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比较管理研究_第1页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比较管理研究_第2页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比较管理研究_第3页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比较管理研究_第4页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比较管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比较管理研究第一节系统理论与管理系统理论最初是本世纪四十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提出的,后经过许多科学家发展形成的一门科学,它包括贝塔朗菲提出的一般系统论,维纳提出的控制论,申农提出的信息论,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提出的协同学,托姆提出的突变论等。一、系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系统论的产生系统论又称普通系统论,或一般系统论(GST)。它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立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理论。系统论意在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探索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结构的功能优化的模式、原则和系统运动规律。贝塔朗菲指出:“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而不论其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情况如何。”这说明他要采用一种系统的“舍象”法,即撇开系统的具体特征和具体运动形态,重在探求系统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运动规律,结合数学和逻辑方法加以定量化研究。这就为系统论渗透到各个领域、各学科奠定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诞生,都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系统论也不例外,贝塔朗菲本人也指出,不能把现代系统论看作时髦一时的产物,而应把它看作与人类思想史交织发展的一种现象。系统论的产生轨迹是:古典系统观→近代系统观→机体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系统自组织理论。从理论生物学发端的机体系统论可以说是系统论产生的直接前提。与此相适应,系统论是从对理论生物学、非平衡态热力学及控制器的具体规律的研究,上升到对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再上升到对一切系统的共同规律的研究。现代系统论虽然产生于欧美,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思想家却最早实践了系统思想,产生了古代系统观。如历史上记载的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四川都江堰的修建、北宋丁渭重修皇宫等事例,都体现了古代卓越的系统观。类似这样体现了系统观的例子和思想,在古代是举不胜举的。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八卦说”、《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纵横家思想、《太极图说》、中医学说,以及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论自然界》、德谟克利特的《世界大系统》、亚里士多德的生物整体论等都体现了古典系统观的丰富内容。近代系统观则以布莱尼兹的“单子论”、康德的范畴系统和整体美思想、黑格尔的系统思想等为标志。系统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科学认识必须适应进入有机界的需要。它的产生有两条主线:一是生物学,一是社会科学。后者表现为新兴管理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系统理论的需要;前者则表现为“机体系统理论”的产生。系统论的产生与本世纪30年代前后生物学中的机体概念以及对活的有机体研究有关。在生物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着机械论和活力论的影响,这两种理论显然没有科学地揭示出生命的本质。后来,英国的怀德海主张用机体论代替机械论和活力论,接着美国的劳特卡、德国的柯靳等科学家也提出了类似的思想。在他们的启发和影响之下,贝塔朗菲提出了创立“机体生物学”的大胆设想,强调要把生物机体看作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必须从生物与环境的系统联系中加以考察;指出生物科学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等等。针对机械论的简单相加观点、“人即机器”观点和被动反应观点,贝塔朗菲提出了生命现象的有组织性、有序性、目的性以及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等级观点。这就是贝塔朗菲所提倡的“机体系统理论”,而他提出的“系统方案”就成为普通系统论的生长点。贝塔朗菲没有停留在生物机体系统论的水平上,他敏锐地觉察到“寻找理论生物学基础的尝试会根本上改变世界的面貌”,生物学中“有机革命”孕育着难以估量的前景。经过酝酿和概括,终于提出了系统的一般原则。从思想渊源上说,系统论并不是源于某一单个思想家或某一单门理论的思想。在贝塔朗菲看来,系统论是用现代科学术语对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论、Д.阿列奥帕基特的等级结构说、莱布尼茨的单子等级论、库萨.尼古拉的对立协合学说、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结构学说、G.弗里希纳和贝塔朗菲本人超个体组织理论的一次新综合。系统论产生以后,又出现了许多把对象作为“系统”加以考察的新学科,如管理学、科学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等。同时用系统观点考察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较低有序到高度有序的转变过程和规律,逐渐形成了一般系统研究的另一个新领域,这就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系统自组织理论或非平衡系统理论。几十年来,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建立理论的目的和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已形成了四种一般系统理论,这就是贝塔朗菲的类比型系统理论、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和乌也莫夫的参量型系统论。(二)信息论的面世信息论是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系统的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和控制的科学。众所公认的信息论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1948年《贝尔系统技术杂志》发表了申农的《通讯的数理统计》,1949年又发表了另一篇论文《在噪声中的通讯》。这两篇文章首次从理论上阐明了通讯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通讯系统的模型,即:消息信号信号+噪声消息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他还提出了度量信息量的数学公式,初步解决了如何从信息接收端提取由信息源发来的消息的技术性问题;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信道的信息容量,如何在有限的信道中以最大的速率传递最大信息量的基本途径;初步解决了如何编码、译码才能使信源的信息被充分表达、信道的容量被充分利用的问题,从而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本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信息论发展很快,并由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艾什比把信息论推广应用于生物学、神经生理学之中,出现了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70年代以来,信息论进一步扩展,它向信息科学发展的趋势愈益明显。(三)控制论的产生概括起来说,控制论的产生、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1942年以前是酝酿阶段;1943年至1948年是形成阶段;1948年以后是发展阶段。今天,控制论基本上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向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渗透,形成理论控制论并丰富哲学和哲学方法;二是在科学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阶段;三是向各门具体学科渗透,与其结合形成具体科学方法。(具体内容将在控制篇中介绍)。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一)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其中的“要素”是系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组成部分。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系统构成要素不同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千差万别的系统。1.系统的分类①按系统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两大类。自然系统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系统,如宇宙系统、生态系统生物系统等;人造系统是指经过人改造或由人创造的系统,也叫有人系统,如国民经济系统、企业系统等等。②按系统的运动属性分,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两大类,动态系统是指系统状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发生变化的系统;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状态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静态是相对的。③按系统的物质属性分,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两大类。实体系统是由客观物质组成的系统,如自然系统、行政系统、神经系统等;概念系统是由主观概念和逻辑关系等非物质组成的系统,如学科体系系统、制度体系系统等。④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交换的系统,如自然界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指那些不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⑤按系统的反馈属性分,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开环系统是指系统内不存在反馈线路和机制;闭环系统则存在反馈线路和机制。2.人造系统的特征一个人造系统具有以下五个特征:①集合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这个特征告诉我们系统是可以分解的。②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彼此不发生联系的要素构成不了一个系统。③目的性。任何一个人造系统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没有目的的系统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④整体性。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只能逻辑地协调和统一于系统的整体之中。不能离开系统的整体独立地研究系统的要素,对系统某一个要素的研究,不能得出关于系统整体的结论。⑤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存在于一定物质环境(更大的系统)之中的,它要和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集合性是分析解决系统组成的合理性;相关性分析建立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合理关系,以扫除要素间的盲目联系和无效行动;目的性分析解决系统有无存在价值的问题;整体性分析解决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间的关系及系统内部的协调的问题;环境适应性是解决系统与外部协调的问题,从而使系统具有生命力。(二)系统论的基本思想系统论从唯物辩证法原理出发,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出了有关系统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各类系统的共同特征。1.整体性思想。这是系统中最基本的思想。它首先要求在建立系统目标时,必须谋求系统的整体的最优化;其次,它要求系统的规律应该反映整体的规律,即系统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只有从整体上才能反映出来,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应从整体的协调中加以研究;第三,它要求系统要素的功能必须服从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功能不等于系统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最后它还要求系统整体功能必须大于要素部分功能之和,这是因为要素之间的联系能产生质的变化,产生出每一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整体性思想对于管理的意义在于:在我们对任何一个对象进行管理时,都应当把这个对象当成一个系统去看待,从整体上去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在注意局部的同时,还要注意各局部之间的有机联系。此外,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只要能合理地进行组织、协调,就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2.相关性思想。这是整体性思想的延续。它揭示了系统内各要素间的联系表现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每个要素的存在依赖于其他要素的存在;当某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相关性思想的意义在于:在我们研究某一个事物时,必须对它的内部诸要素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加以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3.有序性思想。有序性思想揭示了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发展有序性的现象,其主要观点是:①“有序”的涵义,一是指系统要素在空间排列上是有序的,二是指在时间运行上有序,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主要在于合理安排系统要素的秩序。②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秩序,能够使系统产生一定的功能。③系统的变化、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受系统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限制,依据一定的规律变化发展的。有序性思想的意义在于:在对某一对象进行管理时,要合理安排系统中各部门、各单位的秩序,使它们密切而协调地配合,形成统一的功能,从而减少由于内部矛盾而产生的内耗。同时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正确安排它们在系统中的位置,以有利于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提高系统的功能。4动态性思想。这一思想表明,一切系统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绝对静止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但受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受相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所以,随着系统内外条件的变化,就加快了系统内外因素的重新组合,更加激化了系统运动的动态性。动态性思想的意义在于:在我们处理问题时,应该经常想到系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既要看到系统在发展变化,又要分析系统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制定出工作中的正确的措施;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动态性预测,以减少或杜绝因思考不周所带来的损失;此外,应重视收集信息,经常注意反馈,随时进行调节,保持充分弹性,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就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系统理论不仅作为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实和发展了当代哲学,而且对管理学,以致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直接而巨大的贡献。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推动了管理观念的更新人们从系统的整体性及相互制约性得到启发,加强了管理工作中统筹兼顾、综合优化的意识,使人们在决策时能考虑到有关的方方面面,克服传统思维容易造成的片面性。任何一个系统均从属于更大的系统,这个概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地位、使命及社会责任,有助于克服本位主义和目光短浅的行为。开放系统及组织效应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企业间、国家间、各种组织间的联合与合作。系统理论把信息提高到与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含义,把信息作为战略资源之一,有意识地加强了信息管理工作。系统理论关于结构、联系决定系统功能的观点,使人们更加重视对系统机制的分析研究,从而为人们提供了通过调整结构、改善联系以增强系统功能这一有效途径。系统理论提出的系统层次、反馈、控制等概念,为人们改进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二)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系统论揭示的宇宙中各系统具有相似性这一真理,使人们一下子开阔了视野,变得聪明和灵活起来。管理人员在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找到了许多有力的工具,如控制论、运筹学、数理统计、可靠性方法、模糊数学等等,它们构成了管理系统工程的主体内容。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管理领域的扩大,人们要处理的系统设计与系统控制问题也日益复杂起来。首先是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世界上出现了许多跨国公司,有的企业有几十万职工,有的产品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等等,对这些大系统如何组织才能保证其效能和质量?其次,组织或多数工程项目都有多元目标如企业要盈利、保持市埸地位、维护国家利益、谋求自身发展、满足职工需要等等,对此如何处理目标冲突寻求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呢?再有对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状态的组织系统如何进行预测和控制?等等。对于这样一些用传统思维难以解决的课题,系统理论及其工程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思维工具。例如,运用系统层次概念及递阶控制原理,有助于解决大系统的控制问题;利用系统整体相关概念及多目标规划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多元目标系统优化问题;利用模型模拟和马尔可夫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帮助解决动态系统的预测和控制问题。系统观是本书的基本概念框架,我们所研究的管理对象(组织),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之中的(这个更大的系统称为超环境系统)。在组织内部可以看作是由几个主要的分系统所组成的,具体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是组织中各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分系统之一,组织一方面从其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许多价值观,一方面也对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技术分系统,指的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在将投入转换为产出时所运用的各种技术,它取决于组织任务的要求,而且随特殊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心理分系统,它是由相互作用的个人和群体所组成。它包括个人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的关系、群体动力学和影响系统。它也受组织中人们的感情、价值观、态度、期待和愿望的影响。结构分系统,主要是确定组织工作任务的分工和协作的方式方法。它是通过组织图、职位与工作说明、规划与程序等表示出来的。组织的结构确定了构成技术分系统与社会心理分系统之间的各种关系。管理分系统,主要是确立目标,进行计划工作、组织设计和控制,把系统和外部环境联结起来,并协调其他分系统的活动。见图3-1:图3-1组织系统图(三)促成了管理新模式的出现对管理的历史考察表明,现代管理中广为采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设备管理、目标管理等新模式的出现,与系统论的应用直接有关。基于上述分析,就不难理解本书把系统概念作为主要框架的原因了。

现代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章法,前五项要素是管理的内容,后两项是管理的手段,其中人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自适应系统,以便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面前,能够持续、高效、低耗的输出高功能。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上述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管理的基本目标。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和动力原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各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因此,为了达到现代管理的优化目标,必须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原理。系统原理就是把系统理论运用到管理中来,这也是区别现代管理与小生产管理的重要标志。系统原理要求在进行管理时,要把管理对象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出发,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为达到管理的目标而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他还指出协作可以产生一种结合工作日,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和节约非生产费用。这个原理中的整体观点是大前提,不充分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但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的整体是混沌的原始物,构成不了现代有序的系统;没有分工的协作是吃大锅饭,只能是每况愈下的低效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现代社会大致有四类分工:1、按社会功能进行专业化功能分工现代社会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一统壁垒,按照事物的社会功能及其固有规律来进行分工与组织。政治和经济、立法和司法、工农兵学商等各成体系,科学实验也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实践了。同时各个体系内部结构也有分工,并且日益精细。2、按自然资源特点进行专业化区域分工自然资源是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随人愿的,现代管理只能也必须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更大的生产力。如美国农业就是根据自然条件不同实行专业化区域分工,建立自己的农业结构,全国划分了十四个农业垦区。瑞士选定手表和精密机床这类产品价值高而消耗能源材料少的工业作为全国的主要工业。新加坡则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发展了修船、炼油工业和旅游业。这些国家都开辟出了自己的现代化之路。3、按产品及其构成进行专业化生产分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农业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么多的产品不可能由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国家来研究和生产,必须实行专业化,以达到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这也正是上个世纪末曾兴起的从原材料到最后产品的生产都控制起来的垄断企业,在本世纪初已开始衰落的原因。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也是如此。4、按照作业程序进行专业化作业分工这类分工在生产和科研的不同层次内日益深入进行。以生产作业而言,毛坯、铸造、锻制、机械加工和装配,日益实行专业化分工。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纯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产品研究、推广研究等分工。此外在管理业务方面也进行了严密的分工。上述四类分工有机地排列组合,构成了现代社会生产和科研繁荣绚烂的景象。不同层次的分工还在继续进行,新学科、新行业正在不断涌现。分工可以先在一个系统内进行,当壮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分化出去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功能单位而存在。因此,没有永恒不变的分工,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分工。应该指出,分工并不是管理的终结。分工也不是万能的,它也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分工的各个环节,特别容易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脱节。因此,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个环节同步协调、有计划按比例地综合平衡的发展,才能创造出真正高水平的生产力。这就是有分有合,分而后合。如果只有分工而不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其效能可能还不如一个自给自足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例如,现在有些工厂将一些零部件分解出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由于有些地方和部门设置了重重障碍,工厂的行政权力达不到生产零部件的单位,又无有效的经济手段加以制约,结果零部件供应的时间、数量和质量反而得不到保证。现代管理强调分工,但是管理本身的功能是不能分解的。列宁曾说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理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每个独立功能单位实行分工以后,它必须具有完全的管理功能。因此,它所管理的内容(人、财、物)是不能分解的,必须在一条管理线上,集中于它这个独立功能单位内。在整个系统转换过程中,如果这个管理功能单位对自己的人、财、物没有足够的管理权,那么,管理就只剩下了形式的外壳,而失去了调节运筹的力量,也就不能构成有活力的运动了。因此,确保基层独立功能单位在管理人、财、物方面有必要的自主权,是现代管理所要求的。面对着永远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管理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系统,其灵敏、正确、有力的程度,是一个管理功能单位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志。这就是现代管理的反馈原理。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因而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所谓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原因产生结果,结果构成新的原因,就这样,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架起了桥梁。这种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的,所以,反馈又在因果性和目的性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同时,反馈还使本体与环境统一在动态之中,构成新陈代谢的活力运动。反馈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这种反馈叫正反馈;反之,如果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小,使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趋向于稳定状态,则叫做负反馈。一般当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负反馈就担负起重新建立该系统的稳定性的功能。而正反馈则把外界干扰所引起的偏差予以放大。因此,在控制系统中,人们常用负反馈来调节和控制系统作合乎目的的运动。现代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因此反馈的意义也就更为突出。现代管理有许多地方需要正反馈,两个企业、两个生产单位开展竞赛就是一例,你追我赶,相互竞争。但是大量需要的还是为了缩小和消灭同既定目标的差距的负反馈。反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对客观变化作出应有的反应。实际上,反馈原理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的贯彻和体现。在现代管理中,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控制,要使系统符合人们的理想,就必须贯彻反馈原理。同时,为了保持系统稳定的有序性,必须使系统的结构具有不断自我调节的能力。尽管任何一次调整、改革都不那么完善,但只要系统具有反馈结构,总可以在不断调节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完善,直至达到优化的状态。反馈包括三个过程:感受、分析和决断。在小生产时代这三个过程由一个指挥中心即可完成。现代社会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管理活动已是纵横交错、瞬息万变的网络,即使是天才的领导者也无法观察一切、包揽一切,靠自己掌握一切信息来构思一切政策、计划和措施。这就有必要从指挥中心中分化出反馈机构。在现代管理中,没有一个指挥中心可以不建立自己的反馈系统而能有效地、正确地进行指挥的。领导者的本质只是善于在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中作出正确的决断。总之,小生产的管理习惯于“平安无事”,“以不变应万变”。现代管理恰恰相反,它的信条是“善于找事”,“积小变为大变,不断完善”。事物发展无止境,始终存在改进的余地。因此,有效的管理要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反馈,及时作出相应的变革,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如此无穷地螺旋上升,使管理不断进步和完善。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才能自如地吸收、加工和运作。不封闭的管理等于不成回路的输电线,线再粗也输不出电流;不封闭的管理等于数学上没有解的联立方程式,再多也没用。管理系统的封闭回路如图3-2所示:图3-2管理系统的基本封闭回路图作为管理手段的机构来说,执行机构必须正确无误地贯彻指挥中心的指令,为了保证这一点,应设有监督机构。没有准确的执行,就没有正确的输出,也就没有正确的反馈,反馈原理也就无法实现,管理就失去了活力。反馈机构根据执行实践的结果,提出修正指令的可供选择的方案。管理法也应该符合这个回路加以封闭。不仅要有一个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而且应有对执行的监督法,它包括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矛盾的仲裁法,对执行发生错误的处理法等等。法不封闭等于无法,因为有空子可钻,有法也无法真正执行。只有构成一个封闭的法网,法网恢恢,才能疏而不漏。法不成网,纵密亦漏。立法应该通过反馈系统进行,必须充分发扬民主;执法由执行机构贯彻,必须集中,执法如山。因此做为一个决策中心,要允许反馈系统与自己唱反调,做到兼听则明;但不能允许执行系统和自己唱反调,否则无从管理。执行机构自己立法自己执行是不封闭的。不封闭的管理害处极多。例如,如果管理系统缺少反馈机构,那么它的职能由执行机构代为行使,变成自己执行自己反馈,这会带来很多弊病:第一,执行者往往忙于日常事务,无暇顾及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因此反馈的信息不成系统。第二,执行者自己反馈,由于同切身利害有关,容易报喜不报忧。第三,执行机构的功能不同于反馈机构,它要求坚决地、不折不扣地贯彻决策中心的指令,才能使管理按预定的目标进行。而反馈机构却需要根据调查情况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供决策者参考。要实现封闭,就要从后果评估出发,从各种后果中循踪追迹,找出管理手段各环节中产生后果的原因,加以封闭,或者只对后果进行封闭。也要注意到管理中的封闭只是相对的,绝不能把它僵化凝固。这是因为:从空间上讲,封闭系统不是孤立系统,它要受到系统原理的作用,它与上下左右各系统都有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一环扣着一环,是无穷的。从时间上讲,首先在后果评估中,有许多后果是事先没有预测到的。只有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显现出来;即使有所预测,但预测正确与否,采取的封闭措施有效与否,也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所以,对新发现的后果或经实践检验证明不正确的措施,都必须进行新的封闭。总之,一劳永逸的封闭是没有的,有效的管理要求动态地不断地进行封闭。我们的管理改革可以有各式各样的方案,但都应该是考虑了各种可能涉及的因素,权衡各种可能预见的利弊后果的“封闭模式”。当然任何封闭的模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天衣无缝的,这就要依靠反馈原理,不断反馈,使之日益完善,封闭起来。现代管理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管理的内容动态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中去,这就是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能级”是现代物理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各层电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分立的稳定状态,这些状态分别具有一定的能量,它们的数值各不相等。把分立状态的电子按能量大小排列,犹如梯级,所以叫能级。由此给予现代管理理论以启示:稳定的结构并不是均匀而连续的一团混沌,而是具有不同层次、不同能级的复杂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每一个单元根据本身能量的大小处于不同的地位,以此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现代化大生产与传统的小生产的区别,不仅在于生产规模的大小,而且在于后者关心的只是个休的能量,而前者则着眼于具有不同能量的个体的有机组合。在小生产活动中,任务是由个人去完成的,一个能挑25公斤的人,碰到50公斤的任务,要么挑不起,要么硬挑就有可能被压跨;而挑50公斤的人也并不总是满负荷的,低效率是经常的事。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就不同了,能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大生产是大量的任务由集体去完成,从而就有可能将任务和承担任务的人都按其能量加以分级搭配,既可避免被压跨,又可防止低效率。所以,一个总能量虽低而能有效分级组织的集体,完全可以比一个总能量虽高,但组织混乱的集体作出更大的贡献来。管理能级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正是它构成了不同的管理层,使管理得以有规律的运动,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运用能级原理必须做到:1、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稳定的管理结构应该是正立的三角形,上面尖,下面宽;而倒立的三角形、棱形之类结构是不稳定的状态。那么,如果是一条横着的直线,岂不是更稳定吗?但是这种最稳定的管理形态不过是平均主义,没有能级,也就没有运动的“势”,是管理的灭亡。应该指出,对于一个管理系统而言,管理的三角形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经营层,它是确定这个系统的大政方针的。第二层是管理层,它是利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的。第三层是执行层,它是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动和组织人、财、物等等管理内容的。最低层是操作层,是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的。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2、对不同能级应给予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为了充分发挥一个管理系统的效率,除了合理划分和组织能级以外,还必须使系统的各个不同能级与相应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相对应。这不仅是因为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本是能量的外在体现,而且还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封闭原理。总之能级原理要求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能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酬、获其荣、惩其误。显然,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与小生产的绝对平均主义是相对立的。绝对平均主义不讲效率,不讲进步,不讲发展变化,缺乏系统观念,这与通过组织良好的能级结构获取高效率的现代管理原则是完全不同的。有效的现代管理不是拉平或消灭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的差别,而是根据不同的能级相应地给予适当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3、各类能级必须动态的对应。各种管理岗位有不同的能级,人也有各种不同的才能。现代管理要求使具有相应才能的人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上去。也就是人尽其才,各尽其能。例如,指挥人才应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有出众的组织才能,善于识人用人,善于判断决断,有永不枯竭的进取心。反馈人才必须思想活跃敏锐,知识兴趣广泛,吸收新鲜事物快,综合分析能力强,敢于直言不讳,只有求实精神,没有权力欲望。监督人才必须公道正派铁面无私,同时要熟悉业务,联系群众。执行人员必须忠实坚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等等。现代管理必须善于将不同才能的人,放在合理的能级上使用。只有混乱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六、弹性原理弹性原理即是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要理解弹性原理的重要性,必须首先理解管理的四大特性:管理所碰的问题,从来不是单因素的也不是少量因素的,总是众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管理发生作用的;管理永远处于活生生的普遍联系之中,正面反面都要看到,“左邻右舍”不可忘记,它不象研究自然科学那样,只抓住主要因素,可以忽略细节,1科学的管理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在综合平衡中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管理在运动中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管理是行动的科学,它有后果问题。正是由于这四个特性,就要求现代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保持弹性。管理的弹性有两类:一是局部弹性,它是指任何一类管理必须在一系列管理环节上保持可调节的弹性,特别是在重要的关键环节上要保持足够的余地。二是整体弹性,它是指每个层次的管理系统的整体弹性,它标志着系统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应该强调指出,在应用弹性原理时要严格区别两类弹性,即:消极弹性和积极弹性。消极弹性的根本特点是把留有余地当做“留一手”。这种消极弹性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有限的运用,但现代管理主要着眼于积极弹性。它不是遇事留一手,而是遇事多一手,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进行科学预测,不仅在关键环节保持可调节的弹性,而且事先预备好了可供运用的调节方案。我们应该加强管理的积极弹性。生产是今天,科学是明天,教育是后天,我们应该积极地考虑明天、后天的事。“临渴掘井”的管理是小生产的管理,是十分脆弱的,是绝对经不起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掀起的科学技术的巨大风浪的。现代管理必须具有整体弹性。七、动力原理所谓动力原理,就是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的运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此处的动力是广义的概念,不仅是管理的能源,而且是一种制约因素。没有它,管理就不能有序地运动。1.三类基本动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们或组织机构的行为,可以看出,在现代管理中有三类基本动力:①物质动力。对于现代管理来说,物质动力不仅是指对个人的物质鼓励,而且也包括社会和组织的经济效益,必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②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革命理想、爱国主义等)、精神鼓励(奖状、先进称号等),也包括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动力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管理是人的活动,人有精神,必然有精神动力,与物质利益的正确结合,精神动力就具有巨大的威力。③信息动力。通过获得信息,使人发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进而付诸行动,这就是信息动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动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动力的正确运用动力得不到正确运用,不仅会使其效能降低,而且还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三种动力要综合、协调运用。就某一个管理系统而言,不论是对于机构、法规、还是对人,三种动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三种动力的作用不会绝对平均,必然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系统内,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三种动力的比重也会随之变化。现代管理就是要掌握这种差异和变化,才能取得成绩。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和集体动力、眼前动力和长远动力的辩证关系。管理是社会活动,现代管理更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融合一体的,它必然以一个集体目标为管理的前提。然而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这就形成一个矛盾:个体和集体都各有其自己的动力,相互之间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能量的转换中百分之百的效率是不存在的。现代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因势利导,综合平衡,以取得任何情况下的最佳效率。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是让个体在大方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另外,眼前动力与长远动力的关系,也大致类似。个体一般总是着眼于眼前动力,而集体动力与长远动力又总是紧密相联的。眼前动力与长远动力是“标”和“本”的关系,现代管理不可忘记中医“急则治标,缓须治本”的原则。③在运用各种动力时,要注意“刺激量”这个概念。按照控制论的原理,为了获得动力,可以利用外部刺激的作用。当行为改进时用正刺激,即加以鼓励;当行为退化时用负刺激,即加以惩罚。正负刺激量的比例称为动力结构,它决定了人的行为最终能够达到的状态,而达到这种状态的速度则取决于正负刺激量之和。刺激量不足或刺激量过大,都不能有效地发挥动力的作用。因此,各种动力的量要适中,才能更好地激发人的积极性。第三节比较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比较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一般认为,比较管理学是建立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它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社会差异情况对管理普遍性的影响,并探索管理模式能否普遍适用于先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规律。比较分析方法几乎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在运用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在历史上,最早联系外部环境来比较研究管理问题的是英国纺织工业主蒙哥马利。他在1836年通过考察英国和美国的纺织工业企业,写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棉纺品的生产的对照和比较》一书,其中探讨了两国企业管理的差异。这种跨国性的比较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但比较管理学作为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新兴科学,大体上产生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促使比较管理学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国际经济关系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5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热衷于寻求能够适应国际经济关系动荡和变化的所谓“最优经营战略”和“最佳管理方法”。因而加强了对世界各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比较研究,以便寻求优势,扬长避短。同时,随着资本输出的增长,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它的经营业务范围遍及全球,生产经营更需从全球着眼。但是,跨国公司在其本国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生搬硬套到国外子公司往往不能奏效。为了增强跨国公司在国外的适应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本国和外国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就成了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比较管理学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二)管理对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西方关心经济发展的学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该国的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证实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更有人认为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的管理经验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提高这些国家的管理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当然,对管理学的普遍规律是否存在,管理学原理的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是否会受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环境条件的限制,还尚有争议,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无疑促进了比较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三)世界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而且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发展中又产生出许多独特的模式。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各国学者对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管理活动的比较,揭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共性,从而促进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四)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西方各国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繁荣的局面。6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管理学已经形成了6大管理学派。到80年代,又发展到11个学派,(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协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职能学派。)而且一些管理研究的专门领域如管理心理学、领导学管理哲学也逐步发展成新的学科。面对这种管理研究分散化的趋势,有的学者试图通过综合研究,超越“管理理论的丛林”,建立系统的管理理论。这就需要对各种管理理论进行概括性比较分析。由于过去的管理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外部环境没有给予更多的关心,这种外部环境几乎约束了所有的企业,因此,当环境的作用程度不同时,比较中出现的效益差异,单用旧的理论就不能说明了”①等等。这样,管理理论自身的发展也合乎逻辑地导致了比较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比较管理学从创立至今,在三十多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兴起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增长速度为各国所瞩目。许多国家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美国问题,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某些选择依据。当时,欧洲大陆曾展开一埸论战:欧洲的科学技术并不比美国落后,可经济发展为什么落在美国后面?英国有大批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但科学的应用为什么远远落后于美国?人们在论战中逐渐认识到:欧美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是管理上的差距。管理专家德尔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尖锐地指出:英国为什么不能长期维持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归因于它的经营管理人员。他们中很多人采取“贵族态度”对待企业管理,“同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英国管理人员的行为形成对照的是缺乏革新精神”,英国人在企业管理上保守、固步自封,后来被日本人戏称为“贵族病”。在论战过程中,英国工党政府一位名叫克里卜斯的财政部长,他认为管理是一种能够使英国经济得以复苏的“力量”,是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媒介”,他建议组织考察团去美国考察。在他的指导下,英国组织了一个由企业家和经理人员所组成的“生产力考察团”赴美国学习,研究美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从而促成了比较管理学的形成。1959年,美国纽约出版了《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一书,这本书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F.哈比森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梅耶斯对世界上美、日、英、法、德等12个不同类型的国家的企业管理进行了充分考察研究后写成的。在这部著作中,他们运用大量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比较管理学理论体系。他们从对管理理论的分析入手,进而分析了各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发展、演变和现状,然后通过系统地分析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从而“揭示出工业增长过程与管理间的密切关系”。这部著作被西方管理学界认为是比较管理学的奠基著作。1965年,美国印第安大学教授R.N法默和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B.N里奇曼合写了一部《比较管理学与经济进步》。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比较管理学”命名的专著。在这本书里,法默和里奇首尝试试用建立分析模型的方式分析管理的各种要素对管理的不同影响。这种模型有助于确定不同文化环境中影响各国企业管理的共同性因素。比较管理学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较快地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国际性的学科。1965年国际性的管理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的主题就是“比较经营管理”。这时比较管理研究不仅具有国际性,而且开始从管理领域的某些侧面向纵深拓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比较管理研究的论著。除了上面提及的以外,较有影响的著作还有:美国R.B.彼得森教授所著的《比较管理学》;P.P莱布雷顿编写的《比较经营管理理论》;美国J.德温教授撰写的《比较管理学与营销学:试验与看法》和《比较管理学:教学、培训与科研》;美国S.M.戴维斯教授的《比较管理学:组织与文化展望》;以及R.尼希根教授和S.B.普拉萨德合著的《比较管理学》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注重从概念体系上建立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着重研究如何把先进国家的管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有些著作还从组织、营销、教育与文化等侧面进行深入剖析。(二)低潮阶段从1973年到70年代末,较管理学处于低潮。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低潮,直接的原因就是世界性石油危机及其触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经费来源枯竭。跨国性的实证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60年代的研究主要靠神速福特基金会等类似组织的支持。而这时经费来源断绝,研究亦告沉寂。另一方面从学科形成的角度来看,60年代比较管理研究的广泛发展决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因为比较管理学是从世界整体这一宏观角度出发,在跨文化、跨国度、跨学科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来揭示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的共性和个性,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所以可以认为,比较管理学的形成受到了当时比较盛行的一般系统论的强烈影响和启迪。而随着一般系统论的衰退,比较管理的研究也势必受到影响。60年代管理学者们主要研究美国的先进管理方式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问题。而在西方世界普遍遭到石油危机沉重地打击的情况下,唯独石油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生产效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在西方各国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日本仍然维持着极低的通货膨胀率。日本奇迹使得居于世界首位的美国式管理受到了挑战,比较管理学者们也不得不回过头来研究日本的经营管理。他们陷入深刻的思索和深入的、长期的调查之中,并试图寻找、运用新和工具,经便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于是,经过了一个时期的沉默后,到了70年代末期,比较管理研究又开始活跃起来,酿成80年代的“日本热”。(三)高潮阶段80年代初期,美国管理学界相继推出了四部比较管理学的力著: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撰写的《Z理论》(1981年);美国教授帕斯卡尔和阿索斯合著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1981年);美国学者狄尔和肯尼迪合写的《公司文化》(1982年),以及美国教授彼得斯和沃特曼合著的《成功之路》(1982年)。这四部著作的问世,把比较管理研究推向了高潮,深得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推崇,被誉为“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这些著作主要是围绕日美企业管理的比较分析展开的,因此风靡美国。作者们通过东西方管理的比较,向美国企业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美国企业正面临着来自日本的威胁!日本人在战后不太长的时期内,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在国际市埸上,一个又一个地夺走美国汽车、炼钢、造船、手表、照象机、家用电器等工业在世界上优先地位。到了198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1974年至1980年,日本生产率增长速度比美国高出三倍。照此下去,到不了公元2000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可超过美国,从而夺得世界首位。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经济出现“奇迹”?面对日本企业的全面进攻,为什么作为管理理论发源地和大本营的美国企业只能节节败退?不少美国学者痛定思痛,对日本的成功之路进行了认真地探索,于是出现了比较管理研究史上的“日本热”。学者们经过严肃的调查研究之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这就是:日本的“经济奇迹”主要来自日本的经营管理。这一时期比较管理论著的大量涌现,如《独占螯头的日本》、《国际比较经营论》、《M社会》和《日本和西方管理比较》等。这些著作从不同侧面就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许多新的重要结论,同时也为一般管理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重视“非理性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成功之路》的作者认为,美国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在于过分拘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科学管理”思想方式,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过分依赖定量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只相信明确的分工和自上而下的控制,仅仅依赖正式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偏颇之见和狭隘的管理手段。。作者们认为,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而人就其本性而言,决不是纯理性的,人的感情起着重要作用。理性主义把管理当作一种纯粹科学来看待,但管理不仅是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作者们反对单纯理性主义的观点,反对对“理性化”的迷信和滥用,提出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2.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的作者指出,企业管理可以分为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企业文化属于软性管理的范畴它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起核心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规范等要素的有机体,它好比“粘合剂”,使企业职工紧密地融为一体,为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竭尽全力。日本企业就是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团体意识获得了成功。作者们把美国管理水平下降的原因归结于“管理文化的局限性”。他们认为,匆匆忙忙地引进质量管理制度、理论等不配套的“单个另件”,“并不能解决整个问题”。因此,美国企业要超过日本,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3.重视本国企业管理特色的发挥,反对机械照搬。在东西方管理比较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差异,决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的管理经验。有人试图将日本成功管理中可为美国接受的东西加以改造并与美国的某些管理因素相结合,从而另辟蹊径,结果收效甚微。一些美国学者在调查中发现,美国优秀企业成功之路在许多方面与日本的成功经验不谋而合。他们认为,“用不着远去日本寻找管理楷模”,与其东土求教,不如本地寻珍。许多学者指出:“日本有卓越管理,我们有卓越公司”,“日本能我们也能”。这一阶段的比较管理研究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看,都是前两个阶段所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成功地运用了文化学理论进行比较管理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文化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民族性。它是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东西,文化是引起各国企业管理差异的最深层次的原因。社会、民族在管理方式上的区别通过文化而得到最深刻的表现。它比诸如政治、地域、体制、种族等的区别更具有意义,更深刻、也更科学,因而难度也大。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在他的《Z理论》中,创造性地运用了文化学的某些基本原理从深层结构对美、日企业管理差异进行解剖,提出了著名的“Z型组织”模式,他本人则被公认为是比较管理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文化混交组织学”的创始人。2.对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和方式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并探讨、设计了分析企业内部管理要素的模型,试图为比较管理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的分析工具。例如,《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的作者和美国麦肯齐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设计并运用“麦肯齐7─S框架”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使比较管理研究在方法论上找到新的出路。后来美国教授佩格尔斯又把7S发展到11C。在这同时,对企业外部环境差异的分析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法默和里齐曼模型的基础上,美国教授哈罗德.孔茨设计了一个模型,,试图把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区分开来,以便更科学的界定管理原理的的普遍性和可转移性。3.研究重点由过去以概念分析为主转向以实践为主,从而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比较管理学不同于经典管理学,它是一门实证性学科。这一时期的著述大都从管理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着现实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比较,有的著作简直就是一部“为人们所遵循和推崇的最佳管理法的基本思想的集锦”。这些著作有助于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又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打开了思路,因而深企业界的欢迎。在比较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许多学者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比较管理学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也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存在着一个“比较管理丛林”。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比较管理学派:社会经济学派(Socio─EconomicOritation)。这一学派十分强调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管理实践之间的的相互影响。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由于不少学者热衷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有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经济学派正是着力考察那些决定或强烈影响管理行为模式的经济条件和社会规范准则,对不同国家管理制度的特殊类型和可能变革方面作出了极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比较。但是,此学派偏重于宏观分析,对微观方面注意不够,难免忽视管理的个体差异。生态学派(EcologicalOrientation)该学派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者行为的重要作用,认为管理如同生物有机体一样,要与生存环境相协调。生态学派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外部条件对这一系统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这一学派着重描绘了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特点、政治法律制度、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等对管理行为和组织效能的影响。但是这一学派的主要不足是过分强调了管理系统对周围环境的被动适应,而忽视管理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管理能够对外部环境进行积极影响方面主意不够。行为学派(BehavioralOrietaion)这一学派注重研究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中管理人员的行为动因,包括管理人员彼此间的关系或者对组织目标有影响的人员的群体关系、管理人员的态度、基本的价值观念、激励模式、领导行为等。行为学派大量观察具有不同传统和价值观的不同国家的管理人员如何实施管理、解决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些观察得到大量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明确总结多文化背景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立埸。这一学派的主要不足在于它过分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同时缺乏统一的理论来综合分散的研究成果。折衷经验学派(ElecticEmpiricalOrientation)这一学派并没有尝试去建立和发展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理论模式,而是以案例研究为中心,注重实际经验的调查和归纳,从大量的事实中迅速地为经过验证的理论作出一般性的说明。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方针。但它是着于阐述现成的理论而缺乏理论性的探讨和分析,在理论体系的建设上略显不足。80年代以来,比较管理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美、日两国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大规模地发展,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些管理学者和实际工作人员蜂拥进入这一领域,上述四个比较管理学派经过分化改组,又逐渐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学派、行为学派、应变管理学派。其中,应变管理学派代表了比较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当代西方高度工业化的产物。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外部环境的企业在学习借鉴其他管理模式时,首先就会碰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在具体运用和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时,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否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技术及伦理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即管理原理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问题。二是不同的外部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管理实务?即管理的可转移性和转移程度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比较管理学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西方研究比较管理学的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管理只有个性,没有共性。在美国是一种管理,在日本又是另一种管理,这些管理之间不存在着可比性,要研究出一套通用的管理原理或原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不承认管理学是一门普遍适用的科学。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管理是受文化地域的限制的,管理原理对不同文化地域是无法适用的,在不同的文化地域之间是不能进行管理移植的。根据这种观点,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管理进行比较不但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不可行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管理学是一门普遍适用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它的概念、理论和原则在各个国家、各个企业以及任何一个企业的各级组织中都是普遍适用的。这正象建筑学一样,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不论是应用于建筑小住宅还是建筑高楼大厦,也不论这些房屋建筑是建筑在热带还是建在北极,都是没有区别的。当然,这些房屋的外观、形状、颜色可以因不同的文化地域环境发生变化。同样道理,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运用,会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管理人员所处的各自环境条件不同而不同。正因为这样,才使得比较管理学有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必要。幸运的是持有上述两种观点的学者都找到了能支持他们的例证。持否定意见的学者,如冈萨雷斯(Gonzalez)和麦克米伦(Mcmilan),他们对巴西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后断言:国外的管理经验证明,美国的管理哲学并不是到处适用的,它不过是一种特殊情况而已。奥伯格(Oberg)在类似的研究的基础上,也表示对于把在美国行之有效的管理原理应用到巴西去的成效表示怀疑。他认为管理原理的适用性要受一定的文化地域或具体情况的限制,既然管理原理对不同的文化地域显得不能适应,那么它们对不同的亚文化的地域也是不适应的。因此,要寻找一套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或管理方法将是徒劳的。而持肯定观点的学者,海勒(Haire)、基萨里(Ghiselli)和波特(Porter)等人,他们对14个国家的3600名主管人员进行调查,认为这些主管人员的管理行为方式有极其相似之外。帕斯卡尔(Pascale)和阿索斯(Athos)在对日本企业管理研究后发现:“不论是日本的或美国的长期经营很好的企业,均具有很多共同趋势。如果首先了解我们的日本对手,就比较容易了解某些美国公司哪些事情做得对。”里奇曼(Richman)在对原苏联的管理进行研究时也发现:“正在发展的苏联管理方法采用了主管人员职能的方法,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指导、激励和人员配备,这和美国长期以来所持的观点基本相同。”所以他认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极为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都是适用的,管理移植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现代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以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来表示的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应用这些原理将随文化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有时很大,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和社会内,在某些重要的特征方面的亚文化的差异也很大,所以在进行比较管理研究时,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它在一定条件下应用的管理实务区别开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在稍作改变以后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或社会就必然行不通。这仅仅意味着主管人员为了要在不同的文化地域中取得成功,必须弄清在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上需要作多大的改动,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差异。这正如人们不能指望用于沙漠或丛林地区的汽车设计同用于高速公路汽车设计相同一样,尽管它们两者所依据的物理学原理是相同的。计划影(宏观经济结构)组织响教育的制约因素指挥社会、文化的制约因素政策制定政治、法律的制约因素控制经济的制约因素影影响响管理效果(管理过程实施中效率的相对和程度)影响微观经济效率宏观经济效率图3-3法默-里奇曼模型法默和里奇曼进而分析了管理过程的10种基本要素,进而又细分为76个小要素。这10种基本要素包括:1、计划工作与创新(包含12项子因素);2、控制(包含7项子因素);3、组织(包含11项子因素);4、人员配备(包含10项子因素);5、指挥、领导和激励(包含11项子因素);6、销售(包含4项子因素);7、生产与采购(包含9项子因素);8、研究与发展;9、财务(包含5项子因素);10、企业对外关系(包含6项子因素)。法默和里奇曼还分析了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率.他们假设任何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都是生产率.那么,管理效率就只能被解释为在既定的环境中企业主管人员如何合理地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生产率,则计算效率的公式就是:OE=──-I式中:E表示效率,O表示产出量,I表示投入量。虽然这个公式在理论上是清楚的,但在具体测定投入量和产出量时仍会面临一些难题。尽管如此,两位学者认为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的管理效率的。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或指标有:1.按实际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2.按实际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3.投入物的利用率;4.产出物的适用性;5.竞争的水平;6.计划工作的适当性和准确性。评价企业的效率可以通过下列指标来反映:1.盈利率;2.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竞争的状况;3.每一雇员的产量;4.企业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5.成本和价格的水平以及它们与另一公司成本与价格的对比关系;6.考察企业的政策行为,这主要是测定发展前景。管理效率的衡量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企业效率是影响企业效率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可能的话,应当在考察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测定通过管理的努力而使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销售增长、利润率的增长幅度如何。法默─里奇曼模式对比较管理学分析模式的贡献是开拓性的。尽管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如法默─里奇曼模式没有说明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是管理实践,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并不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例如,然爆发的通货膨胀可能使计划的实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改变有关市场调查、预测、决策、规划等有关计划的基本原理与原则。1965年,美国比较管理学家阿南特.尼希根(Anant.R.Negandhi)纳德.埃斯塔芬(Bernard.D.Estafen)两位教授发表了《研究美国管理方法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适应性的一个模型》的文章,提出了新的比较管理分析模式,如图3—4所示。管理人员对下列诸方面的态度:社会、经济的—职工政治、法律的—消费者教育的,等等—政府等影响管理实践计划组织控制等影响影响影响管理效果企业效果

尼希根和埃斯塔芬模式仍然把影响管理实践的外部环境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但与法默─里奇曼模式多少有些区别。尼希根和埃斯塔芬认为,法默和里奇曼的模式无论如何不足以说明影响管理实务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增加一个变量,即管理哲学。那么,什么是管理哲学呢?尼希根和埃斯塔芬把它为一个企业对其内部和外部的某些影响力量的明确的或隐含的态度和关系。管理哲学包括:(一)公司对消费者的关系和态度;(二)公司与社会福利和教育机构的关系;(三)公司与地方.州和全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四)公司对工会和工会领袖的态度;(五)公司与雇员的相互关系;(六)公司与供应商、批发商和推销商之间的关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tz)教授于1969年在《管理学院》杂志上发表了《对管理的普遍性和可转移性的分析》一文,也提出了比较管理学的分析模式,并在他1984年出版的《管理学》第八版中以法国、西德、日本和美国为例作了阐述。孔茨模型如图3—5所示。概念方法原理技术由于管理因素理论影目标取得的效果一般应用知识响政策规划企业职能学科销售企技术业生产效财务率人力和物力资源非管理活动外部环境销售教育的生产由于非管理因素政治、法律的财务取得的效果经济的工程技术技术的社会、伦理的图3—5孔茨模型哈罗德.孔茨认为,为了研究管理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可转移性,比较管理应当必须进行以下区分:(一)把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区分开来。因为管理原理与它在一定情况下的运用是两回事。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应用这些原理的方式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二)把一般管理科学与企业职能科学区分开来。孔茨指出,企业经营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一般管理理论的应用,而且还取决于企业销售、技术、生产和财务等工作的专门知识或科学。这些知识的正确、先进与否,对企业经营实践有重大影响。管理态度并没有被作为一个自变量而包括在孔茨模式之中。孔茨认为,企业的管理态度仅仅是文化因素和环境的产物,是对环境的反应,而不是自变量。这样,他就忽略了环境对企业影响作用,认为企业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联系来对社会施加影响,使环境向有利于本企业的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孔茨模式还是对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向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全面认识管理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管理原理的普遍性和可移植性都是很有帮助的。一、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