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底层的对抗;空间叙事;视觉色彩;隐喻_第1页
人性;底层的对抗;空间叙事;视觉色彩;隐喻_第2页
人性;底层的对抗;空间叙事;视觉色彩;隐喻_第3页
人性;底层的对抗;空间叙事;视觉色彩;隐喻_第4页
人性;底层的对抗;空间叙事;视觉色彩;隐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奉俊昊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在众多韩国电影中独树一帜,不仅在于他大学主修社会学,更在于他对真实人性的把握,在他的电影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对人性的剖析,也能看到他对不同时代韩国社会现状的反思,而且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思。在他大部分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窥见,他所描绘的人物,无论身处底层阶级还是上层阶级,每个人都是弱者,因为不论是身处在哪种阶级中,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只要有人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论好坏。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弱者之恶也是不可忽视的。善与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明显的界限,它们之间是模糊的,所以人们都会不自主的在善与恶之间转变。而在这之间,也有底层阶级与社会坚决的抵抗,他们不服现状,也不管后面会遭受什么样的困境,依然去寻找自我拯救的方法,去与这个吃人的社会去抗争。从奉俊昊的电影风格结构分析来说,虽然空间叙事的风格是一种常见的电影手法,但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却有着他独特的风格,他会在那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空间中,除了它们本身就有的功能之外,还赋予它们其他的功能,在这些空间里,人们的行为、情绪是失控的。而且这些空间也是隐喻的韩国社会的不同方面。他电影的视觉色彩也是他电影创作的独特部分。关键词:人性;底层的对抗;空间叙事;视觉色彩;隐喻AbstractFengjunhaoisuniqueinmanyKoreanfilmswithhisuniquefilmstyle,it’snotjustthathemajoredinsociologyatuniversity,it’salsohisgraspofrealhumannature.Inhisfilm,wecannotonlyseehisanalysisofhumannature,butalsohisrefelectiononthecurrentsituationofKoreansocietyindifferenttimes,whichwillalsoarousetherefelectionoftheaudience.Inmostofhisfilms,wecansee,thecharactersheportrays,nomatterinthelowerorupperclasses,everyoneisweak.Becausenomatterwhatclasstheyarein,theyarefortheirownbenefit.Aslongassomeonethreatenstheirownbenefit,theywilltakecorrespondingmeasures,forgoodorforbad.Theeviloftheweakshowninhisfilmscannotbeignored.Thereisnoclearandobviousboundarybetweengoogandevil.Theyarefuzzy,sopeoplewillchangebetweengoodandevilininvoluntarily.Inbetween,however,thereareresoluteresistancefromthelowerclassandthesociety.Thearenotsatisfi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andnomatterkindofpredicamenttheywillsuffer,theywillfindwaystosavethemselvesandfightagainsthissociety.Fromtheanalysisofhisfilmstyleandstructure,althoughthestyleofspatialnarrativeisacommonfilmtechnique,buthisspatialnarrativeoffilmshashisuniquestyle.Hewillqivethemotherfunctionsbesidestheirownfunctionsinthespaceswearefamiliarwith.Inthesespaces,people’sbehaviorsandemotionsareoutofcontrol.AndthesespacesaremetaphorsofdifferentaspectsofKoreansociety.Thevisualcolorofhisfilmsisalsoauniquepartofhisfilmcreation.KeyWords:humannature,confrontationatthebottom,spatialnarrative,visualcolor,metaphor目录5556_WPSOffice_Level1绪论 414160_WPSOffice_Level1一、奉俊昊电影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创作历程 618218_WPSOffice_Level2(一)奉俊昊电影发展的社会背景 61663_WPSOffice_Level31、电影审查制度及电影配额制 621762_WPSOffice_Level32、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大资本的介入 730818_WPSOffice_Level2(二)奉俊昊电影创作历程 81079_WPSOffice_Level31、奉俊昊其人 822217_WPSOffice_Level32、奉俊昊的电影作品 813586_WPSOffice_Level1二、奉俊昊电影分析 1012201_WPSOffice_Level2(一)底层社会人物的真实人性 1031038_WPSOffice_Level31、弱者之恶 1017253_WPSOffice_Level32、底层阶级与社会坚决的对抗 1214184_WPSOffice_Level2(二)电影风格结构分析 1320073_WPSOffice_Level31、从空间的陌生化处理来看人性 1312540_WPSOffice_Level32、电影色调下人物心理的显现 1420590_WPSOffice_Level1三、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及社会隐喻 148902_WPSOffice_Level1结语 1518217_WPSOffice_Level1参考文献 1716240_WPSOffice_Level1致谢 19绪论韩国电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表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奉俊昊作为这一时期的韩国导演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独树一帜的电影导演风格,在同时代的韩国电影里显得各位突出。由于出身社会学专业,他的电影都与社会现象方面有关,在他的电影中,无论是底层社会人物还是上层社会人物,在他电影的描绘下,为我们展示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把人性完全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之下,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总能找到和自己一样的,或者是和他人一样的人。这使得当我们在看奉俊昊电影的时候,总能把我们自己代入进去,带入到电影当中某个人物身上,让我们感同身受。而且奉俊昊在电影的风格结构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这种风格结构能够推进剧情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带动观众,把观众带入到他想让我们感受到,想要给我们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卞智洪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一文中,作者认为韩国电影发展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大企业资本的注入、电影政策和电影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第36页。在朴燕真的《90年代韩国电影的繁荣和流变》一文中,作者认为,除了在政治上的变化,在其他方面也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动,尤其以文化及艺术方面最为突出。(韩)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第36页。(韩)朴燕真:《90年代韩国电影的繁荣和流变》,《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第99页。骆莉:《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3期,第32页。在1988年,奥运会在韩国举办之后,给韩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此后,韩国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升,但也出现了垄断经济,也就是财团的出现。而在政治方面,韩国政府是独裁的,权利都掌握在极少数上层精英手中,20世纪80年代最混乱的两件事: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运动。而在韩国政治最混乱的时候,奉俊昊进入延世大学学习社会学,这也影响了他日后电影的创作风格。在芦笛的《“奉氏飞踹”:奉俊昊电影弱者视角暴力美学》一文中,作者认为,奉俊昊在其电影中有意呈现出一种风格化、标签化的暴力行为,并以此建构了一个基于弱者视角的暴力美学体系。芦笛:《“奉氏飞踹”:奉俊昊电影弱者视角暴力美学》,《今传媒》2018年第12期,第114页。在何静、夏颖的《“恨”文化视阈下的奉俊昊电影研究》一文中,作者认为,奉俊昊的奉氏电影镜头下的韩国社会残酷物语中就包括民族身份缺失与军事独裁统治造就的痛感记忆,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暴露出韩国的民族伤痕与社会隐痛。何静,夏颖:《“恨”文化视阈下的奉俊昊电影研究》,《电影文学》2018年第18期,第5页。在夏颖的《奉俊昊电影的叙事与文化思索》一文中,作者认为,奉俊昊电影的特色体现在其“悲感”叙事、底层人物的塑造以及社会问题意识的觉醒上。“悲感”叙事表现为时代创伤下的集体记忆。芦笛:《“奉氏飞踹”:奉俊昊电影弱者视角暴力美学》,《今传媒》2018年第12期,第114页。何静,夏颖:《“恨”文化视阈下的奉俊昊电影研究》,《电影文学》2018年第18期,第5页。夏颖:《奉俊昊电影的叙事与文化思索》,《视听》2019年第2期,第52页。秦琼:《失范之殇——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中华学术》2016年第3期,第183页。赵若涵:《自成一格的影像世界——浅析奉俊昊的社会学电影》,《情感读本(中旬刊)》2015年第2期,第11页。通过对奉俊昊电影导演风格的研究,来看在奉俊昊独特的电影风格下所为我们展现出来的那种人性的特点,为什么在奉俊昊的电影里,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人物能够更能使我们体会,让我们感同身受,甚至有时让我们觉得我们就是里面的某个人物。而且,奉俊昊把不管是底层人物也好,上层人物也罢,都把他们不管是,不得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的性格,还是自己本身的那种性格也好,最重要的是,奉俊昊能够把这两个阶级人物那种潜在的,被压抑着地那种性格给展示出来。通过奉俊昊电影里面所描绘的各个人物,他们所给我们展示出来的那真实赤裸的人性,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不同时代韩国社会的现状,并让我们通过他所描绘的对我们自身也有所了解、有所反思。奉俊昊电影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创作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的一系列的政策条例,加上大资本经济的加入,使得韩国的电影产业发生了变化。不光在国内,韩国电影在海外也发展迅速。奉俊昊作为韩国电影导演代表之一,更是在他的电影作品中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和电影创作风格。(一)奉俊昊电影发展的社会背景电影审查制度及电影配额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取消了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取之以电影分级制度,为韩国电影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加上每年148天必须放本国电影的电影配额制和韩国政府对青年导演的扶持,更加促进了韩国电影产业的兴起,在此背景下,韩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导演,奉俊昊就是其中之一。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形成于日本强占时期,由日本侵略者制定的,想通过文化更好的控制和奴役朝鲜半岛,全力宣扬殖民主义统治,扼杀反抗侵略的苗头。结束日占时期之后,又开始了美国强占时期,也就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美强占时期严重阻碍了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到70年代时,韩国的电影产业更是趋向崩溃,许多本土的大电影公司更是把投资从国内电影转向进口好莱坞电影。所以为了挽救这个局面,韩国政府在1970年的电影配额制中规定,电影院在一年内必须上映148天本国电影;1973年成立电影振兴公社,对韩国电影的制作费进行融资等等;1984年又修订了电影法,并在其中规定每个影院每年至少放映本土电影146天。在80年代前期,韩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有其弊病,一方面是受好莱坞电影和日本电影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受国内政治的影响。但在90年代,可以说是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随着民主化热度的推进,韩国电影的题材和变现形式逐渐增加;1997年,实施了电影振兴法,并设立电影振兴基金等等;1998年由于在韩美的投资协议中,韩国政府表示要将规定的电影配额制天数的146天缩减到92天,公布之后,韩国电影界立即采取行动抗议,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示威游行活动。原本就对好莱坞电影积怨已深的电影人更是趁着这次的抗议活动找到突破口,对民众大力宣传民族电影意识,之后,电影人和民众们一起,将民族电影的振兴活动推向高潮。最后,到1998年底,政府宣布依旧维持146天的既定天数。而这一活动更是加大了电影人和民众对于国产电影的情节。在1999年发布的电影修正法中宣布将废除电影审查制度,确立电影分级制度,少了电影审查这个变量,韩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面貌。种种这些制度上的变化,都为奉俊昊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条件,没有了严格的审查制度,没有了政治上的独裁统治,而且政府大力支持,让奉俊昊处在一种宽松的创作环境中,也让他能够将影片中一些社会敏感话题搬上荧幕。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大资本的介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资本的介入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电影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电影有了丰富的资金来源,而且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在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外,也要求满足自身的娱乐和其他需求,加上韩国国民的民族意识,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大资本的介入使得电影在投资方面资金满足以外,也使得电影的内容和类型更加多样化。在经济领域,韩国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60年代以后,韩国开始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战略,实行宏观调控发展计划。马骏:《韩国经济崛起的奥秘简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12期,第15页。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518亿美元,1995年达到了4526亿美元。据此人均国民产值1990年达到了5883美元,1995年达到10037美元。马骏:《韩国经济崛起的奥秘简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12期,第15页。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第37页。骆莉:《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3期,第32页。韩国财阀及大企业发展模式,是以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民族工商业为起点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钟坚:《韩国大企业发展模式的历史反思与制度分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第76页。钟坚:《韩国大企业发展模式的历史反思与制度分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第76页。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第40页。韩国的大企业例如三星、大宇、鲜京等集团都从录像带的版权买断营销开始间接参与电影产业,这些集团还在大城市里购买了主要电影院,或是建立新的复合式电影院,来形成电影影院连锁网。(韩)朴燕真:《90年代韩国电影的繁荣和流变(韩)朴燕真:《90年代韩国电影的繁荣和流变》,《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第101页。忠武路:是汉城市中心的一个地名,上世纪20年代韩国电影创立之初,主要的电影公司和电影院都集中于此,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韩国电影的代名词。这些也让奉俊昊电影有了丰富的资金来源,让他能够极大地自由地创作自己想要的内容。(二)奉俊昊电影创作历程奉俊昊其人奉俊昊出生于1969年的大邱,他的家庭给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他的父亲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外公是著名作家,哥哥是首尔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姐姐是时装设计师。这种文化艺术浓厚的家庭氛围,让奉俊昊从小耳濡目染,奠定了他的艺术文化底蕴。上世纪80年代前期电影发展到低潮期,而电视的发展却很迅猛,所以在当时正在读中学的奉俊昊就通过电视观看了大量的外国电影,并且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父母的反对,1988年奉俊昊考上了延世大学,主修社会学。在大学里他还是选择参加了电影社团。他也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过,“我其实不懂社会学,也不喜欢我的教授们。我的精力都花在电影社看电影......尽管我也毕业了。”,大学毕业后,奉俊昊进入韩国电影研究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这种社会学的背景再加上他两年的高质量的电影专业的学习,让他的电影在具有社会性方面同时也不乏电影的艺术性。而这种社会学专业的学习,也使得奉俊昊有更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这个社会。这些就让奉俊昊的电影不同于其他导演的同类型的影片,这也是奉俊昊在韩国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原因。奉俊昊的电影作品不管哪一部影片,在影片中我们多少都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导演他的文化底蕴、他的追求、他的态度等等。大学主修社会学的奉俊昊,他的电影作品也多以与社会方面的内容为主,让他的故事题材更贴近生活,挖掘现实生活本身,使之结合电影艺术的戏剧性来折射社会现实。1993年,奉俊昊以短片《白色人》正式出道,这部18分钟的短片讲述了一个带有恐怖色彩的故事,而且在《白色人》中所体现出来的阶级差异,在奉俊昊以后的作品里也经常出现。1994年,在临近毕业时,奉俊昊拍摄了自己的毕业作品《镜头里的记忆》和《支离破碎》两部短片,而且还受邀到国际电影节参加放映。但从韩国电影研究院毕业后的5年里,他没有拍出一部作品,面临着长期失业,和结婚生子等生活压力,奉俊昊只能以给别人写剧本或者是做其他和电影有关的工作来留在这个行业里面。终于在2000年,奉俊昊终于拍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片电影《绑架门前狗》,这部作品围绕着一只狗的安危叙述故事,影片上映之后,尽管口碑不差,并还受邀参加了许多国际知名影展,但都不能够否认这部作品在商业上的失败,而且业界也很快失去了兴趣。之后的奉俊昊又沉寂了三年,对他来说也是一次蜕变的三年,《绑架门前狗》票房的惨败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拍电影的意义。直到2003年《杀人回忆》的问世,也是奉俊昊导演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这部作品改编自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而且至今未破的华城连环杀人案,上映当时吸引了五百万人观看,奉俊昊也因此被誉为年度最佳导演,并获得了国际的赏识。奉俊昊从小就有一种“黑色”情结,1978年,9岁的他去大邱的电影院看《音乐之声》,不同于别的孩子,他对这部美好歌舞片印象最深刻之处竟然是躲避纳粹追踪的惊险戏码。李禾子:奉俊昊:从社会学学生到著名导演,李禾子:奉俊昊:从社会学学生到著名导演,,2019-05-312009年,拍摄了电影《母亲》,电影讲述了一个照顾着已经28岁的弱智儿子杜俊的母亲,在一次镇上发生命案,儿子被当做杀人凶手被抓进监狱,并糊里糊涂的在认罪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为还儿子清白,孤立无援的母亲一次次努力去找寻真相的故事。这部作品上映一周就成为韩国周末票房榜冠军。2013年,奉俊昊拍摄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电影《雪国列车》,这部电影的制片方来自各个国家,演员则是用了许多好莱坞演员,在许多媒体的宣传中,都把这部电影包装为一部“好莱坞电影”,所以就有很多人认为奉俊昊要进军好莱坞了,2014年奉俊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雪国列车》不是好莱坞电影,是韩国电影。”,由此可见奉俊昊很在意对自己作品的控制权。接着就是2014年的《海雾》,2017年的《玉子》,讲述了一个女孩去拯救她的动物朋友玉子——一头转基因猪的故事。谢寒:《软化坚硬世界的温柔——奉俊昊导演作品研究》,《电影评介》谢寒:《软化坚硬世界的温柔——奉俊昊导演作品研究》,《电影评介》2017年第23期,第72页。从奉俊昊的这些电影作品中,无不意外都是描绘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影片中大部分也体现了社会上由于阶级差异而出现的种种矛盾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些也表达出奉俊昊在他的视角下所看到的的韩国社会的现状,以及他的态度和想法。奉俊昊电影分析奉俊昊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而在影坛独树一帜,自从他的处女作短片18分钟的《白色人》中就表现出来了社会阶级的差异。因其毕业于延世大学社会学系,奉俊昊本人及其电影都被称为“社会学导演”和“社会学电影”,他的电影作品中几乎都表现出了社会的阶级差异以及具有现实性的社会话题,我们将分析奉俊昊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对社会不同阶级以及充满争议的社会性话题来探讨这些因素对奉俊昊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他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底层社会人物的真实人性1、弱者之恶奉俊昊所描绘的大部分电影中的人物,不论是底层阶级还是上层阶级中的人,可以说都是弱者,而他们的这些弱,也正是他们恶的来源。因为不管身处在哪种阶级,不管身处在那种境遇里,人们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想着如何获得利益,再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发挥出最大的用处。而人们一旦有了这种想法,每个威胁到他们利益的人或事,他们都会想办法去解决,不管这种办法是好是坏。弱者之恶,奉俊昊给我们所展示的就是这种让我们也会有那种感同身受体会的,那种毫无保留的、真实的人性。拍摄于2000年的《绑架门前狗》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主人公内心焦躁的心理状态与2000年以来韩国在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后经济迅速发展时,物质生活上的丰富和满足与无法适应的民众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空虚相吻合。《绑架门前狗》讲述了一个大学教师元俊,因为不会巴结上司得不到升职机会,从而被迫待业家中,产生了要“绑架”邻居家狗,后又展开的一系列救狗的故事,这一系列的叙事和人们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反映出他们生活的困惑和迷茫。影片尤其将社会制度的不健全与社会阶级的矛盾通过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汉变现出来,直指病态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畸变。夏颖:《奉俊昊电影的叙事与文化思索》,《视听》夏颖:《奉俊昊电影的叙事与文化思索》,《视听》2019年第2期,第53页。所以说,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并且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所能做的就只是去顺应这种现状,被迫去接受这一切。在奉俊昊的眼中,或许人性并不正义,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辜的,那些迫害、压榨他们的上层是不好的,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受迫害的一些人,那些弱者,也不能假装看不到他们身上所存在的恶。2、底层阶级与社会坚决的对抗在奉俊昊的几部电影作品中都体现着等级鲜明的阶级社会,虽然他的内容题材不同,时代背景也不相同,但我们在每部电影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底层阶级对上层阶级社会的坚决的对抗精神。不管什么样的社会都是阶级社会。总有一些人,他们占有着社会优质的资源,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的生活环境独立于普通人而生存,他们占据着社会的关键地位。甚至控制着国家机器、控制着社会决策,尽管他们只是社会中的少数人,但他们大比率的占有着社会的财富和权利,名与利都掌握在他们手里。而与这些少数上层的人相对应的就是在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人的“底层”。“底层”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安东尼奥·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使用“底层阶级”,他指出资本主义对底层的支配需要在文化上得到底层的认可。谢寒:《软化坚硬世界的温柔——奉俊昊导演作品研究》,《电影评介》2017年第23期,第73页。在《绑架门前狗》这部影片中,元俊一开始也是对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充满了抵抗的情绪,他不去巴结上司而放弃自己是升职的机会;在《母亲》中,母亲从一开始就坚信自己儿子因为弱智根本不会去杀人,也杀不了人,以此为信念,一次又一次努力的去寻找真相,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母亲也遭到了来自于那更高一阶层人的施压和冷眼,但为了儿子仍然不向任何人低头;在《汉江怪物》中,讲述了一个韩国普通家庭因为汉江中的一个变异的怪物抓走了他们家最小的孩子,去寻求政府的帮助,但几次下来求助未果,反而被政府控制,成为了政府追捕的对象,最后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救出孩子的故事。这个普通家庭其实就是韩国底层阶级的代表,统治阶级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不惜去伤害一个完全无辜的人,最后这个家庭终于逃脱了统治阶级的控制,自己去营救孩子;在《雪国列车》中,奉俊昊将他对社会等级的观念完全具象化在这列列车上,车厢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饱受饥饿之苦,生活在恶劣环境的末节车厢的人们最终在柯蒂斯的带领下,为了生存,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向前突进,掀起一场推翻车长威尔福德独裁的革命。陶嘉玮:《电影陶嘉玮:《电影<雪国列车>的隐喻性解读》,《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第6期,第75页。不管各自的结果如何,那些底层人物都或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或为了生存、或为了去拯救等等,都与统治阶级、社会精英展开了斗争,他们坚决的抵抗着。奉俊昊也通过这些进行抵抗的底层人物表达出他对于社会的担忧,而通过这些电影表达出来,将这些问题剖开面向大众,让自己思考的同时,也促进大众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二)电影风格结构分析从空间的陌生化处理来看人性奉俊昊运用他独特的空间叙事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诉诸于此,他对人性的复杂的观察非常细微,在他的电影中,善与恶之间随时转化,两者之间的界限也是非常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也就是所展现出来的最真实的人性,所以在奉俊昊的电影中,我们总能看到会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人物或场景,这些其实也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一角,我们不愿去面对、承认的一角,但奉俊昊就是这样把这些直接展示给我们看,这也就是奉俊昊电影为什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原因。电影空间,指借助声画手段和视听语言建立起的,存在于镜头框架中的人物活动和故事场地、情境。秦琼:《失范之殇——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中华学术》2016年第3期,第183页。秦琼:《失范之殇——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中华学术》2016年第3期,第183页。陈岩:《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当代电影》2015年第3期,第113页。在奉俊昊的电影作品中,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有反复出现的空间。《绑架门前狗》中的地下室、天台、楼道;《杀人回忆》中的荒野、警局、审讯室;《汉江怪物》中的下水道;《母亲》中与故事剧情密切相关的房子;《雪国列车》中更是将一节一节的车厢作为社会的缩影;《寄生虫》中的地下室。这些反反复复出现的场景,其实也是电影主人公,尤其是那些底层阶级想要拼命逃离、摆脱的空间。奉俊昊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空间而再造电影空间来展开空间叙事,在影片中,这些空间经过“陌生化”处理后,不单单是空间,更是人物活动的场域。秦琼:《失范之殇——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中华学术》秦琼:《失范之殇——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中华学术》2016年第3期,第184页。奉俊昊在影片中所描绘的这些反复出现的空间,除了赋予它们人们所知的功能外,也给了它们其他的功能:在《绑架门前狗》中的地下室便于杀狗;《寄生虫》中的地下室也是便于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杀人回忆》中的荒野也是用来作为杀人的地点;《汉江怪物》的下水道产生变异的怪物;《雪国列车》中的那列火车也意味着与世隔绝。在构建这些空间的同时,奉俊昊也常在电影中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雨、雪等,成为叙事空间中最重要的隐喻:人的焦虑与失范。秦琼:《失范之殇——奉俊昊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中华学术》2016年第3期,第185页。在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空间,但却发生着一些它的其他功能的事情是,人再无理性可言,那时人的行为、当下的情绪都是失控的。更重要的是,奉俊昊在电影中所出现的空间也是有所指的。他将这些空间暗指韩国那时和这时的社会现状和政治制度;暗指人们内心的阴郁和人们内心不愿意去承认,但又是确实存在的一些最真实的、最黑暗的想法;以及人们想要去逃离这些空间但又始终逃离不掉的,反映了韩国底层阶级想要向上,但始终会被政府、财阀所压迫,无力去改变的社会现状。电影色调下人物心理的显现电影色彩长期以来在电影中发挥的作用只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后来在不断地艺术实践中,人们才意识到电影色彩的造型和表意功能。从此,色彩在导演的手中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为了表达他们意境的电影因素。奉俊昊对电影色彩的运用也是很突出的。在《杀人回忆》中,影片的一开始让我们看到在一个暖色调下,孩子们在金黄的稻田中玩耍,给我们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但镜头一转,跟着警察的视角,在下水道里发现了一具女尸,下水道里的阴暗潮湿的阴冷色调与外面的暖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在之后的情节中,奉俊昊一直用冷色调来贯穿各个场景,除了起到烘托氛围,展现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还表达了奉俊昊对当时韩国所处社会现状下,人心的动荡不安和当时韩国民主运动下政府的压迫和不作为。在《寄生虫》中,则是一开始就用偏冷的色调,不仅表现了半地下室的那种潮湿阴冷,终日不见阳光的环境,也表现了居住在半地下室里一家四口的内心,那种阴郁的环境,也暗示了他们之后的行为。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及社会隐喻个体永远是被历史绑架的人质。个体以一种不得不参与的宿命谱写着历史进程。夏颖:《奉俊昊电影的叙事与文化思索》,《视听》夏颖:《奉俊昊电影的叙事与文化思索》,《视听》2019年第2期,第53页。在奉俊昊的影片中我们都能看到韩国社会的缩影,看到韩国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底层阶级生活的现状,虽然多少都会有一些戏剧化的效果,但他给我们所展示的是那种真实的人性。奉俊昊1988年开始在延世大学主修社会学,而当时也同时爆发了黑暗的光州事件,这些也影响着他电影的风格。奉俊昊凭借着他对人性更细微的探究,把复杂的人性淋漓尽致的在他的电影里表现出来。他也把他对韩国在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蕴含在他的电影中,所以我们能在奉俊昊的电影中看到韩国社会的缩影。《杀人回忆》中就是依据韩国三大悬案之一改编的电影,在电影的最后,是警察注视着的镜头,奉俊昊在接受采访时说,凶手肯定会看这部电影。奉俊昊将这个杀人事件与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反应个体的人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的悲剧命运。在电影中患有精神病的光昊,他看到了真正凶手的作案过程,甚至还看到了凶手的面貌,但他却无力指证,我们也无法得知光昊最后自杀的真正原因,光昊就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缩影,知道真相,但却无力指认。奉俊昊将真实的事件戏剧性的表现出来,将历史与艺术融合,传达出混乱年代下人人都是“凶手”的真相。何静,夏颖:《“恨”文化视阈下的奉俊昊电影研究》,《电影文学》2018年第18期,第82-83页。何静,夏颖:《“恨”文化视阈下的奉俊昊电影研究》,《电影文学》2018年第18期,第82-83页。杜庆春:《未解决状况的影像策略——奉俊昊电影的问题意识、反省与类型》,《北京电影学院院报》2007年第3期,第46页。结语奉俊昊的电影之所以在众多韩国电影中能够独树一帜,除了他是出身社会学,还有就是他可以将社会问题意识与类型电影,叠合在对空间呈现的组成、人物关系的建构和故事结构设计的诸多层面。杜庆春:《未解决状况的影像策略——杜庆春:《未解决状况的影像策略——奉俊昊电影的问题意识、反省与类型》,《北京电影学院院报》2007年第3期,第44页。参考文献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韩)朴燕真:《90年代韩国电影的繁荣和流变》,《当代电影》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