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学历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学历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学历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学历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学历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敬青春现代诗歌群文阅读学历案【学习主题】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群文阅读新授课【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目标】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掌握一定的诗歌朗诵技巧,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3.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革命领袖的革命抱负和豪放胸襟,理解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学习重难点】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的运用。【学情分析】高一新生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孩子们对它既陌生又好奇,是喜欢还是厌恶,取决于他们的第一印象,所以让学生爱上现代诗歌是首要任务,让兴趣引领课堂,让学生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碰撞,走出文本,思考自己的青春,然后通过赏析文本学习怎样用诗意的语言表达青春,整个课堂不断让学生生成问题,用成就感激发课堂的深度学习,最终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继而完成教学任务。【学法建议】诵读法、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成果展示【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发现问题知人论世,了解文本《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后以流经家乡的大渡河及雅砻江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192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郭沫若的诗歌形式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常以火山爆发似的激情、波涛巨浪般的气势、天马行空的想象直抒胸臆,感情炙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善于借助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以及象征主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富有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主要作品有诗歌《天狗》《凤凰涅槃》《太阳礼赞》等.写作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蓬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内容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推崇,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曾受到五四爱国运动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进入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了这首《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现代爱国诗人、学者,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他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闻一多早年参加新月社,在创作诗歌时提出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他的诗句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其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中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历史的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一颗赤子之心跳荡在他的胸膛,迸发出炽烈的爱国热情,未卑未敢忘忧国,一介书生又何辞?尽管当时他的追求常常与痛苦失望相伴,一度还曾陷入迷茫,但是诗人的真诚耿直却是毋庸置疑的,这在《红烛》这首诗中是有充分的体现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4岁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负伤回国,同年进入河北省荣军学校,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到青海文联工作,后长期在农场劳动。1979年重返文坛,后到青海作协工作。昌耀一生命运坎坷,社会阅历丰富,对生活与人生思考很深,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出深重的苦难感,命运感和哲学意识。由于长期生活在青海地区,其作品带有高原的民风民情和高原气质。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汲取了自五四以来中国新诗探索的成果,从民间文学中得到了许多滋养,又接受了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中的有益经验,他的诗歌大气豪放,孤绝超拔,有着鲜明的个性风格,诗学界有“昌耀体”的说法,代表诗作有《慈航》《山旅》华《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续》等,《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其短诗中的精品。写作背景:《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于1962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各种政治运动纷至沓来,人们充满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同时社会环境也弥漫着狂热、喧嚣的时代气氛。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昌耀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正在距峨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但是诗人并没有消沉,而是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热爱,坎坷的命运和艰苦的生活,磨练了诗人的意志,更砥砺了诗人的思想。《致云雀》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雪莱生于英格兰。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雪莱热爱人类、自然,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主张改革。其作品热情而富有哲理,诗风自由不羁,惯用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常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力量以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雪莱优秀的诗歌作品有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自由颂》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等。写作背景:在雪莱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于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在《致云雀》这首诗中,雪莱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据雪莱夫人回忆,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在诗歌中,她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还以饱满的热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好理想和艺术追求。(1)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新月派成立于1923年,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行上,每节诗的行数相等,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2)昌耀体: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独特的,是他形成了一种独异的、与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如果挪用诗人西川对自己诗歌的一个说法“西川体”,我们可以称昌耀的诗歌为“昌耀体”。正是这种“昌耀体”使昌耀和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有明显的区别,“昌耀体”成为一种独特的强有力的语言存在,也正是因为这种“昌耀体”,昌耀对其“早期诗”进行了重写,而重写的目的之一,是把早期盲目的写作纳入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和语言铸造中来。“昌耀体”明显标记,来自与汉语语言传统资源的接通,由此带来了汉语本身的血质、底蕴和调性,带来了文白之间的句法张力,形成了他那时时而苍劲恣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的文体风格。(3)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为主要内容。一般有三个特征:1.你以强调自然来突出诗歌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2.以强调想象来突出诗歌的目的在于表现自然和希望,常用比喻、象征、对比和夸张等富有想象力的修辞手法。3.以自然意象来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如在《致云雀》中,诗人借自然中的云雀抒发了对自由和欢乐的向往之情,希望自己和他人分享云雀的自由与欢欣,直面人生的苦难。二、课中学习,生成问题请仔细欣赏这组现代诗,完成下表。作品年龄年代风格流派意象含义手法思想情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峰之侧》《致云雀》活动2.改一改,请试着让《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一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些。(2)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3)说说你对《峨日朵峰之侧》的总体感受以及你读到了哪些内容。(4)《致云雀》是诗人抒情诗的代表作,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热情地歌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被比喻成什么?三、课后评价,解决问题1.请结合文本从诗人中任选其一配一幅人物画,用几句话描述画中人物特征,并附上绘制意图。提示:任务特征课包括年龄气质、神态外貌、行为动作等。2.运用意象和抒情方式,写一首青春之诗。3.请结合所学,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写成于1925年或1926年,正当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后不久。它和《发现》、《祈祷》等可以组成一个诗组,是他回国后爱国主义诗情的结晶。【学后反思】学了这些诗,你掌握住鉴赏诗歌的方法了吗?学习环节学习思考收获困惑诗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搜集与所学意象有关的诗句,并分析总结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二、课中学习,生成问题活动1.(1)“00后”陈祥榕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红烛》中诗人闻一多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请谈谈你的理解。(2)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归纳本课四首诗是怎样表达青春的。活动2.汪国真说:“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挡住”,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你认为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在下列句子中补充上相应的词语并阐释。例:我的青春是阳光的,我的青春是奋斗拼搏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活动3.播放名家朗读片段,学生跟读。自主选择有感触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讨论青春的价值。三、课后评价,解决问题1.比较欣赏: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节选)(此诗是诗人1922年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闻一多归来罢,流落的孤禽!与其尽在这水国底绝塞,拼着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不如擢翅回身归去罢!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挟着我不息地前进;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信,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由着我的心性回身擢翅归去来呢?(1)下列选项对《孤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沉重的悲哀与伤痛。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鸭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2)这两首诗歌中塑造的“雁”的形象有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青春的模样你问我,青春是什么模样?我坐在窗前书写彷徨。青春,大概是笔迹中溢出的淡淡忧伤。你问我,青春是什么模样?雨后的天空琥珀般晴朗。青春,大概是稚嫩的花朵被露珠划过的慌张。你问我,青春是什么模样?荆棘鸟飞向太阳,羽翼模糊了时光。青春,大概是少年滚烫的胸膛,还有云层后的理想与远方!青春啊!你究竟是什么模样?是青涩的成长,是沸腾的理想!是憧憬未来的满怀期待,是心向远方的荡气回肠!少年,永远可以迎着旭日暖阳大声喊出自己的梦想,可以仗剑行天涯不惧风浪,可以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金黄在篮球场上挥洒热血与期望,可以看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也依旧期待明日的光芒!【学后反思】学了这些诗,你学会写诗了吗?你对青春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学习环节学习思考收获困惑诗歌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活动1.作品年龄年代风格流派主要意象含义手法思想情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27岁1919年9月、10月间现代诗(新诗)巨人摧毁旧事物,勇敢进取拟人、排比、想象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红烛》24岁1923年新格律诗(新月派)红烛不惜牺牲,无私奉献象征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峨日朵峰之侧》26岁1962年昌耀体攀爬者意志坚定,勇敢无畏比喻、象征、虚实结合不消沉、不颓废、勇于攀登的生命力量。《致云雀》28岁1820年浪漫主义诗歌云雀追求欢乐、美好、自由与真理比喻、象征、浪漫主义手法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活动2.示例:白云空中怒涌壮丽的北冰洋晴景太平洋提起力量要把地球推倒滚滚洪涛,不断地努力、毁坏、创造力的音乐、律吕,绘画、音乐、舞蹈用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示例1: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诗歌交代了作者所处的位置,“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含着此刻诗人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之意,“小心探出前路”的举动,说明海拔之高,薄壁那边上演的是雪峰日落的一幕,情势危急。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诗人也顿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赋享这大自然所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示例2:这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然后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就是此时此刻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在岩壁上,让我感悟到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作者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课后评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个体画:一个约莫二三十岁的青年巨人,浓眉大眼,有着异于常人的魁梧身形,迈开双脚立于地球边上,昂首吹奏着号角。创作意图:展现一位代表激情与力量的新青年,激情澎湃地吹响着摧毁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的号角,吹响着催生一切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号角。《红烛》个体画:一位瘦削而挺拔的青年,眉头紧蹙,眼含深思,抿着嘴角,向前方张开怀抱,深情拥抱祖国。创作意图:抒情主人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有着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第二课时活动1.1.爱国,就像这红烛一样,明知最终会化为灰烬,却矢志不移,忠贞不贰,默默无闻地燃烧,不计个人得失荣辱。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人借助雄奇的想象,展现宏大、壮观的景象,呼唤大破坏、大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