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扑头山罗汉洞造像调查_第1页
河北扑头山罗汉洞造像调查_第2页
河北扑头山罗汉洞造像调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扑头山罗汉洞造像调查

山洛汉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义安市大井峪村,西北约1500米。山西省的东部峰是山西省每年流动的第一个峰。当地人俗称“神圣的水”。据说“19世纪的水和神圣的罗汉流”。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西峰东侧,崖上有一石洞,当地人称罗汉洞,洞外有造像56尊,沿崖面自南向北排列,共分五区,九组,大部分坐西朝东。文革期间,造像遭到了严重破坏,几乎所有头像都有程度不同的毁坏。1987年秋,我们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对罗汉洞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按区号报告如下:第一区域位于罗汉洞最南面,有半成品造像一尊,呈坐姿,通高40厘米。龛框底部距天然山石面约90厘米。内装四方面及腰椎在一区北15米处,共有造像三尊,只有一尊是成品,面及手部尽残,左掌心向下,平放在两腿之间,小腿垂直,脚掌平放在地,赤足,通高39厘米。其余两尊为半成品,均通高30厘米。(图版一,图一)型佛像,即历史,2人,3人;左、左下方,5人紧靠三区北侧,有坐像两尊,均刻于龛内,龛高56厘米,宽84厘米,正中上端刻一“主”字,左右各一佛像,呈结跏跌坐状。右侧像左掌心向下,置于左腿上,右手握拳置于右腿上,身穿法衣,通高45厘米。左侧像与右侧像相对称,呈同样姿态,面残,通高47厘米。(图版一,图二)龛的前面有供台,高出天然山石面70厘米,供台面长68、宽43厘米,台上正中凿直径12厘米的焚香炉一个。主佛与莲台、花厅、光武组人位于三区北15米处,罗汉洞口正下方。有造像35尊,分上中下三层(图二十二)。上层分两龛:一龛分三组,每组有造像三尊,主佛均呈结跏跌坐状,位于两胁侍中间。第一组,主佛面、手部均残,头饰螺发,肉髻,面颊丰满,通高51厘米。右侍头残,两臂下垂,两腿并拢直立,通高39厘米。左侍头残,双手置胸前,通高35厘米。(图版一,图三)第二组,主佛仍为结跏跌坐,手呈说法相,头部饰螺发,肉髻,面残,通高50厘米。两胁侍均面残,双手平置胸前,通高37厘米。(图版一,图四)第三组,为药师佛,呈结跏跌坐状于莲台上,右手捏一药丸,头饰螺发,肉髻,面残。莲台高12,宽40厘米,佛像高57,通高69厘米。右胁侍面颊丰满,右手持法杖,左手臂平端于胸前,通高48厘米。左胁侍赤足而立,两手于胸前平端一药钵,通高46厘米。(图版二,图五)二龛可分两组,共有造像6尊。第一组,主佛呈结跏跌坐状于莲台上,两手平放于胸前,手相残缺,面下部残,上部能看出较丰满,头饰螺发,肉髻,莲坐高13、宽39厘米,佛像高56、通高69厘米。左右胁侍侧身而立,右胁侍身着盔甲,左手持武器,右手自然下垂,提一物,高48厘米。左胁侍,右手持钵平端于胸前,左手下垂提一物,高48厘米。(图版二,图六)第二组,主佛呈结跏跌坐状于莲台上,左手拇指内屈,掌心向上,平放于右脚掌内侧,右手呈说法相。面残,头饰螺发,肉髻,莲坐高15、宽41厘米,佛像高52、通高67厘米。左右各一胁侍,面均残。左胁侍双手抱拳于胸前,身着法衣,通高40厘米。右胁侍双掌合实于胸前,身着法衣,通高45厘米。(图版二,图七)中层一龛,可分两组第一组,有造像三尊。主佛呈结跏跌坐状于莲台上,左手拇指内屈,掌心向上,放于右腿上,右手呈说法相,面颊丰满,神态安祥,两耳垂肩,头饰螺发,肉髻。莲台高12、宽47厘米,佛像高58、通高70厘米。两侧各一罗汉,呈坐姿,内侧臂弯曲,手中持物,外侧臂下垂,掌心向下,置于腿上,均通高48厘米。(图版二,图八)第二组,雕有形态各异的罗汉像七尊,均呈坐姿。从右向左为:①双手交叉,掌心向上,拇指内屈,平置于腿上。②左手捻佛珠,右手掌心向下,放在小腿上。③双手插袖,平于胸前,身披冬装。④右臂弯曲,平端于胸前,手持一物,放在小腿上。⑤头顶巨龙,身着法衣,衣袖下垂部位打结,右臂弯曲,手呈半握拳,食指向上直伸,至左臂前,左臂稍弯。手心向下,按于大腿上。⑥身披袈裟,右小腿垂直向下,脚掌平放于地上,右小臂放于膝盖之上,左腿弯曲,平放在地,脚掌向左,左臂下垂,掌心向下,按于大腿上。⑦两手于胸前平端一物。(图九、十)下层,一龛,分四组。第一组,有造像一尊,呈盘腿打坐状,右臂下垂掌心向上,拇指内屈,平放于腿上,左腿上爬一兽,左手轻抚小兽,面部残,高45厘米。(图十一)第二组,有造像一尊,呈坐姿,右臂平端于胸,左手掌心向下,放在腿上,总高34厘米。(图十二)第三组,有造像一尊,坐姿,双手对插于袖内,通高48厘米,造像下部刻有“大康”二字。(图十三)第四组,有造像七尊,均呈坐姿,面残。从右向左为:①左小腿单立,脚掌心向下平放于地,赤手,偏坐。②盘腿坐,左臂自然下垂,掌心向下,放在小腿上。右手持一物平端于胸前。③、④、⑥均盘腿坐,双手平端钵盂于胸前。⑤、⑦盘腿坐左手持一物于胸前,右臂自然下垂,掌心向上放在小腿上。七尊造像的通高在48—45厘米之间。(图十四,十五)在这一组的下部,不规则的刻有“二吉公□”“柬□堂公六十二”“五”等字样。紧靠第四区,分上,中,下三层,每层一龛一组,共有造像15尊和一条飞龙(图二十三)。上层有造像三尊,呈坐姿,身着法形态各异。其中第三尊右手掌心向下,放在右腿上,左手掌心向外平伸,掌下靠袖口处,有一斜卧幼童,童足下有瓶状物体一个。另外在这一雕像的左上方,刻有一条腾飞的巨龙。三尊造像的通高在46—44厘米之间。(图十六)中层有造像六尊,头均残。呈坐姿,身披袈裟,形象各异。其中第五尊,左右掌心间扶一小动物,放在腿上。六尊造像通高在48—45厘米之间。(图十七,十八)下层有造像六尊,头均残。身披袈裟,手相各不相同。通高在43—41厘米之间。(图十九,二十)最北端是两组石刻文字。一组位于五区北2米处,有“大康”二字。二组位于一组北3米处,有一天然碑状立石,上刻有“吉寿胤六十二大□□九”“六月一日”“大康□□”等字样。排列顺序为,竖行右起,如图:(图二十一)。滦县罗汉洞崖刻造像的开凿年代,史书上没有找到记载。调查时在造像群的最北端发现两组石刻文字,上面都清楚的刻有“大康”二字。大康,是辽道宗(耶律洪基)20年一30年(1075—1084)间的年号。由此可见,崖刻造像的开凿年代,不会晚于“辽”大康末年(1084)。故滦县罗汉洞崖刻造像,当居辽代中期作品。纵观整个崖刻造像,雕刻线条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