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1.gif)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2.gif)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3.gif)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4.gif)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da16423b7741a5e53ad645e90f27d21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 编制:.框批准:.日期:.第第页共30页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1.1本试验室简介1.2本试验室业务范围第二章质量方针与目标2.1质量方针2.2质量目标2.3质量承诺第三章管理要求3.1组织与人员3.2人员3.3质量管理体系3.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3.5记录第四章技术要求4.1设备和标准物质4.2检测校准方法4.3设施和环境条件4.4抽样和样品处置4.5结果报告附件附件1组织机构图附件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件3工地试验室平面图附件4试验室人员情况一览表附件5试验检测业务范围表附件6仪器设备一览表第一章概述1.1本试验室简介本试验室名称为。本工地试验室现有试验检测人员4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3人,大多毕业于路桥、土建专业,并经过专门的试验培训,具有较丰富的试验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本试验室现有试验仪器、设备资产约30万元,房屋面积260M2,设11个分室即来样沥青室、沥青混凝土室、集料室、土工室、水泥室、水泥混凝土室、化学室、力学室、检测室、留样室、资料档案室,室内宽畅明亮,室外干净整洁。本试验室遵循科学规范,先进准确、公正及时的工作方针,统计本项目的试验工作量,全面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本工程全过程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2本试验室的业务范围按照母体试验室授权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进行试验检测工作;第二章质量方针与目标2.1质量方针科学规范、先进准确、严谨求实、遵纪守法。2.1.1科学规范——严格按照评审准则建立、运行、完善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以先进的体系确保中心员工的工作质量。2.1.2先进准确——检测人员在采样、检测活动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数据可靠、结论正确。2.1.3严谨求实——检测人员在采样、检测活动中精心准备,精心操作,精心计算、复核,精心制作检测报告。2.1.4遵纪守法——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心的公正性声明和工作人员守则,保证独立判断、诚实准确。2.2质量目标2.2.1加强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设备仪器完好率100%,仪器检定率100%,试验人员持证率100%。2.2.2质量第一,检测准确率98%,杜绝出具假报告或伪造数据现象。2.2.3加强学习教育,组织各种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学习,对颁布的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不定期的组织学习。2.3质量承诺2.3.1本试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2.3.2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2.3.3不得参与和检测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第三章管理要求3.1组织3.1.1组织机构工地试验主任是本试验室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全室机构设置、资源配备和职责分配。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其余各类管理人员:资料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3.1.2岗位职责和权力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1.在项目经理、总工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试验室的工作。负责贯彻执行交通部和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试验检测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指导、协调整个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制定试验检测计划,安排日常检测任务,完善内部管理工作。负责对工地流动试验进行监督、检查与管理。负责试验检测报告的审核。负责对试验检测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定期学习。负责检查试验室月度、年度试验检测任务的完成情况。负责试验检测工作中反馈信息的处理。10.负责将工程检测结果及时报告总工及项目经理。11.勤政廉洁,秉公办事。试验检测人员岗位职责熟悉掌握试验业务技术,严格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正确进行各种试验工作。严格遵守各种制度,必须坚持原则,不循私情,不弄虚作假,严格保证试验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常操作,保持仪器设备及操作间的清洁整齐。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及保养制度,做好运转、维修、保养情况登记。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操作,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对试验数据负责。参与本室的日常工作管理。试验完成后,及时出具试验报告。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全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管理。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保养和维修工作,使之处于完好状态。负责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和自检工作。负责对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和建立设备档案。严格执行各种仪器的使用维修制度。负责本室的仪器设备外借和送还登记手续。负责调查因试验事故引起的仪器设备损坏的原因,对当事人的责任大小作出判断。资料档案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负责试验规程、计量标准、技术资料和各种验收评定标准的搜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负责原始记录、试验检测结果记录、试验检测报告、仪器设备帐册的归档和管理。负责室内各项办公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工作。有权拒绝无关人员进入资料室,有权拒绝打印、复印未经审查批准的资料、文件。做好技术资料的保密工作,未经室主任许可,任何人不得调阅技术资料。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负责样品接收时的状态检查,负责实施样品的唯一性标识;负责样品养护室的管理工作,对养护室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负责库存样品的出入库、流转管理,防止库存样品污染、损坏、延误检测时间等情况发生;负责根据规定的要求、方法,进行样品制备,防止样品污染、混杂、丢失;及时清查处理过期样品;对库存样品的保密负责。试验室工作职责在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业务上受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指导。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编制实验工作计划。负责各类原材料试验、过程试验、各种配合比设计,及时提供试验报告。负责有关试验的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及时统计分析,定期向主管部门上报。换算和发放施工配合比,督促现场试验检测人员及时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做好施工控制,对施工现场因施工失控,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有权予以制止。负责地基和路基填料试验,协助有关部门抽查路基及地基的压实质量。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和事故分析工作。参加有关试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保证试验检测环境的规范性。建立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台帐,妥善保存试验资料。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调配、使用、维修、检定及年度计划。文件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试验室所有的原始数据,技术资料、试验、检测报告和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等,均由本室负责收集、保管。及时收集最新的规范和规程,已作废的老规范、规程在新规范、规程实施后及时封存。存档的试验、检测报告不外借、不复制(指非本试验室人员)。没有试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任何人不得调阅存档试验、检测报告以及微机内的技术资料,做好文件保密工作。原始数据、试验报告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存。保持本室的环境卫生,防止资料霉变、虫蛀,应采用湿式打扫,减少灰尘。样品的收发、保管和处理制度凡有委托试验的试样,应及时登记,登记时应查明试样的数量、规格、龄期等是否符合要求。接收试样后,收样人员应及时标明试样编号,在指定的地点存放,存放地点要能保证试样要求,要防止日晒雨淋和丢失。收样人员应根据试样的试验要求,分别交试验人员进行测试。试样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和破坏几何形状,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测试前需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对于水泥,钢筋,沥青,芯样及不合格样品均需留样保存,所有留样从试验报告发出之日起,保存一个月备查。检测、复检和判定制度检测工作是质量检验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检测之前必须严格检查仪器、量具、材料及水电等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有关记录。检测中心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完整无缺,不得涂改(包括数据、图表、图片、现象说明等),记录应是第一手的,不得抄整。检验人员应采用误差分析知识正确处理原始数据,不得擅自取舍数据,并按有关公式推算结果,由复核人复核。相关部门对样品的检测结果要求复验时,应由试验室主任指定制定校核人仔细复核试验程序及数据,如发现试验程序及数据均无错误,则一般不予复验,如相关部门坚持复验要求,则另定协议重新来样。试验工作完成后,由试验人员拟写试验报告,要求报告质量完善,依据充分,结果准确,结论合理,文字简练流畅,签名后连同原始记录送复核人审定签字批准,最后由档案管理员加盖交通工程工地试验专用章。原始记录由档案室负责归档保存。0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各岗位责任人对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及试验室安全负有全部责任并对试验室主任负责。对仪器设备的技术说明资料、验收及工作记录、校准检定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及调转搬运记录等。仪器设备实行检定校准制度,所有试验仪器设备根据其性能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检定校准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得用于试验检测工作;所有仪器设备由岗位责任人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及使用情况分别贴上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停用证(红色)及封层(蓝色)四种标志。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断电、擦洗清扫,保持仪器清洁;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于与试验无关的工作。1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试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处必须张挂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2.非本室试验人员严禁试验操作,不得随意乱动、调整、靠近。否则,将承担一切责任。3.电器设备需保持完好无损。任何人不得私自增设和移动电气线路,增加负荷。4.由专人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按照用电规定,保证电气设备、线路的正常工作。5.危险性的试验、检测设备需有安全防护装置,每次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在醒目处张贴危险源(点)控制牌,6.在仪器设备的适当地方,必须备有消防器材,所有人员应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7.严禁易燃易爆品和有毒试剂乱放,如试验确实需要,必须严格采取防护措施。各种化学试剂要妥善安放,小心使用。危险品的购买,需填写购买申请,中心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购买;8.危险物品库应按规定与周围的建筑设施、电源、火源、水源等间隔一定距离,并按各自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10.危险品的发放采用限额发放制度,用多少,领多少,剩余者应退回危险品库,任何人不得自行保存;11.每天下班前,必须切断总电源,关好门窗。12.试验室和仪器室要保持整洁,室内外定时清扫,保证室内外环境卫生。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必须对不合格品进行严格控制,以合同、产品技术标准规范为控制的基准,采用合适的方法,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置方式有:退货、挑选使用、返工、降级接受。经检验和试验被判为不合格品的原材料,物资部应及时做好不合格品的隔离工作;试验室应及时与物资部联系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汇报。对不合格的产品能返工的,返工后必须按原检验规定重新检验并作好记录。不能返工的,按质量事故处理,要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及时处理。3.2人员3.2.1总则人员是一项重要资源,一个机构的水平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对人员的管理确保了机构的技术水平。3.2.2工作人员守则——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交通工程试验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试验规程、规范和方法,检测方面的法律。——遵守纪律,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手册》及内部规定,工作时间内应佩牌上岗。——工作热忱,服务周到,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认真踏实,对工作积极奉献。——不假公济私,不弄虚作假,不营私舞弊,不伪造试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不出具假报告。3.2.3人员配备4.3.1根据业务范围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第12号)文相对应试验资质的要求配备了足够和合格的人力资源;4.3.2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详见《组织机构框图》、《试验室人员情况一览表》。3.2.4资格要求试验室主任a)熟悉和掌握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试验检测方面的政策、方针、法规、规范、规程,以及国家计量、标准化和质量方针和政策。b)熟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规范和方法,掌握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相关技术。c)掌握法制计量管理和科学计量管理知识及数理统计方法,具备审核试验检测报告的能力。d)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或相关工作五年以上,具有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e)持有试验工程师证件。试验人员a)熟悉各项检测的方法、程序,了解检测工作的目的。b)具有有关材料、测试过程和工作环境的知识;c)具有试验员证书。仪器设备管理员c)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d)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件;3.2.5人员教育和培训为实现本试验室人员的有效管理与优化配置,试验室制定并执行《人员培训管理程序》,确保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其技能、经验和意识等方面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适时培训。3.2.6人员的监督和考核a.综合室组织试验人员参加国家、市主管部门组织的人员取证考核和试验室组织培训所需的考核;d.试验室主任应对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综合室取得联系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保证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3.2.7人员技术档案综合室为员工保存一份完整的个人技术经历文件,建立一份相应的技术档案,以便需要时易于查阅。该文件含有技术履历表、学历学业证明、任职资格证明、能力培训证明,各阶段培训证明、技术业绩和技术经验的各种技术获奖证明等。3.3质量管理体系3.3.1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公正,加强内部管理,是实施质量管理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质量的功能,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体系,使之有效地运行,以保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3.3.2职责工地试验室主任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所有人员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利和资源,其他工作人员在主任的领导下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管理体系的良好运作和质量文件的实施。。3.3.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件。3.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3.4.1.总则当管理或技术活动不符合管理体系文件或检测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时,应实施《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对不符合工作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时执行纠正措施程序,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以实现持续改进。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中,寻找任何对管理体系有改进的机会,使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3.4.2.职责不符合项的发现识别:相关部门和试验室人员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制定及有效性验证:工地试验室主任3.4.3.内容本试验室制订《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作出以下规定:a.不符合项的识别由试验检测人员及试验室主任负责。b.不符合项识别后,由责任部门(人员)采取纠正活动。本试验室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程序》,使工作中发现的不符合检测工作或管理体系的不符合得到及时地纠正并防止以后再发生,以实现本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工作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采取纠正措施应由试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并落实职责,保证纠正措施得到有效控制。本试验室内所有人员在检测工作中,无论在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当发现有任何改进的机会应及时向试验室主任提出。3.5记录3.5.1记录要求检测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测活动中所有观测到的原始数据和现象。每项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原始记录应当字迹工整、清晰,内容齐全,不得省略与涂改。检测观察数据、结果和计算值应在工作活动时予以现场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校核人员应对试验人员填写的原始记录进行认真系统的审核,以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当记录出现错误时,由原记录人员杠改并保持原记录仍可辨认,即在原废除的数据(或文字)上划二道水平线并加盖执行人的名章或签名后,再在错误记录的右上角填写正确的有效的数据(或文字)。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3.5.2记录保存所有记录应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对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另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程序来保护和备份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并明确规定记录的保存期。技术要求4.1设备和标准物质4.1.1总则规范仪器设备与标准物质的配置、采购、标识、使用、维护管理,确保其满足检测工作要求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试验室要设置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建档、检定等管理。4.1.2仪器设备的配备应正确配备与试验、检测能力相适应的全部仪器设备。试验、检测使用永久控制以外的仪器设备,必须是仅限于频次低、价格昂贵和特殊项目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保证符合本手册及有关技术要求,并取得委托方同意。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执行维护保养程序,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的状态。4.1.3.仪器设备异常情况控制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遇误用、误操作、超负荷突发故障和事故,发现检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校验表明有缺陷,应立即停机断电。并加贴停用标志。经排除故障,对影响设备技术指标的应重新校准、检定或通过能力验证表明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4.1.4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使用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须由培训合格人员操作;实习生和换岗人员实习操作须有培训合格人员在场指导监护;使用跨岗位仪器设备,需经试验室主任同意。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应发放到设备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和阅读。使用仪器设备需在满足检测要求、环境要求条件下按操作规程操作,使用合格的仪器设备,同时应及时记录仪器状况。仪器设备保管员及综合室有权监督检查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纠正、制止违章使用和操作。4.1.5.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的档案资料由仪器设备员负责收集和整理,由资料管理员负责登记、保管。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商、购置价格、购置日期、出厂编号、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编号(为仪器设备惟一性识别号)、保管人、放置地点、仪器设备目前状态(在用、停用、报废);(2)说明书;(3)仪器检定、校准或验证记录,包括检定校准日期、检定校准周期、证书号、检定单位及电话、有效期、送检人、计量检定(校准)证书原件;(5)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仪器设备损坏、故障、修理记录、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仪器设备存放位置变更记录和仪器设备报废情况记录。4.1.6.仪器设备的标识仪器设备实行标识管理,标志分为合格标志、准用标志和停用标志,标志由仪器设备员按照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结果和管理状态统一粘贴,其他任何人不得更改和变动。合格标志颜色为绿色,用于经计量检定或校准、验证合格,确认符合检测/校准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的仪器设备。停用标志颜色为红色,表明仪器设备目前状态不能使用,但经检定校准或修复后可以使用的,包含:(1)仪器设备损坏者;(2)仪器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者;(3)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4)仪器设备超过周期未检定校准者;(5)不符合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要求者。4.1.7期间核查对使用频度较高或长期稳定性较差的关键性测量设备或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的检测仪器,应利用期间核查(运行检查)以维持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以减少由于设备稳定性变化所造成的测量风险。技术负责人应明确期间核查的设备,并责成试验室负责人制定出有效的运行检查方案,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对其实施进行监督。4.2检测校准方法4.2.1总则检测方法是检测机构公正性、科学性具体体现,规范检测行为是保证检测结果再现性和重复性的前提,也是对检测过程实施控制监督的基础。试验室主任负责检测方法的收集、选用、确定、实施检查和监督。试验员负责检测方法的实施。资料管理员负责检测方法的整理归档。4.2.2方法的选择试验室采用满足试验参数及样品需要并适用的检测方法。优先使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的方法。试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必要时,采用附加细则对标准加以补充,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4.2.3标准的有效版本按优先顺序选择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最新版本的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并应保证其依据准确、有效、齐全,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规范一致。检测标准由资料管理员负责其归档和日常查新工作。4.2.4数据控制试验室主任应组织制定检测流程,以确保计算和数据转换按程序要求进行认真的校核检查。对有疑问的数据应安排必要的验证。试验室对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记录、运算、处理、贮存、报告形成或贮存报告。4.3设施和环境条件4.3.1总则试验室的检测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本试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本试验室应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区域内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设施和环境的日常维护和监控:各检测室试验人员4.3.2环境与设施要求对于试验中产生的对环保有重要影响的废水、废气及其他废气物需经处理后才可排出。对有温度要求的试验室应有温度调节措施,如安装空调设备。对有湿度要求的试验室,应配备排湿或加湿装置以满足要求。在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测时,技术监督人员应特别注意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要求。试验室应配置蓄水池、灭火器等应急安全设施,以免影响检测工作质量。4.3.3.监控与维持检测人员应维持满足要求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并作好监控记录。检测人员应严格在标准或规程所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环境条件应在原始记录中记载。试验人员应做好环境条件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一经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立即终止试验并通告检测人员,对此间出具的检测数据是否受影响做相应处理。4.3.4安全要求为保证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应进行安全教育,检测人员应遵守有关安全工作规定及安全操作规程。对涉及安全的物品应有专门的地点存放,有效隔离、防护。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位置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护设施,有适宜的灭火设施和隔离设施。4.3.4环境保护试验室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得到相应的处置,并符合环保要求。4.3.5工作区域控制在现场进行试验检测时,应在试验检测区域设置一定的区域,并以明显标志,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试验检测工作受到不利影响。进入试验检测工作室的人员应按规定着装和佩牌,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试验检测工作区域。外来人员(包括委托方和上级检查人员)进入试验、检测工作区域,须经本试验室主任许可,由相应业务室人员陪同。进入试验检测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须遵守保密规定和本室的其他规定。4.4抽样与样品处置4.4.1总则检测样品的管理是试验、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测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抽样过程,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交接、保管、运输和贮存,对样品管理状况进行督查,并配合质保人员对样品管理要素进行审核。有关试验人员根据安排负责样品抽样、准备和处置的实施。4.4.2抽样管理抽样应按照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或上级规定的方法进行。现场取样一般应遵循随机的原则,所取的样品应对总体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封样时,应使用适宜的包装物,在现场由各方参与人见证下,进行封样,并作记录(见证人应在记录上签字)。4.4.3样品的接收和识别抽样样品送达试验室后,经试验室主任安排后,相关试验人员应进行交接验收,查看样品状态是否与抽样单或任务单相符。对封装方式的样品,用检查封签是否完整。4.4.4样品的贮存样品室应是由专用且适宜的样品贮存场所,并指定专人负责,限制出入,样品应分类存放,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4.4.5样品的处置试验完毕后需留样的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相应标准规定的期限;特殊样品应根据要求另外商定。4.5结果报告4.5.1总则检测报告是试验室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试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本室的形象和信誉。必须严格结果报告使用、填写、批准、发放和管理,才能出具具有准确、可靠和公正的试验、检测报告,保证试验室质量方针得到实施。4.5.2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试验室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做到如实详尽、清晰明确、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反映检测过程,检测数据和评价意见包括为说明检测结果所必须的各种信息以及采用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4.5.3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检测报告使用A4纸型,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1)试验室的名称;(2)报告和记录的唯一性标识(如序号)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3)被检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4)检测样品的检测的日期;(5)对所采用的检测方法的标识,或者对所采用的任何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6)对报告内容负责的人员的签字、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4.5.4检测报告的编制、填写和打印检测报告应使用规定的格式,所编制的内容应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检测的结果和结论,应按照试验规程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在试验、检测报告中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表述。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填写所用的术语、符号、数值、公式、计量单位和表示,应符合有关规定。检测报告优先采用打印,人工填写做到字体清楚;报告不得有任何更改,如有差错应重新打印或填写,试验、检测报告无具体内容处加一斜杠。检测报告由该资料员统一负责编制和填写,所有对试验、检测报告内容负责的人员均应由本人签名(或电子签名),不得以印章代替。检测报告的编号由资料管理员统一管理,或由计算机(管理软件)自动产生。检测报告经试验室主任签发后,应按规定加盖试验专用章,专用印章由试验室主任负责保管。4.5.5检测报告的管理检测报告的发放应进行登记,由资料档案员负责管理存档,未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和同意,不得任意交予他人。对已出具的检测报告,确因需要进行修改时,必须认真校核,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修改。附件1组织机构图化学分析室土工室集料室水泥混凝土室水泥室沥青混合料室标准养护室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化学分析室土工室集料室水泥混凝土室水泥室沥青混合料室标准养护室工地试验室负责人:留样、档案室力学、标养室现场检测 留样、档案室力学、标养室现场检测附件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检测人员技术素质保证仪器与检测环境保证检测人员技术素质保证仪器与检测环境保证质量事故处理检测进程质量保证突然停电突然停电检测数据事故保持室内检测的温湿度委托部门按检测要求填写委托单仪器维修检定有专人负责检测数据事故保持室内检测的温湿度委托部门按检测要求填写委托单仪器维修检定有专人负责停电是否影响检测结果停电是否影响检测结果检测人员详细填写收样记录按培训计划组织学习按培训计划组织学习对受影响项目重新检测继续进行检测检测事故原因选取适当的仪器对受影响项目重新检测继续进行检测检测事故原因选取适当的仪器设备,按规定进行检测按周期进行送检或自校按周期进行送检或自校检测数据处理检测数据处理定期进行考核合格仪器贴检定合格证定期进行考核合格仪器贴检定合格证不合格仪器停止使用贴停用标签出检测报告检测人员进行复核出检测报告检测人员进行复核人为事故追究责任人为事故追究责任不合格者不准独立操作合格者可以独立工作不合格者不准独立操作合格者可以独立工作试验负责人组织人员采取处理措施试验负责人组织人员采取处理措施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检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检定合格写出事故报告检测人员签字,交复核人员签字写出事故报告检测人员签字,交复核人员签字上报报废确定降级使用存档上报报废确定降级使用存档形成有效报告形成有效报告发放相关部门附件3工地试验室平面图标准养护室沥青砼试验室2沥青砼试验室1集料室/水泥室水泥砼室土工室化学分析室现场检测室留样室楼梯力学室沥青砼试验室2沥青室楼梯附件4工地试验室在岗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和专业职称检测人员证书编号从事试验检测年限1234附件5试验检测业务范围表序号试验检测项目采用的试验检测方法和标准(名称/编号)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主要操作人员备注一集料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1.1颗粒级配JTGE42-2005(T0302-2005、T0327-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新标准石子筛电子天平烘箱1.2压碎值JTGE42-2005(T0316-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压碎值测定仪新标准石子筛电子计重秤压力机1.3针片状颗粒含量JTGE42-2005(T0311-2005、T031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新标准石子筛针片状规准仪游标卡尺电子计重秤1.4含泥量和泥块含量JTGE42-2005(T0310-2005、T0333-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新标准石子筛1.5密度JTGE42-2005(T0304-2005、T0328-2005、T03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容量瓶烘箱1.6含水率JTGE42-2005(T0305-1994、T033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烘箱1.7矿粉亲水系数JTGE42-2005(T0353-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烘箱1.8砂当量JTGE42-2005(T0334-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烘箱砂当量仪1.9液限塑限JTGE40-2007(T0118-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电子天平TG-07烘箱JL-05二水泥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2.1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水泥净浆搅拌机沸煮箱标准法维卡仪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电子天平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雷氏夹2.2胶砂强度JTGE30-2005(T0506-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泥胶砂搅拌机全自动水泥强度试验机SN-03水泥胶砂振实台SN-04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SN-08三水泥混凝土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1配合比设计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标准石子筛水泥混凝土搅拌机水泥混凝土标准振动台坍落度筒标养室温湿自控仪电子秤直尺电液式压力机3.2表观密度JTGE30-2005(T0522-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容积筒电子秤3.3坍落度JTGE30-2005(T0522-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坍落度筒直尺3.4抗压强度JTGE30-2005(T0553-2005、T057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电液式压力机全自动水泥强度试验机SN-03四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4.1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JTGE51—2009(T0804—19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电动击实仪液压脱模器电子天平烘箱4.2无侧限抗压强度JTGE51-2009(T0805—1994、T0843—2005、T0845—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路面材料强度测定仪液压脱模器电子天平电液式压力机标养室温湿自控仪4.3水泥或石灰剂量JTGE51-2009(T0809—19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滴定设备电子天平五沥青(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5.1针入度JTGE20—2011(T0604—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针入度仪恒温水槽5.2延度JTGE20—2011(T0605—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恒温双数显沥青延伸度仪电炉5.3软化点JTGE20—2011(T0606—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软化点试验仪电炉恒温水槽5.4密度JTGE20—2011(T0603—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恒温水槽LQ-07比重瓶LQ-08六沥青混合料(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6.1马歇尔稳定度JTGE20—2011(T0709—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马歇尔电动击实仪马歇尔稳定度仪恒温水浴烘箱脱模器电子天平6.2流值JTGE20—2011(T0709—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马歇尔电动实仪马歇尔稳定度仪恒温水浴烘箱6.3空隙率JTGE20—2011
(T0705-2011、T0711-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恒温水浴沥青最大理论密度仪6.4矿料间隙率JTGE20—2011(T0705-2011、T0711-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恒温水浴沥青最大理论密度仪6.5沥青用量JTGE20—2011(T0722—199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电子天平抽提仪烘箱6.6矿料级配JTGE20—2011(T0725—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标准筛电子天平LQT-06烘箱LQT-12序号试验检测项目采用的试验检测方法和标准(名称/编号)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主要操作人员备注6.7最大理论密度JTGE20—2011(T0711—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溢流水箱沥青最大理论密度仪电子天平七道路工程7.1厚度JTGE60—2008(T0912—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取芯机钢直尺7.2压实度TGE60—2008(T0924—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灌砂筒电子计重秤取芯机电子天平烘箱7.3平整度JTGE60—2008(T0932—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连续式平整度仪三米直尺7.4弯沉JTGE60—2008(T0944—195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贝克曼梁弯沉仪百分表JC-12JC-137.5构造深度JTGE60—2008(T0961—199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构造深度测定仪直尺7.6摩擦系数JTGE60—2008(T0964—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摩擦系数测定仪7.7渗水系数JTGE60—2008(T0971—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路面渗水仪秒表7.8几何尺寸JTGE60—2008(T0911—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水准仪钢卷尺JC-15附件6工地试验室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设备
编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置日期单价
(元)量程或规格准确度检定/校准
周期检定/校准单位最近检定/
校准日期保管人备注SN-01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A无锡锡威仪器机械厂SN-02水泥胶砂搅拌机JJ-5无锡锡威仪器机械厂SN-03全自动水泥强度试验机DY-208JC-无锡东仪制造科技有限公司SN-04水泥胶砂振动台ZS-15无锡锡威仪器机械厂SN-05水泥筛0.9mm浙江上虞市华丰五金仪器有限公司SN-06沸煮箱FZ-31A无锡市路安公路仪器有限公司SN-07标准维卡仪/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N-08水泥(砼)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SH-BY-40B型无锡市华南试验仪器有限公司SN-09胶砂试模40*40*160mm沧州路仪公路仪器有限公司SN-10电子天平YP20002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N-11雷氏夹测定仪LD-50无锡中科建材仪器有限公司SN-12雷氏夹LD-50河北科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N-13量水器170ml/SN-14温度计50℃/SH-01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SJD-60SH-02磁力振动台ZH.DG80SH-03坍落度筒/SH-04标养室温湿自控仪BYS-ⅡSH-05直尺30cmSH-06试模15*15*15cmSH-07电子秤JPS-150kgSH-08容积筒5LJL-01国家新标准石子筛φ300JL-02压碎值仪φ150JL-03针片状仪/JL-04静水电子天平MP51001JJL-05电热恒温干燥箱101-3JL-06游标卡尺200mmJL-07砂当量仪SD-2JL-08电子计重秤JSB15-05JL-09电子天平JS20-01JL-10温度计/LX01电液式万能试验机TSY—2000型TG-01液塑限测定仪LP-100D型TG-02电动多功能击实仪JZ-2D型TG-03路面材料强度试验机LR-20型TG-04液压脱模机/TG-05烘箱101-1TG-06电子天平YP200001TG-07电子天平LD2002HX-01量筒1000mlHX-02量筒500mlHX-03量筒250mlHX-04量筒100mlHX-05量筒50mlHX-06量筒10mlHX-07容量瓶500mlHX-08容量瓶1000mlHX-09酸式滴定管0~50mLHX-10大肚移液管10mlHX-11电子天平MP51001JHX-12电子天平YP10001HX-13李氏密度瓶250mlHX-14电子万用炉/LQ-01软化点仪SYD-2806ELQ-02数显针入度仪SYD-2801E1LQ-03恒温双数显沥青延伸度仪SYD-4508CLQ-04电子天平JA-2003BLQ-05电炉2000WLQ-06低温恒温水浴WSY-090LQ-07比重瓶/LQT-01溢流水箱SDSY2011LQT-02马歇尔击实仪MDJ-ⅡLQT-03马歇尔稳定度仪DF-5LQT-04恒温水槽CF-CLQT-05沥青混合料搅拌机LDHB-ⅡLQT-06混合料抽提仪LLC30LQT-07菲恰尔离心机SF-TDL5LQT-08沥青混合料理论密度仪HLM-3SLQT-09电子天平MP61001LQT-10电子计重秤JSB30-01LQT-11烘箱101-3ALQT-12烘箱101-3LQT-13游标卡尺(0-200)mmLQT-14温度计0-300℃LQT-15手动脱模器--JC-01灌砂筒150mmJC-02电子计重秤BS-30KAJC-03取芯机HZ-20JC-04摩擦系数测定仪BM-ⅢJC-05路面构造深度测定仪--JC-06路面渗水仪/JC-07秒表DIAMONDJC-08钢直尺30cmJC-09连续式平整度仪HDPZ-ⅡJC-10三米直尺/JC-11弯沉仪WC型5.4JC-12百分表0~10mmJC-13百分表0~10mmJC-14水准仪DSZ3JC-15钢卷尺50m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HYPERLINK"/detail.htm?366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AT-PEG-Cy3-生命科学试剂-MCE-8780
- O-Methylcassythine-生命科学试剂-MCE-5707
- 1-2-Distearoyl-3-palmitoyl-rac-glycerol-1-2-Stearin-3-palmitin-生命科学试剂-MCE-3544
- 2025年度解除竞业限制协议通知范本及注意事项
- 二零二五年度版果园承包合同: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自愿调解协议书-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协议书
- 2025年度共享汽车使用权授权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及换房新约
- 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 高效记忆小学英语词汇的秘诀
- 2022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化手册
-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 邮轮外部市场营销类型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效果评估指南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工程与伦理课程
- CKDMBD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 潮汕英歌舞课件
- 田字格模版内容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