eq\b\lc\{(\a\vs4\al\co1(竟不少减,心奇之,何术之求))解析:选D。A项,“而”表示顺承关系;B项,“以”介词,把;C项,“乃”副词,于是;D项,“之”前一个是代词,后一个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eq\a\vs4\al(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几上肴核尚存C.颇僭于上D.一道士坐蒲团上解析:选BD。B项和D项都是“上面”。A项是“向上”,C项是“皇上”。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eq\a\vs4\al(5.)与下面例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道士笑而允之A.亦可慰求教之心B.何术之求C.又曰:“试入之。”D.遂助资斧,遣之归解析:选D。代词,“他”。A项,助词,的;B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代词,墙。eq\a\vs4\al(6.)本文段从哪些方面刻画了王生的形象?试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答:答案:文章主要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刻画其形象。eq\a\vs4\al(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译文:(2)此来为不负也。译文:答案:(1)现在经过了两三个月,不过是整天砍柴。弟子在家里,不曾受过这种苦楚。(2)这次来就不算白来了。eq\a\vs4\al(8.)王生学道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答案: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人学不到真本领,最终只有碰壁的下场。(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B.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C.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D.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解析:选D。“惟其言是听”是宾语前置句,应该断开,“皆其谋也”是判断句,也应断开。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擢上第”中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解析:选A。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解析:选C。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译文:(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译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劝”“罢”,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劾”“申”。答案:(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2)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自为他辩护救他。参考译文: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旁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唯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雇佣协议书
- 公司股金终止合同范例
- 客运站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完善与实践应用研究总结与反思考核试卷
- 新型材料在海水淡化技术的膜材料创新考核试卷
- 农村矿山租赁合同范本
- 仓库杂物出售合同范本
- 农村购买合同范本
- 修路付款合同范本
- 报纸网络版运营与管理考核试卷
- 医院食堂用工合同范本
- 光伏电缆桥架敷设施工方案
- 文山-砚山天然气支线管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工人工资结清证明范本
-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
- 江苏省船舶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第二版)
- 高一寒假学习计划表格
- 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3(J) T 145 201
- 2023年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KDMBD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 苏教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能量》表格式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